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蔷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磷对体外培养的牛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及其分泌护骨素(OPG)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磷浓度(1.4~2.0 mmol/L)的培养基体外培养牛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细胞钙沉积及骨桥素的表达.用甲σ-酚肽络合酮法测定钙化量,BCA法测蛋白含量,并以细胞蛋白含量标化钙化量.Western blot法测定OPG蛋白表达.结果:(1)培养基磷浓度1.4 mmol/L组细胞仅有少量钙沉积,培养基磷浓度增高及培养时间延长,细胞钙沉积增加,第9天时,培养基磷浓度2.0 mmol/L组与培养基磷浓度1.4 mmol/L组钙沉积差异有显著性[(138.00±12.53)μg/mg protein vs(22.67±2.52)μg/mg protein,P<0.05].(2)随着培养基磷浓度增加,OPG蛋白表达量亦相应增加.结论:高磷培养基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钙化和OPG表达,且与磷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作者:李占园;刘毅;徐玉兰;毛朝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缺氧/复氧组(B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采用抗原竞争ELISA法检测大鼠肾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黄嘌呤氧化酶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缺氧复氧后,B组肾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SOD的活性则明显降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C组与B组相比,8-iso-PGF2α水平明显下降,而SOD活性明显上升,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肾组织的8-iso-PGF2α水平,提高SOD活性,从而增强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提示其对大鼠肾脏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莹杰;高光洁;张铁铮;宋丹丹;王凤学;刘晓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子痫前期/子痫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自古以来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它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分娩期及产后早期,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的紊乱,以全身抽搐为特征的子痫是疾病的终期阶段.
作者:刘慧姝;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微波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经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咽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78例随访3个月,治愈率8.97%,有效率48.72%,无效率51.28%;随访6个月,治愈率1.28%,有效率15.38%,无效率84.62%.出现萎缩性咽炎28例,咽干51例,咽部不适49例.结论:慢性咽炎病因复杂,微波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并不能针对病因,近期对部分病例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可延误恶性肿瘤的诊断;远期疗效差并可产生各种并发症或加剧症状.因此,微波并不能治愈慢性咽炎.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必须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作者:楼正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应用金双歧预防治疗婴幼儿肺炎性腹泻7 d,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条件患儿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抽样分单、双号.双号为对照组共18例,单号为治疗组共22例.治疗组于入院时在对症治疗肺炎的同时即予以金双歧片剂1 g,口服,每天3次(除此不再服用其他肠道菌群药).对照组只对症治疗肺炎.共观察7 d.结果:两组大便性状(正常人数、水样便人数、糊状便人数)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合并腹泻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轻度腹泻人数与重度腹泻人数的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金双歧(1 g,口服,3次/d)能减低婴幼儿肺炎合并腹泻率及减轻其腹泻的程度,且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吴剑辉;罗宇元;陈凯鹏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患者女,23岁,既往体健,主因咯血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11月无诱因出现咯整口鲜血2口,量约100 mL,未介意,未诊治,但患者于次日再次出现咯血症状,仍为整口鲜血,10余次/d,咯血量约500mL左右,伴咳嗽症状,无发热、乏力、盗汗、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即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6×109/L,血红蛋白98 g/L,中性粒细胞0.668;胸部CT示:右肺中下叶、左下肺可见高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匀,右肺支气管较对侧狭窄,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李月越;王萍;王瑞娟;霍秀青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凯时联合弥可保和弥可保治疗,共3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凯时与弥可保合用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涵涛;王昉;付红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胆胃胶囊对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癌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先将大鼠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再分为胆胃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使用药物达喜,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基因蛋白C-erbB-2、p21、Bcl-2、Ras的表达.结果:癌基因蛋白p21的表达在胆胃胶囊组中显著降低,C-erbB-2、Bcl-2、Ras无显著差异.结论:下调癌基因蛋白p21表达可能是胆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部分机制.
作者:陆敏;田耀洲;沈明勤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进行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该1 100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检出率为1.73%.患者多以不典型的活动后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其中合并冠心病5例,伴肥厚性心肌病5例,伴右位心1例.在接受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测的8例患者中,阳性率为87.5%.造影显示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一心肌桥,在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有4例,50%~75%的有11例,>75%的有4例.治疗上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总有效率为94.2%.结论:(1)心肌桥可以引起心肌缺血;(2)心肌桥可继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林永青;聂如琼;耿登峰;王景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以本院接受超早期小骨窗开颅配合自制自动冲洗装置结合普通内窥镜(改制的膀胱内窥镜)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周密的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及前瞻性地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治愈40例,死亡1例(<12 h入院患者),2例术后放弃治疗.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法)中Ⅰ级7例,恢复日常生活自理;Ⅱ级12例,部分恢复生活自理;Ⅲ级20例,需扶拐行走;Ⅳ级1例,完全依赖,日常生活完全需要帮助.结论:超早期实施小骨窗开颅清除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同时配合周密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前瞻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汪彩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患者男,22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乙酰螺旋霉素0.4g、抗病毒口服液20 mL,45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紫绀,血压60/30 mmHg,脉搏130次/min,神清,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30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孙乐栋;曾抗;钱芳;周再高 刊期: 2006年第23期
腹水是重度先兆子痫患者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占重度先兆子痫患者的13.6%.正常人体腹腔内有50 mL液体,而当腹腔积液>200 mL则称为腹水.对于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腹水的出现常提示病情危重,诊治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的不良结局.
作者:刘喆;陈倩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近3年来本院下呼吸道感染不动杆菌属耐药性的变迁,并研究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临床标本经API系统鉴定,采用国际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药敏标准参考2004年NCCLS标准判断折点.用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表型并对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别如IMP、VIM、OXA-23、OXA-24进行PCR扩增.结果:不动杆菌属具有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敏感(86.3%),对阿米卡星(72.5%)、头孢哌酮/舒巴坦(72.5%)较敏感.检测到OXA-23型碳青霉烯酶,未发现金属酶.结论:本组资料对本院下呼吸道不动杆菌属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参考价值.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朱家馨;周宇麒;黄静;谈淑卿;张天托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主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SAA患者18例,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1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2.2%,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计数的高低及病程长短与疗效无相关.结论:以ATG为主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可显著提高SAA的疗效.
作者:梁冬梅;聂大年;尹松梅;李益清;谢双锋;王秀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观察226例AP患者急性发作期心、肝、肾、肺功能等的变化.结果:226例AP患者急性发作期肝功能损害138例,占61.1%;心肌损害中重症胰腺炎(75.4%)与轻症胰腺炎(34.8%)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胰腺炎中肺损害多见(P<0.01);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在重症胰腺炎(21.5%)与轻症胰腺炎患者(8.1%)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P患者常合并有心、肝、肾、肺等多器官功能的损害.
作者:秦志忠;华占楼;周士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治疗特点,为制定适合不同年龄段肺结核病人的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与青年组对比,分析老年肺结核的X线表现、痰菌耐药情况、就诊延迟、服药依从性等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和青年组病变有3个肺野以上者各占58.9%和34.0%,有空洞者各占52.3%和35.0%,就诊延迟者各占38.3%和19.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老年组和青年组MDR-TB占培阳病人的比例各有20.4%和8.0%,不规则服药者各占62.6%和41.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病情重,耐药率高,就诊延迟者比例高,服药依从性差,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之一.
作者:方兰君;潘绮丽;江勇;刘萍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误诊原因,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41例经手术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均被多次误诊,被误诊为胃炎2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2例,糖尿病2例,腰椎间盘脱出2例.结论:胰腺癌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病人进行系统检查和综合分析.
作者:张国华;刘士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尽早、完全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主要措施,因此早期静脉溶栓已做为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于临床.本文着重回顾我院开展早期静脉溶栓治疗98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AMI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严丽丽;余凤萍;高振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是指在没有心脏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脏损害.各种心脏损害的原发病在脑,可以发生于各种中枢神经性病变,包括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肿瘤、脑部手术、脑出血、癫痫发作等.
作者:王娟;周颖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体重新生儿出生后3 d内微量血糖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微量血糖测定仪测定我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58例和正常体重新生儿80例于出生后1、12、24、48、72 h的微量血糖水平.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1、12、24、48 h的微量血糖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新生儿(均P<0.05),其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低出生体重儿较正常体重新生儿更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应定期监测微量血糖,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哈杰昕;孙悦生;李文珊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