王晓莲;蔡念宁;周冬梅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分析1994年9月~2003年5月我院收治的58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盆腔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或肿瘤)活检结果.结果单纯子宫病变占97.6%,单纯附件肿瘤或同时合并宫内病变占2.4%.良性病变占89.5%,恶性肿瘤占10.5%.随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良性病变,常规B超结合宫腔镜检查可减少子宫内外病变的漏诊率.
作者:谢梅青;王良岸;唐雪莲;杨冬梓;邝健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黄连解毒洗剂治疗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应用黄连解毒洗剂对30例尿布皮炎患儿进行1~2个疗程的外洗局部浸泡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个疗程(7天)有效率87%,2个疗程有效率94%.结论黄连解毒洗剂对尿布皮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
作者:叶心凤;黄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迪银片联合西替利嗪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同形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采取门诊患者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结果两组基本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形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迪银片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银屑病,既有迪银片见效快,疗效高的特点,也可以缓解因长期患病引起的精神紧张,忧郁,焦虑等引起的病情加重,减少同形反应的发生,减少迪银片引起的副作用,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林立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足的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和经久不愈的感染.由于致残率高,使糖尿病足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1997年以来,我科收治糖尿病足5例,治愈4例,死亡1例.现将护理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蔡秀美;吴阿凤;许耀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采用吻合器行食管胃机械吻合已日益广泛,国内许多学者[1~7]已有多篇文章报道.使用吻合器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也减少了手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笔者于1988~2000年7月为食管贲门癌病人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共42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国熙;蔡英杰;段红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小切口闭式脂肪抽吸减肥术作为传统的依靠机械负压吸脂以达到重塑体形的吸脂方法,由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点,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1].我科于1999年9月~2002年12月,已开展该项技术228例,现就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江昌艳;杨光喜;颜昌力;余传玉;秦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输尿管发育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近4年收治输尿管发育异常16例,采用发育不良肾脏及输尿管的切除,巨型输尿管的裁剪整形、输尿管再植等治疗.术前经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CT、MRI等检查,结合病史、手术所见、病理发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6例,13例女性.结构异常11例、末端异常10例、数目异常7例.B超发现8例发育不良的肾脏.单输尿管发育不良并肾发育不良者,IVU仅能部分发现,合并重复肾者7例,其中5例静脉肾盂造影(IVP)均全程显影.7例(10条)巨输尿管2例并肾发育不良,IVP未显影.发育异常输尿管合并发育不良肾或巨输尿管合并发育不良肾及重复肾功能不良者原则上应行发育不良输尿管及肾的切除,若重复肾输尿管功能好可考虑保留,有开口异位者则需输尿管再植入膀胱.原发巨输尿管可行裁剪整形,并肾功能差者行巨输尿管及发育不良肾的切除.结论输尿管发育不良在女性多见;结构异常多见、末端异常次之.诊断应注重病史中会阴部漏尿,反复泌尿系感染,结合B超多能发现,IVP检查作为必要补充以鉴别并利定侧.应依患儿的具体病情对应处理.
作者:陈中献;蒋学武;王广欢;李建宏;林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3年期间,我科共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患者82例,其中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44例,并与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8例作临床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应用能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且可减轻垂体后叶素的副作用,同样达到止血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泽敏;唐培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不完全性麻醉,常需辅助药以完善其镇静、镇痛和消除不良反应的作用,为此,我们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哌啶(咪哌合剂)为防治腹腔手术时的牵拉反应,并与哌啶和氟哌啶(哌氟合剂)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对收治52例颈椎损伤病例做系统回顾性总结,探讨早期诊治.方法本组8例颌枕带牵引,36例颅骨牵引,5例早期手术,3例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截瘫Frankel分级:A级22例,无改善、死亡1例;B级10例,改善至C级1例,D级1例,8例无改善;C级3例,均有1~2级改善;14例神经根损伤者均明显改善或痊愈.结论颈椎损伤快捷正确的早期诊治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姬中毅;罗世阳;叶俊强;何慕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降钙素原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测量法,对190例住院病人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测定,主要观察了患呼吸系统疾病、胆道感染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胶原系统疾病、肺癌及心脏外科手术后等病人血清PCT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严重细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或有多个系统感染及较大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血清PCT明显升高,而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病人血清PCT在正常范围.结论 PCT可以作为诊断严重细菌感染及败血症的一个新的重要指标.
作者:曹月芳;时兢;穆会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在外科临床就诊的比例日渐增多.由于年龄大,且多有并存病, 这些因素导致老年人患急性胆囊炎时病情变化复杂,进展快,处理不及时,易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在诊治过程中能否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尤其是能否选择佳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共87例资料,以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手术时机的选择.
作者:钱海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我院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脾损伤180例,其中56例经非手术治疗,55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现将56例非手术治疗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颖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管理的本质管理科学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的、关键的因素之一.尽管人类对管理学的认识并不久远,但管理的方法与模式却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从一般管理、行为管理到科学管理、系统管理,从泰罗、西蒙到美国IBM公司,人们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高效率,通过高效率达到高效益.管理的本质是要让别人同自己一道去完成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而管理的外延,即管理活动所包含的范围也就是管理的职能.管理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中: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管理的任务是要设计和维持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管理;简单说管理就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成功的管理就是高效率、高质量的实现既定的目标.
作者:宋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用一较为简便的方法替代传统的检测糖尿病肾病的方法.方法将糖尿病病人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分为B、C、D组,B组(32例),UAER<30mg/d;C组(37例),30mg/d<UAER<300mg/d;D组(23例),UAER≥300mg/d;A组(30例)为健康体检正常对照组,采空腹静脉血,查血清C-Ⅳ、PCⅢ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C-Ⅳ在白蛋白正常时即开始显著上升,且D组>C组>B组>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C-Ⅳ的升高与UAER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性.PCⅢ在糖尿病白蛋白正常期的病人中浓度未见明显升高,可提示该期病人肾间质尚未有明显改变,这和该期的病理所见一致.但随着病人尿白蛋白的增多PCⅢ明显升高D组>C组>B组(P<0.05).与UAER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表明C-Ⅳ、PCⅢ均能较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情况,可为临床上提供疗效及病情进展的监控参数,尤其C-Ⅳ更能在尿白蛋白正常的DN早期发现肾损害,为DN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指标.
作者:卢岚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科自1992年1月~2002年12月间收治的1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损伤由单纯胆囊切除引起者11例(61.1%),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起者5例(27.8%),其他腹部手术2例(11.1%).18例患者共行手术39次,末次手术行胆肠吻合术11例.优良率达83.4%.结论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必须充分重视每1例胆囊切除术,充分认识潜在的危险性,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及其变异,严格掌握胆囊切除术及LC的指征;根据胆道损伤的类型,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成形后的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的佳选择.
作者:姚明;鲁琪;姚聪;孙瑾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原体被发现后的百余年内,疫情明显改善,但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加及糖尿病、艾滋病的蔓延,结核病的发病率再次呈现上升趋势[1].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成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首位死因.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报道,全球约9亿人已感染结核杆菌(MTB),每秒钟有一人受染[2].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耐药性广泛存在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均是困惑医疗界的难题,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有其独到之处,故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寻找疗效理想的中药治疗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采用达肺冲剂对实验性结核病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如下.
作者:刘丽;李春雯;赵彩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男,45岁,农民.因黑便、反复少量呕血3天,于2002年5月7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体格检查:神志清,轻度贫血貌,血压120/75mmHg,脉搏86次/min,心音低钝,心律齐,腹平软,剑突下偏右轻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246×109/L,肝功能正常.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入院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止血及支持治疗,同时静脉滴注西米替丁0.4g/次,日2次.首次输完西米替丁后约15min,患者出现多汗、乏力、心慌、饥饿感等症状.
作者:于元英;张月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女,44岁.在10年前分娩时会阴裂伤,出血量多,未予修补,产后不久因行走、咳嗽时不自觉地排尿,且大便困难达10年余,逐年加重,特别近3~4年大便需用手经肛门按压阴道壁或直肠才能排出.曾多次就诊未予处理,于2002年3月11日入院,患者已行女扎,生育两女.查体:Q-tip test阴性,会阴陈旧性Ⅱ°裂伤,用力时阴道前后壁均有膨出,以后壁膨出明显,呈球型突出阴道口,咳嗽时尿道口溢尿,压迫尿道口两侧尿失禁停止,诱发试验既膀胱颈尿道抬高试验阳性.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感觉顺应性正常,未见逼尿肌不稳定,逼尿肌收缩压和大尿流率基本正常,大尿道压及大闭合压均降低,功能性尿道长度2cm.大尿道闭合压及节制区长度下降.
作者:王培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方法选用56具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尸体标本,经髂总动静脉灌注红色、蓝色明胶,观察双侧髂外动静脉的解剖位置及股动静脉分支与髋臼的关系;同时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行30例人工全髋置换术.结果发现股动静脉分支旋股内外动静脉绕髋臼走行,且进入髋臼内;手术发现此处常有出血,为充分暴露视野,用拉钩阻挡肌肉等组织,即造成血管的长期积压,血流迟缓.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易损伤髋臼血管内壁→血流减慢→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作者:史晓林;戴尅戎;扬景武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