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范武
患者男,63岁.因发现颈部肿块5个月,伴咳嗽、气促1个月入院,经检查确诊为:左上肺周围型肺癌,在本院行光子刀放疗及化疗一疗程出院,于2003年11月24日因胸闷、气促再次入院.
作者:陈建芝;陈洪光;吴少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5月至2004年5月以来共收治的1916例阑尾炎当中的294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65例术前诊断为腹痛查因,有129例误诊,共294例术后才证实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术后的病理结果为化脓性阑尾炎196例,坏疽性阑尾炎71例,单纯性阑尾炎10例;72例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结论:对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手术特征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应尽早手术,对于难于确诊又不能除外的急腹症,应尽早剖腹探查为宜.
作者:徐可强;谈瑞芳;谢广文;刘明建;冯朝毅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肿瘤生成依赖血管形成,肿瘤的生长、局部浸润及转移必须以适宜的血液供应为前提.因此,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形态、分布、数量及血液循环等对于肿瘤的形成机制、治疗和预后判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3].近年来,在肿瘤领域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确立了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意义 [4].目前,多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来间接检测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 (microvascular density, MVD)[5~ 12].现就大肠癌组织新生血的调控机制与其生长、转移、复发、生物学特性、单克隆抗体、计数方式、临床意义等综述如下.
作者:熊正文;冯骥良;陈正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阴道镜图像,以提高阴道镜对宫颈癌的检出率.方法:对2000年11月至2004年10月间阴道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患者的11例阴道镜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宫颈癌患者的阴道镜图像均有浓厚持久不退的醋酸白色上皮及碘试验无染色区出现呈芥茉黄改变,大部分有血管增粗、镶嵌或边界改变.CCT检查3例有不典型细胞,2例中度发炎,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结论:结合细胞学检查,重视阴道镜下宫颈异常图像,并在异常部位取活检,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作者:吴海雅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垂体瘤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原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总结6例垂体瘤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病人的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6例病人中有1例巨大侵袭型腺瘤经额术后1年发生垂体脓肿并脑脊液鼻漏、1例经蝶术后2年垂体瘤复发并发生脑脊液鼻漏,4例为巨大垂体腺瘤经蝶术后1周内发生鼻漏,6例中3例经蝶修补治愈,3例去枕平卧或腰大池引流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垂体瘤术后发生鼻漏多见于巨大侵袭型腺瘤,放疗可促进术后鼻漏的发生,术中操作失误及鞍底蝶窦壁重建、填塞不严密,也是发生鼻漏的重要原因.术后腰大池引流,去枕平卧有助于漏口愈合,经蝶入路修补是佳手术入路和方法.
作者:滕范武 刊期: 2005年第16期
患者女,38岁,以主诉月经紊乱,停经49d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于前位子宫处可触及孕3个月大小的包块,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地中度偏硬,活动度不明显,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肿块.拟诊为:早孕?因子宫大小与孕龄不符,申请B超检查.
作者:韩宁;吕永智;史晓丽;胡泽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的术式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158例腮腺肿瘤患者其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不同的术式其术后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同,并与疗效密切相关.结论:腮腺肿瘤患者术前应综合分析判断其性质并采用适宜的手术方式,首次手术和术式选择至关重要.良性肿瘤应采用保留面神经、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摘除术.对于局限、表浅者可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单纯肿瘤剜除术不宜采用.恶性肿瘤应行腮腺全叶摘除术,必要时联合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配合放、化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杨长湖;李三军;何三虎;何家秀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前置血管破裂属于产科罕见的严重急诊,一旦发生可在短时间内致围产儿窒息死亡,死亡率高达 58%~73%.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4年我院分娩总数3514人次,发生前置血管破裂2例,发生率0.05%,孕妇年龄22岁,26岁.孕期39周、41周.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
作者:高小川;杨小颀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原发性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常见肿瘤,预后远较其它癌症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早期侵袭转移是重要因素之一 , 导致其 5年生存率极低.对于 HCC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作者:王旦;陈向荣;吴建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并发周围神经损伤时有报道,而从目前临床不完全统计,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并发桡神经损伤概率高,值得注意.我院自 1995年至2004年共收治16例(外院转入9例),对其损伤原因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符史发;尹庆水;章莹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冻存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两种分离培养法的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大鼠MSCs在12.5%二甲亚砜(DMSO)保护下放入液氮冻存,6个月后复苏,测其成活率及观察生长增殖情况.结果: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均能有效地分离大鼠骨髓MSCs,细胞活力好,增殖能力强.大鼠MSCs可用液氮保存,且复苏后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形态无明显的变化.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贴壁培养法成功地建立了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采用液氮冻存大鼠MSCs的方法十分有效可行.
作者:杨亚冬;张文元;房国坚;贺晨;陈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脐部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02年10月至2005年1月265例行LC的急性胆囊炎病例,分析并发脐部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265例患者中感染18例,脐孔感染率为6.79%.结论:脐部切口感染与切口污染、切口压榨损伤、脐部解剖特点、术中缝合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预防脐部切口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秦安;孙键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传统修补和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率的不同及其原因.方法:对125例采用补片无张力修补法和35例采用传统方法修补(Bassini、Souldice等)的手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采取传统方法修补手术后复发率为11.43%(4/35),补片法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复发率为1.6%(2/12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法可以降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后的复发率,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选择.方法:总结和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7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人早期采取非手术治疗,其中46例症状明显好转,分别在4~6周后择期手术解除结石病因,只有6例转化为重型胰腺炎并按重型方式治疗.24例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采取ERCP、EST鼻胆管引流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胰腺炎症状明显改善,6周后再行择期手术.结论: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采取非手术治疗,后择期手术治疗;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尽早行ERCP、EST,后采用延期与个体化相结合处理.
作者:梁培明;张玉龙;刘宇斌;冼志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行介入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下肢DVT患者进行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综合介入治疗,25例行介入性局部溶栓术,5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5例行机械碎栓消融术(ATD),4例行支架植入术,10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25例DVT患者,18例血管即时开通成功,占72%(18/25),随访观察1~24个月,平均6个月,总有效率为92%(23/25),无效6%,平均住院日为10d,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明建中;毛文萍;钟文新;陈胜基;黄岸容;保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应用槐耳颗粒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研究66例肝癌病例,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氟脲嘧啶脱氧核苷500mg/m2、吡喃阿霉素60mg/m2、丝裂霉素10mg/m2,栓塞剂选用38%超液化碘油及明胶海绵);实验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同时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槐耳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研究2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实验组有效率30.3%(10/33),对照组有效率24.2%(8/33),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肝功能改善、人体功能状况评分改善、减少粒细胞下降率、减少食欲下降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有减少粒细胞下降、增加食欲的疗效以及提高生存质量和保护肝功能作用.
作者:郭添胜;黄福喜;曹小龙 刊期: 2005年第16期
雷诺氏征病因不明,多见于青年女性,在寒冷和精神刺激等因素作用下引起指(趾)小动脉阵发性痉挛收缩或闭塞,肢体远端皮肤出现对称性、阵发性的苍白-紫绀-潮红的临床症群,本病初认为发病机制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过去常用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自1999年开始,开展典型病例手术治疗,采用指(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末梢切除术进行治疗[1],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也;姜守忠;付东军;刘丽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临床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采用美国Rigiflex球囊扩张器,扩张压力10~15psi,平均扩张次数3~4次.结果:扩张后临床效果良好,近期疗效100%,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创伤小,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的方法.
作者:陈素钻;钟敏;曾少敏;李悦虹;郭光华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疗法.方法:对252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施行尿道外口成形术,延长尿道口-阴道口间距.结果:252例病人中,随访228例,痊愈者183例,治愈率为73%,好转27例,占10%,无效者18例,占7%.总有效率83%.结论:尿道外口成形术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峰涛;邓汪东;洪汉业;何学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对引起眼部症状的鼻窦黏液囊肿的误诊教训,明确其相关性,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鼻窦黏液囊肿所引起的眼部症状及误诊原因.结果:本组病例的主要眼部症状为眼球突出或移位、眼球活动受限、复视、视力下降、眼胀痛、内眦肿块等,其中23例首诊于眼科,占82.1%.结论:鼻窦黏液囊肿能引起眼部症状,尤其是额、筛、蝶窦黏液囊肿,其误诊率较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刘金斌;甄浩林 刊期: 200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