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渭清;陈晓云;陈建福
病理科通常每天都要切大量的石蜡组织切片,在切片修蜡块时必然要修掉很多带组织的废旧石蜡,对于这些废旧石蜡,扔掉不仅浪费成本,而且由于石蜡在自然中不易分解,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我科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找到了一种较好的再回收和再利用废旧石蜡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亚丽;孔莹琴;汤金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50岁,反复月经增多3年余,加重伴头晕10余天,于2003年11月3日入院.平时月经规则,周期27~30d,经期6~7 d,经量中等,无痛经.近3年来无诱因月经量增多,伴下腹闷胀不适,经期及周期仍正常.末次月经:2003年10月22日,经量多,伴头晕,乏力不适.7 d后月经干净.查体:重度贫血貌,心、肺、腹无异常.
作者:罗华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32P体外照射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方法:通过光镜法、MTT、JAM及流式细胞法(FCM)分析3种不同剂量(0.02 mCi/mL,0.10 mCi/mL,0.50 mCi/mL)的32P分别处理HL-60细胞24、48、72 h后,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影响.结果:32P有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的能力,肿瘤细胞抑制率均随32P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依赖性(P<0.01),随照射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呈照射时间依赖性(P<0.05);光镜法显示实验组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多;JAM法分析细胞DNA的断裂程度,32P作用于HL-60细胞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DNA断裂程度不断增加,实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流式细胞法检测不同剂量的32P处理HL-60细胞24、48、72 h后,除48 h的低剂量组外,其余实验组HL-60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结论:32P在体外有明显的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发细胞凋亡的作用,32P是一种很好的抗肿瘤放射性核素.
作者:何子毅;孟庆勇;蔡康荣;徐美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全子宫切除是妇科疾病常见的手术.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经阴道全子宫切除(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共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SARS患者与肺结核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使用OLYMPuS AU 600生化仪对SARS、肺结核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其中SARS患者37例,肺结核患者26例.结果:SARS组血清中ALT、LDH-L、HBDH的水平较肺结核组显著性升高(P<0.01),ALB水平降低(P<0.05);而AST、TP、CK、CK-MB、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ARS患者与肺结核患者相比血清ALT、LDH-L、HBDH活力和ALB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何菊芳;匡铁吉;梁艳;刘金华;董梅;雷红;孟祥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改变,肝纤维化的诊断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纤维化诊断可靠的方法仍然是肝组织活检,但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因此非创伤性诊断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肝纤维化的病理诊断、血清学诊断、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黄湛镰;赵志新;江元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石街48例,其中位于输尿管上段者14例,中下段者34例.结果:2例有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手术史,输尿管口狭窄,经扩张不能进镜以外,均能进镜予以碎石.腔内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25min.一次碎石43例,二次碎石5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石街的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梁光远;曾浩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透析疗法时,口服中成药制剂尿毒清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对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临床效果.方法:每日服用尿毒清冲剂4次,均为饭前30~60 min服用,晚上10时左右加服1次,每次5~10 g,以保持每天2~3次大便为宜,同时,根据病人Ccr制定相应的蛋白质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严格制定病人的食谱.结果:治疗后病人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BUN和Scr明显下降(P<0.01).Ccr有明显的升高(P<0.05).结论:以中药制剂尿毒清冲剂口服治疗CRF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伟强;刘冠贤;杨永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于1988-2003年胃镜诊断黏膜下肿瘤36例,随访手术后结果与胃镜诊断对照.其中平滑肌瘤9例,脂肪瘤3例,淋巴瘤6例,脾压迹6例,慢性胰腺炎、胰体癌、胆囊癌、横结肠癌致腔外压迫征各3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郝丽华;孙玉清;杨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格雷夫斯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36例格雷夫斯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116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普萘洛尔、卡托普利;B组120例,给予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普萘洛尔.疗程均为2年.结果:治疗1个月后,A组和B组FT3、FT4水平分别下降60%、36%和63%、47%;FT3、FT4恢复正常水平比率分别为82%、51%,两组比较P均<0.05.停药1年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复发率A组19%、B组34%,P<0.01.结论:卡托普利对格雷夫斯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可减少该病的复发率,且安全有效,是治疗格雷夫斯病的一种新选择.
作者:邓之敏;李松年;廖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咯血是呼吸科急症之一,大咯血往往危及患者生命,主要抢救药物为垂体后叶素,但一些中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在治疗方面多有顾忌,而垂体后叶素的止血功效又不能被其他止血药物所替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试用巯甲丙脯酸配合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中老年人咯血,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急性颅脑损伤(ACCI)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方法:48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B组(假损伤组)、C组(损伤组)、D组(电针治疗组),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ACCI动物模型,D组给予电针治疗,检测A、B组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C、D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与B组各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B组比较,C、D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在ACCI后3 h即有显著性增加(P<0.01),且随时间延长递增,SOD活性则呈相反变化趋势;D组与C组各时点比较,上述指标变化均较轻.结论:ACCI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增强,电针治疗可通过降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减轻脑水肿.
作者:董广宇;陈建良;禹婷婷;吕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内毒素血症(ETM)大鼠血循环及心肌内重要炎性介质(TNF-α和IL-1β)的产生和变化情况,以及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TM组(由尾静脉按3 mg/kg注射LPS引发ETM).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循环及心肌内TNF-α和IL-1β含量.再通过病理形态学技术,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正常大鼠血循环及心肌内含有一定量TNF-α和IL-1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TM发生后,血循环及心肌内TNF-α和IL-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ETM发生后,大鼠心肌组织表现出炎症改变,主要为充血、出血、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以伤后24 h更为明显.结论:内毒素可致血循环及心肌内TNF-α和IL-1β过度分泌,并使心肌出现炎症反应.即内毒素诱导的TNF-α和IL-1β介质对于ETM心肌发病起重要作用.
作者:安群星;贾宏;刘利兵;穆士杰;张献清;徐志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β-内酰胺类是指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其中较早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目前国家药典把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类分开,而用法类同,本文仍沿用原分法),因其疗效高,毒副作用低,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全身分布好等优点,近几十年来始终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或显著的疗效,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因为不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如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细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大,因菌群失调而致二重感染,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加等,本文就我院门诊处方中β-内酰胺类的用法、用量、联合应用及给药时间等方面存在的误区谈一些意见.
作者:刘国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男,68岁,因反复咳喘10余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 d入院.查体:T37.0℃,P 94次/min,R 24次/min,BP130/85 mmHg.神志清,呼吸稍急促,口唇紫绀,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小水泡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右肋下2cm,质地中等,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作者:毕玉峰;徐爱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增生性咽炎60例,随机分为两组,微波热凝组30例,应用微波热凝治疗,并与液氮冷冻组30例同期对照.结果: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微波热凝组明显优于液氮冷冻组(P<0.05),且在改善咽异物感和咽壁淋巴滤泡增生方面亦明显优于液氮冷冻组(P<0.05).结论:微波热凝治疗慢性增生性咽炎具有安全、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凤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会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2002年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98例病人.其中男60例,女38例,平均年龄66岁.首次发病24例,约占24%;因自行停药(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诱发15例,约占15%;因继发感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胆道系统感染等)诱发59例,约占60%;外科手术诱发8例,约占8%;晚期妊娠1例.
作者:王立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方法、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63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72 h内给予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放置术(ENBD),观察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异常指标恢复情况.结果:63例有59例均治愈,4例第1次插管失败,患者家属要求转外科.所有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能及时、安全、有效地缓解病情,避免外科手术,并能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李国华;杜国平;王鹏;黄妮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成人隐性脊髓栓系的发病与外伤等诱因之间的关系,探讨隐性脊髓栓系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治的由于外伤引发临床症状的5例成人隐性脊髓栓系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外伤在隐性脊髓栓系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成人隐性脊髓栓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结果:成人脊髓栓系在早期可能不出现临床症状,外伤等诱因则可引发症状的出现,而这种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防止神经组织缺血变性所造成危害的唯一途径.结论:外伤是引发成人隐形脊髓栓系出现临床症状的重要诱因,对于隐形脊髓栓系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至关重要.
作者:夏家林;孟涛;潘增军;翟秀云;张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