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杨宁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梁碧伟

关键词:心律失常, 中成药, 黄杨宁
摘要:目的:观察黄杨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黄杨宁组)和对照组(心律平组),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治疗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60.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杨宁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优于心律平,副作用少.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腹腔巨大神经母细胞瘤适形调强放疗1例

    患者,男,7岁,2004年1月出现疲乏无力、精神差、嗜睡、纳差、腹痛、无恶心、呕吐及腹泻.

    作者:杨进;于飞;赵芳;李文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p21,p27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CFs,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ngⅡ处理组,洛沙坦(losartan)+AngⅡ处理组.作用24 h后,收集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形态;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p21和p27的蛋白表达.结果:AngⅡ可显著提高CFsMTT-OD值,使S期细胞比率增加,G1期细胞比率下降,并降低细胞p27蛋白的表达,而对p21的蛋白表达无影响.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可完全阻断AngⅡ的作用.结论:AngⅡ通过AT1受体促进CFs增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p27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周艳芳;黄培春;鲍波;欧阳静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

    目的:了解用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方法:入选47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用四联疗法肌注α干扰素100万U,每天1次连用14 d,口服泛昔洛韦500mg、西米替丁0.2g、强的松5 mg,每天3次连用14 d.对照组23例用三联疗法肌注α干扰素100万U,每天1次,连用14 d,口服阿昔洛韦缓释片0.4g、西米替丁0.2 g,每天3次连用14 d,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记录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2%和69.6%,结束后4周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8.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疼痛程度缓解比例四联疗法明显高于三联疗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提高治愈好转率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陈汉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溶血磷脂酰胆碱诱导人血管eNOS基因表达的信号调控机制

    人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为NOS家族成员,它催化L-精氨酸氧化生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作者:邢飞跃;刘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胃镜下插管小肠双重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小肠疾病的检出率随着胶囊内镜、双气囊套管小肠镜的应用而提高,但由于经济、操作等原因胶囊内镜、双气囊套管小肠镜还不能普及.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仍是诊断小肠疾病的常用方法,传统采用导管法小肠灌肠造影,由于该方法操作烦琐,插管成功率低,临床上难以推广.我们自1998年起应用胃镜下插管小肠双重造影诊断小肠疾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国良;周建勤;盛红;程德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西安地区浅部真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近年来西安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荻取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对1999年8月至200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西安地区有典型临床表现且真菌镜检阳性的患者进行了致病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共分离出浅部致病真菌1 200株,其中须癣毛癣菌306株(25.50%),红色毛癣菌241株(20.08%),白念珠菌228株(19.00%).结论:须癣毛癣菌仍占优势;白念珠菌从1996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说明在西安地区,白念珠菌已成为重要病原菌.

    作者:王冬云;马慧群;刘平;谭升顺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立普妥、银杏达莫注射液联用对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干预

    目的:观察立普妥、银杏达莫注射液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临床干预.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异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立普妥10 mg口服,每日1次;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30例,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监测全部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极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间治疗前后改变值与对照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更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立普妥、银杏达莫注射液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有显著疗效(P<0.01).

    作者:劳永光;刘华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络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络德(国产卡维地洛片)的降压疗效.方法:服用安慰剂2周后口服络德20~40mg,每日分两次服用,总疗程4周,共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结果:治疗4周后血压下降显著,总有效率为88.6%,其中显效率69.7%,有效率18.9%.动态血压监测表明,络德对白天的血压降压作用较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与对照药美托洛尔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对心率影响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络德是一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疗高血压病药物.

    作者:陈伯钧;丁邦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多巴胺、硫酸镁配伍治疗小儿哮喘242例分析

    尽管GINA方案从1995年开始在全球逐步推行,但小儿哮喘,尤其是重度哮喘的治疗仍是个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基层.我院儿科从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多巴胺、硫酸镁治疗重度哮喘24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顺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全长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糖蛋白D(gD)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制重组抗原诊断试剂、研究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PCR从HSV-2基因组中扩增gD2基因,再用PCR的方法在基因两端加入两个限制性内切酶切位点Xho Ⅰ和Xba Ⅰ;PCR产物经过双酶切后按照正确的读码框顺序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 A中;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OP 10 F'中,抗生素得到筛选转化子.结果:核酸序列测定PCR扩增的gD2片段与Gene Bank中HSV-2 G株gD DNA碱基同源性达98.4%,氨基酸同源性达95.7%.在实验过程中构建了四个表达载体,经过双酶切后琼脂糖电泳鉴定正确.结论:构建了gD2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四个,其中两个含有HSV-2 gB的CTL表位序列.

    作者:刘仲荣;曹春来;杨慧兰;郭勇;王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GP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采用GP方案治疗,并与40例采用传统治疗的氟尿嘧啶(5-Fu)加顺铂(DDP)FP方案治疗比较.结果:肿瘤缩小、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GP方案均优于FP方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结论:GP方案治疗肝癌显示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作为肝癌新的化疗方法.

    作者:王少彬;陈俊辉;曹伟华;陈理明;李晓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莫沙比利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性胃肠神经病变之一,临床上也比较常见,近年来有报道莫沙比利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显著[1,2].我们应用此药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轻瘫,其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特殊临床表现的川崎病的诊治与随访

    川崎病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为儿科特有,病因目前尚未明,表现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的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病所引起皮肤、黏膜、淋巴结、冠状动脉损害为儿科医生所熟知.

    作者:彭晓卫;严春华;蒋火富;段君凯;许飞;邹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微波加奥平栓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2年8月开始应用干扰素、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代丽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用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在缓解喘憋、咳嗽症状,肺部喘鸣音消失及缩短住院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可进一步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小夏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变化的意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临床上可累及肾脏,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是否亦会累及肾脏报道较少,我科监测后报道如下.

    作者:姜益;吴晓东;胡娟娟;张继贤;吴宏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鼻咽部恶性淋巴瘤误诊2例

    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淋巴瘤属于结外淋巴瘤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与鼻咽癌相似,在病理诊断上,因部分病理形态与鼻咽癌相近,易引起混淆,极易引起误诊.现报道2例误诊病例,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减少误诊的措施,以吸取经验教训.

    作者:蔡晓菁;朱欠元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早期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早期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6名年龄在31~59岁的初诊代谢综合征患者,经改变生活方式1个月后,仍达到或超过诊断标准基线水平以上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吡格列酮15 mg/d或二甲双胍1 000 mg/d,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体重、血压、心率、体重指数、简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和血脂水平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体重略有减轻,血压、心率、体重指数、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和血脂等变化不明显.结论: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早期治疗代谢综合征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但对尿微量蛋白、血压和血脂影响不大.

    作者:于雪梅;冯萍;金慧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脑血管意外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15例

    脑血管意外后发生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acute colonic pseudo obstruction,ACPO),因具有严重的原发疾病,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我院从1996年3月到2004年8年共收治脑血管意外后急性假性结肠梗阻15例,现对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鹏珠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呼家楼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易患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与易患因素.方法:2000年3月至2003年1月,对呼家楼社区接受体检的35岁以上居民3 152人进行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患病因素的调查,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1.3%.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对WHO建议每日摄盐量的知晓程度、健身习惯、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高脂饮食、饮酒习惯,其中年龄愈大、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量大、酗酒者是居民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因素(回归系数>0,P<0.05,OR>1),而知晓WHO建议每日摄盐量、健身活动增多,是保护性因素(回归系数<0,P<0.05,OR<1).结论:应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社区居民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

    作者:王芮;黄亚薇;郭秀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