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澄;袁旭春
神经刺激器是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会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1],而其中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出现所支配的肌肉颤搐,从而通过肌颤搐来定位,不必通过寻找异感或针随动脉搏动而判断定位.我院自2003年运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报告如下.
作者:曹剑;崔剑;鲁开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自膨胀式补片(Kugel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22例,直疝6例.根据中华外科学会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股疝和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分型:Ⅱ型18例,Ⅲ型10例.全部病例均使用美国巴德Kugel补片修补.结果:28例Kugel补片修补术后结果满意,短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Kugel补片术是安全和微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熟悉腹膜前间隙的解剖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张继峰;周学鲁;莫琰;李成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天幕切迹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1-2004年手术治疗的35例天幕切迹脑膜瘤资料.结果:根据肿瘤起源部位及生长方向将35例天幕切迹脑膜瘤分为2类:外侧型29例,后内侧型6例.肿瘤获得全切31例,次全切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无死亡,2例新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其余病例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根据肿瘤的起源部位和生长方向,采用适当的手术入路,大部分天幕切迹脑膜瘤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孙辉;陈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石骨症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石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临床分为恶性型和良性型两种,发病机理为破骨细胞功能缺陷,主要特点为全身性的骨质硬化,可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肝脾肿大,容易出现骨折.例1:男,69岁,经溶栓降压治疗,同时抗感染,护心护肝治疗,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后出院.例2:男14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症状缓解后出院.例3:女,¨个月,确诊后亲人放弃治疗出院.结论:本病发病率低,属于罕见病,恶性型预后不良,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李栋方;李祖勇;罗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后上睑沟凹陷矫正术的术式改良及填充材料的选择.方法:采用重睑皮肤切口,眼轮匝肌下自体、异体生物材料或硅胶海绵条充填矫正上眼睑凹陷.结果:66例患者术后眼部矫正满意,观察3~5年,未见并发症.结论:采用重睑皮肤切口和硅胶海绵条眼轮匝肌下填充,矫正眼球摘除后上睑沟凹陷,手术野宽,材料固定好,操作简单,术后形成重睑皱折,外形矫正好.
作者:郑鲜娜;郦全福;余洪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观察了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患者22例(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手术前后的佳矫正视力,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23眼术后佳矫正视力≥0.1者18眼(75%),其中9眼(39.1%)≥0.3,随访期间(6~40个月)内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1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是一种较理想和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宇东;臧晶;鲍炯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50岁,已婚,主因间断皮肤出血点伴鼻出血15年,全身皮肤反复性出暗红色斑丘疹5年住院.
作者:程树杰;刘为民;杨继红;沈俊萍;魏希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治疗体会,以更好地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来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优缺点,介绍治疗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例腹直肌肌皮瓣(TRAM)部分坏死,1例腹部积液,2例胸部皮瓣局部坏死,2例腹壁切口疝;无TRAM皮瓣全部坏死病例.术后对乳房外观评价:患者非常满意17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4例.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三明;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提高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35例,术前行DSA检查25例,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代偿情况,采取先阻断窦旁供血,然后囊内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其他代偿回流静脉及瘤周正常脑组织,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近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遗有左侧轻偏瘫3例,双下肢轻瘫2例.29例术后随访3~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李斌;袁贤瑞;计绍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微创观念的不断深入及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的微创化逐步形成趋势.现分别对以腹腔镜及介入(肝脾动脉栓塞止血)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诊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作者:詹世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由胚胎时期膈肌发育缺陷,腹腔脏器经膈肌裂孔进入胸腔所形成.一方面,疝入胸腔的腹腔器官占据了胸腔空间,阻碍了肺的发育.
作者:方寅;于在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于2003年8月和2004年8月分别对2例侵犯心脏大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病人施行了肺切除+心脏大血管切除重建术,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刚;郑少忆;肖朴;谢亮;贲晓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乳房癌术后皮瓣坏死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10%~60%[1].为减少此并发症发生,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朱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介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对2003年一年中在本院骨伤科住院的41例70岁以上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骨折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的、有计划的、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指导,并及时评估功能锻炼的效果.结果:通过平均活动时间、出院时髋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的数值来反映锻炼的效果.结论:有计划、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菡霖;朱国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降压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髋置换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成降压组(A组n=10)和对照组(B组n=10),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手术.术前进行AHH,快速输入6%贺斯20 mL/kg,A组并用硝酸甘油施行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结果:AHH两组CVP略有升高,均在正常范围.两组术中尿量无明显变化,尿素氮、肌酐、肌酸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505±79)mL,比B组病人(1 050±172)mL减少47.6%,B组术中平均输血(700±134)mL,而A组病人则完全避免输血.结论:AHH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全髋置换手术是安全的,对有指征病人使用可避免输异体血.
作者:胡德念;邱卫东;古粤峰;杨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20~24岁,25~29岁年龄组上升明显,可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增加予以解释,甚至可以说,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为长时间的过程,大约是10年,因此,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疾病[1~5].认真了解其发病原因,认真普查和随访,积极地处理癌前病变,做到早期诊断,阻断病程,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特别是浸润癌的发生,以提高妇女的存活率,所以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回顾性总结我科1999-2002年共进行腔静脉穿刺置管5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512例中,男326例,女186例,年龄2~82岁,平均49.1岁.
作者:桑明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曲吗多腹部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口服组(Ⅰ组,n=30):曲吗多50 mg/次,4 h 1次.留置胃管者则用10 mL温生理盐水溶解后经胃管注入,再用10 mL温生理盐水冲管,夹管20min.硬膜外组(Ⅱ组,n=30):曲吗多500 mg+0.9%生理盐水100mL,采用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怡新止痛注液泵连续给药,维持剂量为2 mL/h,单次剂量为0.5mL,锁定时间15 min.静脉组(Ⅲ组,n=30):曲吗多500 mg+0.9%生理盐水100mL,采用怡新止痛微泵连续给药,维持剂量为2mL/h,单次剂量为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肛门排气延迟,无呼吸抑制发生.除口服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外,3组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种给药途径的曲吗多都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口服途径有利于术后恢复,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陈建发;陈引香;肖建秋;肖频;谢奎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确定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时布比卡因的低有效浓度.方法:随机选择46例臂丛阻滞(肌间沟置管法)效佳的患者,用上下序贯法确定连续臂丛阻滞时的低有效浓度,即术后患者疼痛评级为≤5的半数有效浓度.结果:在本研究的条件下连续臂丛阻滞时布比卡因的低有效浓度为0.072%[95%可信区间:0.068%~0.075%].结论:布比卡因浓度为0.072%的溶液为术后连续臂丛阻滞的低有效浓度.
作者:孙平;孙磊;黄冰;陈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应用百普素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共42例,A组术后经空肠造口管用百普素行肠内营养支持,B组术后常规输液,肛门恢复排气后行一般流质饮食.临床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肝肾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累积氮平衡,记录各病人百普素的大应用剂量及大输注速度,以评价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对百普素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的耐受性.结果:A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比B组早(P<0.05);A组1例应用百普素第3天并发休克、麻痹性肠梗阻;2例出现腹胀、腹痛,经调整速度和温度后缓解;1例为菌群失调及肠功能不全所致腹泻.所有病人无出现机械性肠梗阻、肠外瘘、腹壁软组织感染及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A组应用百普素后,前白蛋白比B组升高(P<0.05),A组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比B组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未见明显改变,累积氮平衡A组比B组高(P<0.05).研究期间病人百普素的平均大应用剂量(1 386±225)mL(浓度4.2kJ/mL),大输注速度(69±21)mL/h.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应用百普素行肠内营养治疗,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病人对百普素的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耐受剂量<1 000mL/d的患者配合静脉营养治疗更利于术后营养状况的恢复.
作者:陈艳鸿;区小卫;丘磊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