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生;张志;何建釿;彭伟雄;吴少坚;杨洁
目的:比较研究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SII)和多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MDI)分别对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探讨MDI和CSII在血糖控制、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治愈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疗效和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MDI组;CSII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明显少于MD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DI组.结论:CSII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和准确的控制血糖方法.
作者:罗文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颅内病变特别是脑血管意外常可引起比较特殊的心电图表现,称为脑血管意外型(crebrovascular accsdents pattern,CVA 型)[1].如果心电图表现酷似梗死,则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现将我院近5年收住的12例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征;徐定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初步评价倍恩片(醋酸甲羟孕酮)结合美他特龙(89Sr)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乳癌骨转移合并疼痛病人口服倍恩片并静脉注射美他特龙14.8~22.2 MBq(40~30μCi/kg).结果:治疗后,72例骨痛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为83.72%;骨显像有51例骨转移病灶代谢减低,缩小总有效率为59.3%.对51例治疗前后转移病灶进行ROI内放射性比值计算,ROI比值以x±s表示,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有24例(27.9%)出现Ⅰ.~Ⅱ.血液学毒性反应,对心、肝、肾功能几乎没有影响.结论:孕激素结合内放射治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瘤缓解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
作者:周明;刘枫;赵光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每天服用米非司酮25 mg,连续90 d;对照组未进行米非司酮治疗;两组均未使用激素类药物.于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和大肌瘤体积,并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后子宫和大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临床症状明显减轻(P<0.05),血清VEGF浓度明显降低(P<0.05);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适用于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其作用机制中可能包括对VEGF的作用,血清VEGF有望成为检测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浮;王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染色体结构异常是反复流产、死胎、畸形儿的重要原因,通常以易位染色体多见,倒位染色体报道较少,尤其对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争议较多.本文将我室630例检查中,查出5例9号染色体倒位异常核型分析及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叶庆娟;莫清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与生殖器尖锐湿疣(CA)临床发病相关性.方法:选取女性生殖器CA患者186例及单纯VVC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进行了外阴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和涂片及疣体组织活检和疣体组织液PCR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随访3个月.结果:发现186例CA患者中138例合并VVC,发生率74.08%;合并感染者CA复发明显高于单纯CA(P<0.05).同时VVC合并CA感染者VVC复发明显高于单纯VVC(P<0.05).结论:VVC与CA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范格英;劳尚德;李志武;黄惠蕾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常规行胸导管结扎并发乳糜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1983年3月至2003年8月,共遇到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患者12例,其中8例再次手术结扎胸导管.经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6例,经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2例,4例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组7例治愈,1例失败.其中,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6例治愈,左侧开胸结扎胸导管1例治愈.保守组2例治愈,愈合时间长,且并发症多.结论:术后一旦确诊乳糜胸,应争取及早手术,并以右侧开胸入路为宜,结扎胸导管应在低位结扎,保守治疗持慎重态度.
作者:杨宇扬;朱妹花;刘宇斌;冼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创伤和外源物质入侵的保护和防御反应,神经系统可能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但是对迷走神经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胆碱能抗炎效应及其机制,同时也讨论了应用药物或电刺激迷走神经对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赵延华;王祥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腹腔途径对7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手术成功6例,术中转开放手术1例,手术时间60~240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45~150 mL,平均70 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3~9 d,平均4.6 d.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孙友文;朱明;吴逵;周林玉;诸禹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国产干扰素(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疗效.方法:IFNα-2b 3MU/次,肌注,隔日1次,疗程半年.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病例先行对症治疗,待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2倍以下,再停用其他药物.应用IFNa-2b,不加用其他抗病毒及抗纤维化药物.结果:治疗前血清层粘蛋白(HA)、透明质酸(LN)、血清Ⅳ胶原(CIV)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一致,随肝纤维化程度同步升高,至S4水平高.除S3与S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血清HA、LN、CIV水平随CHB病程进展而逐渐升高,与中度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重度与肝硬化组除HA差异有显著意义外,LN、CIV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下降.治疗后HBVDNA明显下降,肝纤维化及肝组织病变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表明国产IFNα-2b不仅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还具有阻止或减轻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和振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43例胆囊癌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有23例胆囊癌组织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49%.结论: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黄纳新;官成浓;郑朝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对全静脉营养(TPN)早产儿血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2例TPN早产儿随机分成干预组(17例)和禁食组(15例).干预组生后予服金双歧进行干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早产儿生后第1天和第7天血中GAS、MOT水平,两组进行比较,并与正常肠道喂养、胎龄和出生体重相仿的早产儿作对照.结果:各组早产儿生后第1天血中GAS、MO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以后均随日龄而逐渐升高,至生后第7天,正常喂养组血中两种胃肠激素明显高于干预组和禁食组,干预组也显著高于禁食组.结论:微生态调节剂能使早产儿血中GAS和MOT分泌增加,将能促进其胃肠道的发育和成熟.
作者:丘惠娴;周曙明;邱小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蒙诺对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蒙诺组)50例和对照组(圣通平组)46例,治疗组予蒙诺1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予圣通平10 mg口服,每日两次,疗程8周.每日测血压2次,每2周测Scr、BUN、血钾一次,并记录心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蒙诺组)显效4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圣通平组)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肾功能影响两组间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蒙诺能有效控制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有一定保护肾功能改善心功能作用.
作者:杨水铭;刘冠贤;钟伟强;石咏军;陈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喋呤(MTX)和地塞米松(DXM)在治疗全身活动不明显的神经精神狼疮(NPSLE)的疗效.方法:对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DAI评分<12分),临床上具有精神和神经的异常表现,确诊为NPSLE的患者,在神经科药物及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缓解的情况下,单纯鞘内注射MTX和DXM,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结果:24例病人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鞘内注射MTX和DXM,是治疗全身活动不明显的神经精神狼疮的一种有效安全副作用少的方法,避免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全身使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作者:崔阳;张晓;石韫珍;罗日强;董光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游泳对新生儿体格及行为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5例顺产新生儿随机分为游泳组32例和对照组(沐浴组)33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出院时的体重,并对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结果:游泳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及行为神经发育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泳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曼华;谢朝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早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其中临床好转治愈者65例,死亡21例.结论:患者来院后应迅速和全面了解伤情,首先处理危机造成的损伤,查明引起休克的原因,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与方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早期处理伤口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利于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龙舟;叶敏;李劲松;张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麻醉气管插管前分别应用3种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对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人.A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C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D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 mg/kg,观察4组病人麻醉诱导和各插管后不同时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后及插管后A组病人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5),B组病人心率、血压快于C、D组(P<0.05),C、D组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D组发生率高于B、C组.结论:单次静脉注射1 mg/kg的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和副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
作者:孙强;崔建修;李真;花柱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钕铁硼永磁体产生的静电磁场对兔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方法:将10只日本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在实验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分别固定一块钕铁硼永磁体的塑料块,两块磁体的异极相对形成静电磁场.在对照组兔的左侧牙槽骨颊舌侧固定相同装置,但钕铁硼磁体未磁化,为实验对照组.10只兔的右侧牙槽骨相对应部位为空白对照组.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测量牙槽骨的新骨矿化沉积率来反映静电磁场对牙槽骨新骨沉积的影响.结果:静电磁场中牙槽骨新骨沉积率和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钕铁硼永磁体运用于口腔正畸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从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铂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对42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应用GDC栓塞,并在术后行脑脊液引流置换、钙拮抗剂及3H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完全栓塞动脉瘤36个,大部分栓塞5个,部分栓塞1个.出院时临床完全治愈30例,遗留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遗留较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尽早采用GDC栓塞,同时术后积极的抗脑血管痉挛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伟华;潘小平;黄翚;周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O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16例AMI患者,溶栓再通组36例,未通组16例,非溶栓组64例,比较3组QTd.结果:溶栓再通组OTd值明显减少,未通组及非溶栓组QTd值增大,且后两组QT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Td增大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比率增大.结论:溶栓再通后AMI患者QTd值明显降低,同时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作者:唐志群;吴定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