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欣;杨永浦
目的:总结成人隐性脊髓栓系的发病与外伤等诱因之间的关系,探讨隐性脊髓栓系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治的由于外伤引发临床症状的5例成人隐性脊髓栓系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外伤在隐性脊髓栓系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成人隐性脊髓栓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结果:成人脊髓栓系在早期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外伤等诱因则可引发症状的出现,而这种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防止神经组织缺血变性所造成危害的唯一途径.结论:外伤是引发成人隐形脊髓栓系出现临床症状的重要诱因,对于隐形脊髓栓系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至关重要.
作者:夏家林;孟涛;潘增军;翟秀云;张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相比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作者:郝建平;赵青;颜文盛;曾维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冻干骨混合自体骨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3年9月采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加自体骨按1~3:1的比例混合一起移植治疗12例创伤性骨缺损.结果:12例病人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功能均恢复优良,在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在骨结合部可见少许骨痂,6个月后有较多骨痂生长,冻干骨周围及髓腔内侧面可见骨被大部分替代;植入创伤后胫骨内的冻干骨愈合速度慢,移植骨和受体骨达骨性愈合的时间7~15个月(平均10个月),股骨与肱骨移植骨和受体骨达骨性愈合的时间为4~8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和自体骨按一定比例混合一起进行植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新发;王伟军;何仲佳;刘先银;卓新明;朱文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目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首选药物之一,维甲酸综合征是其治疗时发生的一组以白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呼吸系统表现酷似肺部严重感染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系统的表现作重点描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胡旭东;钱红兰;黄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于1988年6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羊水过少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门诊作产前检查的患者,自觉子宫增大比别的同期孕妇小,胎动时感到腹痛,孕周14~36周,孕妇年龄22~36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
作者:邓清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急性颅脑损伤(ACCI)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损伤组)、C组(损伤组)、D组(电针治疗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ACCI动物模型,D组给予电针治疗,检测A、B组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C、D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与B组各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B组比较,C、D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在ACCI后3 h即有显著性增加(P<0.01),且随时间延长递增,SOD活性则呈相反变化趋势;D组与C组各时点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均较轻.结论:ACCI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增强,电针治疗可通过降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减轻脑水肿.
作者:董广宇;陈建良;禹婷婷;吕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时孕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早孕患者846例,取其宫颈分泌物用培养法检查是否感染UU,将患者分为阳性组(222例)和阴性组(624例),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UU阳性组孕妇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胎儿窘迫、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与UU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UU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袁晖;许育娴;谢建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头孢类药物,尤其是第三代,由于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多数患者不了解其药理作用,应用后饮酒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将我们临床中遇到的6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东;黄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全子宫切除是妇科疾病常见的手术.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共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208例临床上较常见的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操作技术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1999年12月以来运用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患者208例的方法、具体操作及效果资料,并作一回顾分析.结果:草莓状血管瘤组31例,需治疗4~6次,每次间隔1个月,总有效率100%;鲜红斑痣组89例,治疗3~5次,每次间隔1个月,总有效率97.75%;毛细血管扩张组64例,需治疗1~3次,每次间隔1个月,总有效率100%;充血性增生瘢痕组24例,治疗3~6次,每次间隔15 d,总有效率95.83%.全组未见治疗部位皮肤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及脱失等并发症.结论: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等皮肤血管性疾病,具有安全、有效、未见并发症发生的特点.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早期采用激光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劲松;李长根;方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口服中成药制剂尿毒清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对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临床效果.方法:每日服用尿毒清冲剂4次,均为饭前30~60 min服用,晚上10时左右加服1次,每次5~10 g,以保持每天2~3次大便为宜,同时,根据病人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严格制定病人的食谱.结果: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BUN和Scr明显下降(P<0.01).Ccr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以中药制剂尿毒清冲剂口服治疗CRF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伟强;刘冠贤;杨永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 d入院.查体:T37.0℃,P 94次/min,R 24次/min,BP130/85 mmHg.神志清,呼吸稍急促,口唇紫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右肋下2cm,质地中等,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作者:毕玉峰;徐爱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格雷夫斯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36例格雷夫斯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116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普萘洛尔、卡托普利;B组120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普萘洛尔.疗程均为2年.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B组FT3、FT4水平分别下降60%、36%和63%、47%;FT3、FT4恢复正常水平比率分别为82%、51%,两组比较P均<0.05.停药1年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复发率A组19%、B组34%,P<0.01.结论:卡托普利对格雷夫斯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减少该病的复发率,且安全有效,是治疗格雷夫斯病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邓之敏;李松年;廖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手法.方法:收集1997年6月至2003年1月间进行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154例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复位成功132例,复位不成功者22例.结论:空气灌肠要求(1)接诊医师熟练掌握空气灌肠技巧,不怕麻烦,反复多次间歇整复.(2)采用体外手法按摩,协助整复.(3)早期病儿常规使用解痉药物.(4)整复压力控制在130mmHg以下.(5)补液抗炎,消除水肿.
作者:罗剑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石街48例,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者14例,中下段者34例.结果:2例有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手术史,输尿管口狭窄,经扩张不能进镜以外,均能进镜予以碎石.腔内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25min.一次碎石43例,二次碎石5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梁光远;曾浩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后程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组和常规分割放疗(CF)组.CF组和FSRT组均采用6 MVX线照射,先用双侧面颈联合野行常规分割放疗36 Cy/18次/26 d,5次/周.然后CF组改耳前野加至鼻咽部总照射量70 Gy/35次/49 d;FSRT组用分次立体定向照射34~40 Gy/14~16次/20~22 d,2.5 Gy/d,5次/周,鼻咽部总照射量70~76 Gy/32~34次/46~48 d.结果:1、3年鼻咽肿瘤局部控制率FSRT组分别为96.9%,90.6%;CF组为93.8%,81.3%(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3年生存率FSRT组分别为100.0%,93.8%;CF组为96.9%,84.4%.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的放疗副反应:FSRT组口腔黏膜反应与CF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FSRT组张口困难和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较CF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FSRT组鼻咽部肿瘤的完全缓解率和1、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均较CF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FSRT组可以减少放疗后张口困难和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
作者:陈冬平;刘锦全;邵汛帆;莫志文;史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寻找一种非激素类药物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方法:应用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中给予口服阿伦磷酸盐(10 mg/d)治疗1年,观察疗效.结果:(1)骨密度改变:用药前和用药后比较,阿伦磷酸盐组有明显改善,安慰剂组无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2)骨转换生化指标的改变: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用药1年时,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妇女若不愿接受雌激素治疗或对雌激素有禁忌时,阿伦磷酸盐可成为优先选择的治疗药物.
作者:顾新建;方玉兰;尹晓玲;杨柳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SARS患者与肺结核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使用OLYMPuS AU 600生化仪对SARS、肺结核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其中SARS患者37例,肺结核患者26例.结果:SARS组血清中ALT、LDH-L、HBDH的水平较肺结核组显著性升高(P<0.01),ALB水平降低(P<0.05);而AST、TP、CK、CK-MB、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ARS患者与肺结核患者相比血清ALT、LDH-L、HBDH活力和ALB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何菊芳;匡铁吉;梁艳;刘金华;董梅;雷红;孟祥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动脉血样本存放时间及存放温度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实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40份正常人抗凝动脉血,每组20份,分两组测定.第1组,立即检测样本记录结果后,样本隔绝空气存放4℃冰箱,分别于0.5 h、1 h、2 h检测.第2组,立即检测样本后,记录结果,样本隔绝空气置室温(20℃)存放,分别于0.5h、1 h、2 h检测.结果:第1组,4℃条件下,血样本存放0.5 h、1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样本存放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第2组,在室温条件下(20℃),样本存放0.5 h、1 h、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为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作血气分析时需立即送检和检测,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立即检测的,应置4℃冰箱内保存,不宜超过1 h.
作者:陈聪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