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庆东
目的探讨治疗肩部撞击症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析自1998年至今113例用施沛特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肩部撞击症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肩关节外展活动度1周内差异无显著性,2、3、4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施沛特注射组在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及关节疼痛方面明显好于非甾体消炎药组.
作者:刘磊;马文松;卓清兰;何光联;梁江山;林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病,由于年老机体多脏器功能衰退,其临床表现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并发症也更为严重.笔者对29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了如下分析.
作者:黄海峰;游阿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证明毛细管电泳法(HPCE)可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对国产与进口片剂进行生物利用度比较,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男性肿瘤患者交叉单计量口服200mg国产和进口卡莫氟后血清中活性代谢物5-氟尿嘧啶药物浓度.结果国产和进口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达峰时间分别为2.31±0.40h和2.30±0.38h,峰浓度分别是2.81±0.24mg/L和2.89±0.28mg/L,0~24h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3.82±2.21mg/(h·L)24.41±2.34mg/(h·L).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8%±8.75%.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郭伟英;李宝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为探讨福辛普利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3例规律性血液透析并有肾性高血压的尿毒症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44.2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5例,一次口服福辛普利10mg,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时及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1h、2h、3h及4h,血压(治疗组)变化.并将13例以前每日口服卡托普利25mg 1日3次时期的血液透析时以同样方法检测的血压结果做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血压在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过程中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在各时间段的血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福辛普利(蒙诺)为新一代ACEI降压药物,其药理特点为可以从肝、肾双通道清除,而且在肾功能损害时可服常用剂量,无需减少剂量,对肾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而且降压作用恒定,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等优点,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作者:高玉英;胡志林;王丽;贺斌;芦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芪参胶囊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特点.方法 60例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口服芪参胶囊4粒/1次,1日3次.连服1个月.记录患者用药前、2周及用药1个月后症状变化及心电图,包括临床症状、血压、心率、舌象、脉象、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变化;检测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果芪参胶囊可明显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扩血管药物的含服率,无明显毒副作用.从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分析,芪参胶囊改善气虚血瘀型、心肾阳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尤为明显,即对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阳虚患者疗效显著.结论芪参胶囊能有效地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疗效确切,且更适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阳气虚弱,瘀血阻络的冠心病患者,是临床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有效复方中药制剂.
作者:马丽红;焦增绵;曲家珍;张瑞华;张淑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影响尿道下裂一期治愈率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治愈率的手术方法.方法从1999年1月~2002年12月,总结80例尿道下裂患儿手术资料,对带蒂皮瓣尿道成形吻合方法进行改良.提出连续内翻缝合、使皮瓣两侧的皮肤及皮下对合,并对术后处理方法给予改进.结果采用连续内翻缝合尿道成形术尿道瘘的发生率5.2%,尿道狭窄发生率为零.常规缝合方法其尿道瘘发生率14.3%,尿道狭窄发生率4.8%.结论该方法能提高皮瓣切口的愈合能力,减少尿道瘘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赵成辉;商国志;杨永静;翟成琦;李守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中输卵管的病理改变,为手术中输卵管的去/留提供依据.方法对122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输卵管病理改变在本组病人中主要表现为:输卵管卵巢粘连、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并2例输卵管内有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结论子宫内膜异位较少分布在输卵管管腔,建议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应该尽量保留输卵管及卵巢组织,以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
作者:陈沛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自发性少儿寰枢椎半脱位比较常见,该病常继发咽后壁感染或头某一姿势过久,发病后颈部强直,旋转固定或颈部肌肉阵发性痉挛,伴头枕部疼痛.笔者自1998~2003年采用枕颌吊带卧式持续牵引逐渐复位,后期配合颈托外固定进行关节组织修复治疗,经38例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忠世;代成甫;李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本文比较利多卡因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加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用于腰椎间盘脱出,腰椎管狭窄,腰骶椎滑脱病人中,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无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
作者:刘金星;安社平;郭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1246例颈部淋巴清扫术后24例乳糜漏处理的临床经验总结,探讨更为有效的乳糜漏防治方法.方法 24例乳糜漏均先采用限制饮食、持续负压吸引、局部压迫保守治疗,失败者改用手术缝扎和切开填塞的方法处理.结果其中21例经保守治疗获得治愈,愈合时间4~24天.3例保守治疗7~10天无效,改为手术缝扎,其中1例成功,2例再次失败,后行切开填塞压迫获得治愈.结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绝大多数经限制饮食、持续负压吸引和局部压迫保守治疗可以治愈.无效者不主张手术缝扎,而行切开填塞压迫的方法进行处理.
作者:白希永;陆志良;李晓莉;李红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患者,男,56岁,因咽痛伴呼吸困难4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h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不适、疼痛,无发热及全身不适,无咳嗽及声音嘶哑,在急诊科检查发现咽部充血,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口服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后回家治疗,约2h后,患者感憋气,遂再来我院,在由急诊科转诊途中,患者出现明显憋气,行走困难,入科后检查,患者神志清,口唇紫绀,有三凹征,说话似口中含物,不能平卧,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5mg静点及抗生素治疗,患者感憋气减轻,但于20min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窒息,行气管插管时发现会厌粘膜水肿明显,呈球状坠向声门,试插管未成功,此时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急行紧急气管切开术,给予人工呼吸、心外按压、心三联、呼三联等抢救,患者心跳恢复,但无自主呼吸,经机械通气,积极脑复苏等治疗,自主呼吸、意识始终未恢复,死亡.
作者:朱才新;陈福虎;高自强;陈辉;张仪;张颖绯;唐培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MRA对肾动脉性高血压诊断的价值.方法搜索Pub/Medline数据库,检索所有用MRA对肾动脉性高血压进行诊断的文献,提取相关文献数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3 和MT软件,进行异值性检验,得到合并的比数比(OR)值,合并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合并的阳性和阴性拟然比 (Summary Likelihood Ratio).结果共检索到文献52篇,其中有非增强的2D,3D TOF和PC MRA技术文献34篇和动态增强MRA技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angiography,DCE-MRA)文献18篇,文献质量水平为a和b级[1].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处理,DCE-MRA技术的合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CI:95.2~98.5%)和94.8%(CI:93.4~96%),合并阳性拟然比为13.401 (CI:8.595~20.894),合并阴性拟然比为0.053(CI:0.034~0.083),合并比数比(DOR)为311.31 (CI:173.23~559.45 ),加权SROC面积(AUC)为0.9875 SE为0.0031 ,Q*值为0.9561,SE 0.0072.非增强的MRA技术的合并敏感性为92.9%(CI:90.3~95%), 特异性为87.6%(CI:86~89.2%),合并比数比(DOR)为98.411 (CI:56.781~170.56);合并阳性拟然比为7.933(CI:5.608~11.222),合并阴性拟然比为0.096(CI:0.058~0.161);加权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37,SE为0.0055,Q*值为0.9259, SE 0.0094.结论入选文献水平较高.MRA有较高的准确性,而DOR和Q*值及AUC比较显示DCE-MRA血管造影比非增强的MRA技术对肾动脉性高血压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蒲祖辉;吴育明;伍晓六;张相;刘品霓;陈静 刊期: 2004年第10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SAP可引起多个并发症发生,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死率会大大增加,有关它的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及早发现、预防、治疗相当重要,现将有关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娟;康艳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阴道断端开放圆韧带悬吊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子宫全切阴道断端开放、圆韧带悬吊缝合双侧阴道角为研究组63例,常规术式阴道断端闭合、圆韧带断端与附件或漏斗韧带断端组合为对照组65例,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阴道断端开放,置引流至体外可避免血肿及炎性包块的形成,降低了术后病率,阴道断端无炎性息肉生长.圆韧带悬吊缝合双侧阴道角保持阴道原有深度,避免阴道壁脱垂.另外,可矫正轻度的阴道前后壁膨出.术后对性生活无影响,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此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高欲静;陈素清;孙秀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49例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8例子宫肌瘤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人,子宫小于3个月妊娠大小,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9例,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9例行传统的经腹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结果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50.10min,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72.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试验组56.20ml,对照组65.34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排气时间试验组28.15h,对照组50.40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后病率试验组为4.1%,对照组有16.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
作者:朱水莉;茹亚;李勤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预处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牛磺胆碱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LPS组、LPS+FK组,分别测定0、3、6、9h两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并观察肺湿重/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TNF-α于3h达峰值,IL-1β于6h达峰值,各时间LPS+FK组TNF-α、IL-1β含量均较LPS组低(P均<0.01).各时间点LPS、LPS+FK组大鼠肺湿重/干重(W/D)比值均较0h相显著升高;LPS+FK组升高幅度低于LPS组(P均<0.01).肺组织病理显示:LPS组大鼠肺实质及间质广泛性损害,肺间隔明显水肿、增厚,肺泡结构紊乱伴大量炎性渗出及PMN浸润;LPS+FK组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他克莫司干预可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血清TNF-α、IL-1β含量,减轻由炎性介质引起的急性炎症损害.
作者:窦春青;赵青川;窦科峰;杨雁灵;岳树强;李开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活动平板心电图试验 (TET)和 (QTcd) 离散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AMI 患者和28例对照组分别用活动平板实验QTc离散度检测运动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年龄、运动前收缩压、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AMI组QTc离散度各时相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后即刻、2min和4min QTcd均比运动前明显升高(P<0.01);AMI组运动试验QTc离散度较ST段阳性人数明显升高;QTc离散度对AMI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预测准确性均高于ST段(P<0.05).结论 QTc离散度对AMI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茁惠;黄贵南;陈妙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粒细胞输注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应用于难治性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化疗方案:难治急淋,VILP诱导、CAT+HD-MTX+IT巩固、VILP+VM26-AraC强化、XH-88维持;难治性急非淋以IA或AMSA/Mito+AraC,或DA+VM26诱导.化疗结束后24~48h起给予rhG-CSF,直至白细胞升高至≥3×109/L.观察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仍<0.5×109/L,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抗生素治疗48~72h无效时每天或隔日输注粒细胞2~3×1010/(m2*d),直至临床改善.对照组不予粒细胞输注治疗.观察发热持续时间和感染治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持续≥38.5℃的时间明显缩短(5.21±2.14天,t=5.83,P<0.01)、感染治愈率上升(96.2%,t=6.21,P<0.01);死亡率下降(t=6.5, P<0.01).结论粒细胞输注与rhG-CSF联合治疗难治性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缩短发热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波;卢成瑜;关镜明;钟帼钰;叶铁真;陈福雄;吴梓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测定部分正常人和部分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肾上腺髓质素(ADM)含量,了解正常人与高血压病患者CGRP、ADM浓度的变化及GRP、ADM在高血压病发病中的作用;对治疗和疗效的观察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方法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均抽空腹晨血注入到特殊抗凝管内,分离血浆后待测.CGRP、ADM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40例正常人血浆CGRP含量为65.96±25.08ng/L;28例高血压患者CGRP含量为54.58±17.32ng/L;高血压组与正常人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40例正常人血浆ADM含量为34.49±11.42ng/L,28例高血压患者ADM含量为47.69±7.12ng/L,正常人与高血压组比较,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患者CGRP的降低是因为不能拮抗内皮素的增高,同时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ADM的增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平衡的反应;CGRP、ADM浓度可随着病程的发展而进一步变化.
作者:陈少珠;谢蓉星;陈文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的一种常见合并症.如发展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阶段,可导致右向左分流,临床上患儿出现持续性青紫,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1,2],此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预后不佳.因此探讨先心病合并PH的早期诊断,已成为儿科临床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作者:姜兴源;张乾忠;王晓穗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