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后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探讨(附6例报告)

胡锦铭;汪茂文;陶国康

关键词:肺栓塞, 肺梗死, 驼峰征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肺栓塞的X线征象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以来诊断肺栓塞6例及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结果不同程度的肺栓塞及并发肺梗死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典型的、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气急、胸痛;典型的X线征象是:平片显示血流减少、肺动脉增粗、残根状表现或呈楔形影;肺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的中断或充盈缺损;CT扫描显示局部CT值降低及典型的梗死呈楔状密度增高影;肺灌注扫描的典型所见是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X线平片表现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苓桂术甘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耐缺氧实验、用大剂量异丙基肾上腺素(ISO)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苓桂术甘汤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大鼠的心电图、心率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心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及苓桂术甘汤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苓桂术甘汤能明显延长常压低氧条件下小鼠的存活时间;改善ISO引起大鼠心肌缺血后ST段变化程度、减慢心率、提高心肌SOD活性和降低心肌MDA含量;同时苓桂术甘汤显著降低300/s、100/s、30/s、3/s四个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结论苓桂术甘汤能有效对抗实验性心肌缺血.

    作者:齐鑫;王敏伟;巩显峰;毕开顺;宋宗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主动脉瘤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胸主动脉瘤手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7例胸主动脉瘤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了动脉瘤切除及人工血管置换或破口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的体外循环及动静脉插管方式分别适合于不同部位的胸主动脉瘤手术,使用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灌注11例,脑逆行灌注时间21~83min,灌注流量240~1930ml/min;7例使用股动静脉插管和动力辅助静脉引流;上腔静脉逆行灌注和股动、静脉插管辅助静脉引流是提高动脉瘤手术安全性的可靠方法;3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出血和低心排综合征是动脉瘤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自体血液回收机及抑肽酶的使用可显著减少库血用量.结论术前对病情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体外循环及其插管方式,可靠的血管吻合技术,及有效的血液保护和心肌保护措施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章晓华;吴若彬;张镜方;陈伟达;陈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肠扭转51例临床分析

    急性肠扭转是由于肠管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急性肠腔梗阻,它易引发肠壁血液循环障碍,而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其病情危急,变化快,后果较为严重.我们把从1997~2001年间收住入院的51例急性肠扭转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其诊断及处理要点.

    作者:祝树荣;韩宏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耳道胆脂瘤(附27例报告)

    胆脂瘤通常侵犯中耳和乳突,偶尔亦可发生于外耳道.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临床上并不常见,Piepergerdes等[1]统计自1850~1980年的130年间仅有150例EACC见著文献.因发病率低,往往被耳科医师所忽视.现将我科1980~2001年6月收治的27例报告如下.

    作者:蓝新海;唐安洲;蔡红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尿D-二聚体在过敏性紫癜及肾损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之一,也是儿童时期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原因,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肾损害发生率国内报道2.5%~11%,国外20%~100%[1],且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转归情况直接决定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故我们通过同步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尿D-二聚体变化并对其与肾小球功能损害的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在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发病中体内凝血、纤溶的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吴滢;杨魁兰;薛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鼻咽癌中LMP1与E-钙粘素/β-链接素表达的关系

    目的比较鼻咽癌原发瘤与转移瘤中LMP1和E-钙粘素/β-链接素的表达,探讨LMP1的表达与E-钙粘素/β-链接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鼻咽癌原发瘤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配对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LMP1、E-钙粘素、β-链接素的表达.结果 22例转移瘤LMP1的表达率(86.36%)高于原发瘤(68.18%),P<0.05.而转移瘤中E-钙粘素和β-链接素的平均表达百分率(分别为50.11%±22.53%和66.36%±21.05%)低于原发瘤(分别为71.52%±24.34 %和79.40%±15.05%),P<0.05.无论是在原发瘤或转移瘤中,E-钙粘素和β-链接素的表达率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转移瘤细胞较原发瘤更易表达LMP1,而转移瘤细胞E-钙粘素/β-链接素的平均表达率却较原发瘤为低.因此,LMP1 可能具有下调E-钙粘素/β-链接素表达的功能,从而增强鼻咽癌细胞的侵袭性.

    作者:林素暇;宗永生;储兵;钟碧玲;李智;梁英杰;林汉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体外循环下闭合复杂重症动脉导管未闭139例

    1984年1月~2002年3月,139例复杂重症动脉导管未闭在体外循环下,中度低温低流量经肺动脉切开闭合动脉导管未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志发;刘洪宇;张庆华;吕航;田海;何天腾;吴乃石;谢宝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腔镜技术在胃扭转诊治中的应用(附2例报告)

    胃扭转是少见病,且多为慢性胃扭转,分原发性胃扭转和继发性胃扭转,但当扭转超过180°时,可发生胃梗阻或绞窄,形成急性胃扭转.在诊断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钡餐、内镜、胸腹部平片等,必要时还需食管测压及上腹部CT扫描,其中以钡餐检查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诊断率高.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腹腔镜外科技术共诊治2例胃扭转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道振;仇明;林峰;丁尔迅;赵志刚;褚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术前用药的现状

    本文回顾了术前用药的演变和发展历史,介绍了国内外术前用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流行使用的术前用药咪唑安定和可乐定.咪唑安定作为术前用药具有较强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对呼吸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轻微,同时对内分泌和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很强的遗忘作用.可乐定具有镇静、抗惊厥和止痛作用,还明显抑制气管插管时的高动力学反应.后对术前用药的发展趋势和相关问题提出看法.

    作者:江学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英国牛津地区88例卵巢癌临床资料分析

    卵巢癌是妇科的主要致死性疾病,由于缺乏类似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经癌前病变发展至癌症的演变过程,因此只有少数病例能在早期得以确诊,逾半数的患者确诊时盆腹腔及远处已有广泛转移, 给手术和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从而影响生存率.世界各地卵巢癌的发病率在3.8~34.3/10万之间[1],随人种、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异,同时各地在医疗制度、手术方式和术前术后处理上存在的差异也会导致患者预后的不同.本研究通过对英国牛津地区88例卵巢上皮性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描述该地区卵巢癌的临床特征相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以飨国内同行,作对照,比较及借鉴之用.

    作者:张慧娟;Sanjiv Manek;Han Chen;Trivadi S;Ganesan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主动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高发于非洲东南部和东南亚,尤以我国为甚.肝癌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但除手术治疗外,其他治疗手段的效果均不够理想.肝癌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本文从特异和非特异性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利用主动免疫技术进行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如细胞因子治疗等,已进入临床治疗多年,但总的来看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虽然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特异、高效的肿瘤杀伤活性,可能成为今后肝癌主动免疫治疗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巍;田聆;魏于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肠缺血再灌注与肺损伤

    肠缺血再灌注在各型休克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可引起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为特征的继发性肺损伤,但迄今为止其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是与肠源性细菌迁移和内毒素血症;中性粒细胞的肺内聚集和激活;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激活与释放等有关的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过程,IIR诱发体内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激活,进而启动PMN在肺内聚集并释放毒性介质是导致肺损伤的中心环节,但PMN的起动,肺内聚集与激活及其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相互作用的具体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仅就以上方面病理生理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陈揭晓;欧阳碧山;吴多志;周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解剖变异致绞窄性肠梗阻一例

    1 临床病例某男,15岁,因剧烈活动后腹痛、呕吐12h,于地方诊所行腹部推拿按摩后症状加重入院.体检:痛苦表情,神志清楚,体温37.5℃,呼吸21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85/55mmHg.心肺无明显异常;左上腹膨隆,全腹腹肌紧张,压痛明显,以左上腹为重.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低弱,约2min 1次.腹部X线片示:膈下可见新月形游离气体,上腹部肠腔明显扩大,有两处气液平面,血常规检查结果:Hb 105g/L,WBC 3.5×109/L,中性0.87,淋巴0.13.

    作者:李泽文;车成英;王西涛;余晓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贲门胃底重建术在弓上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

    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是常用术式.胸外科工作者经过努力改进吻合方式,吻合口并发症已明显降低,吻合口瘘与狭窄已不是主要并发症,但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可以遇到吻合口并不狭窄而吞咽有噎气感,或因胃液返流致食管炎,影响进食,从而造成生活质量差的病例,有时并未引起施术者重视.作者在致力提高吻合术式质量方面加以改进,采用弓上食管胃粘膜乳头状吻合术并重建胃底,起到了良好效果,现对1989年3月~2000年6月868例作分析报告.

    作者:王献增;高文俊;付金书;王太增;张晓军;李海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间隙去除白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细胞免疫学变化

    目的探讨间隙白细胞去除法治疗红斑狼疮免疫学改变.方法 1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间隙性白细胞去除法治疗,每次100~200ml,每周1~2次,平均3~4次后病情即趋于稳定,病情稳定后改1~2次/月,同时留取去白细胞处理前后的静脉血进行细胞免疫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比较,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Ⅰ级循环免疫复合物采用补体致敏酵母菌凝集试验;Ⅱ级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采用未经补体调理的酵母菌凝集法.结果 CD3、CD4、CD4/CD8治疗后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治疗后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级和Ⅱ级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间隙白细胞去除法治疗红斑狼疮,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蒋瑾瑾;方凤;郭林芳;雷红霞;陈丽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鼻旁窦内镜术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处理

    我科自1998年5月~2001年12月,对420例慢性鼻旁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旁窦内镜手术治疗,术后作定期随访复查,有23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予以术腔清理及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超;舒畅;沈佳;杜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与凋亡调节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了41例HT、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Fas、FasL、Bcl-2、Bax表达及分布,应用Mias99图象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HT组甲状腺细胞凋亡率及甲状腺组织Fas、FasL、Bcl-2、Bax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T组中甲状腺组织结构破坏较重区域中小滤泡及失去正常滤泡结构的腺上皮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区域,其Fas、FasL、Bax表达高于其他腺上皮,滤泡结构较完整的区域Bcl-2表达较高.结论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是HT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凋亡基因Fas、FasL、Bcl-2、Bax的异常表达与HT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密切相关.

    作者:赵亚平;范智勇;王加林;刘泽红;吴合军;周玮;贾美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Fas/Apo-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细胞凋亡调控的紊乱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白血病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研究在探讨白血病发病机制、提高化疗效果以及寻求新的治疗途径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4例初治急性白血病的Fas/Apo-1基因表达蛋白进行了检测,并对这些基因与白血病的临床特征、药物疗效、预后判断等因素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月波;何勤;刘琳;毕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加温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对乳腺癌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42.5℃高温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计算IC50、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RT-PCR测定细胞内多药耐药MDR1基因及GST-π基因表达;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细胞表面P170的表达.结果α-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使耐阿霉素(ADM)的IC50降低为0.32μmol/L,优于单用维拉帕米(1.23μmol/L)、α-干扰素(2.29μmol/L),而加温至42.5℃与α-干扰素、维拉帕米联合效果更佳,ADM的IC50由16.6μmol/L降至0.02μmol/L;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各实验组RT-PCR测定仍有MDR1和GST-π的基因表达;但P170表达均有大幅度下降.结论单独用α-干扰素、维拉帕米、加温至42.5℃均可达到部分逆转耐药的作用,三者联合使用能完全逆转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对ADM的耐药.

    作者:牛瑞芳;杨毅;魏熙胤;史玉荣;刘洪隐;郝希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顶叶梗塞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目的研究体感诱发电位(SEP)对顶叶梗塞患者感觉障碍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6例顶叶梗塞患者治疗前后SEP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顶叶梗塞患者病灶对侧和其他脑叶梗塞患者的病灶侧SE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20PL、N20AMP及N13-N20IPL均无统计学意义.顶叶梗塞患者病灶侧SEP在治疗前后的异常率分别为75%和58.3%.其中治疗前无波形缺失或分化不清的18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20PL和N13-N20IPL延长,波幅降低(P<0.05);治疗后N20PL缩短,波幅稍增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而N13-N20IPL基本无变化.有6例患者治疗后SEP由异常转为正常.结论顶叶梗塞伴有的感觉障碍可由SEP评价,主要表现为N20波幅降低或波形缺失.

    作者:周立春;陈天风;高地;杨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