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华;冯万洪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分析 1992年 3月至 2004年 3月收治的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患者 27例.结果:再入院原因为膀胱颈部挛缩 10例,继发出血 6例,尿道狭窄 4例,腺体残留 3例,尿路感染 2例,再发前列腺癌 1例,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 1例.结论:膀胱颈部挛缩、继发出血、尿道狭窄、腺体残留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与控制感染、合理的手术操作可以减少术后再入院率.
作者:杨金校;林考兴;阮绍坤;陈群阳;宋启哲;李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 探讨三房心的病理解剖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 回顾性分析 1979年 1月至 2003年 5月间我院外科治疗的 37例三房心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21例,女 16例,年龄 0.6~ 35岁,平均年龄(9.8± 8.6)岁.16例病人术前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导管检查确诊,21例术中探查确诊.其中 32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手术经右房切口进入左房,完整切除左心房内隔膜,同期处理合并畸形.结果 :全组患者早期死亡 3例 ,死亡率 8.11% ,长期随访 32例(94%),随访 3个月至 15年,疗效满意 ,心功能恢复Ⅰ级 23例,Ⅱ级 8例,Ⅲ级 1例.结论 : 三房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多合并各种心内畸形,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三房心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手术切除左心房内隔膜并同期矫治合并心内畸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宏光;张南滨;汪曾炜;朱洪玉;王辉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 1994- 2003年,我院采用小切口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5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利昕;魏振;王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冠脉介入术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塑料注射器与手指压迫法止血的疗效.方法: 339例冠脉介入术病人随机分为 2组,手指压迫组 169例,注射器压迫组 170例.计算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及压迫时间.结果:手指压迫组血肿发生率 8.3%(14/169),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 2.4%(4/169),注射器压迫组血肿发生率 1.2%(2/170),无迷走神经反射发生.两组间血肿及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 0.01).两组均未发生假性动脉瘤.手指压迫组压迫时间(23.4± 3.8) min,注射器压迫组(17.5± 2.7) min,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应用塑料注射器压迫穿刺部位止血法,血肿发生率低,无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显著优于手指压迫法.
作者:王效增;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佟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镇痛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的产妇 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对照组 50例,两组均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 L1~ 3,麻醉药为 2%利多卡因 15~ 20 mL,在手术结束时,实验组带持续自控止痛泵,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 3 d内生命体征的变化、镇痛情况和产后出血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 0.01),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止痛泵镇痛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而且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马俊如;王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普胸手术常选用的入路是标准的后外侧或前外侧切口,但是具有切口长 (30~ 45 cm)、创伤大、术后常遗留并发症等缺点.近几年,普通开胸手术逐渐向微创发展,国内外专家已设计出多种开胸小切口,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1].从 2002年 4月至今,我们采用改良侧切口进行普通开胸手术 10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标通;龙建平;熊为民;汪更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并发症处理.方法:对 1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症状、体征、 X线表现、超声、 ECT、 CT、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术中所见、冰冻切片检查、石蜡切片检查,得出正确诊断.1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9例病人血钙为 3.2~ 3.75 mmol/L;碱性磷酸酶(AKP): 9例病人明显高于正常,高达 1404 IU/L,1例正常.甲状旁腺素(PTH): 6例病人检查均高于正常值 5.3 pmol/L.9例病人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1例诊断甲状旁腺腺癌.其中 1例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病人,随访 2年再手术诊断为甲状旁腺癌.术中单侧探查均能找到病灶并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低血钙血症.所有病人术后随访未见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表现.结论: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对病史、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以及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病变甲状旁腺是可靠的治疗方法.随访可以发现甲状旁腺恶变病人.
作者:潘运龙;李文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 35例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侧椎板开窗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的有单侧症状的腰椎管狭窄症 3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术后随访 6个月至 5年.优 25例(70.6%),良 7例(20%),好转 2例,差 1例.其优良率达 90.6%.结论:与后路椎板全切除或半切除相比 ,该术式减少了手术损伤风险,保持了脊椎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少,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林平信;刘利国;刘旭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乳糜尿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 2002年 7月至 2004年 3月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 8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兵;马成民;马克;张超;孙建刚;李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 20例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行尿动力学及腰骶 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其中行解栓术 10例,间歇性清洁导尿 3例,膀胱扩大术 2例,尿道周围胶原注射 3例,骶神经调节 2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行尿动力学随访.结果: 16例获 6个月至 2年的随访,其中 12例膀胱、尿道功能明显改善,2例需一直行间歇性清洁导尿,但无上尿路恶化,2例膀胱尿道功能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87.5%.结论:对脊髓栓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应行尿动力学与 MRI检查,并依尿动力学结果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解栓术、间歇性清洁导尿、膀胱扩大术、尿道周围胶原注射等,效果良好.
作者:汤平;曾健文;姜粹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尿道会师术后腔内放射治疗对于防止尿道狭窄发生的效果.方法:对于 18例外伤引起后尿道断裂患者采用尿道会师术,术后 1周行铱-192腔内放疗,剂量每次 300 cGy,隔日 1次,共 1 200~ 1 800 cGy.术后 4~ 6周拔除尿管.结果: 18例随访 12~ 18个月,平均 15个月,2例于拔除尿管后有排尿不畅,行 3次尿道扩张后好转.16例排尿通畅,大尿流率 12.3~ 32.5 mL/s.其中 2例于术后 3个月出现不同程度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后定期尿道扩张未见复发.结论:尿道会师术后腔内放疗有助于防止尿道狭窄的发生,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作者:杜春;杜双宽;赵洁光;程永毅;徐永刚;赵淑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腹股沟疝治疗的历史回顾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有 100多年历史,但术后复发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美国每年有 70万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而其中有 5~ 10万例是复发性腹股沟疝.据文献报道,原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后 5年复发率为 10%~ 15%,复发性腹股沟疝术后 5年复发率 >20%.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如何预防复发的措施.
作者:朱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梅尼埃病 (meniere's disease, MD) 是特发性内耳病,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伴耳鸣、耳闷感,间歇期无眩晕,可持续耳鸣.有关梅尼埃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众说纷纭,在过去的 100多年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但目前仍不清楚,尚无一种权威性理论.研究主要基于内淋巴循环的纵流和幅流学说上进行研究,即内淋巴液由耳蜗血管纹及前庭暗细胞产生,经内淋巴管向内淋巴囊 (endolymphatic sac,ES)流动,终在 ES被吸收,由此维持其容量、成份的稳定.目前一致认为内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可形成内淋巴积水,但出现吸收与分泌障碍的病因不清.现将常见的几种学说综述如下.
作者:冯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异位甲状腺癌发生少见,我院发现 2例异位甲状腺癌,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 1,女, 21岁,因颈前肿块 1月余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双侧甲状腺无肿大,颈前正中舌骨下方可及一囊性肿块, 4 cm× 3 cm 大小,随伸缩舌上下活动,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入院诊断:甲状舌骨囊肿.经术前准备,于 2004年 7月 1日行肿块切除术,术中所见:颈前正中舌骨下方可及一 4 cm× 3 cm 大小囊性肿块.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性乳头状癌.
作者:马建青;李明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 15例输尿管息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肾、输尿管及膀胱(KUB)平片、静脉及逆行尿路造影、输尿管镜检查、 B超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15例中,3例行输尿管切开、息肉切除术,6例行息肉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行息肉切除、肾盂成形术,2例行下段输尿管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行输尿管镜下息肉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 9个月至 8年 3个月,症状均消失,肾积水明显减轻 8例,消失 7例,未见息肉复发及恶变.结论 :放射学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主要方法.确诊依赖于输尿管镜检查及活检.在治疗上应根据息肉大小、数量、部位及肾脏受累程度选择不同的术式.
作者:韦思明;郑振洨;周剑;陈盛烨;张心男;徐金木;黄旭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患者女, 13岁,右乳包块于月经来潮之前常感疼痛.查体:右侧乳头后方可触及大小约 4 cm的包块,质地偏硬,有活动;其它临床病史方面无异常特殊情况.影像分析:双乳团块型,双乳内条片状、点结状的腺体与低密度透亮的脂肪夹杂分布;右侧乳头后方椭圆形肿块,大小约 5 cm× 6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但凹凸不平有切迹,部分边界在周围脂肪的衬托之下显示光滑锐利,并可见较细的透明晕,肿块周围未见结构紊乱;左乳内未见肿块;双侧乳头、乳晕、皮肤和腋窝前区淋巴结正常.
作者:偰利宇;金银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和有关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前人资料及临床病例对 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进行总结,根据 Mirizzi综合征分类对不同类型 Mirizzi综合征的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所有病人术后都无胆漏及胆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Mirizzi综合征是可以在手术之前进行诊断的,而不同类型的 Mirizzi综合征可有不同的治疗方案,Mirizzi综合征并不是腹腔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作者:龙淼云;郑启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45例经检查确诊为 BRVO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给以胰激肽释放酶片、肠溶阿斯匹林片口服,ATP、辅酶 A、维生素 C静滴,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 ,治疗 1个月后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 28只眼,总有效率 71.43%;对照组 27只眼,无显效病例,总有效率 40.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治疗 BRVO疗效较明显.
作者:余静;杨金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轻微外伤所致血肿诊断和处理的分析,避免遗漏或延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例轻微外伤后血肿形成患儿,分别位于颈部及腹部各 2例.均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手术.结果:完整切除颈部血肿及周围淋巴结 2例,病理结果为恶性淋巴瘤.1例行胰体尾血肿和脾切除,病理为胰腺实体-囊性假乳头状瘤.1例为左肾母细胞瘤破裂出血.结论:轻微外伤后血肿形成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须考虑肿瘤存在的可能.应手术清除血肿,术中病理明确有无肿瘤存在.肿瘤早期发现完整切除,效果良好.
作者:王俊;施诚仁;张驰;陈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鼻出血可出现于各种年龄,时间和季节,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出血部位大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止血相对较容易,但也有少数严重的出血发生在鼻腔后部,止血不易.我科于 1994- 2004年间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后鼻孔填塞止血 124例,特作如下总结分析.
作者:周维;谢成彬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