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血管操作短暂菌血症

熊薇

关键词:非血管, 侵入性操作, Parenteral Nutrition, 相关感染, 输血及血制品, 全胃肠外营养, 中心静脉压, 诊断与治疗, 医院获得性, 危重病患者, 介入放射学, 医疗技术, 血液透析, 血流感染, 危重患者, 气管插管, 尿道插管, 内镜检查, 监测, 机械通气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已成为临床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如利用血管置管及非血管置管进行诊断、治疗及监测.前者可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危重病患者长时间补液、给药及有创动力学监测、血液透析、输血及血制品等,后者包括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尿道插管、内镜检查、麻醉相关感染和介入放射学相关感染等.由于这些操作会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操作过程及留置过程的污染,极易导致相关的感染,尤其是由此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 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是对危重患者的严重威胁,经济耗损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甲亢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和治疗,甲亢的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孕期、产前测定甲亢孕妇外周血甲状腺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和甲状腺素 (T4),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的变化,了解甲亢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通过脐血查 T3、 T4、 TSH,了解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结果:甲亢未治疗组甲状腺激素 TT3、 TT4、 TSH、 FT3、 FT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 P< 0.01),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上限或增高 20%以内.未经治疗的甲亢并发症多,与治疗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有 2例新生儿甲亢.结论:甲亢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发症减少.

    作者:叶伟萍;潘琢如;王蓓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脓肿的诊治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肝原发性肝癌( HCC)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脓肿特点的认识.方法:对近 5年来我院收治的 5例 HCC患者 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及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例 HCC均为巨块型,其中 2例并肝内多发性转移, 3例合并门静脉癌栓; 5例肿瘤动脉血供均丰富, 4例伴有侧支供血; TACE中应用明胶海绵 4例;术后肝脓肿 4例,肝周脓肿 2例( 1例为肝脓肿并肝周脓肿); TACE术至 B超、 CT等影象学确定诊断的间隔时间为 (26.40± 15.01)d; 5例患者均通过 B超或 CT引导下穿刺抽脓及抗生素治疗脓肿均治愈; 4例患者预后差, 1例预后良好.结论: HCC患者 TACE后脓肿形成的易发因素有肿瘤巨大、血供丰富、并发门静脉癌栓、明胶海绵等栓塞剂的应用等,积极穿刺抽脓或引流结合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 TACE后脓肿的良好方法,对易发患者术后应采用抗生素预防.

    作者:刘迎娣;杨云生;王茂强;王志强;王向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视功能、眼底改变、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 40例 DR患者,治疗组 20例利用 0.9%生理盐水加银杏达莫注射液 20 mL,每天 1次连续治疗 20 d; 安慰剂组 20例.治疗前后记录视力、观察眼底改变、视网膜中央血管直径及阻力指数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75%( 15/20),安慰组 40%( 8/20),经两个样本率的检验,χ 2=5.01, P< 0.025.眼底改变差异有显著性( P< 0.005),治疗组( 90%)明显优于安慰组(45%);中央血管阻力指数 (RI)差异有显著性( P< 0.05).视网膜血管直径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改善视功能,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有确切疗效.

    作者:晏世刚;黄慧君;何建华;张秀妮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腺性膀胱炎11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 11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抗炎治疗、经尿道电汽化术、膀胱灌注化疗等治疗.结果: 11例随访 9~ 61个月,平均约 21个月.其中治愈 9例,失访 1例, 1例好转在 7个月后复发再次电汽化治疗.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显著可能的病因解除的前提下,行经尿道电汽化术加药物膀胱灌注化疗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同时注意腺性膀胱炎存在恶性变的倾向,应密切随访.

    作者:李悦;莫志强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分析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总结笔者医院肾移植术后 38例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诊断依据、预防措施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超声确诊的 38例患者及时治疗后,在 3~ 20 d(平均 6 d)内,侧支循环建立,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结论: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存在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规范及时的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川江;于立新;邓文锋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体外扩增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杀伤性T淋巴细胞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 (CTL)体外扩增培养的方法,并进行细胞毒检测.方法: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的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再按一定比例体外与经处理骨髓瘤细胞集落及巨噬细胞混合培养 (MTLC)可获得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异性 CTL细胞,进行鉴定并进一步观察其杀伤特性.结果:混合培养 7 d后,即可扩增出大量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证实主要是 CD8+细胞,这些具有杀伤活性的 CTL细胞体外对自身骨髓瘤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应用自体骨髓瘤细胞集落、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并在 IL- 2作用下,是体外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 T淋巴细胞的可行方法, CTL作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提高骨髓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作者:杨凯;李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哮喘患者血清Clara细胞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求哮喘患者血清中 Clara细胞蛋白 CC16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以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 62例哮喘患者血清中 CC16蛋白的含量,以 30例不吸烟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平行检测.结果: (1)哮喘病人组血清 CC16平均含量为 5.48 ng/mL,对照组血清 CC16平均含量为 17.6 ng/mL.经 t检验,哮喘组和对照组的血清 CC16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05); (2)哮喘组中病程较长(≥ 10年)的患者较病程较短者( < 10年)血清中 CC16含量进一步降低,分别为 4.32 ng/mL和 7.41 ng/mL,经 t检验,两者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05).结论:血清中 Clara细胞蛋白 CC16显著降低是哮喘病患者的临床检测特征之一; Clara细胞合成 CC16可能是气道慢性炎症的下调因子,其减少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加重哮喘,延长病程,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

    作者:张悦;陈忠明;王惠萱;杨光辉;陈燕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大肠息肉94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着重讨论各种病理类型应采用的处理术式及随访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 946例大肠息肉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女之比为 1.60 : 1;平均年龄 49.12岁;大肠息肉内镜检出率为 14.62%;多发性息肉占 22.73%.病检结果:增生性息肉占 32.24% ,炎症性息肉占 26.74%.经内镜下行电切摘除术 259例.结论:大肠息肉好发于直肠,多见于男性 ,随年龄增长发病增高.病理类型以增生性息肉为主 ,单发多见.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经内镜热活检钳凝除和高频电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黄超;黄梅芳;朱尤庆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微创锥颅术治疗大量脑出血呼吸骤停1例报告

    患者男, 42岁.发现高血压 2年.因突发神志不清、呕吐半小时为主诉于 2004年 10月 29日 17时收治入院.入院前半小时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瘫倒在地,伴有头痛、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呈喷射样,随即出现不省人事,呼之不应,呼吸加深,小便失禁.

    作者:董军立;李康增;郑建明;郑志雄;彭友敬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目的:回顾性总结右心室双出口 (DORV)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96年 5月至 2004年 6月, 87例 DORV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 (VSD)74例,肺动脉瓣下型 VSD 5例,两大动脉瓣下型 VSD 8例.有肺动脉高压者 14例,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 8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跨瓣或不跨瓣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 73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心室-肺动脉心外管道连接 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 8例,姑息手术 3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 5例,其中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亡 3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 2例; 82例生存者中 76例随访 5个月~ 8年,晚期死于重度右心衰 1例; 1例病人术后发现 VSD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缝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不同类型,选择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无肺动脉狭窄的 DORV,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增加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晓华;景华;李德闽;李忠东;胡小南;申翼;罗立国;董国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肺内成熟畸胎瘤1例

    患者男, 50岁.咳嗽、咯血 5 d伴胸闷半天,于 2004年 3月 3日入院.患者 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患病后无发热、寒战、曾在当地卫生院经抗感染止血治疗稍好转.

    作者:周正国;苏东金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胸腺瘤同时合并重症肌无力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胸腺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并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或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同时并发 PRCA及 MG极为罕见, 2004年本院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振添;韩永胜;孙自敏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两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

    目的:应用氨甲喋呤 (MTX)治疗输卵管妊娠,寻找一种简单、有效、成功率高、又不增加副反应的方法.方法: 56例患者分 MTX小剂量多次肌肉注射( A组), MTX小剂量多次肌肉注射配合 B超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 MTX治疗( B组)进行比较.结果: B组能明显缩短血β- 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结论: MTX小剂量多次肌肉注射配合 B超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 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高、副作用小,尤其对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倩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低位早期直肠癌行局部切除手术( TAR)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APR)进行手术疗效的长期随访.方法: 39例患者接受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手术切除肿瘤及肿瘤边缘正常组织 1 cm,深度达直肠肌层部分切除.结果:平均随访 (36.6± 12.8)个月, TAR组局部复发率 6.7%,远处转移率 6.7%, 3年生存率 83.4%. APR组局部复发率 4.2%( 1/24),远处转移率 8.3%( 2/24), 3年生存率 87.4%( 20/24).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 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早期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局部切除手术可以取得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相同的满意的疗效.

    作者:钟鸣;唐伟军;王平治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体外培育牛黄制剂对血吸虫病家兔肝纤维化门静脉壁ERK1/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家免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壁 ERK1/2的表达及体外培育牛黄复方制剂( In- vitro cultivated calculus bovis compound preparation, ICCBco )对其影响.方法:血吸虫尾蚴皮肤敷贴法感染 14只家兔构建肝纤维化模型.其中 7只家兔于感染后 40 d开始给以 ICCBco喂养.分别用 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家兔门静脉壁 ERK1/2及 C- fos的表达.结果:血吸虫病家兔形成过和程中门静脉壁 ERK1/2活性较健康家兔明显增高, ICCBco可以降低 ERK1/2活性.血吸虫病组门静脉壁 pERK1/2光密度值较 ICCBco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高 2~ 3倍( P< 0.01). C- fos的平均染色指数由模型组的 10.3716± 0.9375降低到治疗组的 5.6921± 0.7924,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提示 ICCBco可降低 ERK1/2/C- fos活性,并可能通过影响 ERK1/2/C- fos信号途径来干预血吸虫性门脉高压性血管病变的形成.

    作者:梁志鹏;杨镇;蔡红娇;邹卫龙;李岽健;李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过期妊娠对母婴影响的116例分析

    目的:研究过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自 2002年 1月至 2004年 7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 116例过期妊娠的孕妇为观察组,选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的孕妇 2 7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体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量及对母体的影响.结果:对围产儿影响:在观察组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 P< 0.01,差异有显著性;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产的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 P< 0.01,差异有显著性.对母体的影响:产后出血和手术产发生率,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增加, P< 0.01,差异有显著性.讨论:过期妊娠对母婴危害极大,临床上必须对过期妊娠严密监测,进行适当的正确医疗干预.

    作者:袁静茹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深部静脉血栓1例临床分析

    患者女, 30岁.因停经 10个月,全身水肿 5 d于 2004年 4月 12日入院.以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 2003年 7月 7日,预产期 2004年 4月 14日.停经 2+月觉恶心呕吐,未治自愈.

    作者:邢建琴;杜秀兰;于晓芊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阴道毛滴虫引起反复尿路感染1例

    患者女,25岁, 因尿急、尿频、尿痛于10月3日来我院就诊.尿液检查外观轻度混浊,尿蛋白定性 (±),潜血 (±).高倍显微镜下每视野红细胞 0~ 1个,白细胞(+).

    作者:胡洪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11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为观察组, 105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及宫颈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阴道排液量、出血量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微波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是较理想方法.

    作者:郭晓丹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胃肠喂养方法

    要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的存活率和促使其正常生长发育,改善胃肠功能和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为此, VLBWI早期胃肠道喂养问题已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作者:崔其亮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