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冰;顾正田;林乔儿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36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Ⅰ度增生2例,Ⅱ度增生15例,Ⅲ度增生13例,Ⅳ度增生6例.结果:手术操作时间30~140min,平均74 min.术后3个月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8.5分,大尿流率平均17.6 mL/s,剩余尿量平均27 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化和电切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癌症抑郁性障碍的疗效.方法:用前瞻性随机非双盲实验方法,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入组病例,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价疗效.实验组50例服用氟西汀每天20 mg,疗程6周,对照组用安慰剂.结果:实验组用药后HAMD分值为15.94±5.65;对照组用安慰剂后HAMD分值为19.58±5.0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1,P=0.001).实验组用药后HAMD抑郁程度:无抑郁者6例(12%),轻度抑郁者25例(50%),中度抑郁者17例(34%),重度抑郁者2例(4%).对照组用安慰剂后HAMD抑郁程度:无抑郁者0例,轻度抑郁者17例(34%),中度抑郁者23例(46%),重度抑郁者10例(20%).两组比较,χ2=13.757,P=0.003.结论:氟西汀治疗癌症抑郁性障碍疗效显著.抑郁分值明显降低,抑郁严重程度也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力;郭良君;李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黄芪、牛磺酸对鼠心肌炎模型心肌及血中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黄芪治疗组,牛磺酸治疗组及非治疗病毒感染对照组.运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肠病毒RNA含量.结果:黄芪和牛磺酸减少了柯萨奇B3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BALB/c小鼠的死亡率.黄芪和牛磺酸减少了心肌炎BALB/c小鼠心肌及外周血中肠病毒RNA水平.黄芪、牛磺酸治疗组与非治疗病毒感染组血中肠病毒含量分别为0.71±0.09、0.88±0.09、1.82±0.09,心肌中肠病毒含量分别为0.70±0.07、0.81±0.07、1.73±0.09,前两组与后一组比较,血及心肌中肠病毒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牛磺酸对柯萨奇B3感染所致心肌炎BALB/c小鼠有抗病毒作用.
作者:封启明;陈瑞珍;鲍伟胜;杨英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产时胎儿窘迫临床效果,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对60例诊断为产时胎儿窘迫并准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术前给予硫酸镁治疗;选择60例符合相同条件的病例作为时照组.观察治疗后产妇的宫缩抑制情况、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用药后宫缩显著抑制(P<0.05);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脐动脉血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通过有效抑制宫缩、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对于产时胎儿窘迫者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珮瑜;郭洁斐;张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辅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效果.方法:患儿按照同日就诊先后顺序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黄芪颗粒1个月,对照组(104例)只作常规治疗,同时观察两组试验前和3个月后血清IgG、IgA、IgM变化.结果:试验组RRI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后IgG、IgA值上升,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黄芪颗粒能提高患儿体液免疫水平,对治疗RRI有较好的辅佐作用.
作者:邱亿腾;周才;李容汉;林少勇;曾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研究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SII)和多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MDI)分别对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探讨MDI和CSII在血糖控制、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治愈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疗效和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MDI组;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明显少于MD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DI组.结论:CSII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和准确的控制血糖方法.
作者:罗文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易发因素及诊治、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妇产科手术操作所致膀胱、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对40倒分析发现,妇产科手术原因导致的泌尿系统损伤多发生于子宫全切术(40%),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0%),次广泛性子宫全切术(5%)和剖宫产术(5%),以输尿管损伤较多见.结论: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系统手术较少见,但并发症严重,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是预防妇产科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的关键.
作者:石硕文;崔线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创伤和外源物质入侵的保护和防御反应,神经系统可能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但是对迷走神经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胆碱能抗炎效应及其机制,同时也讨论了应用药物或电刺激迷走神经对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赵延华;王祥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358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302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44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12例.结果:358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均顺利进行.CISH组、LSH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LTH组(P<0.01).CISH组、LSTH组出血量明显少于LTH组(P<0.01).3组术后3 d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SH组、LS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LTH组(P<0.0D).3组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之一,均安全可行,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作者:谢秀敏;朱卫华;唐丽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200例60岁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莫沙比利、胃复安、安慰剂3组进行4周的治疗和对照研究,观察3组病人用药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莫沙比利组治疗前后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改善,与安慰剂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停药4~8周后,莫沙比利组与胃复安组比较复发率低(P<0.05).结论: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作者:徐丽姝;麦韵萍;张瑛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麻醉气管插管前分别应用3种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对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人.A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C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D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 mg/kg,观察4组病人麻醉诱导和各插管后不同时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后及插管后A组病人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5),B组病人心率、血压快于C、D组(P<0.05),C、D组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D组发生率高于B、C组.结论:单次静脉注射1 mg/kg的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和副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
作者:孙强;崔建修;李真;花柱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MTX)和地塞米松(DXM)在治疗全身活动不明显的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疗效.方法: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DAI评分<12分),临床上具有精神和神经的异常表现,确诊为NPSLE的患者,在神经科药物及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单纯鞘内注射MTX和DXM,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24例病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鞘内注射MTX和DXM,是治疗全身活动不明显的神经精神狼疮的一种有效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避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全身使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阳;张晓;石韫珍;罗日强;董光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对7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手术成功6例,术中转开放手术1例,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45~150 mL,平均70 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9 d,平均4.6 d.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孙友文;朱明;吴逵;周林玉;诸禹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雾化溶液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对15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进行普米克舒1 mg加0.5%喘乐宁0.75 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另18例用地塞米松0.25~0.5 mg/kg静滴加0.5%喘乐宁0.75 mL吸入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0%和7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溶液与静滴地塞米松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疗效相同.
作者:叶国华;黎蕙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蒙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蒙诺组)50例和对照组(圣通平组)46例,治疗组予蒙诺1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予圣通平10 mg口服,每日两次,疗程8周.每日测血压2次,每2周测Scr、BUN、血钾一次,并记录心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蒙诺组)显效4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圣通平组)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肾功能影响两组间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蒙诺能有效控制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有一定保护肾功能改善心功能作用.
作者:杨水铭;刘冠贤;钟伟强;石咏军;陈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复习探讨跟痛症的分型基础,比较跟痛症分型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3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跟痛症患者依临床诊断分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对跖筋膜型行切断松解术,骨内压增高压型行钻孔减压术,跟腱滑囊炎型行滑囊及跟骨结节切除术,神经卡压型行神经分支切断术等.结果:分型手术治疗共73例,总有效率88.54%.结论:跟痛症术前诊断分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汤敏生;张志;何建釿;彭伟雄;吴少坚;杨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化学性眼外伤较多见,我们除了给予充分冲洗及对症治疗外,在临床上我们通过对一些病人的对比,巧妙地应用维生素C,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对4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应用GDC栓塞,并在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置换、钙拮抗剂及3H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完全栓塞动脉瘤36个,大部分栓塞5个,部分栓塞1个.出院时临床完全治愈30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尽早采用GDC栓塞,同时术后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伟华;潘小平;黄翚;周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疗效.方法:对30例伴昏迷的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均给予吸氧、洗胃、特异性解毒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13例患者除上述治疗外,给予活性炭血液灌流.结果:13例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中1例(7.6%)死亡,12例存活患者均于血液灌流后2~12 h意识转清,平均8.7 h;17例没有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中5例(29.4%)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液灌流组(P<0.05).在血液灌流过程,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很快升高;2例灌流器凝血,无寒战、发热,无出血、栓塞.结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安全有效.
作者:杨建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5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32例和对照组(沐浴组)33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出院时的体重,并对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结果:游泳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及行为神经发育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曼华;谢朝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