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向阳;王缚鲲;张林;冯子坛;陈兴;安黎云;王宪灵;刘洁东
目的: 探讨腮腺淋巴上皮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 8例腮腺淋巴上皮病病例,采用 SIEMENS SOMATOM PLUS4螺旋 CT机和 SHIMADZU 4500T CT机,作平扫和增强扫描, 3例作延时扫描.结果:肿块 6例,强化明显,为均匀强化,或外周强化、中央次强化区.合并腮腺肿大 4例. 2例为单纯腮腺肿大.均表现为腮腺体积的增大和密度增高,并可见有点状、小囊状低密度影.和 (或 )伴有细小的结石或钙化影 2例.合并两侧泪腺肿大 1例.合并咽淋巴环增厚 2例.鼻咽淋巴组织增生 1例.伴颈部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5例.结论:非类肿瘤型腮腺淋巴上皮病结合临床特点大多数可以作出诊断.而类肿瘤型腮腺淋巴上皮病在临床和影像上均缺乏特征.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在影像上鉴别困难.针吸活检仍是目前可靠的术前诊断手段.
作者:翁卿吉;吴世勇;李建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文对 322例已确诊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GD) 、桥本氏病 (HD)、亚甲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癌及囊肿疾病患者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TRAb)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作者:黄昭穗;黄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 MRI、 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 38例.全部病例均作 MRI检查,其中 18例经 CT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小脑半球 30例,小脑蚓部 7例,延髓 1例.大囊小结节型 26例,单纯囊型 3例,实质型 9例.大囊小结节型为血管母细胞瘤常见表现.结论:大囊腔及小结节异常对比强化是血管母细胞瘤特征性影像表现, MRI和 CT均能较好地显示这一特点.
作者:钟文招;陈武标;夏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儿童常见病之一.现将我院儿科 2002年 11月至 2004年 10月对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诊断标准 [1]的 36例 CVA患儿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江宝桃;邱润;艾湘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应用肌松剂治疗重型新生儿破伤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机械通气下应用肌松剂治疗.结果:实验组 11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对照组的死亡率达 66.7%, P< 0.001,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中脑损伤的发生率为 27.3%,对照组中存活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发生率 100%.结论:机械通气下应用肌松剂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海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实验性 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 NF κ B及炎性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辛伐他汀处理组,后两组以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STZ)制备实验性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 NF κ B、 ICAM-1的表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中 NF κ B、 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以辛伐他汀处理 4周后, NF κ B、 ICAM-1活性降低( P< 0.05),肾功能各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学损害改善.结论:实验性 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 NF κ B活性增加,炎性细胞因子 ICAM-1表达上调.辛伐他汀的肾保护作用至少部分是与其不依赖调血脂作用的,减少肾组织中 NF κ B的活性和 ICAM-1的表达有关.
作者:熊燕;贾汝汉;余堂宏;陈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小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方法:对 1996年 7月至 2004年 9月经肾活检确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121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537例肾活检,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21例,占 22.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类型:紫癜性肾炎 54例 (44.6% ),男女比例为 1.25∶ 1;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35例 (28.9% ),男女比例为 4.83∶ 1;狼疮性肾炎 32例 (26.5% ),男女比例为 0.23∶ 1. 在年龄分布上, 7~ 14岁为高发年龄段,其次 3~ 7岁和 >14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膜性肾病 46例 (38.0% ),局灶增殖性肾炎 24例 (19.8% ),系膜增生性肾炎 27例 (22.3% ),轻微病变 9例 (7.4%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8例 (6.6%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5例 (4.1% ),正常肾小球 1例 (0.8% ),硬化性肾炎 1例 (0.8% ).结论:小儿肾小球疾病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 22.5%,临床类型主要为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男性多发,狼疮性肾炎女性多发;在年龄分布上, 7~ 14岁为高发年龄段.病理类型依次为膜性肾病、局灶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等.小儿肾脏疾病经皮肾活检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陈晓英;杨宇真;卢立肖;杨青;庄捷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五籽散热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籽散热熨加腰椎电动牵引,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结果:经过 3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 96. 8%,其中治愈 18例,好转 12例;对照组有效率 77. 4%,其中治愈 11例,好转 13例,两组比较五籽散热熨加腰椎电动牵引治疗明显优于单一腰椎电动牵引 (P< 0. 05).结论:五籽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我们认为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杰琴;谢国平;李扬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高血压病患者 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63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红景天组和络活喜组,两组分别予红景天加络活喜、单用络活喜口服,疗程 6周,并选择 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各组于研究前及治疗前后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浆 P选择素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血浆 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红景天组和络活喜组经 6周药物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1).红景天组治疗 6周后,血浆 P选择素水平显著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5);络活喜组治疗前后血浆 P选择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存在 P选择素的高表达,红景天能抑制 P选择素的表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内皮损伤.
作者:金露;罗海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我们于 2004年 1月至 2004年 8月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性下肢水肿 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国良;陈勇;王翠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左旋肉碱,即 L-肉碱、 L-肉毒碱,又称维生素 BT( VBT)、卡尼汀. 分子式为( CH3) 3N+-CH2-CHOH-CH2-COO-,分子量 161. 20,化学名为Β-羟基-γ-三甲铵基丁酸,表观为白色晶体,熔点 210~ 212℃,在水、酒精、碱溶液中高度溶解,具有极强的吸湿性,不溶于乙醚、丙酮、苯 [1].
作者:王贺元;钱雪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 2001年 6月至 2004年 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 ESBLs菌共 54株,产酶率为 46. 1%,产酶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 (14株 ),肺炎克雷伯菌 (20株 ),阴沟肠杆菌( 10株),产气肠杆菌( 4株),产酸克雷伯菌( 3株),普通变形杆菌( 2株)和粘质沙雷菌 (1株 ).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产 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活性.产 ESBLs菌对 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 ESBLs菌.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产 ESBLs的阳性率高,应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产 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局部流行.
作者:刘卫江;温德良;魏衍超;熊旭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本文总结近 2年本院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更有效地治疗.
作者:王金萍;宋金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大剂量放、化疗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 ASCT)可明显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但终仍有 40%~ 70%复发.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残留肿瘤细胞重新生长或输注的自体干细胞中存在肿瘤细胞污染. CD20单克隆抗体在降低肿瘤负荷,清除移植物中残留肿瘤细胞具有独特的优势,使 ASCT的疗效得到明显提高.本文通过报道我院 1例 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IV期高度恶性 NHL(弥漫性大 B细胞型),探讨 CD20单克隆抗体在这方面的临床应用问题.
作者:何慧清;许晓军;任志娟;林淑华;郭子文;古滔华;邱大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神经刺激器的应用、药物的改善,使得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腰神经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更备受关注.传统的腰神经丛阻滞及坐骨神经阻滞由于是盲探操作,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故临床上常有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我院采用 Stimuplex神经刺激器行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 157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具有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神经损伤发生率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帅;鲁开智;曹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纳洛酮及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疗效.方法:将 126例中重度 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60例采用常规治疗,即在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使用胞二磷胆碱和脑活素治疗;观察组 6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纳洛酮及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头颅 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及精神运动发育商( DQ)检测.结果:观察组在头颅 CT恢复程度、 NBNA测定、 DQ检测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纳洛酮及高压氧对中重度 HIE患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陈小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退黄洗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03例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主要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的新生儿,随机分 3组,观察组( 93例):常规西医治疗+退黄洗剂外洗;对照组 1( 59例):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 2( 51例):常规西医治疗+退黄口服液,比较 3组退黄时间及退黄效果 (日均胆红素下降值 ). 结果: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退黄时间在观察组虽不及对照组 2(P< 0. 05)但明显优于对照组 1(P< 0. 05).结论:退黄洗剂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治疗作用,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血胆红素水平,尤其适用于新生儿黄疸早期治疗、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治疗及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
作者:张素玲;顾卫;贺慧蕾;叶少霞;徐桂萍;黄壁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眼和神经系统.该病在临床上较少见,但致残率极大,可发生猝死 [1].现将我们所遇的一家系 6例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敏;崔建;阮银镜;魏琳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