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治疗对兔急性颅脑损伤后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董广宇;陈建良;禹婷婷;吕文

关键词:电针, 脑损伤, 脑水肿, 丙二醛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急性颅脑损伤(ACCI)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损伤组)、C组(损伤组)、D组(电针治疗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ACCI动物模型,D组给予电针治疗,检测A、B组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C、D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与B组各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B组比较,C、D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在ACCI后3 h即有显著性增加(P<0.01),且随时间延长递增,SOD活性则呈相反变化趋势;D组与C组各时点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均较轻.结论:ACCI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增强,电针治疗可通过降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减轻脑水肿.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208例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208例临床上较常见的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操作技术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自1999年12月以来运用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患者208例的方法、具体操作及效果资料,并作一回顾分析.结果:草莓状血管瘤组31例,需治疗4~6次,每次间隔1个月,总有效率100%;鲜红斑痣组89例,治疗3~5次,每次间隔1个月,总有效率97.75%;毛细血管扩张组64例,需治疗1~3次,每次间隔1个月,总有效率100%;充血性增生瘢痕组24例,治疗3~6次,每次间隔15 d,总有效率95.83%.全组未见治疗部位皮肤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及脱失等并发症.结论:PhotoDerm VL/PL强脉冲激光仪治疗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等皮肤血管性疾病,具有安全、有效、未见并发症发生的特点.草莓状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性增生瘢痕早期采用激光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劲松;李长根;方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红霉素致闭锁肺综合征1例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 d入院.查体:T37.0℃,P 94次/min,R 24次/min,BP130/85 mmHg.神志清,呼吸稍急促,口唇紫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右肋下2cm,质地中等,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作者:毕玉峰;徐爱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改变,肝纤维化的诊断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诊断可靠的方法仍然是肝组织活检,但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因此非创伤性诊断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肝纤维化的病理诊断、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黄湛镰;赵志新;江元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参神白锁散治疗羊水过少的探讨

    我院于1988年6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羊水过少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门诊作产前检查的患者,自觉子宫增大比别的同期孕妇小,胎动时感到腹痛,孕周14~36周,孕妇年龄22~36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

    作者:邓清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解脲支原体感染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时孕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早孕患者846例,取其宫颈分泌物用培养法检查是否感染UU,将患者分为阳性组(222例)和阴性组(624例),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UU阳性组孕妇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胎儿窘迫、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与UU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UU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袁晖;许育娴;谢建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文献计量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输尿管石街的腔内碎石治疗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石街48例,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者14例,中下段者34例.结果:2例有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手术史,输尿管口狭窄,经扩张不能进镜以外,均能进镜予以碎石.腔内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25min.一次碎石43例,二次碎石5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梁光远;曾浩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并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和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并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性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纤支镜留取痰标本,用生化APR法作细菌鉴定及用纸片法作药敏测定.结果: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其中29例(90.7%)发生在机械通气7 d之后,多有发热,痰黄稠,周围血白细胞升高,胸片表现与普通肺炎差别不大,少数患者(15.6%)可见渗出阴影中有多发囊状透亮区;药敏示32例均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夫西地酸钠、利福平、磺胺、氯霉素敏感性分别为100%、92.8%、83.4%、81.2%,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等耐药率高.结论:机械通气并发MRSA肺炎细菌耐药率高,仅对万古霉素、夫西地酸钠等少数抗生素有效,治疗难度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陈裕胜;林材元;苏伟;叶惠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动脉血样本保存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动脉血样本存放时间及存放温度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实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40份正常人抗凝动脉血,每组20份,分两组测定.第1组,立即检测样本记录结果后,样本隔绝空气存放4℃冰箱,分别于0.5 h、1 h、2 h检测.第2组,立即检测样本后,记录结果,样本隔绝空气置室温(20℃)存放,分别于0.5h、1 h、2 h检测.结果:第1组,4℃条件下,血样本存放0.5 h、1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样本存放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第2组,在室温条件下(20℃),样本存放0.5 h、1 h、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为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作血气分析时需立即送检和检测,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立即检测的,应置4℃冰箱内保存,不宜超过1 h.

    作者:陈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州地区哮喘儿童变应原IgE抗体测定和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哮喘患儿的变应原情况.方法:应用美国Mast测定仪,测定496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和35种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广州地区哮喘患儿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是:粉尘螨(55.04%)、屋尘螨(56.05%)、家尘(39.92%)、狗毛(21.5%)、猫毛(17.34%)和蟑螂(13.31%)等.食物性主要变应原是牛肉(25.2%)、芝士(18.55%)、鸡(13.51%)、蛤(13.10%),蟹(10.89%).吸入性变应原的检出率都高于食物性变应原.随年龄增长变应原的检出率就越高.结论:广州地区儿童哮喘患儿的变应原以吸入性为主,尤以螨为严重.用Mast技术测定血清特异性IgE的方法,有应用简便、易行、准确的优点,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力;陈秉孟;曾强;温惠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妊娠肺结核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检测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肺结核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变化规律,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在妊娠肺结核病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不同孕期的妊娠肺结核患者及47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清ALB项目对照分析.结果:妊娠肺结核患者的平均血清ALB水平除孕早期外,孕中、晚期均比正常妊娠妇女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妊娠肺结核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白蛋白血症(ALB<35 g/L)可能与妊娠肺结核病的发生有关,及时纠正低白蛋白血症,有助于结核病的愈合.

    作者:吴碧彤;卢春丽;岑文昌;麦明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0例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年间20例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1)糖尿病;(2)肥胖;(3)术后应用止血药;(4)恶性肿瘤.治疗用尿激酶、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毛冬青注射液,2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凡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作者:梁小花;陈容;侯婷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输尿管下段结石并急性尿外渗2例

    我院1995年9月至1998年2月收治输尿管下段结石并急性尿外渗病人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欣;杨永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肠溶片为主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研究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肠溶片为主三联方案根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DU患者,分为三组,各30例,A组: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甲硝唑;B组: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甲硝唑;C组: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均为1周,治疗前后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检查及临床症状观察.结果:内镜下改变,HP情况及临床症状,A组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为主三联方案是根治HP理想方案.

    作者:梁若玲;梁汝坚;贾道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巯甲丙脯酸配合垂体后叶素治疗中老年人咯血40例

    咯血是呼吸科急症之一,大咯血往往危及患者生命,主要抢救药物为垂体后叶素,但一些中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在治疗方面多有顾忌,而垂体后叶素的止血功效又不能被其他止血药物所替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试用巯甲丙脯酸配合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中老年人咯血,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维甲酸综合征的呼吸系统表现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目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首选药物之一,维甲酸综合征是其治疗时发生的一组以白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呼吸系统表现酷似肺部严重感染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系统的表现作重点描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胡旭东;钱红兰;黄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超声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二维超声对两者的诊断率.方法:对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诊断做回顾性分析.术前均经腹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两组资料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比,子宫腺肌瘤组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7.5%,子宫肌瘤组符合率为92.5%.结论:只有掌握两者的不同超声特点并与临床诊断互相结合,才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作者:许玫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尿毒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口服中成药制剂尿毒清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对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临床效果.方法:每日服用尿毒清冲剂4次,均为饭前30~60 min服用,晚上10时左右加服1次,每次5~10 g,以保持每天2~3次大便为宜,同时,根据病人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严格制定病人的食谱.结果: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BUN和Scr明显下降(P<0.01).Ccr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以中药制剂尿毒清冲剂口服治疗CRF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伟强;刘冠贤;杨永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内镜治疗胆源性胰腺炎63例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6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72 h内给予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放置术(ENBD),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异常指标恢复情况.结果:63例有59例均治愈,4例第1次插管失败,患者家属要求转外科.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能及时、安全、有效地缓解病情,避免外科手术,并能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李国华;杜国平;王鹏;黄妮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银杏叶制剂对恢复岗田酸损伤鼠脑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岗田酸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与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关系及银杏叶制剂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注射岗田酸法测定假手术对照组、岗田酸注射组、岗田酸注射组加银杏叶制剂组皮层、海马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变化及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岗田酸注射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降低(P<0.05),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岗田酸注射组加银杏叶制剂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较岗田酸注射组有明显恢复(P<0.05),与对照物无明显差异.SOD活性回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5).结论:大鼠注射岗田酸后,皮层、海马谷氨酸转运体功能降低,可能与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有关,银杏叶制剂通过抗氧化应激反应,恢复谷氨酸转运体功能来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刘先国;董骏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