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血光量子疗法与药物治疗脑血栓形成的对照分析

王寿海;刘晓静;耿万山;李顺;朱涛

关键词:
摘要:自血光量子疗法是近年开展的新疗法,在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我们共同观察的91例,总结报告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硬膜外和经静脉自控镇痛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9例,随机分成术后经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组(PCEA组)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组(PCIA组).术后随访作疼痛评分,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恶心或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别无显著性(P>0.05).PCI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及进食流质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恶心或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PCEA组(P<0.05).结论经硬膜外麻醉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较小.

    作者:陈长江;赖伟荣;李院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简易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2月~2000年12月采用简易血浆置换疗法(PE)治疗4例狼疮性肾炎(LN),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马来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马来酸氨氯地平片对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可靠性、安全性.方法随机入选就诊的高血压患者52例,停其他降压药3天,测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查眼底、心电图、胸透以了解靶器官受累情况.晨起口服马来酸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共4周,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2、3、4周血压、心率,第4周复查实验室指标.结果 52例患者中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1例(78.84%),4例(7.69%)及45例(86.53%).服药1周后血压已有显著下降,各时点血压与用药前相比均有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服药4周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下降(27.13±13.80)mmHg及(18.27±8.81)mmHg.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马来酸氨氯地平片对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张清梅;王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咪唑斯汀与复方甘草酸铵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与复方甘草酸铵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14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口服咪唑斯汀或肌注复方甘草酸铵或口服咪唑斯汀同时肌注复方甘草酸铵的方法治疗.用症状评分法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与对照Ⅰ组73.1%、对照组Ⅱ组46.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咪唑斯汀与复方甘草酸铵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作者:马生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辅料对氢氯噻嗪片溶出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辅料对氢氯噻嗪片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新辅料分别制备4种氢氯噻嗪片,并进行崩解度和溶出度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新辅料能改善氢氯噻嗪片的崩解度,从而可改善氢氯噻嗪片的溶出度.结论新辅料L-PHC改善氢氯噻嗪片的崩解度和溶出度效果显著.

    作者:谭斌;谭耀武;黄帮华;王世平;刘桃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合理掌握口服药的给药时间及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不仅可作用于全身,亦可在胃肠道吸收行效于局部.口服给药是方便、安全的绐药方法.据统计内科用药处方中有80%是口服药.但选用药物要正确,通过正确的给药途径,合理的给药方案,如剂量、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如饭前、饭后服用等,以达到应有药效,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王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国产干粉葡萄糖试剂在美国杜邦生化仪原装通道中的应用

    进口生化分析仪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广泛应用,其优点是灵敏性与特异性高,性能稳定.但是其配套试剂与国产试剂相比价格昂贵,其中如美国杜邦生化分析仪在血糖检测的原装通道一直沿用专用试剂、专用方法学,国产试剂无法使用,大大地提高了检测成本.

    作者:蒋全;鲍培玉;祖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螺旋CT扫描三维骨重建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骨重建在颌面部病变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颌面部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骨重建,5例非螺旋扫描作为对照.结果颌面部螺旋CT扫描以层厚2~5mm,螺距1为宜,后重建1mm厚为佳,强调成像技术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三维表面遍盖法重建技术(SSD)能清楚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分型、移位情况以及肿瘤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图像立体感强.结论螺旋CT三维骨重建有利于颌面部骨折、肿瘤的诊断,有刊于手术方案的制订.

    作者:罗探念;李玉智;赵英丽;高宏;高淑艳;张治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氟乙酰胺中毒15例分析

    氟乙酰胺是一种国家禁止市场销售的神经毒性杀虫剂,人类中毒多见于误服、自服和投毒,本报道为水源污染所引起.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昭娴;陈玉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山东茶叶药用质量标准的研究

    茶叶不仅是名贵饮料,作为药用也具有悠久的历史.全国有的省、市已将茶叶列入中药材标准,本省也拟将山东产的茶叶收入中药材标准,现将其质量标准加以研究如下.

    作者:任红卫;于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外伤性膈疝的CT诊断

    目的研究外伤性膈疝CT扫描征象,提高外伤性膈疝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螺旋CT(GE HispeedCT/I)对胸及上腹部外伤病人进行上腹部扫描.结果 11例胸及上腹部外伤,合并膈疝病人经CT检查,作出准确诊断,且手术证实.结论外伤性膈疝CT检查诊断符合率100%.

    作者:金梅;刘振伟;于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冬虫夏草及其伪品的鉴别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

    作者:王纯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毒蛇咬伤患者32例心电图分析

    毒蛇咬伤虽不多见,但被其咬伤后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十分严重,若不及时救治,会立刻危及病人的生命.本文对我院1994~2001年被各种毒蛇咬伤32例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

    作者:郭生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破裂1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急救措施、手术原则、操作经验及非手术治疗和观察指征.方法对184例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130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1例并发胰瘘.3例在保守治疗时发生迟发性脾破裂,行手术治疗.51例行非手术对症治疗.结论 (1)外伤性脾破裂合并出血性休克病人,在抗休克的同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2)手术中合并有胰体、尾部断离,脾门血管损伤,脾脏Ⅲ度损伤时应做脾全切术;(3)术毕后用1.5%~2%H2O2和0.9%NaCl溶液交替冲洗腹腔,有利于发现异常渗出液的来源和活动性出血点的位置;(4)提出非手术治疗和观察指征.

    作者:施平声;曾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癌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监测30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月,对30例癌症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37例口腔白斑的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137例口腔白斑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病损的转归等方面的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以便为口腔白斑的防治及防止其癌变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137例口腔白斑进行临床分型,所有病例均做活检,分别采取驱除机械刺激及戒烟,口服维生素A并局部涂擦5%5-FU,手术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口腔白斑少数发生癌变,口腔白斑癌变倾向与临床分型、病损部位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上皮异常增生是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一个关键阶段,本文采取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目前口腔白斑是国际公认的癌前病变,其发病原因、作用机制等仍不明确,尚无理想的药物或疗法,本文在此方面的探索对口腔白斑的防治及防止其癌变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康妍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新生儿窒息引起脑血供和气体交换障碍所致的一种全脑性损伤.在病理上 ,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缺血和软化,可同时合并侧脑室室管膜卜、侧脑室内和脑实质出血,晚期为脑萎缩.

    作者:董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静脉留置针能满足不同年龄及病种病人的多次输液、输血,重复穿刺率低于头皮针输液,与静脉切开输液相近,但留置针输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静脉切开输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由护士独立操作就能完成.

    作者:周江荣;刘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宣教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为慢性,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压力.目前对清除乙肝病毒(即转阴治疗)和防止其对肝细胞的破坏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作者:马慧琴;孙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体会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及命门,宜藏不宜泄,所以肾多虚证,很多学者认为肾无实证.肾之热,系阴虚生内热,肾之寒,系阳虚生外寒.慢性肾病多属正虚邪实,正虚主要是肾、脾、肝虚,导致阴阳气血失调,并又可生湿化热,气滞血瘀诸在,外邪也易从虚而入.

    作者:卢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