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癫痫患儿红细胞粘附功能与SIL-2R水平变化的探讨

李海波;郭虎;陈丽琼;胡晓兰;梁东

关键词:癫痫, 免疫测定, 红细胞, 白细胞介素2
摘要:目的:研究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癌细胞花环试验、ABC-HRC法分别检测了30例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血清SIL-2R水平.对照组为30例健康儿童.结果:癫痫患儿红细胞癌细胞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aroli病合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

    患儿5岁,男,因血尿、酱油色尿伴腹胀1个月入院.5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小便颜色变深,呈酱油色,且晨起时较重,无发热及面部水肿,拟诊肾炎服用激素治疗1个月余,症状有所好转;近1个月来腹胀逐渐加重,伴消瘦,无下肢水肿.

    作者:张玉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致病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致病细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方法:对我院ICU2000年5月至2003年9月所分离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高.298株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的分离率高.革兰氏阴性致病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敏感性较高;革兰氏阳性致病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氯霉素、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ICU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崔颖鹏;巩林静;郭振林;建美;曾燕;陈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NOVA-16+生化分析仪全套试剂的研制及应用

    目的:研制NOVA-16+急诊生化分析仪全套试剂.方法:根据电极法测定K+、Na+、Cl-、TCO2、Glu、Urea、Cr等物质浓度及标准液的配制要求,配制类似血浆的全套试剂.结果:自配试剂与原装进口试剂pH值、渗透压、线性范围、电极斜率等理化性质接近一致,与原装进口试剂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好(r=0.972~0.997);自配试剂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小,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符合要求(P>0.05),长期使用对电极无损害.结论:自配试剂能满足仪器要求,可以替代原装进口试剂.

    作者:庄俊华;徐宁;丁海明;王建兵;黄宪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癫痫患儿红细胞粘附功能与SIL-2R水平变化的探讨

    目的:研究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癌细胞花环试验、ABC-HRC法分别检测了30例癫痫患儿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血清SIL-2R水平.对照组为30例健康儿童.结果:癫痫患儿红细胞癌细胞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

    作者:李海波;郭虎;陈丽琼;胡晓兰;梁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总管腔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1例外科治疗结果,对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v吻合矩形瓣防反流术进行探讨.方法:本组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3岁6个月;均行腹部B超、CT或MRI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均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矩形瓣防流术治疗.结果:11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8年,无症状8例,腹痛3例伴发热,门诊治疗均好转;B超复查原有肝内胆管扩张均恢复正常;上消化道钡餐检查8例,其中2例胆支空肠襻见轻度钡剂反流.结论: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v吻合矩形瓣防反流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石英佐;秦君华;于忠勤;王桐德;沈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的术腔处理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鼻腔清理和随诊一直是鼻内窥镜手术强调的部分.笔者通过对是否作术后术腔处理的两组病例比较,评价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后的术腔处理的必要性.

    作者:胡光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及其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花环法检测胃癌患者与正常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对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胃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均比正常人显著降低,且与肿瘤病理分期有关;手术打击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根治性手术有利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姑息性手术却促使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结论:胃癌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紊乱:胃癌根治性手术较姑息性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胃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

    作者:陈泉宁;沈炎明;郭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急性并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肠系膜广泛血栓形成1例

    患者男,58岁,8年前因多饮多食,诊断为糖尿病,长期口服消渴丸等降糖药.入院前10天受凉后出现发热(具体不详)伴咳嗽,无痰,在外院就诊,无明显好转,3d前出现腹泻,3~4次/d,为黄色稀便,并呕吐胃内容物,12 h前出现腹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出现胡言乱语,查血淀粉酶1 064 U/L,血酮阳性,以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胰腺炎于2002年2月9日住院.以往身体尚可.有吸烟史5年,间饮酒.

    作者:李悦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光镜图像定量研究

    目的:通过光镜定量研究分析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方法:制备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并复制小鼠MGN,分为3组:病理Ⅰ组(PⅠ组,n=10只,隔日注射10mg/mL C-BSA 0.2 mL),病理Ⅱ组(PⅡ组,n=10只,隔日注射5 mg/mL C-BSA 0 2 mL),对照组(N组,n=8只)全程用0.2 mL生理盐水作对照.对各组小鼠进行病理观察,并进行光镜定量研究.结果: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均显示PⅠ组具有典型的MGN病变,PⅡ组病变轻微且不典型.光镜定量研究证实PⅠ、P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Ⅰ、PⅡ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定量研究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肾小球肾炎小鼠肾小球的病理变化,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作者:张虎祥;张海燕;马跃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肾性尿崩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肾性尿崩症并探讨其可能的因素.方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标准剂量口服强的松的病人进行治疗时而出现肾原性尿崩症进行观察.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肾原性尿崩症与病人的尿蛋白含量有一定的联系.结论:病人尿蛋白含量越多,肾原性尿崩症的症状就越重和持续时间就越长.

    作者:钟伟强;余学清;杨永铭;刘冠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S1OOB蛋白水平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965年,Moore等[1,2]首先在牛脑组织中发现S100蛋白,因该蛋白在中性饱和硫酸铵中100%溶解而得名.它是一种分子量较小(13~21 DK)的EF手型(螺旋-环-螺旋)钙结合蛋白,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1-3].S100蛋白家族目前已经发现有20个成员,其中S100 A1和S100B是主要成分,前者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链构成,后者由两个β链构成[2].

    作者:陶菲克;徐祖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与肝癌细胞瘤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杂交瘤苗H22-DC的生物学特性及特异性CTL活性.方法:利用Mettrzamide等分离小鼠脾DC,融合DC与H22细胞,磁式细胞分选器分选出H22-DC,从BALB/C小鼠皮下接种H22-DC法检测小鼠脾CTL活性.结果:(1)H22-DC虽在体外能分裂增殖,但明显低于H22细胞,无体内致瘤性;(2)活H22-DC免疫的小鼠,其脾CTL杀伤H22细胞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H22+DC、H22、PBS)小鼠(P<0.01).结论:DC-H22能诱导出特异性的CTL活性,可望成为肝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张娟;张锦堃;陈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

    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害妇女的常见病,近10~20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美国仍是孕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为孕早期死亡的第一大原因[1].近20年美国异位妊娠率增加达6.1倍.国内冯炜炜等在1970例异位妊娠的分析中10年时间内异位妊娠的发率增加6.4倍(异位妊娠与分娩数之比1.0:42.4增至1.0:6.6)[2].梁心玲等对比近前后10年间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由1:323上升至1:39.3[3],上升8.2倍之多.

    作者:佘若菁;李斯晨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首发为发作性症状的多发性硬化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症状的特点和意义.方法:对165名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名多发性硬化病人中,以发作性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1例(6.6%),其中感觉性症状的8例,运动性症状的2例,自主神经性症状的1例.结论:发作性症状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表现.

    作者:王康;肖波;袁学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3组:一组于8周处死,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丹参酮IIA和蒸馏水(1 g·kg-1·d-1),共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染色、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以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结果:与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比,18周龄大鼠的SBP、LVM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显著增加,PKC表达上调,丹参酮IIA治疗可抑制L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PKC的表达,但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可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降低了心脏PKG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辉;郑智;龚丽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术中胆道镜在胆道疾病诊断和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手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对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术式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4例使用术中胆道镜诊断和治疗胆道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使用术中胆道镜后胆道结石残留率仅为10.1%;7例左肝管、4例右肝管膜状狭窄者在术中应用手术器械或胆道镜扩张和取石;7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进行了胆道镜扩张或支撑治疗;3例胆总管炎性息肉经胆道镜检查取活检并予摘除;7例术中胆道镜取活检证实为胆管炎患者术后予以对症治疗;24例通过术中胆道镜取活检证实为胆管癌,胰腺或壶腹部肿瘤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方式.结论:术中胆道镜的使用可以明确和纠正胆道疾病的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同时有助于术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使一些复杂的胆道手术变得简单合理.

    作者:刘宇斌;冼志勇;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种肌酐测定方法偏倚的比较

    目的:分析Jaffe速率法、肌酐酶法和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是否一致,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肌酐测定,共测定5 d,记录结果,应用5P55软件包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间的偏倚.结果:以肌酐酶法为对比方法,对Jaffe速率法和干化学法进行评估.Jaffe速率法(Y1)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1.010X+14.911,相关系数r21=0.999;干化学法(Y2)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2=1.011X+9.847,相关系数r22=0.999.肌酐浓度为100μnol/L,500μmol/L,900μmol/L时,Jaffe速率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5.91%,3.98%,2.66%;干化学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0.95%,3.07%,2.19%.结论:3种方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对预期偏倚随肌酐浓度降低而增大;必须对肌酐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孙艳虹;高玲;钟方毅;俞纯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苯那普利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建立单次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模型,分别于4、7周后留取标本,检测24h蛋白尿、血肌酐,肾组织分别行透射电镜、HE、PAS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的CTGF、TGF-β1表达.结果: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与肾小管有明显病理改变,CTGF和TGF-β1第7周表达明显上调(P<0.05),苯那普利治疗组CTGF和TGF-β1袁达下降(P<0.05).结论:在阿霉素肾病中,苯那普利可以减少尿蛋白,下调肾组织CTGF和TGF-β1的表达,对肾脏呈保护作用.

    作者:陈铖;丁国华;尤燕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超诊断膀胱破裂的体会

    我院于1998年开始,对11例闭合性膀胱破裂伤采用B超进行诊断并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3~47岁,平均31.5岁.伴休克7例.合并脾破裂1例,肝破裂及胆囊脱位1例,骨盆骨折8例,四肢骨折5例,肋骨骨折3例,外阴血肿1例.

    作者:隋仕宇;袁海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关于建立多元化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一点思考

    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正确评价科研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科研成果评价不仅关系到科学家个人,而且还关系到科研机构乃至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没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正的评价体系,难以清除现行成果评价中的各种弊端;难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及人文环境;难以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作者:黄毓文;吴少林;黄小珍;柳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