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娴;陈玉林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手术采用全身麻醉的日益增多,其发生于术毕麻醉苏醒期的问题也较多,其中苏醒延迟比较常见.笔者将氨茶碱用于老年人全麻催醒,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鑫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137例口腔白斑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病损的转归等方面的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以便为口腔白斑的防治及防止其癌变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137例口腔白斑进行临床分型,所有病例均做活检,分别采取驱除机械刺激及戒烟,口服维生素A并局部涂擦5%5-FU,手术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口腔白斑少数发生癌变,口腔白斑癌变倾向与临床分型、病损部位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上皮异常增生是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一个关键阶段,本文采取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目前口腔白斑是国际公认的癌前病变,其发病原因、作用机制等仍不明确,尚无理想的药物或疗法,本文在此方面的探索对口腔白斑的防治及防止其癌变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康妍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随着对血液病研究的深入,电子显微镜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液病诊断中[1].目前使用的电镜包埋流程约2天,所需时间较长,有些单位在制备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适应临床诊断的需要,我们对血液样品电镜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结合其他单位的经验,探索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快速包埋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津华;王彤;王淑萍;齐淑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疾病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0例细菌性脑膜炎和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GM-CSF的含量变化,并与另2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GM-C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病毒性脑炎组(P<0.01),且恢复期较急性期有所下降(P<0.05).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GM-CSF水平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GM-CSF参与了颅内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娄燕;井丽娟;钱培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骨重建在颌面部病变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颌面部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骨重建,5例非螺旋扫描作为对照.结果颌面部螺旋CT扫描以层厚2~5mm,螺距1为宜,后重建1mm厚为佳,强调成像技术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三维表面遍盖法重建技术(SSD)能清楚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分型、移位情况以及肿瘤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图像立体感强.结论螺旋CT三维骨重建有利于颌面部骨折、肿瘤的诊断,有刊于手术方案的制订.
作者:罗探念;李玉智;赵英丽;高宏;高淑艳;张治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的主要活性介质,在调节人体血压,维护电解质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型非肽类AngⅡ受体AT1阻滞剂氯沙坦(losartan)的研制开发,标志着对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赵延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29例正常成年组、40例正常老年组及45例老年2型DM患者的IGF-Ⅰ、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各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①正常老年组IGF-Ⅰ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成年组(P<0.05);②老年2型DM组IGF-Ⅰ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③老年2型DM组IR高于两对照组(P<0.01);④老年2型DM患者的IGF-Ⅰ与HhA1C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IGF-Ⅰ水平降低,IGF-Ⅰ降低与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陈露文;杨瑞平;李素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中的重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阻塞、支气管哮喘样发作,心血管系统常被累及,可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喘憋可致CO2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严重病例引起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作者:戴红;李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为慢性,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压力.目前对清除乙肝病毒(即转阴治疗)和防止其对肝细胞的破坏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作者:马慧琴;孙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分离胶管采血在避免ELISA法检测标本HBsAg产生假阳性的意义.方法对40例确认为HBsAg阴性但普通玻璃试管采血且不离心标本用ELISA法测定结果为HBsAg阳性的标本,同时采用普通玻璃试管采血且离心标本及分离胶管采血离心标本再用ELISA法进行对比测定.结果普通玻璃试管采血且离心标本测定HBsAg阳性为5例,分离胶管采血离心标本测定HBsAg阳性为0例.结论分离胶管采血可预防ELISA法检测标本HBsAg产生的假阳性,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迎春;陈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氟素儿,是一种高效、剧毒内吸性强的有机氟杀鼠剂.哺乳动物口服的LD 50为5.75mg/kg.本品为神经毒杀鼠剂,口服致死量为0.1~0.5g[1].一旦中毒病死率极高.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病人26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士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因末稍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致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等因素引起足局部缺血坏死,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往往发生足局部感染性溃疡,经久不愈,严重可发生肢端坏疽和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孙兆菊;李春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科自1998年5月~1999年8月,对42例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辨证应用中药汤剂雾化吸入治疗,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将治疗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景秀;吴培霞;王怀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皮肤病,笔者利用中药润肤止痒汤内服加护肤脂局部皮肤外擦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元康;冯跃;游正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23岁,因服过量心律平1h入院.入院前1h因生气自服心律平30片(150mg/片).无心悸、气短、无呕吐,扶入诊室.既往健康.入院时BP 71/60mmHg,P 70次/min,R 20次/min.一般状态欠佳,神清、语利,四肢末梢暖,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min,律整,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静脉注射各种刺激性药物易引起血管壁损伤,形成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损伤的血管肿胀、疼痛、僵硬.我们采用云南白药治疗26例静脉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友霞;赵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1~4].
作者:赵立;吴艺捷;顾鸣宇;姚莉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静脉留置针能满足不同年龄及病种病人的多次输液、输血,重复穿刺率低于头皮针输液,与静脉切开输液相近,但留置针输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静脉切开输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由护士独立操作就能完成.
作者:周江荣;刘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
作者:王纯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36岁,主因腹胀,黄疸近月余,加重伴皮肤瘙痒7天入院.查体:慢性肝病面容,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尿胆红素均明显增高,A/G比值倒置.追问患者,无饮酒、服药病史,亦无右上腹痛、发热病史.
作者:宋子刚;王敏;马炳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