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杰;温学文;罗劲根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不断地增加且趋向年轻化 [1],为此,宫颈癌的治疗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宫颈癌治疗方法是以手术及放疗为主.手术适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中晚期患者通常采用放疗.尽管手术及放疗技术不断提高以及放疗设备不断改进及更新,但宫颈癌的总体治疗效果并无明显提高, 5年生存率仅在 50%左右 [2],仍然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或局部未控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及放疗只针对局部病灶,对于一些晚期宫颈癌或已经转移及扩散的患者,手术或放疗则受到较大的限制.而对于化学治疗,通常认为宫颈癌对化疗药物多不敏感,尤其是分化差或一些特殊类型的宫颈癌.此外,宫颈癌患者经过手术或放疗后盆腔脏器周围组织纤维化,血液供应网络被破坏,化疗药物难以进入肿瘤部位发挥作用.因此,宫颈癌的化疗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临床应用较少,仅作为宫颈癌姑息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用于一些晚期或已经转移的病例.
作者:徐建平;罗新;黎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卧床和患肢制动的佳时间.方法:将 120例行脑血管造影的住院患者分为缩短卧床时间组(观察组)和常规卧床时间组(对照组),分别按卧床 12 h和 24 h两种不同时间、不同制动方式进行术后指导.结果:观察组术后腰背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或 P< 0.05).结论:脑血管造影术后宜采用沙袋压迫局部 4~ 6 h, 6 h后患肢可以左右移动,小腿自由曲伸或取健侧卧位, 12 h后即可下床行走.
作者:张秋妹;沈睿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面颈部硬组织由于慢性磨耗所致的楔形缺损,缺损位于牙颊唇面颈部,好发于上下颌尖牙、前磨牙,中老年人常见.我们在临床上采用松风氟化玻璃离子复合体(日本松风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松风树脂)和德国古莎公司的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并于术后 6个月和 2年进行随访调查,比较两种材料治疗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
作者:邹彤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近年来急性胰腺炎 (AP)的病因组成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 1998年 1月至 2003年 12月我院所收治的 AP病例 471例.按病因分为胆石性组、酒精性组、高脂血症性组和其他病因组.统计各病因组病例比例构成,比较不同病因组病人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发病情况.结果: 471例病例中胆石性 AP 216例( 45.9%)、酒精性 AP 103例( 21.9%)、高脂血症性 AP 96例( 20.4%)、其他原因 56例( 11.9%).不同病因组之间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高脂血症已成为 AP重要病因.不同病因 AP在发病人群上有各自的特点.
作者:李昂;李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不带克氏针的钢丝张力带加周围荷包丝线环形内固定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结果:本组 52例得到 2~ 14年的随访,平均 7年 4个月,良好 41例,较好 6例,一般 4例,不良 1例;优良率达 90.4%.结论:髌骨骨折临床可通过不带克氏针的钢丝张力带和周围荷包粗丝线环形内固定缝合相结合的方法,达到理想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配合积极的早期锻炼,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龙千里;张文春;龙通莲;杨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系统性回顾我院器官移植中心实施的 10例再次肝移植患者的资料,总结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本组患者 8例出院 , 其中 6例存活至今,复查肝功能良好; 2例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继之出现严重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终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再次肝移植是移植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严密的监护和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陈雪霞;黄婉琳;张利锋;廖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用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方法:经阴道 B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120例,在经阴道 B超下行宫腔生理盐水造影,然后行电视宫腔镜检查和治疗,以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20例经阴道 B超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超声造影诊断 96例,宫腔镜诊断和治疗 92例,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 95.83%)明显高于经阴道 B超诊断符合率( 76.78%).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有利于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联合宫腔镜可达到较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刘芸;何凌云;何晓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对外科手术后小型猪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对 67只不同外科手术实验用小型猪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即预存式自体输血组 35只,均在手术前 5 d按体重的 0.6%采血保存,术中回输,检测采血前后部分血常规值变化.对照组 32只,术中或术后不输血液.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成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采血前后血常规值有显著变化 (P< 0.05),血液回输后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手术后成活率分别为 80.0%和 56.3%,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预存式自体血回输可显著提高外科手术后小型猪的存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而且经济的输血方式.
作者:肖育华;刘大志;吴锦银;李新春;詹纯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后交叉韧带(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胫骨附着部撕脱常伴有小块骨片撕脱,易致患膝直向,旋转、侧方不稳定.笔者于 1998年 1月至 2005年 5月共收治 13例,均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新杰;程镇西;周三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突然升温和其他应激的条件下 ,一切生物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及真核细胞都合成了一系列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HSP),又称为应激蛋白.根据同源程度及分子量大小可分为 HSP110、 HSP90、 HSP70、 HSP60、小分子 HSP(22~ 23 ku)以及泛素等几个家族. HSP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基因转录等功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在应激状态下保护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蛋白质 ,维持细胞生存.
作者:王淼舟;李苏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 Mammotome系统对乳腺≤ 1 cm良性肿块进行微创切除的效果.方法 :在超声图像的监控下 ,利用 Mammotome系统特殊的真空抽吸系统和旋切系统进行肿块活检并将肿块完全切除.结果 :20例 29个乳腺肿块被准确地完全切除 , 发生轻度皮下淤血 1例.结论 :在超声高频探头声像图监控下 ,使用 Mammotome进行乳腺≤ 1 cm小肿块活检和切除准确、有效、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作者:潘聪慧;陈述政;潘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结合 CT表现,对 3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 30例中,平均年龄 59.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2例,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者 26例,意识障碍 18例,眼球运动障碍 17例,瞳孔变化 13例,感觉障碍 25例,运动障碍 28例,出血破入脑室 23例,本组病死率为 26%.结论: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病因,意识障碍主要与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或受限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有关,垂直凝视麻痹和瞳孔缩小是丘脑出血特征性的体征,运动感觉障碍发生率比较高,但存活者早期功能恢复较好,其预后与意识障碍、血肿部位及大小脑室变化等因素有关.
作者:张林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男, 62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 6年余,放射肩背部而入院.曾多次 B超检查提示结石性胆囊炎,既往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于门诊治疗.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残端钛夹满意,手术顺利 ,返回病房后第 2天,病人开始出现腹部不适、腹胀、纳差等症状,疑胆漏发生,行肝内胆管穿刺造影,发现造影剂外溢,即开腹探查,发现胆囊肝管分出于右肝管前枝,距左、右肝管分叉处 2.0 cm,予结扎,清理腹腔后关腹.病人康复出院.
作者:盛海云;魏晓慧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先天性无阴道是双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为女性生殖道的发育畸形,发生率约 1/5 000.成年后须行人工阴道成形术来恢复其生理功能.国内外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方法很多,如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回肠代阴道成形术、游离皮瓣阴道成形术、羊膜阴道成形术等 [1].目前国内多采用前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林小美;华七妹;王沂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充填材料引起并发症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比分析我院收治的 21例注射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经处理后所有病例均在短期内治愈,基本能恢复注射前形态,其中 5例患者在 3个月至半年以后进行了 2次假体植入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但也与充填材料本身有关,建议在临床整形外科上应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医用充填材料时应持谨慎态度.
作者:杨长青;赵俊捷;罗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尿路梗阻并感染性休克的紧急处理措施.方法:对 23例急性上尿路梗阻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和电解质紊乱的同时,行急症引流手术.其中 8例行急症开放手术解除梗阻并内置双 J管, 3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后置双 J管内引流, 2例在 B超引导下行细针穿刺置管, 5例经皮穿刺置管, 5例单纯行双 J管内引流.结果: 23例患者术后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19例在术后 24~ 48 h内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休克得到纠正.结论:对急性上尿路梗阻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在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的同时,急症手术引流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开放手术能一并解除病因.
作者:陶桂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盐 (sodium tanshinone ⅡA sulfonate ,STS)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 AngⅡ )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以探讨 STS在钙调神经磷酸酶 (calcineurin,CaN) 依赖的信号通路心肌肥大中的作用.方法:以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为模型,用 AngⅡ刺激细胞外 Ca2+内流,丹参酮Ⅱ A及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 Ver)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 [Ca2+ ]I及 CaN活性; [3H] 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 CaN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Ⅱ刺激组 [Ca2+ ]I水平、 CaN蛋白的表达及蛋白核酸合成速率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而 STS能有效地降低由 AngⅡ刺激引起的 [Ca2+ ]I增高( P< 0.01 vs Ang Ⅱ组) ,明显抑制 AngⅡ诱导的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 P< 0.01 vs Ang Ⅱ组). AngⅡ刺激组 CaN活性及其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P< 0.01). STS及 Ver抑制 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 CaN活性及其蛋白表达的增高.结论: CaN通路在 AngⅡ刺激的心肌细胞肥大中起重要作用; STS具有 Ca2+阻滞剂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由 AngⅡ刺激引起的 [Ca2+ ]I增高,导致 CaN活性及其蛋白表达降低 ,阻滞心肌肥大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冯俊;张洁;郑智;粱黔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妇科 2002年 1月至 2004年 12月收治的 18例Ⅰ b~Ⅱ 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予开普拓方案化疗 1个疗程,后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和盆腔淋巴转移、宫旁浸润程度及阴道残端肿瘤浸润情况,并与同期 18例直接行根治手术的宫颈癌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8例术前化疗者化疗后,宫颈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12例临床有效 (66.67% ),且术中出血量 (375± 22.14)mL,明显低于直接手术者 [(619± 35.58)mL, P< 0.01].两组术后标本病理均示阴道残端无浸润. 18例术前化疗者宫旁浸润率 (0/18)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 (1/18)均低于直接手术者 (2/18和 4/18),但差异无显著性 (均 P >0.05).结论:宫颈癌术前使用开普拓化疗使局部肿瘤缩小,宫旁浸润消失,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消除亚临床病灶、微小转移灶,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提倡.
作者:曹桂荣;赵昌银;王涤菲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 80只新西兰白兔 , 于左胫骨粗隆下 3~ 5 cm 处造成横行骨折模型 , 各选 40只分别行可吸收消旋聚乳酸 (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和克氏针内固定,同时在以上两组随机各选 20只分别在骨折端局部注射 bFGF 0.1 μ g.于术后 2、4、8、12周时分别摄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克氏针组中 bFGF组和非 bFGF组 4周时骨折线模糊例数和 8周时骨折线消失例数有显著不同,可吸收 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组中 bFGF组和非 bFGF组 2周时骨折线模糊例数有显著不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同条件比较, bFGF组骨痂质量和数量明显优于非 bFGF组.结论: bFGF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金新安;黄潮桐;李敬矿;曾焕忠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上,髓室底穿孔多由于龋损、病理性吸收及牙髓治疗造成,尤以多根牙常见.三氧化无机物( MTA)以其高度亲水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良好的诱导牙本质再生能力在临床上治疗髓底穿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术后患牙临床症状和 X线检查,评定 MTA修补髓底穿孔的效果.
作者:任国亨;徐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