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马替尼联合 P27基因克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细胞的作用

王玮;孙秉中;谢红;药立波

关键词:基因产物, rex, 哌嗪类, 克隆, 分子, 增殖抑制, 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和 P27基因克隆联合作用对 K562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的调控作用.方法:RT- PCR扩增 P27基因,胶纯化回收后连接到 T载体测序,序列正确后构建 P27- pcDNA3.1载体,将 P27- pcDNA3.1与空载体分别以脂质体转染入 P27基因缺失的 K562细胞,经筛选得到 G418抗性的 K562细胞株,Western blot证实转染后有 P27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指数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表达外源性 P27蛋白的 P27- pcDNA3.1- K562细胞株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 K562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显示 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27- pcDNA3.1- K562细胞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后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上升,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较 P27- K562细胞组及伊马替尼-K562细胞组均明显下降(P< 0.01 vs P27- K562 细胞组,P< 0.05 vs 伊马替尼-K562 细胞组 ).结论:表达外源 P27蛋白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对抑制 K562细胞增殖及促凋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伊马替尼联合 P27基因克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K562细胞的作用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和 P27基因克隆联合作用对 K562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等的调控作用.方法:RT- PCR扩增 P27基因,胶纯化回收后连接到 T载体测序,序列正确后构建 P27- pcDNA3.1载体,将 P27- pcDNA3.1与空载体分别以脂质体转染入 P27基因缺失的 K562细胞,经筛选得到 G418抗性的 K562细胞株,Western blot证实转染后有 P27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指数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表达外源性 P27蛋白的 P27- pcDNA3.1- K562细胞株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对照 K562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显示 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27- pcDNA3.1- K562细胞与伊马替尼联合应用后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上升,MTT法显示细胞存活率较 P27- K562细胞组及伊马替尼-K562细胞组均明显下降(P< 0.01 vs P27- K562 细胞组,P< 0.05 vs 伊马替尼-K562 细胞组 ).结论:表达外源 P27蛋白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对抑制 K562细胞增殖及促凋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玮;孙秉中;谢红;药立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缬沙坦对炎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6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 3组,正常对照组、 AS模型组和缬沙坦组,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血脂和 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主动脉血管内皮病理形态学观察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 1)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 AS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 >0.05) ; CRP水平降低(P< 0.01);主动脉血管内膜斑块减少,内膜 /中膜厚度比明显降低(P< 0.01);血管内皮 VCAM- 1表达减少(P< 0.05).结论: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脂质代谢无关,而与抑制炎症有关.

    作者:陈欣;王琳;杨汉东;闵新文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原发性高血压 24小时平均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 24 h平均脉压(P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8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脉造影且规则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并进行 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 PP结果分成 《 50 mmHg(A组)和≥ 50 mmHg(B组)两组.结果 :两组比较,B组患者的年龄、 24 h平均收缩压(MSBP)高于 A组(P< 0.05),而 24 h平均舒张压(MDBP)差异无显著性(P >0.05); B组患者的病变冠脉记分和冠脉病变记分明显增加(P< 0.01),而病变冠脉支数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 :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 PP可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卫;朱桂平;金文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红细胞平均体积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血小板的数目是血常规检查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血小板数量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密切的关系.现对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降低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肖燕青;杨红玲;何家俊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端粒酶活性对人表皮干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重建端粒酶活性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提供理想种子细胞.方法:用差速黏附法分离获得人表皮干细胞(human epithemal stem cells,hESCs),以 TRAPeze ELISA法分别检测新鲜的不同传代次数的 hESCs端粒酶活性(RTA),同时把含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质粒导入 hESCs,比较转染细胞与非转染细胞体外培养时端粒酶活性及生存情况.结果:非转染细胞随传代次数的增多 RTA逐渐减弱,到 12- 16PD时出现细胞衰老、死亡、增殖停止;转染细胞到 26PD时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细胞继续生长,RTA仍未减弱.结论:人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仍具有端粒酶活性,但不足以抑制该细胞的衰老.重建端粒酶活性可延长人表皮干细胞寿命并维持自我更新,为建立组织工程标准细胞系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作者:谢晓繁;贾赤宇;陈璧;郝晓凤;胡大海;韩军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生川乌、生草乌中毒致死 1例

    患者女,65岁,因下肢风湿痛多年,就诊于个体医生.该医生给患者配制中药 1剂(蜈蚣 2条、地龙 15 g、黄柏 15 g、红花 15 g、防己 15 g、乌蛇 15 g、甘草 15 g、全蝎 6 g、木通 15 g、羌活 15 g、乌梅 15 g、防风 15 g、生川乌 5 g、生草乌 5 g、杜仲 20 g、川断 15 g),嘱浸 30度米酒 2 000 mL并将其埋入地下 7~ 10 d后饮用.每次饮 1瓦匙(约 10 mL),每日 2次.药酒埋地下 15 d后患者开始饮用.服药酒 2 d后四肢出现轻度麻痹感,未作处理,继续服至第 8天,四肢躯体麻痹、乏力感加重,呼吸紧迫,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于当晚 11时 20分送入当地医院急救.入院后,患者出现潮式呼吸,烦躁不安加重,大汗淋漓,呕吐,全身麻痹,心电图呈频发性多源性早搏,短阵性室扑.经抢救无效,3 h后死亡.

    作者:吴燕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肺单发结节、肿块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肺部单发结节、肿块患者的胸部数字化放射成像(DR)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167例肺部单发结节、肿块患者的资料,对其胸部 DR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67例患者中,肺癌 56例(33.5% ),单发转移瘤 16例(9.6% ),良性肿瘤 42例(25.1% ),结核瘤 37例(22.1% ).较年轻、有长期发热、胸背痛症状者提示结核瘤;痰中带血或咯血提示恶性肿瘤.胸部 DR影像中良恶性病变的大小和分布无明显差异,良性肿瘤大多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有毛刺、分叶;结核出现于下叶的比率高,钙化多见.结论:对肺部单发结节、肿块病变的初步诊断需紧密结合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

    作者:程勇;陈卫国;牛艳坤;王刚;刘国清;王江云;段刚;吴元魁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老年病人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变化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另有学者认为 POCD表现为手术后记忆力和集中力下降的智力功能的退化,其特征是由一般的医疗处理引起,又不属于谵妄、痴呆、遗忘障碍等临床类型.

    作者:冯丽;田玉科;王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L-精氨酸、维生素 C干预手术应激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 L-精氨酸(L- Arg)、维生素 C(VitC)干预手术应激对实验狗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杂交狗随机分为对照组、 L- Arg干预组、 VitC干预组,检测不同时点其血清和胃黏膜的相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手术应激引起实验狗血清和胃黏膜中 MDA、 SOD、 NO、 NOS的改变,VitC,L- Arg干预减少 MDA的含量,增加 NO的量(P< 0.05),对 SOD、 NOS的改变不大.结论:适量的 VitC、 L- Arg可减轻手术应激对机体的损害,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作者:柴智明;陈祥攀;钱大青;张阳;吴少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中国中老年人群手骨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地区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中国地区间中老年人群手骨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为手骨关节炎的社区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 6个城市 6 218例 40岁及以上男女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 4 808例有症状者进行 X线双手正位投照,对 83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我国 6个城市 40岁及以上男女人群手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 7.8%,各城市患病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 ;手骨关节炎在大部分城市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镐头工作(OR=1.041~ 1.128);而日常武术(OR=2.018,西安),喝啤酒(OR=1.623,石家庄),母亲骨关节炎病史(OR=4.709,上海),姐妹骨关节炎病史(OR=7.072,广州),身高(cm)(OR=1.535,哈尔滨), 电钻工作(OR=1.100,成都)等危险因素分别在不同地区出现.结论 :我国 6个地区手骨关节炎患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同时,不同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调查为今后手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数据.

    作者:李宁华;张耀南;张毅;薛庆云;黄公怡;王坤正;柏传毅;李恩;李志华;朱汉民;张韵;金大地;朱志刚;陶天遵;荣杰生;裴福兴;杨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埋伏阻生上前牙的矫治

    目的:探讨上前牙埋伏阻生的原因及导萌方法.方法:对 38例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固定矫治器配合外科手术进行矫治.结果:38例上前牙恢复理想排列,形成良好的齿龈关系,保持功能和美观,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外科手术进行矫治埋伏阻生上前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红红;庄最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葛根素对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O2)高二氧化碳(CO2)大鼠海马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改变及葛根素对其影响.方法:建立慢性低 O2高 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给予葛根素干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并测定 SOD和 MDA.结果:慢性低 O2高 CO2使海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水肿,并使 SOD活性降低、 MDA含量升高,葛根素干预可使海马神经细胞结构损害减轻.结论:葛根素对慢性低 O2高 CO2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结构损害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邵胜敏;王小同;黄汉津;陈松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对 MM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系统健康教育治疗(护教组),以进行治疗前的 MM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他们在 6个月治疗期间的精神状态、间歇期感染率、按时复治率、病情好转率及生活自理状况变化.结果:护教组与对照组的按时复治率、好转率、治疗后的抑郁状态率和生活自理状况分别为 95.6%、 78.6%、 28.6%、 85.7%和 82.1%、 38.5%、 69.2%、 4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两组治疗间歇期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 MM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李小银;揭素铭;李碧辉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胃类癌 8例诊治体会

    胃类癌是较少见的一种疾病,临床常以溃疡病表现而延误治疗,或因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与胃腺癌相似而行不恰当的手术.现将 1994-2000年 8例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洪刚;王厚敏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安氟醚麻醉对犬脑不同部位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索安氟醚麻醉时犬脑内不同部位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动态变化,阐明安氟醚麻醉中枢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1H MRS)技术,选取 12只犬,每只犬先后行 2次 MRS扫描,第 1次在清醒状态下扫描作为自身对照;然后逐渐吸入安氟醚,使呼出气的浓度达到预定的麻醉浓度(1.0 MAC)后进行第 2次 MRS扫描,扫描选择的感兴趣区为皮层运动区、皮层感觉区、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测定 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清醒状态比较,吸入 1.0 MAC安氟醚麻醉后,NAA在丘脑和海马区域明显降低(P< 0.05); Glu在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明显降低(P< 0.05); GABA在皮层运动区、皮层感觉区、丘脑、海马和基底节区均显著升高(P< 0.05).结论:安氟醚麻醉对中枢不同区域内 NAA、 Glu、 GABA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均有影响,其中 GABA可能在安氟醚的全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孙绪德;徐礼鲜;张惠;葛雅丽;张劲松;柴伟;张贵和;高昌俊;马加海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患者的年龄、基础病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多因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病原菌的影响,为 CAP经验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 78例住院的 CAP患者进行痰细菌学检测,78例患者中 60岁以上 39例,33例合并有 1种或 1种以上基础疾病,35例入院前应用过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果:检出病原菌 118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 2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 71株,真菌 19株,2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有 2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的混合感染和真菌感染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 0.05,P< 0.001);用药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未用药组(P< 0.05);有基础病组的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基础病组(P< 0.01).进一步通过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影响革兰氏阳性菌的检出(χ 2=4.358,P=0.037),年龄的大小与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为相关(χ 2=20.591,P=0.0001;χ 2=5.923,P=0.015).结论:对 CAP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作者:刘一;何晓峰;刘舸;王东;樊再雯;张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磷脂酰丝氨酸在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磷脂酰丝氨酸(PS)在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中的作用.方法:用脂质体整合的方法或用 N-乙酢马来酰胺(NEM)预处理红细胞然后整合磷脂,制备含不同凋亡信号的红细胞模型,测定巨噬细胞对整合不同磷脂信号红细胞的结合率与吞噬率.结果:单独整合 PS或用 NEM处理造成 PS外翻,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结合率,但对吞噬率没有影响.同时整合 PS和氧化 PS或用 NEM处理造成 PS外翻后再整合氧化 PS,不仅可以显著性提高巨噬细胞对红细胞的结合率,而且可显著性提高吞噬率.结论:PS外翻参与了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结合,而氧化 PS促进了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二者的协同作用参与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

    作者:王燕群;刘尚喜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膜外镇痛致重度呼吸抑制 1例

    患者女,66岁,外伤性左股骨颈骨折,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体检 :一般情况好,常规化验:肝、肾功能,心电图、电解质未见异常,ASAⅡ级,择期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室:静脉快速输液 500 mL后,采用联合穿刺套针(17G、 25G),经 L2~ 3间隙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成功,0. 75%布比卡因 1. 3 mL腰麻后,硬膜外置管发现导管有脑脊液流出,回抽证实置管入蛛网膜下隙放弃,改 L3~ 4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腰麻阻滞平面 T10以下.

    作者:侯疆驿;宋志芳;林治燕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 D二聚体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反应蛋白(hs- CRP)和总胆红素(TB)的关系.方法:采用经 CT确诊的 CVD 患者共 52例,对照组 28例,分别取血测定 D二聚体、 Hcy、 hs- CRP和 TB.结果:CVD组血浆 D二聚体和血清 Hcy、 hs- 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 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分析发现 CVD组血浆 D二聚体与血清 Hcy和 hs- CRP呈正相关,与血清 TB呈弱负相关.结论:CVD患者血清 TB、 Hcy和 hs- CRP与血浆 D二聚体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天成;汪整辉;李国权;王小林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苦参碱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苦参碱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 222例 HBsAg、 HBeAg、 HBV 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12例应用苦参碱 150 mg和复方丹参 20 mL静脉点滴,每天 1次,6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为常规应用甘利欣 30 mL静脉点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 HA、 LN、 IV- C等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功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下降(P< 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 苦参碱联用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下降,对减轻肝炎症状及肝纤维化均有显著疗效.

    作者:吴春晓;陈燕鸿;郑志雄 刊期: 2006年第1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