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隔离观察148例发热患者的临床分析

范才文;平保辉;张辉;靳杨;冯海军

关键词:
摘要:2003年5月8日,我院被定为防控SARS医学观察定点医院,具体负责发热门诊及发热病人医学隔离观察,本文就5月8日~6月12日由我院发热门诊收住院进行医学隔离观察的发热病人148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为今后能更好地防控SARS提供经验.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49例宫颈糜烂光疗术后观察及处理

    物理方法治疗宫颈糜烂在临床上已较普遍,方法简便,疗效好,已被广大妇女所接受.红外光疗法(光疗)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宫颈糜烂的物理方法.但是光疗后的恢复需要经过渗液、脱痂等过程,这些局部反应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为减少症状,缩短愈合时间,我们对光疗后的49名妇女给予相应的干预,提高了治愈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致固定型药疹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0岁.2002年6月因患原发性高血压在社区医疗就诊,首次服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制药公司生产)10mg,每日2次;复方罗布麻片(山西省芮城制药厂生产)2片,每天3次.10天后龟头、阴茎处出现破溃、红肿、有渗液,伴疼痛.在外院就诊,以龟头包皮炎治疗未愈.

    作者:邹艳芳;肖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清热止带丸在妇科临床应用体会

    清热止带丸是新疆阿克苏中医院名老中医章彦生主任中医师在近40年的长期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方剂,于1998年由在院制剂室根据原方制成的纯中药丸剂,对于妇科常见的感受以湿热为主的妇科疾病,疗效显著,现举3例临床典型病例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章其江;韩娅莉;张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外周血异常细胞的检查

    现在一般市级以上医院的血常规检查多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出现了检验人员完全依靠仪器,忽视了对外周血涂片染色镜检,对一些在外周血中应该发现的异常细胞,不能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而增加了漏诊的机会.在某些病毒感染、类白血病反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转移癌及骨髓坏死等病人的外周血中可以发现一些异常细胞.

    作者:程茂玲;丁建娥;孙锡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人文护理在SARS病区的应用

    目的在SARS患者住院过程中,由于疾病的特点,严格隔离治疗的方式,造成患者特有的心理反应.针对SARS治疗特点,我们将患者的心理干预、人文关怀作为一项重点内容落实到护理工作中.注重心理护理,把人文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的过程中,配合严格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精湛的技术是保证SARS治疗的基础.一线护士真正做到了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真正理解、同情、体贴患者.

    作者:杨辉;张医婵;石美霞;潘玮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氟康唑顿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236例疗效观察

    我们对2000年6月~2003年3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236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其配偶进行氟康唑顿服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凤姐;张琴英;黄怀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老年患者对住院满意率大大提高.结论认真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加强护患双向沟通,实施因人而异的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郭代珠;易玉珍;翟凤仪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改善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药物研究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对急性胰腺炎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人们观察到胰腺的出血坏死并非完全因为胰酶的组织溶解作用,其他的机制还包括了以缺血为特征的胰腺微循环障碍.且胰腺微循环障碍既是启动因子,又是引起胰腺出血、坏死等严重病变的促进因子.这为我们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说改善胰腺微循环灌注将是非手术治疗的关键[1].

    作者:王云帆;陈瑞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HA方案和G-CSF联用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12例临床体会

    近年来,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老年人发病时病情重,化疗耐受性差,化疗后骨髓受抑制明显,恢复慢,并发症多而重,死亡率高.为了探讨治疗老年AML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9年3月~2003年1月间,用HA方案联合G-CSF治疗12例初治老年AML,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燕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中西药排石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后中西药结合对结石排出是否有明显作用.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排石)49例及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排石)47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药结合对ESWL后结石排出疗效确切,明显降低复碎率.

    作者:李雄英;姚永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80例早期应用甘露醇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对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的影响,探讨其应用时机.方法选取出血量不超过50ml的幕上非丘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分别在起病24h后和6h内应用20%甘露醇,并在治疗开始和治疗第15天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74.4%、58.9%;继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9.7%、52%;病死率分别为8.9%、12.2%.结论治疗组(24h后应用组)较对照组(6h内应用组)对继续出血的影响小,疗效与安全性较高.表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选择发病24h后应用甘露醇的治疗时机,具有合理治疗和推广应用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炳生;袁栋才;何秀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浴巾在卧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上,创伤引起的多发骨折及椎体骨折致截瘫的病人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且病人自身配合能力差,在进行基础护理和搬动病人时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卧床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巧妙地使用浴巾,自肩部铺至窝处(浴巾一般选用较厚棉质,长度以70cm×120cm为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优点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老年患者的亚健康教育工作

    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长,做好他们的亚健康教育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此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作者:张衍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肝炎住院患者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肝炎住院患者失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问卷调查我科共160例肝炎住院病人的失眠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失眠,失眠率为30%.结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排除影响失眠的因素,是积极的护理措施.

    作者:廖红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临床护理工作中,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人为造成继发感染,提高护理质量,现将1995~2001年的21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谈药师在药学咨询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常州市武进区奔牛人民医院是农村一级甲等医院,药学咨询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来自城镇和农村的病人,还有一些是初级保健医生和本院医师.由于药师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所以在咨询工作中要根据对象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作用.目的是帮助病人合理用药,发挥药物的大效用,从而大限度地降低不恰当用药引起的副作用.

    作者:贺伯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ERCP诊断壶腹癌18例分析

    壶腹癌是消化系统少见的恶性肿瘤,我院自1996年4月~2002年10月共收治21例壶腹癌,其中18例经ERCP检查确诊,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中平;邱华;周志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低分子量肝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的作用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改善的直接证据.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形成SAP模型,治疗组用LMWH 100IU/kg皮下注射,每12h 1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4h后,两组行胰腺微血管铸型电镜下观察、照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胰腺微血管病变有所改善.结论 LMWH通过改善SAPT微循环障碍而对SAP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李介秋;张开诚;吕新生;李汉军;徐文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子宫全切术的体会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于2000年1月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心功能Ⅱ级.术后患者每日口服华法令3mg,地高辛片0.25mg,1次/d.于2002年11月7日无意中自触下腹部发现约一拳头大小包块,质中,无压痛,就诊于我院.B超示:多发子宫肌瘤.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如孕5+月大小,要求手术而入院.

    作者:朱淑平;常爱华;杨振华;卢文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镇痛泵术后应用及护理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指病人在体验到疼痛时,应用PCA泵自注预定的小剂量药物进行镇痛的方法.我院自2000年开始术后应用PCA,先后对260例应用PCA的病人进行观察,并对没有应用PCA病人进行了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志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