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跟痛症73例

汤敏生;张志;何建釿;彭伟雄;吴少坚;杨洁

关键词:跟痛症,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复习探讨跟痛症的分型基础,比较跟痛症分型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3例保守治疗无效的跟痛症患者依临床诊断分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对跖筋膜型行切断松解术,骨内压增高压型行钻孔减压术,跟腱滑囊炎型行滑囊及跟骨结节切除术,神经卡压型行神经分支切断术等.结果:分型手术治疗共73例,总有效率88.54%.结论:跟痛症术前诊断分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癌组织中p53基因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3例胆囊癌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有23例胆囊癌组织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49%.结论: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黄纳新;官成浓;郑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20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200例60岁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成莫沙比利、胃复安、安慰剂3组进行4周的治疗和对照研究,观察3组病人用药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莫沙比利组治疗前后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明显改善,与安慰剂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停药4~8周后,莫沙比利组与胃复安组比较复发率低(P<0.05).结论:莫沙比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作者:徐丽姝;麦韵萍;张瑛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产程中B超联合阴查诊断和处理枕后位180例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B超联合阴查诊断和处理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我院B超检查提示为枕后位的单胎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研究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 cm时用B超检测并结合阴道检查确定胎儿脊柱及胎方位.诊断为枕后位的孕妇指导其同胎背同侧俯卧待产,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的顺产百分率(84.4%)明显高于对照组(14.4%),P<0.001,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剖宫产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82.2%),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产程中应用B超联合阴查能早期准确的诊断枕后位,在产程中正确指导产妇侧俯卧位能有效地纠正枕后位,降低难产的发生率.

    作者:隗洪进;张爱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食管癌手术胸导管结扎后乳糜胸12例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常规行胸导管结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1983年3月至2003年8月,共遇到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12例,其中8例再次手术结扎胸导管.经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6例,经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2例,4例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组7例治愈,1例失败.其中,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6例治愈,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1例治愈.保守组2例治愈,愈合时间长,且并发症多.结论:术后一旦确诊乳糜胸,应争取及早手术,并以右侧开胸入路为宜,结扎胸导管应在低位结扎,保守治疗持慎重态度.

    作者:杨宇扬;朱妹花;刘宇斌;冼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胎头吸引失败改产钳术593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阴道助产手术中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在处理头位难产中的作用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院40余年来共77064例分娩产妇中,胎头吸引术7899例,胎头吸引失败改产钳术593例,分析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主要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中以胎儿窘迫居首位(38.21%),其次分别为胎头异位及产程延长(29.43%、16.45%)、宫缩乏力(6.03%);巨大胎儿23例,发生产妇Ⅲ度会阴裂伤3例,不完全子宫破裂1例,宫颈严重裂伤4例,新生儿骨折2例,及发生面神经麻痹、头颅颜面损伤等.结论:应用胎头吸引术改产钳术应严格掌握指征,胎儿窘迫、宫缩乏力应以产钳术为首选,所有阴道助产手术都应视为尝试性操作,若发现困难及早改变分娩方式.

    作者:黄志宏;钱德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致病菌的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肺部感染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83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痰中分离到细菌52株,其中克雷伯杆菌检出率高,有19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为12、9和6株,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曼氏不动杆菌各3株.药敏结果显示以多重耐药菌株较多,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的耐药率达50%.金黄色球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83%,仅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多重耐药革兰染色阴性杆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常见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作者:周峥;肖正华;陈定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8例健康个体的Lp(a)浓度,行对照分析,并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Lp(a)浓度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其它血脂项目分别作偏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Lp(a)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组的Lp(a)水平与上述诸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较正常人群高,糖尿病的病情或病程、胰岛素抵抗程度、其它血脂成分的变化对Lp(a)均无影响.

    作者:颜勤明;高祖华;虞朝黎;泮绍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严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处理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其中临床好转治愈者65例,死亡21例.结论:患者来院后应迅速和全面了解伤情,首先处理危机造成的损伤,查明引起休克的原因,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与方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早期处理伤口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利于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龙舟;叶敏;李劲松;张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例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36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Ⅰ度增生2例,Ⅱ度增生15例,Ⅲ度增生13例,Ⅳ度增生6例.结果:手术操作时间30~140min,平均74 min.术后3个月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8.5分,大尿流率平均17.6 mL/s,剩余尿量平均27 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化和电切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文卫军;黄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黄芪颗粒辅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辅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效果.方法:患儿按照同日就诊先后顺序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黄芪颗粒1个月,对照组(104例)只作常规治疗,同时观察两组试验前和3个月后血清IgG、IgA、IgM变化.结果:试验组RRI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后IgG、IgA值上升,而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黄芪颗粒能提高患儿体液免疫水平,对治疗RRI有较好的辅佐作用.

    作者:邱亿腾;周才;李容汉;林少勇;曾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卵巢良性畸胎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卵巢良性畸胎瘤腹腔镜手术的处理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分为两组:术中使用标本袋的43例为A组,不使用的32例为B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体温高峰、肛门排气时间及术中瘤体破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B组住院天数和术后伤口不愈或感染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均无血管和脏器损伤、腹腔感染、肠粘连及肿瘤复发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应综合临床、影像以及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等检测结果进行卵巢肿瘤良恶性判定;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畸胎瘤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术中使用标本袋能明显减少术后伤口不愈或感染的发生.

    作者:黄燕冰;顾正田;林乔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国产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干扰素(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IFNα-2b 3MU/次,肌注,隔日1次,疗程半年.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病例先行对症治疗,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2倍以下,再停用其他药物.应用IFNa-2b,不加用其他抗病毒及抗纤维化药物.结果:治疗前血清层粘蛋白(HA)、透明质酸(LN)、血清Ⅳ胶原(CIV)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一致,随肝纤维化程度同步升高,至S4水平高.除S3与S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血清HA、LN、CIV水平随CHB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与中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重度与肝硬化组除HA差异有显著意义外,LN、CIV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下降.治疗后HBVDNA明显下降,肝纤维化及肝组织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表明国产IFNα-2b不仅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还具有阻止或减轻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和振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硫酸镁治疗产时胎儿窘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治疗产时胎儿窘迫临床效果,提高优生优育率.方法:对60例诊断为产时胎儿窘迫并准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术前给予硫酸镁治疗;选择60例符合相同条件的病例作为时照组.观察治疗后产妇的宫缩抑制情况、异常胎监图形恢复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用药后宫缩显著抑制(P<0.05);异常胎监图形明显恢复(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脐动脉血p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通过有效抑制宫缩、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对于产时胎儿窘迫者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珮瑜;郭洁斐;张玉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心理社会因素对女性咽异感症患者的影响及心理治疗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女性咽异感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对80例女性咽异感症患者,在经过周密的全身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EPQ测查,并对病人采用心理暗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80名咽异感症患者和80名正常女性测试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其N分、P分和E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采用心理暗示等疗法治愈51例(63.75%),好转25例(31.25%),无效4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咽异感症病前有个性基础,病后有躯体化症状和复杂的心理症状,按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是不全面的,必需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作相应的治疗.

    作者:冯羽;徐赛男;雷贤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分别予无创性正压通气(NPPV)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容量控制性低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结果:15例危重哮喘患者均抢救成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明显改善(P<0.01).结论:控制性低通气、PEEP和PSV的有机结合是抢救危重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作者:龙威;邓星奇;赵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静电磁场对牙槽骨新骨成骨的影响

    目的:探讨钕铁硼永磁体产生的静电磁场对兔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方法:将10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在实验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分别固定一块钕铁硼永磁体的塑料块,两块磁体的异极相对形成静电磁场.在对照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固定相同装置,但钕铁硼磁体未磁化,为实验对照组.10只兔的右侧牙槽骨相对应部位为空白对照组.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测量牙槽骨的新骨矿化沉积率来反映静电磁场对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结果:静电磁场中牙槽骨新骨沉积率和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钕铁硼永磁体运用于口腔正畸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从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疗效.方法:对30例伴昏迷的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均给予吸氧、洗胃、特异性解毒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13例患者除上述治疗外,给予活性炭血液灌流.结果:13例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中1例(7.6%)死亡,12例存活患者均于血液灌流后2~12 h意识转清,平均8.7 h;17例没有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中5例(29.4%)死亡,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液灌流组(P<0.05).在血液灌流过程,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很快升高;2例灌流器凝血,无寒战、发热,无出血、栓塞.结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安全有效.

    作者:杨建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358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358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302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44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12例.结果:358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均顺利进行.CISH组、LSH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LTH组(P<0.01).CISH组、LSTH组出血量明显少于LTH组(P<0.01).3组术后3 d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SH组、LS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LTH组(P<0.0D).3组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之一,均安全可行,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作者:谢秀敏;朱卫华;唐丽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而无明显腹痛,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1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胃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治疗治愈,而不需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郑辉琴;钟文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人腮腺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的定量研究

    目的:了解正常腮腺组织、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组织周围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变化.方法:收集腮腺混合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病理蜡块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利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对其瘤组织周围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面积、管径和面数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从腮腺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到恶性肿瘤,其瘤周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管腔面积、管径及面数密度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其中,前两者在整体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后者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腮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之间以及同一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的腮腺上皮源性肿瘤以上参数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腮腺恶性肿瘤较混合瘤在诱导毛细淋巴管增生方面有更大潜力,而这种潜力与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赵建江;温玉明;王昌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