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脾切除后银屑病自行消退1例

程树杰;刘为民;杨继红;沈俊萍;魏希亮

关键词:腹腔镜, 脾切除, 银屑病, 皮肤, 反复性, 出血点, 鼻出血, 斑丘疹, 住院, 已婚, 间断, 患者, 红色
摘要:患者男,50岁,已婚,主因间断皮肤出血点伴鼻出血15年,全身皮肤反复性出暗红色斑丘疹5年住院.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手术清除脑内血肿36例临床分析

    2002年8月至2004年6月在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36例,取得显著疗效.分析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尚传强;王涛;翟卫东;袁俊;钟建卫;孙永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恒牙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矫正前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骨性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矫正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15岁的骨性Ⅱ类Ⅰ分类错(牙合)11例,采用直丝弓技术,进行拔牙矫治,矫正前后进行头颅侧位片测量,数据做统计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矫正后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颌骨在水平向和垂直向的改变均不显著,但下颌骨有后下旋转的倾向.上唇明显内收,下唇变化不明显.结论: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矫正主要通过上下切牙前后移动代偿,矫正深覆盖,深覆(牙合),掩饰颌骨间的差异,真正的颌骨畸形并未得到实质的矫正,严重的畸形仍需手术治疗,提示应早期对颌骨进行生长改良.

    作者:张文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污染或感染切口48例治疗体会

    在2000年4月至2004年8月,我们采用一种改进的缝合方法,闭合感染或污染切口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献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钩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中的特殊使用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溃疡,修补损伤小,冲洗彻底,恢复快,但由于内镜下缝合打结技术要求高,难以推广.我们通过腹腔镜下电钩引导、行修补术、不仅痛苦小、损伤轻、冲洗彻底,而且简化了缝合技术,易于掌握,适宜推广.

    作者:王若腾;胡元达;张光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婴幼儿重症先天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由胚胎时期膈肌发育缺陷,腹腔脏器经膈肌裂孔进入胸腔所形成.一方面,疝入胸腔的腹腔器官占据了胸腔空间,阻碍了肺的发育.

    作者:方寅;于在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3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2-2003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9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生长部位、肌瘤大小、有无并发症、是否保留生育机能及术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90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315例,占80.8%;无临床症状为75例,占19.2%.手术方式以子宫全切术为主,占81.3%,次全切占6.4%;其次是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黏膜下肌瘤摘除术等术式.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及病理类型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迎春;金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胆道探查术后T管早期夹管104例临床分析

    胆道手术T型管引流按常规2周后窦道形成经造影胆道正常,夹管24 h后无不适,方可以拔管,但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阻断了肝肠循环,影响了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为了探讨T管早期夹管的可行性和优点,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104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并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引流术,我们将T管夹管时间提早到4~7 d,腹部拆线后带管回家,4周后回院行T管造影,拔管,无一例发生胆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伟民;宋伟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针刀治疗重症狭窄性腱鞘炎

    目的:评价小针刀治疗重症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本组共137例,全部病例至少经过下列一项治疗无效或1~3个月复发.(1)每天1次,连续2~3周以上理疗;(2)3次以上强的松龙或康宁克通(曲安奈德)局部阻滞;(3)传统手术切开松解,改用小针刀松解治疗.结果:随诊1~3年,治愈125例,好转8例,无效4例,治愈率91.24%.;一次治愈116例,二次治愈9例,一次治愈率85.40%.结论:小针刀松解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操作安全、近似无创、见效快、不易复发的优点.

    作者:胡伟民;周红梅;姜玉英;张坤全;胡亚明;区国集;陈友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早期胃癌18例

    从1990年6月至2004年4月我院行胃癌手术302例,其中早期胃癌18例,占5.96%,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巩膜外垫压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观察了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患者22例(23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手术前后的佳矫正视力,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23眼术后佳矫正视力≥0.1者18眼(75%),其中9眼(39.1%)≥0.3,随访期间(6~40个月)内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1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是一种较理想和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朱宇东;臧晶;鲍炯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外科腔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防治

    回顾性总结我科1999-2002年共进行腔静脉穿刺置管5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512例中,男326例,女186例,年龄2~82岁,平均49.1岁.

    作者:桑明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切开引流加挂线治疗肛周脓肿292例

    以往治疗肛周脓肿多采用单纯切开排脓术,术后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发生率分别高达11%和37%[1];也有学者统计肛瘘总发生率为70.2%[2].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对近年来确诊为肛周脓肿并肛瘘的292例患者,根据内口位置、脓肿范围与肛门直肠环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一期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镇宇;刘敬国;宋修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206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分析研究206例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死亡6例,漏诊8例,截肢4例,骨折延迟愈合8例,骨折不愈合二次手术3例,膝关节功能不同程度丢失6例,肘关节强直1例.结论: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具有受伤机制复杂、创伤大、休克发生率高、易漏诊、病死率高等特点,积极纠正休克、救治合并伤及并发症、减少漏诊、早期对骨折行适当的内固定及术后恰当的功能锻炼是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关键.

    作者:曹昱;于振山;张亚奎;吕振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先天性眼球震颤Parks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利用Parks法同时在4条水平肌上手术治疗,合并内斜视和外斜视手术量同时计算在内,术后光学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治疗,同视机训练Ⅲ级视功能15~30 d.结果:13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视力提高,增进2~6行;眼球震颤消除9例(69.23%),减轻4例(30.77%);代偿头位消失10例(76.92%),减轻3例(23.08%).同视机检查有双眼单视功能11例,较术前增加6例(46.15%).结论:Parks法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能较好地消除或减轻眼震,有利于矫正代偿头位,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

    作者:江萍;方洪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征稿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保留皮肤乳腺癌根治术合用即时腹直肌肌皮瓣移植再造乳房治疗体会

    目的: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治疗体会,以更好地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来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优缺点,介绍治疗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例腹直肌肌皮瓣(TRAM)部分坏死,1例腹部积液,2例胸部皮瓣局部坏死,2例腹壁切口疝;无TRAM皮瓣全部坏死病例.术后对乳房外观评价:患者非常满意17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4例.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三明;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关于医疗事故鉴定中医患双方争议焦点的思考

    笔者参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前广东省和实施后广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秘书工作,直接了解多宗案件中医患双方争议的情况.现对医疗事故鉴定中医患双方的争议焦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有的放矢地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作者:彭韩伶;黄子通;夏丹;阮毅;吕金花;杨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目的: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析手术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处理,为快速掌握该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手术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结果:常见的问题有动静脉梗阻、出血、心脏不复跳、麻醉效果差等.经过改进方法可以减少和避免问题的出现.结论:只要处理好常见的几个问题,就可以很快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史晓峰;成俊;夏穗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提高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应用显微手术治疗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35例,术前行DSA检查25例,了解肿瘤的血供、矢状窦通畅程度及瘤周静脉回流代偿情况,采取先阻断窦旁供血,然后囊内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中央沟静脉、其他代偿回流静脉及瘤周正常脑组织,妥善处理受累的矢状窦.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近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遗有左侧轻偏瘫3例,双下肢轻瘫2例.29例术后随访3~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中后1/3矢状窦旁脑膜瘤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李斌;袁贤瑞;计绍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Ramsay Hunt综合征18例报告

    目的:探讨Ramsay Hunt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以来收治的1 8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先后出现耳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部分患者出现其它颅神经症状;以抗生素、抗病毒药、扩血管药及激素冲击治疗,并辅以维生素、能量合剂和对症治疗.结果:9例治愈,6例好转,总有效率83.3%.讨论:Ramsay Hunt综合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耳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三联征.对不明原因的耳部剧烈疼痛要警惕该综合征的发生,及时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可促进面瘫恢复,防止继发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俭;王长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