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吴军辉;陈琼

关键词: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镜检查, 结扎术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在胃镜下采用多环套扎器行结扎术的操作方法、术中配合和术后处理.方法:78例患者,其中23例为急诊出血者,18例为未出血者,经胃镜采用多环套扎器进行结扎术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急诊止血成功率98%,静脉曲张消失率85%,术中患者能积极配合.结论:胃镜下采用多环结扎器行结扎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的止血及预防破裂出血效果显著,熟练的内镜操作及默契配合是提高结扎术成功率的保证.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粉防己碱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及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以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Western-blot测定p-ERK1/2表达.结果:Tet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蛋白合成速率的上升;对p-ERK1/2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结论:Tet可以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降低p-ERK1/2表达有关.

    作者:刘蔷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ST弓背向上抬高早期静脉溶栓治疗

    尽早、完全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主要措施,因此早期静脉溶栓已做为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于临床.本文着重回顾我院开展早期静脉溶栓治疗98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AMI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严丽丽;余凤萍;高振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急诊科监护室重症感染的细菌学调查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及时了解我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重症感染患者的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用药.方法:对我院EICU 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重症感染阳性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EICU重症感染总菌株133株,痰菌株共115株,占总菌株的86%;痰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68株,占痰菌株的59%,革兰阳性球菌34株,占痰菌株的3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株数居首位,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杆菌属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等为主要致病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结论:本EICU肺部感染居多,菌种杂多,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仍占优势,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等为主要致病菌,对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而MRSA已跃居单菌种首位,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

    作者:徐英;张铮;王卫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高磷对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及护骨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磷对体外培养的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及其分泌护骨素(OPG)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磷浓度(1.4~2.0 mmol/L)的培养基体外培养牛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钙沉积及骨桥素的表达.用甲σ-酚肽络合酮法测定钙化量,BCA法测蛋白含量,并以细胞蛋白含量标化钙化量.Western blot法测定OPG蛋白表达.结果:(1)培养基磷浓度1.4 mmol/L组细胞仅有少量钙沉积,培养基磷浓度增高及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钙沉积增加,第9天时,培养基磷浓度2.0 mmol/L组与培养基磷浓度1.4 mmol/L组钙沉积差异有显著性[(138.00±12.53)μg/mg protein vs(22.67±2.52)μg/mg protein,P<0.05].(2)随着培养基磷浓度增加,OPG蛋白表达量亦相应增加.结论:高磷培养基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钙化和OPG表达,且与磷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作者:李占园;刘毅;徐玉兰;毛朝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子痫前期的病因学新进展

    子痫前期/子痫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自古以来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它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分娩期及产后早期,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的紊乱,以全身抽搐为特征的子痫是疾病的终期阶段.

    作者:刘慧姝;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关系密切.胎盘早剥的真正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国内外报道中并发率为29%~6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母婴预后差,是产科急重症的主要类型.以下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胎盘早剥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陈敦金;余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乙酰螺旋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2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乙酰螺旋霉素0.4g、抗病毒口服液20 mL,45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紫绀,血压60/30 mmHg,脉搏130次/min,神清,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30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孙乐栋;曾抗;钱芳;周再高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胆胃胶囊对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癌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胆胃胶囊对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癌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先将大鼠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再分为胆胃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使用药物达喜,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基因蛋白C-erbB-2、p21、Bcl-2、Ras的表达.结果:癌基因蛋白p21的表达在胆胃胶囊组中显著降低,C-erbB-2、Bcl-2、Ras无显著差异.结论:下调癌基因蛋白p21表达可能是胆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部分机制.

    作者:陆敏;田耀洲;沈明勤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主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SAA患者18例,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1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2.2%,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计数的高低及病程长短与疗效无相关.结论:以ATG为主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可显著提高SAA的疗效.

    作者:梁冬梅;聂大年;尹松梅;李益清;谢双锋;王秀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肾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目前被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该病易损害肾功能,严重时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病因,约占74.5%.

    作者:全松;陈东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血清胆碱酯酶与白蛋白在肝硬化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水平和血清白蛋白(Alb)在肝硬化中的相互关系与临床价值.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活性水平和血清Alb浓度进行检测,CHE以速率法,Alb以溴甲酚绿法在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HE、Al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b与CHE比值(Alb/CHE)分析优于常规肝功能Alb与球蛋白比值(A/G).结论:CHE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实质损害有关,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与Alb有同样重要的价值,且有反映肝硬化病情变化及不受输Alb影响等优点.对同一患者CHE的动态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CHE检测方法特异,血清影响因素少,是诊断肝硬化的敏感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作者:金伟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 kinase,TPK)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TPK试剂盒测定TPK活性;Western blot测定TPK表达.结果:bFGF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结论:bFGF可以促使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CAOV3增殖,机制与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有关.

    作者:陈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系统干预配合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系统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58例IBS患者分为两组,系统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组(A组)使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系统干预半年,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不采用系统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分级指数及抑郁、焦虑状态改善程度.结果:A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分级指数及抑郁、焦虑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或P<0.01),且临床症状分级指数及焦虑的改善较B组明显(P<0.05).结论:系统干预配合药物治疗IBS有效.

    作者:吴秋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和纯化

    目的: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ES6-N,诱导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和纯化.方法:逆转录获得SARS冠状病毒DNA片段,PCR获得核衣壳蛋白基因互相重叠的两部分片段,酶切连接成全长,在E.coli JM109中构建重组表达克隆pYES6-N,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并纯化.结果:重组克隆pyes6-N经酶切、测序鉴定确定,插入片段大小、方向、碱基匹配与预期一致,获得一个完整的核衣壳蛋白基因,表达产物纯化后,电泳鉴定,相对分子质量近45 000.结论:成功克隆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全长,并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成功,有助于抗SARS分子疫苗的研究.

    作者:杨雷;张洪勤;吴淑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副乳腺癌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报道2例副乳腺癌并复习文献.结果:副乳腺癌大多位于腋窝部,大体上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肿块,病理类型同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结论:副乳腺应及早诊治,如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癌,副乳腺癌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

    作者:罗卫民;谭丽珊;陈智慧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顿抑心肌中葡萄糖转运体基因的动态表达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s,GLUT)的动态表达变化,初步探讨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表达变化对顿抑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将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20 min,然后剪断结扎线再灌注.按缺血后再灌注4 h、1 d、3 d、7 d 4个时相进行观察,用RT-PCR计算机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GLUT1 mRNA和GLUT4 mRNA 的相对含量.结果:心肌缺血20 min后,再灌注4 h 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相对含量均达峰值,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0.666±0.003 vs 0.509±0.002,1.190±0.007 vs 0.937±0.034,均P<0.01).GLUT1mRNA含量在再灌注7 d后仍明显升高(P<0.01),GLUT4 mRNA含量从再灌注3 d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顿抑心肌中GLUT1 mRNA和GLUT4 mRNA的表达增加,促进了缺血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保护缺血心肌,有利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璟;江时森;杭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一种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的葡萄糖速率测定法

    目的:建立一种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的血糖测定方法以满足临床高血糖样本测定之需要.方法:通过对葡萄糖速率法的改良,进行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干扰试验以评价改良方法.结果:批内CV为2.04%~2.51%,批间CV为2.53%~3.01%;线性范围0.012 3~60 mmol/L;与终点法比较相关系数(r)为0.999,相关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996x-0.025;甘油三酯<20.5 mmol/L、血红蛋白<4 g/L、总胆红素<960μmol/L不影响测试结果.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宽,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穗德;容莉莉;巫小莉;张齐勇;周小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的研究现状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是指在没有心脏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脏损害.各种心脏损害的原发病在脑,可以发生于各种中枢神经性病变,包括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肿瘤、脑部手术、脑出血、癫痫发作等.

    作者:王娟;周颖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口服头孢克肟联合三金片治疗尿路感染43例

    目的:观察口服头孢克肟联合三金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口服头孢克肟(A组)和口服头孢克肟+三金片(B组)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A组与B组痊愈率分别为48.8%、69.8%;有效率分别为79.1%、95.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4.3%、9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19.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头孢克肟联合三金片是治疗尿路感染的理想方法.

    作者:杜红;梁德雄;吴念宁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亚砷酸治疗化疗后复发恶性淋巴瘤9例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化疗后复发恶性淋巴瘤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9例化疗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采用亚砷酸治疗,至少2个周期.结果:1例达到CR,3例PR,4例SD,仅1例PD.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的骨髓抑制、纳差、乏力、轻度肝功能损害、心悸和皮疹.结论:亚砷酸可作为化疗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的一种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周京旭;林丽珠;张恩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