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喹酮新制剂的研制

解庆东

关键词:
摘要:吡喹酮作为广谱抗寄生虫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为了增加其疗效与用途,降低毒副作用,克服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等缺点,将其制成了脂质体、微囊等新制剂,现将新剂型的研究概述如下.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血糖性昏迷在急诊患者中的识别和处理

    低血糖性昏迷是急诊科经常遇到的一类危重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本文报告笔者在急诊日常工作中对21例低血糖性昏迷的诊断和处理体会如下.

    作者:杜军;崔岩;孙卫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胆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分析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是中、老年较为常见的软组织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因而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好发于肢体近端的深部、腹膜后和躯干,内脏少见而原发于胆囊者更为罕见.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扩散、转移.现将笔者临床所遇1例分析如下,旨在探讨其诊治及病理特点.

    作者:汪岩;张越巍;宋茂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异丙酚用于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观察

    异丙酚静脉麻醉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但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仍未有确切的镇痛方法.妇女对于绝育有着极大的恐惧与担扰.为探讨异丙酚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临床疗效,我院自1999年2月开展了无痛绝育手术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海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颈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防治体会

    目的通过对1246例颈部淋巴清扫术后24例乳糜漏处理的临床经验总结,探讨更为有效的乳糜漏防治方法.方法 24例乳糜漏均先采用限制饮食、持续负压吸引、局部压迫保守治疗,失败者改用手术缝扎和切开填塞的方法处理.结果其中21例经保守治疗获得治愈,愈合时间4~24天.3例保守治疗7~10天无效,改为手术缝扎,其中1例成功,2例再次失败,后行切开填塞压迫获得治愈.结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绝大多数经限制饮食、持续负压吸引和局部压迫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无效者不主张手术缝扎,而行切开填塞压迫的方法进行处理.

    作者:白希永;陆志良;李晓莉;李红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老年肺炎的特点与分析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由于年老机体多脏器功能衰退,其临床表现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并发症也更为严重.笔者对29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了如下分析.

    作者:黄海峰;游阿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酒石酸柱晶白霉素的配伍观察

    氧氟沙星是第3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酒石酸柱晶白霉素联合应用,在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感染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对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酒石酸柱晶白霉素配伍进行了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百方;秦冬颖;姜明晶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子宫全切术两种不同缝合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阴道断端开放圆韧带悬吊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子宫全切阴道断端开放、圆韧带悬吊缝合双侧阴道角为研究组63例,常规术式阴道断端闭合、圆韧带断端与附件或漏斗韧带断端组合为对照组65例,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阴道断端开放,置引流至体外可避免血肿及炎性包块的形成,降低了术后病率,阴道断端无炎性息肉生长.圆韧带悬吊缝合双侧阴道角保持阴道原有深度,避免阴道壁脱垂.另外,可矫正轻度的阴道前后壁膨出.术后对性生活无影响,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此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高欲静;陈素清;孙秀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101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筛查.结果低血糖51例,总发生率为5.1%,其中早产儿为17.4%,低出生体重儿为17.2%,巨大儿为27.7%,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的2.2%.新生儿窒息易引起低血糖.在低血糖治疗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更易发生一过性高血糖.结论对凡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在治疗过程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或给5%葡萄糖液,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作者:董建路;刘英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方法分析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中除8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LC手术,全组无胆漏及肝外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可行的,适应证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成功的关键是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巧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

    作者:胡明;华沪玮;黄炯强;范慧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Ivalon止血海绵加凝血酶治疗中老年人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症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因多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常会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既往多采用凡士林纱条行鼻腔填塞及后鼻孔填塞,患者较痛苦,并导致填塞后并发症,且抽取纱条时还会导致鼻腔第二次损伤及出血,有时处理十分棘手.我科于2002年开始用Ivalon止血海绵加凝血酶代替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法治疗中老年人鼻出血4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章流;魏侦强;卓建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国产卡莫氟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

    目的证明毛细管电泳法(HPCE)可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对国产与进口片剂进行生物利用度比较,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男性肿瘤患者交叉单计量口服200mg国产和进口卡莫氟后血清中活性代谢物5-氟尿嘧啶药物浓度.结果国产和进口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达峰时间分别为2.31±0.40h和2.30±0.38h,峰浓度分别是2.81±0.24mg/L和2.89±0.28mg/L,0~24h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3.82±2.21mg/(h·L)24.41±2.34mg/(h·L).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8%±8.75%.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郭伟英;李宝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1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窒息等因素导致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及时有效的治疗HIE可预防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1月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HIE 31例,并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先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左房心律11例分析

    左房心律是一种节律规则、心率正常、异位节律点位于左心房的较少见的房性心律失常.现将我们所遇11例左房心律的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金枫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糖尿病并发骨折的机制与临床防治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的原因,骨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86例糖尿病并发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神经病变者骨折发生率高,糖尿病者病程越长,血糖越高,骨折发生率越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由于多种因素易发生骨折.围手术期中控制血糖在7.25~8.34mmol/L,无酮症及酸中毒为安全范围.

    作者:樊一钢;王景叶;董艳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外伤性脾损伤58例保脾手术治疗体会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脏是人体内常易受损的器官之一,我们自1989年1月~2003年8月共实施各种保脾手术58例,现就本病诊治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宋宪刚;乔岐禄;殷海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宫颈妊娠保守治疗成功1例

    宫颈妊娠是指孕卵在宫颈管内(宫颈组织学内口以下)着床和发育.宫颈妊娠极为罕见,与正常妊娠的比例为1:1000~56,700[1].本院8年来共收治异位妊娠30例,其中宫颈妊娠1例,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文宁;朱淑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异丙酚不同配伍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比较

    异丙酚已广泛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静脉麻醉,但异丙酚镇痛效能差.为了寻找理想的配伍方式,我科试用异丙酚分别配伍芬太尼、氯胺酮两种方法,均取得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平;钟国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前列腺癌间的关系分析

    PSA是一种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蛋白分解酶,正常情况下被分泌入前列腺液或精液中,以有活性的游离形式(f-PSA)存在,血清中的PSA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通常以f-PSA与结合PSA的和即总PSA(t-PSA)代表血清总的PSA水平.血清PSA测定精确度性高、稳定、重复性好,而且是无创的,有助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也可用于高危人群(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的普查.

    作者:班贵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SAP可引起多个并发症发生,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死率会大大增加,有关它的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及早发现、预防、治疗相当重要,现将有关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娟;康艳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骨化性肌炎1例诊治体会

    骨化性肌炎并不少见,但易误诊误治,笔者遇到1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全德;朱遵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