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母细胞瘤的 MRI和 CT诊断

钟文招;陈武标;夏俊

关键词:脑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 MRI、 CT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 38例.全部病例均作 MRI检查,其中 18例经 CT检查.结果:病灶位于小脑半球 30例,小脑蚓部 7例,延髓 1例.大囊小结节型 26例,单纯囊型 3例,实质型 9例.大囊小结节型为血管母细胞瘤常见表现.结论:大囊腔及小结节异常对比强化是血管母细胞瘤特征性影像表现, MRI和 CT均能较好地显示这一特点.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和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外周血干细胞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某些实体瘤的治疗在国内外进展很快,尤其是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国内外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明显增加,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我们总结了我院对 9例淋巴瘤, l例乳腺癌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的临床治疗,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干细胞动员、采集、预处理及移植后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彭洪菊;方美云;张建民;孙光;关敬范;孙国珍;王一;姜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重症监护病房产 ESBLs肠杆菌科细菌医院感染与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现状.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 2001年 6月至 2004年 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 ESBLs菌共 54株,产酶率为 46. 1%,产酶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 (14株 ),肺炎克雷伯菌 (20株 ),阴沟肠杆菌( 10株),产气肠杆菌( 4株),产酸克雷伯菌( 3株),普通变形杆菌( 2株)和粘质沙雷菌 (1株 ).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产 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好的活性.产 ESBLs菌对 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 ESBLs菌.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产 ESBLs的阳性率高,应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产 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局部流行.

    作者:刘卫江;温德良;魏衍超;熊旭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0例,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期限均为 28 d,分别进行病情症状及体征记分比较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及体征记分均数经 t检验,鼻堵、鼻黏膜、鼻腔分泌及鼻通气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 92.5%)高于对照组( 67.5%),经χ 2检验,χ 2=7.813, P< 0.01,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氯雷他定组.

    作者:张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带状疱疹患者皮肤及皮神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改变

    目的:了解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皮下组织及皮神经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改变及其诊断意义.方法:用 7~ 11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43例带状疱疹患者病变皮肤、皮下组织及皮神经,以患者健侧对应部位为对照.结果:带状疱疹患者患部皮肤、皮下组织的厚度都比对照部位(健侧)明显增厚,皮神经明显增粗,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 P均 < 0.01),患部皮肤、皮下组织及皮神经的声像改变主要是回声减低,血流信号增多.结论:带状疱疹患者病变皮肤、皮下组织及皮神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呈炎性改变,可辅助临床诊断.

    作者:林春苗;钟伟邦;杨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对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2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时加服二甲双胍治疗,在随访 24周的过程中,监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血乳酸及血脂,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结果:治疗后 4周空腹血糖 (7.6± 1.9)mmol/L vs (9.8± 2.2)mmol/L, P< 0.01、糖化血红蛋白 (11.3± 2.6)% vs (13.6± 2.5)%, P< 0.01显著下降;服药 12周后 LDL(2.3± 0.8)mmol/L vs (2.8± 0.9)mmol/L, P< 0.01、 TG(3.0± 1.1)mmol/L vs (3.6± 1.2) mmol/L, P< 0.01显著下降;服药 24周 HDL升高 (0.89± 0.08)mmol/L vs (0.85± 0.08)mmol/L, P< 0.01,但血胰岛素 (16.7± 3.6)mmol/L vs (18.2± 4.1)mmol/L, P >0.05、血乳酸 (1.6± 0.5)mmol/L vs (1.4± 0.5)mmol/L, P >0.05无显著变化. 23.8%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与腹泻,但症状轻微且短暂.结论:二甲双胍是治疗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余波;陈卫;陈利君;刘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产生 YMDD变异及其处理

    拉米夫定( LAM)是一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LAM对乙型肝炎病毒 DNA( HBVDNA)的降低具有较好的效果,但长期使用易致 HBV多聚酶结构域 C的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YMDD)基序发生变异,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如何对 YMDD变异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对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本文就 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致 YMDD变异的作用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作一综述.

    作者:许莉莉;蒋卫民;韩丽红;徐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

    我们于 2002年 7月至 2004年 11月,对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进行思密达保留灌肠,避免了经口服给药的困难,提高了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陈胜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性传播疾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三种病原体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以泌尿生殖道症状为主诉的就诊患者淋球菌( NG)、解脲脲原体( UU)和沙眼衣原体( CT)感染情况及特点.方法:对 854例具有尿道分泌物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的门诊初诊患者,取泌尿生殖道内分泌物标本,应用常规实验室检查方法,检测 NG、 UU和 CT.结果: 854例患者中男 357例,女 497例,共检出 NG 182例( 21.3%), CT 176例( 20.6%), UU 373例( 43.7%).单一病原体感染 403例,一种以上病原体复合感染 164例.结论:本组性传播疾病患者中, UU感染率高, NG次之, CT低.复合感染也较常见.

    作者:张燕;张国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服优降糖后饮酒致乙醛蓄积综合征 1例

    患者男, 56岁,因糖病史长期服用优降糖 5 mg , 3次 /d,因饮酒后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骤降为主诉就诊.测血常规白细胞 7. 9× 109/L,中性细胞 0. 72,淋巴细胞 0. 28,血糖 7. 2 mmol/L,尿常规正常,颅脑 CT正常,电解质正常;查体:血压 85/50 mmHg,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痛苦面容,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音,心率 102次 /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未发现明显异常;追问病史,患者自述饮少量白酒 (约 300 mL),约 40 min后突然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颜面潮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考虑为服优降糖后饮酒致乙醛蓄积,立即给予 10%葡萄糖液 500 mL+维生素 C 2. 0,静滴,纳络酮 0. 8 mg静注,用药后约 40 min患者苏醒,恢复正常.

    作者:程树军;单文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不同保存温度对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不同保存温度,不同保存时间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选择不同血浆输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 10袋( 200 mL/袋)的 ACD-B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在采血后 1 h内留样 10 mL作为对照组样本;每份全血在无菌条件下平均分为 2袋,作为 2个实验组,热合封口.第 1组保存于 (4± 2)℃,保存 48 h;第二组先保存于 (22± 2)℃,保存 6 h之后,转移到 (4± 2)℃保存 42 h.两个实验组分别在采血后 6 h, 24 h和 48 h留取样本.将对照组及实验组样本在取样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浆,于-18℃保存 30 d后,进行凝血因子Ⅴ( FⅤ)、凝血因子Ⅷ( FⅧ)、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的检测.结果:两组血浆在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期的凝血因子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水平无显著改变;而在保存 8 h后,实验组血浆凝血因子Ⅷ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凝血因子Ⅷ水平( P< 0.05).在保存 24 h后,实验组血浆凝血因子Ⅷ水平进一步下降( P< 0.05).结论:在采血后 24 h保存期内,血浆中凝血因子,除凝血因子Ⅷ外,凝血因子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Ⅶ活性均没有明显改变;凝血因子Ⅷ水平在 4℃保存 8 h后下降 14%;在保存 24 h后,凝血因子Ⅷ水平下降约 30%;在保存 48 h后,凝血因子Ⅷ水平下降约 40%.实验结果表明,在新鲜冰冻血浆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除非需要大剂量补充凝血因子Ⅷ(病人凝血因子Ⅷ水平低于正常水平 30%),否则可用 24h内冰冻血浆和冰冻血浆替代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Ⅴ和纤维蛋白原等稳定的凝血因子.

    作者:聂咏梅;廖剑锋;付涌水;江朝富;周豪杰;陶黎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 1例

    患者,男性, 38岁,职业律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史 3年余,发作时有不同程度的晕眩、乏力、心悸、有时有胸闷及心绞痛症状.近加重 2周入院,遂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系统 12导联同步记录 ,记录时间 24 h.经回放分析后发现在不同时间表现一种以上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 (1)主节律为窦性心律时 ,小心率 30次 /min,大心率 106次 /min. (2)阵发性心房纤颤 36次,总计 363 min,大多呈快速型,有时呈室内差异性传导.

    作者:孙玉敏;亓立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不同抗原修复在免疫组化技术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微波炉法修复及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两种免疫组化标记,通过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结果: 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高压锅加热法比微波法高( P< 0.05), Ki-67的阳性表达率微波加热修复组略高于高压加热修复组( P >0.05).结论:应根据抗原抗体的特性选用合适的抗原修复方法.

    作者:宋丽君;李英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糖尿病继发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2例

    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内科急症之一,糖尿病及其伴随的严重代谢紊乱所诱发者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 2例报告如下.

    作者:谭庆华;老桂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文献计量指标的定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半巢式 PCR检测胃黏膜幽门螺杆菌与其它四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建立一种半巢式 PCR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方法:利用半巢式 PCR方法( heminested PCR assay)扩增磷酸葡萄糖胺变位酶基因( phosphogluco-samine mutase gene)内部片段,从而特异性地检测临床消化道标本中低拷贝数的幽门螺杆菌.并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与临床常用的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 14C尿素呼气试验和细菌培养 4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 半巢式 PCR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8. 2% and 96. 0%,采用半巢式 PCR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镜检、 14C尿素呼气试验、细菌培养检测 HP的阳性率分别为 69. 5%, 61. 0%, 53. 7%, 67. 1%, 48. 8%. 结论: 半巢式 PCR是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 HP的方法.

    作者:冉向阳;王缚鲲;张林;冯子坛;陈兴;安黎云;王宪灵;刘洁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夫西地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探讨

    目的:了解夫西地酸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 2002年 1月至 2003年 2月从临床上所分离的 50株 MRSA,用纸片扩散琼脂法对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夫西地酸对 MRSA的敏感率达 88%.结论:夫西地酸作为一种对 MRSA敏感的抗菌药物,可用于临床治疗由 MRSA感染引起的多种疾病.

    作者:潘方平;庄爱周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红景天对高血压病患者 P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高血压病患者 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63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红景天组和络活喜组,两组分别予红景天加络活喜、单用络活喜口服,疗程 6周,并选择 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各组于研究前及治疗前后采用 ELISA法检测血浆 P选择素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血浆 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红景天组和络活喜组经 6周药物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1).红景天组治疗 6周后,血浆 P选择素水平显著下降,与自身治疗前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5);络活喜组治疗前后血浆 P选择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存在 P选择素的高表达,红景天能抑制 P选择素的表达,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及内皮损伤.

    作者:金露;罗海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餐时血糖调节剂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瑞格列奈 0.5 mg, 3次 /d,持续 12周,根据血糖值调整剂量.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 HbA1C、胰岛素值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空腹及餐后血糖、 HbA1c在治疗后明显下降;用药过程中有 3例发生低血糖,其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未见增高.结论: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的优点,能很好地改善整体血糖水平,同时其低血糖和空腹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率极低.

    作者:郭皖北;刘汉胜;梅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五籽散药熨加腰椎电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五籽散热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籽散热熨加腰椎电动牵引,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结果:经过 3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 96. 8%,其中治愈 18例,好转 12例;对照组有效率 77. 4%,其中治愈 11例,好转 13例,两组比较五籽散热熨加腰椎电动牵引治疗明显优于单一腰椎电动牵引 (P< 0. 05).结论:五籽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其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我们认为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杰琴;谢国平;李扬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一家四代马凡综合征 6例报告

    马凡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眼和神经系统.该病在临床上较少见,但致残率极大,可发生猝死 [1].现将我们所遇的一家系 6例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敏;崔建;阮银镜;魏琳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