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花;陈容;侯婷婷
在剖宫产中,新生儿窒息时有发生.本文就剖宫产取出的新生儿经常规盲吸清理呼吸道后,新生儿仍重度窒息使用麻醉喉镜进行抢救,取得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在兴;张凤琼;郎头;何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增生性咽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微波热凝组30例,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并与液氮冷冻组30例同期对照.结果: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微波热凝组明显优于液氮冷冻组(P<0.05),且在改善咽异物感和咽壁淋巴滤泡增生方面亦明显优于液氮冷冻组(P<0.05).结论:微波热凝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凤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格雷夫斯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36例格雷夫斯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116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普萘洛尔、卡托普利;B组120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普萘洛尔.疗程均为2年.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B组FT3、FT4水平分别下降60%、36%和63%、47%;FT3、FT4恢复正常水平比率分别为82%、51%,两组比较P均<0.05.停药1年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复发率A组19%、B组34%,P<0.01.结论:卡托普利对格雷夫斯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减少该病的复发率,且安全有效,是治疗格雷夫斯病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邓之敏;李松年;廖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时孕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1年4月至2002年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早孕患者846例,取其宫颈分泌物用培养法检查是否感染UU,将患者分为阳性组(222例)和阴性组(624例),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UU阳性组孕妇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胎儿窘迫、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与UU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UU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袁晖;许育娴;谢建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目前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首选药物之一,维甲酸综合征是其治疗时发生的一组以白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呼吸系统表现酷似肺部严重感染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系统的表现作重点描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胡旭东;钱红兰;黄爱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肾移植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中心行肾移植术的1 707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硬膜外麻醉组,n=1 675;B组:全身麻醉,n=32.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麻醉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B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56/1707)与12.5%(4/32).硬膜外麻醉组2.87%(49/1707)的患者出现穿刺插管处渗血,2.1%(36/1707)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0.02%(171/1707)的患者在肾移植术中出现烦躁与瘙痒.1例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后导致截瘫.气管麻醉组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无效死亡.1例患者拔掉气管插管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后恢复.另1例患者拔管后呼吸停止,重新插管机械通气后恢复.结论:肾移植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应取决于患者情况.
作者:王长希;尚文俊;陈立中;费继光;邱江;郑克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头孢类药物,尤其是第三代,由于其抗菌谱广,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多数患者不了解其药理作用,应用后饮酒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将我们临床中遇到的62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东;黄卫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35岁,心前区不规律疼痛2年,于2003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40/100 mmHg,心音规律,无杂音,肺无罗音,未扪及肝脾,神经反射正常.
作者:孙红;孙玉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肺大泡、支气管扩张并咯血及Ⅰ、Ⅱa期肺癌病人共32例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胸手术,无1例并发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术后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范围小、手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并通过围术期护理,使病人得到满意的护理,获得佳手术治疗效果,增加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红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3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相比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作者:郝建平;赵青;颜文盛;曾维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7月至2003年5月间15例胆道术后胆漏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5例胆漏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周密的术前检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畅的术后引流是治疗和预防胆道术后胆漏的关键.
作者:吴伟兴;钟文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耳乳突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特征不显著,尤其是肿瘤的早期阶段,多以病耳流脓或脓血,耳道发现红色易出血的肉芽样赘生物,容易误诊为慢性骨疡型中耳炎,经手术探查、病理活检才确诊.我院1985年1月至2003年6月间共收治16例中耳乳突肿瘤误诊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方渭清;陈晓云;陈建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动脉血样本存放时间及存放温度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进行实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40份正常人抗凝动脉血,每组20份,分两组测定.第1组,立即检测样本记录结果后,样本隔绝空气存放4℃冰箱,分别于0.5 h、1 h、2 h检测.第2组,立即检测样本后,记录结果,样本隔绝空气置室温(20℃)存放,分别于0.5h、1 h、2 h检测.结果:第1组,4℃条件下,血样本存放0.5 h、1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样本存放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第2组,在室温条件下(20℃),样本存放0.5 h、1 h、2 h与0 h结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为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作血气分析时需立即送检和检测,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立即检测的,应置4℃冰箱内保存,不宜超过1 h.
作者:陈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 d入院.查体:T37.0℃,P 94次/min,R 24次/min,BP130/85 mmHg.神志清,呼吸稍急促,口唇紫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右肋下2cm,质地中等,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作者:毕玉峰;徐爱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诊断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眼科经眼底(光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视网膜脱离,并曾作二维超声及CDFI检查的患者54例共60只患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网脱患眼57只,完全性网脱15眼,部分性网脱42眼.57只患眼都可见玻璃体内异常光带,其中55眼光带内可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占96%.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95%.结论:单用二维超声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变,难以与眼内其它疾病进行鉴别.结合应用CDFI,鉴别视网膜脱离与非视网膜脱离性玻璃体内光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病程较长,有血管萎缩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以及玻璃体内结构异常变化所致二维超声未能显示典型光带的病例,CDFI未必能满意显示血流信号.此种情形不能轻易排除视网膜脱离存在,应重视二维超声表现,密切结合临床,反复仔细观测,以便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叶德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全子宫切除是妇科疾病常见的手术.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共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包虫病是新疆地区的常见病,以腹包虫病发率较高,约占13%[1].腹腔包虫病系指包括肠管、肠系膜、腹膜、大网膜及盆腔脏器上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虫包病.现将腹腔包虫病诊治经验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兵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VAP)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NVAP患儿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NVAP病例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出致病菌92株,其中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33.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18.5%.前者几乎全部对青霉素耐药,对红霉素及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超过75%,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后者几乎全部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庆大霉素耐药,对头孢噻吩、头孢三嗪、哌拉西林耐药均超过7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高度敏感.结论:本组NVAP主要致病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耐药率高,值得重视.
作者:吴伟晴;吴本清;温翠微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