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华;潘小平;黄翚;周进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O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16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组36例,未通组16例,非溶栓组64例,比较3组QTd.结果:溶栓再通组OTd值明显减少,未通组及非溶栓组QTd值增大,且后两组QT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Td增大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比率增大.结论:溶栓再通后AMI患者QTd值明显降低,同时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作者:唐志群;吴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常规行胸导管结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1983年3月至2003年8月,共遇到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12例,其中8例再次手术结扎胸导管.经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6例,经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2例,4例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组7例治愈,1例失败.其中,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6例治愈,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1例治愈.保守组2例治愈,愈合时间长,且并发症多.结论:术后一旦确诊乳糜胸,应争取及早手术,并以右侧开胸入路为宜,结扎胸导管应在低位结扎,保守治疗持慎重态度.
作者:杨宇扬;朱妹花;刘宇斌;冼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对7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手术成功6例,术中转开放手术1例,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45~150 mL,平均70 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9 d,平均4.6 d.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孙友文;朱明;吴逵;周林玉;诸禹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产时胎儿窘迫临床效果,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对60例诊断为产时胎儿窘迫并准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术前给予硫酸镁治疗;选择60例符合相同条件的病例作为时照组.观察治疗后产妇的宫缩抑制情况、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用药后宫缩显著抑制(P<0.05);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脐动脉血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通过有效抑制宫缩、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对于产时胎儿窘迫者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珮瑜;郭洁斐;张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与0.5%舒喘灵溶液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毛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0.5%舒喘灵溶液吸入,对治疗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缓解喘憋、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及0.5%舒喘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支安全、方便、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毛支的主要药物.
作者:戴志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心跳骤停犬心肺复苏(CPR)后血流动力学和心肌MDA、SOD的变化.方法:体外电击诱发犬室颤,3 min后复苏,12只犬随机分为2组,CPR组、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复苏前和后6 h的CO和PAWP.6 h后取心肌组织,匀浆测SOD和MDA的活性.结果:CPR组的平均动脉压在复苏后4、6 h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CO、CI、SV和LVSWI在心跳骤停前2组无统计学差异,复苏成功后0~6h CPR组的各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1).复苏后6 h CPR组心肌组织SOD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D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诱发室颤犬复苏成功后存在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多和内源性抗氧化机制的削弱,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损害,从而导致心功能不全.
作者:刘炳烦;江慧琳;林珮仪;许松青;陈晓辉;张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两种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迅速控制高血糖的差异.方法:把糖尿病患者分成多次注射(CIT)组和胰岛素泵连续注射(CSII)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5 d内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泵连续注射比多次注射能显著控制高血糖,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CSII治疗较CIT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
作者:楼雪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与生殖器尖锐湿疣(CA)临床发病相关性.方法:选取女性生殖器CA患者186例及单纯VVC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进行了外阴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和涂片及疣体组织活检和疣体组织液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随访3个月.结果:发现186例CA患者中138例合并VVC,发生率74.08%;合并感染者CA复发明显高于单纯CA(P<0.05).同时VVC合并CA感染者VVC复发明显高于单纯VVC(P<0.05).结论:VVC与CA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范格英;劳尚德;李志武;黄惠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1993年7月至2003年4月间收治住院的晚期妊娠并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孕妇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肝炎组年龄22~34岁,平均(24.6±1.8)岁,妊娠29~42周.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5.6±2.7)岁.妊娠30~42周.比较两组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采用χ2或校正χ2检验.结果:两组孕妇在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上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晚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孕产妇病死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较正常为高,多学科的协作及正确的产前、分娩及产后处理有助于降低这种危险性.
作者:张松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黄芪、牛磺酸对鼠心肌炎模型心肌及血中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黄芪治疗组,牛磺酸治疗组及非治疗病毒感染对照组.运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肠病毒RNA含量.结果:黄芪和牛磺酸减少了柯萨奇B3病毒感染所致心肌炎BALB/c小鼠的死亡率.黄芪和牛磺酸减少了心肌炎BALB/c小鼠心肌及外周血中肠病毒RNA水平.黄芪、牛磺酸治疗组与非治疗病毒感染组血中肠病毒含量分别为0.71±0.09、0.88±0.09、1.82±0.09,心肌中肠病毒含量分别为0.70±0.07、0.81±0.07、1.73±0.09,前两组与后一组比较,血及心肌中肠病毒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牛磺酸对柯萨奇B3感染所致心肌炎BALB/c小鼠有抗病毒作用.
作者:封启明;陈瑞珍;鲍伟胜;杨英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36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Ⅰ度增生2例,Ⅱ度增生15例,Ⅲ度增生13例,Ⅳ度增生6例.结果:手术操作时间30~140min,平均74 min.术后3个月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8.5分,大尿流率平均17.6 mL/s,剩余尿量平均27 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化和电切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钕铁硼永磁体产生的静电磁场对兔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方法:将10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在实验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分别固定一块钕铁硼永磁体的塑料块,两块磁体的异极相对形成静电磁场.在对照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固定相同装置,但钕铁硼磁体未磁化,为实验对照组.10只兔的右侧牙槽骨相对应部位为空白对照组.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测量牙槽骨的新骨矿化沉积率来反映静电磁场对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结果:静电磁场中牙槽骨新骨沉积率和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钕铁硼永磁体运用于口腔正畸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从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B超联合阴查诊断和处理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我院B超检查提示为枕后位的单胎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研究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 cm时用B超检测并结合阴道检查确定胎儿脊柱及胎方位.诊断为枕后位的孕妇指导其同胎背同侧俯卧待产,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的顺产百分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14.4%),P<0.001,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剖宫产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82.2%),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产程中应用B超联合阴查能早期准确的诊断枕后位,在产程中正确指导产妇侧俯卧位能有效地纠正枕后位,降低难产的发生率.
作者:隗洪进;张爱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方法:对2072例急诊病人随机分成传统组(n=1 127)和改进组(n=945),分别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传统组阳性942例(83.6%),改进组243例(26.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脱敏后均无一例过敏.结论:改进的TAT皮试的判断标准和脱敏注射方法比传统方法阳性率大幅度降低,省时、安全、有效、痛苦小.
作者:谭秀莲;丘宇茹;谭绮尹;王吉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卵巢良性畸胎瘤腹腔镜手术的处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分为两组:术中使用标本袋的43例为A组,不使用的32例为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体温高峰、肛门排气时间及术中瘤体破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B组住院天数和术后伤口不愈或感染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均无血管和脏器损伤、腹腔感染、肠粘连及肿瘤复发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应综合临床、影像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等检测结果进行卵巢肿瘤良恶性判定;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术中使用标本袋能明显减少术后伤口不愈或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燕冰;顾正田;林乔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雾化溶液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对15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进行普米克舒1 mg加0.5%喘乐宁0.75 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另18例用地塞米松0.25~0.5 mg/kg静滴加0.5%喘乐宁0.75 mL吸入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0%和77.8%,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溶液与静滴地塞米松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疗效相同.
作者:叶国华;黎蕙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对4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应用GDC栓塞,并在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置换、钙拮抗剂及3H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完全栓塞动脉瘤36个,大部分栓塞5个,部分栓塞1个.出院时临床完全治愈30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尽早采用GDC栓塞,同时术后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伟华;潘小平;黄翚;周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8例健康个体的Lp(a)浓度,行对照分析,并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Lp(a)浓度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其它血脂项目分别作偏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Lp(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组的Lp(a)水平与上述诸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较正常人群高,糖尿病的病情或病程、胰岛素抵抗程度、其它血脂成分的变化对Lp(a)均无影响.
作者:颜勤明;高祖华;虞朝黎;泮绍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研究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SII)和多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MDI)分别对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探讨MDI和CSII在血糖控制、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治愈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疗效和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MDI组;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明显少于MD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DI组.结论:CSII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和准确的控制血糖方法.
作者:罗文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治疗癌症抑郁性障碍的疗效.方法:用前瞻性随机非双盲实验方法,使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入组病例,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价疗效.实验组50例服用氟西汀每天20 mg,疗程6周,对照组用安慰剂.结果:实验组用药后HAMD分值为15.94±5.65;对照组用安慰剂后HAMD分值为19.58±5.0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1,P=0.001).实验组用药后HAMD抑郁程度:无抑郁者6例(12%),轻度抑郁者25例(50%),中度抑郁者17例(34%),重度抑郁者2例(4%).对照组用安慰剂后HAMD抑郁程度:无抑郁者0例,轻度抑郁者17例(34%),中度抑郁者23例(46%),重度抑郁者10例(20%).两组比较,χ2=13.757,P=0.003.结论:氟西汀治疗癌症抑郁性障碍疗效显著.抑郁分值明显降低,抑郁严重程度也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力;郭良君;李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