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湛镰;赵志新;江元森
我院1995年9月至1998年2月收治输尿管下段结石并急性尿外渗病人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欣;杨永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结合细胞化学、免疫学及染色体检查,根据EGIL标准诊断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结果: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构成比为2%,以T系、髓系抗原共同表达为主,异常核型占40%,5例患者治疗完全缓解3例,无病生存期<10个月,易浸润中枢.结论: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的诊断以免疫学检查为主,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
作者:郭若冰;梁辉;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纤溶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为发病72 h内的急性期病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用纤溶酶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用7 d.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的临床疗效,并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90 d时的生活质量,比较14 d时两组脑梗死体积大小和副作用.结果:CSS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6.7%,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6.7%,两组对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90 d时Barthel指数(BI)评定及14 d时两组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纤溶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伟先;徐开联;汤建生;郭善才;林烈民;彭刚付;延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VAP)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NVAP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NVAP病例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出致病菌92株,其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33.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8.5%.前者几乎全部对青霉素耐药,对红霉素及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超过75%,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后者几乎全部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耐药,对头孢噻吩、头孢三嗪、哌拉西林耐药均超过7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高度敏感.结论:本组NVAP主要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高,值得重视.
作者:吴伟晴;吴本清;温翠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成人隐性脊髓栓系的发病与外伤等诱因之间的关系,探讨隐性脊髓栓系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治的由于外伤引发临床症状的5例成人隐性脊髓栓系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外伤在隐性脊髓栓系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成人隐性脊髓栓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结果:成人脊髓栓系在早期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外伤等诱因则可引发症状的出现,而这种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防止神经组织缺血变性所造成危害的唯一途径.结论:外伤是引发成人隐形脊髓栓系出现临床症状的重要诱因,对于隐形脊髓栓系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至关重要.
作者:夏家林;孟涛;潘增军;翟秀云;张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50岁,反复月经增多3年余,加重伴头晕10余天,于2003年11月3日入院.平时月经规则,周期27~30d,经期6~7 d,经量中等,无痛经.近3年来无诱因月经量增多,伴下腹闷胀不适,经期及周期仍正常.末次月经:2003年10月22日,经量多,伴头晕,乏力不适.7 d后月经干净.查体:重度贫血貌,心、肺、腹无异常.
作者:罗华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全子宫切除是妇科疾病常见的手术.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共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2例原发性痛经症患者均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患者出现H0ner's征作为神经节阻滞成功标志.结果:在82例患者中,阻滞一次成功者65例,占79.3%;二次阻滞者17例,占20.7%.临床治愈者63例,占76.9%;有效者13例,占15.8%;无效者6例,占7.3%.总有效率为92.7%.由于穿刺部位不当造成臂丛神经阻滞者2例(2.4%);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者1例(1.2%),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过保守观察,上述并发症均自愈.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义清;郭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头孢类药物,尤其是第三代,由于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多数患者不了解其药理作用,应用后饮酒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将我们临床中遇到的6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东;黄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 d入院.查体:T37.0℃,P 94次/min,R 24次/min,BP130/85 mmHg.神志清,呼吸稍急促,口唇紫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右肋下2cm,质地中等,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作者:毕玉峰;徐爱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阴道分泌物中滴虫和霉菌的捡出率与季节、清洁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6月至2003年3月我院1 548例阴道分泌物涂片样本检查滴虫、霉菌.结果:分泌物中霉菌的检出率为16.60%,滴虫的检出率为8.01%,高温季节(7、8、9月)滴虫与霉菌的总检出率为30.70%,其他季节滴虫与霉菌的总检出率为20.93%.检出滴虫和霉菌的标本清洁度多数为Ⅲ~Ⅳ度,但Ⅰ~Ⅱ度标本也可检出滴虫和霉菌.结论:分泌物中霉菌检出率高于滴虫的检出率.滴虫、霉菌的检出率与季节有关.不宜根据标本的清洁度来指导临床诊断.
作者:李粉莲;林静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咯血是呼吸科急症之一,大咯血往往危及患者生命,主要抢救药物为垂体后叶素,但一些中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在治疗方面多有顾忌,而垂体后叶素的止血功效又不能被其他止血药物所替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试用巯甲丙脯酸配合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中老年人咯血,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颈椎病可致肩周疼痛,肩周炎也可引起颈肩疼痛,临床上两者常合称为颈肩炎.单用推拿或拔火罐治疗,效果不够明显.笔者3年来采取推拿加间歇拔罐治疗颈肩炎41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哮喘患儿的变应原情况.方法:应用美国Mast测定仪,测定496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和35种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广州地区哮喘患儿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是:粉尘螨(55.04%)、屋尘螨(56.05%)、家尘(39.92%)、狗毛(21.5%)、猫毛(17.34%)和蟑螂(13.31%)等.食物性主要变应原是牛肉(25.2%)、芝士(18.55%)、鸡(13.51%)、蛤(13.10%),蟹(10.89%).吸入性变应原的检出率都高于食物性变应原.随年龄增长变应原的检出率就越高.结论:广州地区儿童哮喘患儿的变应原以吸入性为主,尤以螨为严重.用Mast技术测定血清特异性IgE的方法,有应用简便、易行、准确的优点,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邓力;陈秉孟;曾强;温惠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手法.方法:收集1997年6月至2003年1月间进行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154例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复位成功132例,复位不成功者22例.结论:空气灌肠要求(1)接诊医师熟练掌握空气灌肠技巧,不怕麻烦,反复多次间歇整复.(2)采用体外手法按摩,协助整复.(3)早期病儿常规使用解痉药物.(4)整复压力控制在130mmHg以下.(5)补液抗炎,消除水肿.
作者:罗剑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4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后程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组和常规分割放疗(CF)组.CF组和FSRT组均采用6 MVX线照射,先用双侧面颈联合野行常规分割放疗36 Cy/18次/26 d,5次/周.然后CF组改耳前野加至鼻咽部总照射量70 Gy/35次/49 d;FSRT组用分次立体定向照射34~40 Gy/14~16次/20~22 d,2.5 Gy/d,5次/周,鼻咽部总照射量70~76 Gy/32~34次/46~48 d.结果:1、3年鼻咽肿瘤局部控制率FSRT组分别为96.9%,90.6%;CF组为93.8%,81.3%(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1、3年生存率FSRT组分别为100.0%,93.8%;CF组为96.9%,84.4%.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的放疗副反应:FSRT组口腔黏膜反应与CF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FSRT组张口困难和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较CF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FSRT组鼻咽部肿瘤的完全缓解率和1、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均较CF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FSRT组可以减少放疗后张口困难和放射性中耳炎的发生.
作者:陈冬平;刘锦全;邵汛帆;莫志文;史建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石街48例,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者14例,中下段者34例.结果:2例有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手术史,输尿管口狭窄,经扩张不能进镜以外,均能进镜予以碎石.腔内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25min.一次碎石43例,二次碎石5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梁光远;曾浩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