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玫玲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诊断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眼科经眼底(光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视网膜脱离,并曾作二维超声及CDFI检查的患者54例共60只患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网脱患眼57只,完全性网脱15眼,部分性网脱42眼.57只患眼都可见玻璃体内异常光带,其中55眼光带内可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占96%.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95%.结论:单用二维超声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变,难以与眼内其它疾病进行鉴别.结合应用CDFI,鉴别视网膜脱离与非视网膜脱离性玻璃体内光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病程较长,有血管萎缩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以及玻璃体内结构异常变化所致二维超声未能显示典型光带的病例,CDFI未必能满意显示血流信号.此种情形不能轻易排除视网膜脱离存在,应重视二维超声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反复仔细观测,以便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叶德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35岁,心前区不规律疼痛2年,于2003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40/100 mmHg,心音规律,无杂音,肺无罗音,未扪及肝脾,神经反射正常.
作者:孙红;孙玉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改变,肝纤维化的诊断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诊断可靠的方法仍然是肝组织活检,但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因此非创伤性诊断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肝纤维化的病理诊断、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黄湛镰;赵志新;江元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理科通常每天都要切大量的石蜡组织切片,在切片修蜡块时必然要修掉很多带组织的废旧石蜡,对于这些废旧石蜡,扔掉不仅浪费成本,而且由于石蜡在自然中不易分解,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我科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再回收和再利用废旧石蜡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丽;孔莹琴;汤金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1995年9月至1998年2月收治输尿管下段结石并急性尿外渗病人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欣;杨永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腭裂是一种可单独发生也常与唇裂同时伴发的先天性畸形.腭裂不仅有软组织畸形,更主要的是有骨组织畸形.腭裂患者的吸吮、进食及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比唇裂更为严重.又因颌骨发育不良而常导致面中部塌陷,严重者呈蝶形脸,咬合错乱,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容[1].与唇裂一样,腭裂整复术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外形.腭裂手术后良好效果的取得,也同样取决于手术者精湛的手术技巧和完善的术后处理及精心护理[2].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00-2003年对76例腭裂进行了整复手术,现将腭裂的术后处理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稳静;王石光;刘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于1988年6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羊水过少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门诊作产前检查的患者,自觉子宫增大比别的同期孕妇小,胎动时感到腹痛,孕周14~36周,孕妇年龄22~36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9例.
作者:邓清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6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72 h内给予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放置术(ENBD),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异常指标恢复情况.结果:63例有59例均治愈,4例第1次插管失败,患者家属要求转外科.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能及时、安全、有效地缓解病情,避免外科手术,并能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李国华;杜国平;王鹏;黄妮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相比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作者:郝建平;赵青;颜文盛;曾维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于1988-2003年胃镜诊断黏膜下肿瘤36例,随访手术后结果与胃镜诊断对照.其中平滑肌瘤9例,脂肪瘤3例,淋巴瘤6例,脾压迹6例,慢性胰腺炎、胰体癌、胆囊癌、横结肠癌致腔外压迫征各3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郝丽华;孙玉清;杨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时孕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早孕患者846例,取其宫颈分泌物用培养法检查是否感染UU,将患者分为阳性组(222例)和阴性组(624例),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UU阳性组孕妇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胎儿窘迫、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与UU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UU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袁晖;许育娴;谢建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癌伴肝动-门脉及静脉瘘(AVS)堵瘘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采用导管超选法栓塞AVS瘘口堵瘘,选介入疗法A、B两组,A组12例用弹簧圈+碘油乳剂+化疗,B组13例用明胶海绵或丝线+碘油乳剂+化疗,共介入治疗82次.结果:A组12例中10例瘘口基本闭合,占83%,2例瘘口部分闭合,占17%.B组13例中5例瘘口基本闭合,占38%,8例瘘口部分闭合,占62%.1个月后CT复查见肿瘤缩小,AFP不同程度下降.A组平均生存期28.25个月,B组平均生存期13.3个月.两组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癌伴AVS的介入栓塞治疗可减轻门脉压力,改善肝脏血供,同时可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用弹簧圈+碘油+化疗法优于明胶海绵或丝线+碘油+化疗法.
作者:柴小民;黄求理;宋侃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32P体外照射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方法:通过光镜法、MTT、JAM及流式细胞法(FCM)分析3种不同剂量(0.02 mCi/mL,0.10 mCi/mL,0.50 mCi/mL)的32P分别处理HL-60细胞24、48、72 h后,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结果:32P有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能力,肿瘤细胞抑制率均随32P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依赖性(P<0.01),随照射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呈照射时间依赖性(P<0.05);光镜法显示实验组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多;JAM法分析细胞DNA的断裂程度,32P作用于HL-60细胞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DNA断裂程度不断增加,实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剂量的32P处理HL-60细胞24、48、72 h后,除48 h的低剂量组外,其余实验组HL-60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结论:32P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32P是一种很好的抗肿瘤放射性核素.
作者:何子毅;孟庆勇;蔡康荣;徐美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动脉血样本存放时间及存放温度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实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40份正常人抗凝动脉血,每组20份,分两组测定.第1组,立即检测样本记录结果后,样本隔绝空气存放4℃冰箱,分别于0.5 h、1 h、2 h检测.第2组,立即检测样本后,记录结果,样本隔绝空气置室温(20℃)存放,分别于0.5h、1 h、2 h检测.结果:第1组,4℃条件下,血样本存放0.5 h、1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样本存放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第2组,在室温条件下(20℃),样本存放0.5 h、1 h、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为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作血气分析时需立即送检和检测,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立即检测的,应置4℃冰箱内保存,不宜超过1 h.
作者:陈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β-内酰胺类是指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其中较早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目前国家药典把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类分开,而用法类同,本文仍沿用原分法),因其疗效高,毒副作用低,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全身分布好等优点,近几十年来始终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或显著的疗效,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因为不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如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细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大,因菌群失调而致二重感染,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等,本文就我院门诊处方中β-内酰胺类的用法、用量、联合应用及给药时间等方面存在的误区谈一些意见.
作者:刘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口服中成药制剂尿毒清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对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临床效果.方法:每日服用尿毒清冲剂4次,均为饭前30~60 min服用,晚上10时左右加服1次,每次5~10 g,以保持每天2~3次大便为宜,同时,根据病人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严格制定病人的食谱.结果: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BUN和Scr明显下降(P<0.01).Ccr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以中药制剂尿毒清冲剂口服治疗CRF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伟强;刘冠贤;杨永铭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