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桂珊;江敏;梁凤琼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对403例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顺行切除236例,逆行切除21例,顺逆结合48例,胆囊大部切除8例.结果:全组小切口手术成功396例(95.8%),延长切口17例(4.2%),损伤胆道2例(0.49%).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应严格把关,对胆道解剖异常有充分了解,手术操作准确,良好的麻醉效果、术野显露和必要的胆道造影,均可避免不必要的胆管损伤.
作者:施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于引起低钾血症的病因分析的报道很多,但对于非酮症糖尿病出现低钾血症的报道很少,本文对76例非酮症糖尿病合并低钾血症病人进行分析.
作者:魏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易致心包粘连、缩窄,但对此的防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我们自1997年起采用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尿激酶心包腔灌洗治疗渗出性纤维素性心包炎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兆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我国有现症CHB患者约2千万人,每年有23.7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其中有15.6万人死于肝癌.因此,加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彭劼;侯金林;骆抗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国有众多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状况千差万别,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治疗较为混乱,滥用药物与治疗不及时严重并存.本文仅从护肝、对症治疗的角度,谈谈几个基本问题.
作者:杨湛;雷春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婴儿急腹症具有病情严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加强术中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王英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头颈肿瘤的放疗过程中,病人几乎全部都可发生或轻或重的口腔黏膜损伤.损伤由红斑逐渐发展到假膜甚至溃疡.
作者:罗东华;洪明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阑尾炎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rhEGF处理组20例,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的感染切口肉芽形成及愈合时间.结果:rhEGF可明显加速感染切口的愈合.结论:局部应用rhEGF治疗阑尾炎术后感染切口是一种有潜力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郑通标;曾惠锋;阎玉矿;彭海峰;段君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呼吸机应用中主要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近欧洲一项多中心研究[1]表明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常见的感染,占院内感染的三分之一,其中又以VAP为常见.
作者:樊慧珍;黄文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皮圈结扎术(EVL)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全部操作在胃镜直视下进行,对食管静脉曲张有活动出血(喷血和渗血)和食管静脉曲张见血泡样斑、血痂或红色症行EVL术.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根据血压调速.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6%,近期再出血率0%,1个月后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率80%.对照组止血成功率75%(P<0.05),近期再出血率22.2%(P<0.05).结论: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病人顺应性好.
作者:谭锦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出现尿路感染.我们对1996年6月~200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女性SLE患者尿路感染65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卓龙;陶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滑脱的病人,均行steffee钢板内固定,椎板后路减压,小关节突间、横突间植骨术.结果:经平均1年随访,结果优良.结论:后路椎体横突间植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内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丹;陈日景;罗日亮;吴春辉;颜志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因麻醉与手术共用同一气道,有相互干扰问题,要求维持足够的肺泡气体交换和检查后迅速恢复气道保护反射,因此,其麻醉处理有一定难度.
作者:曹灵敏;魏丕红;张春海;毕研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甲状腺片与优甲乐联合用于甲减治疗的效果.方法:37例单用一种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甲减病人改用甲状腺素片与优甲乐联用,以联合用药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用药后,病人甲减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迅速恢复正常,疗效较单用一种药好.结论:联合用药,综合发挥两药的优势,既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又收到了比单用一种药更好的替代效果,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创新性与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明确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皮质醇(F)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对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分类的价值.方法:对1985~1998年住本科的70例资料完整的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经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术后病理证实(除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外).分析了各类患者的血ACTH、F、24h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的抑制结果.结果:血ACTH水平异位ACTH综合征明显高于库欣(Cushing)病,两者时有交叉,且均明显高于正常值;肾上腺性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明显低于正常值;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在正常范围上下波动.血F水平及24 h UFC水平所有患者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其中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高;Cushing病及Cushing综合征患者其次;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低.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为:不能抑制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对Cushing病患者的血ACTH、F及24 h UFC水平的抑制率高;不能抑制Cushing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F水平,仅对少部分患者的24 h UFC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少部分医源性类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血ACTH水平,但对其血F及24 h UFC水平均无抑制作用.结论:认真分析血ACTH、F、24 h UFC水平及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结果对明确皮质醇增多症的病因诊断极为重要.
作者:王爱萍;汪寅章;饶亚平;毛晓明;蒋克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上睑下垂是眼科常见病种之一,分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和后天性上睑下垂,临床表现各异,重者可因瞳孔受遮盖而引起弱视[1],同时上睑下垂有碍美容.2000年2月~2002年5月我科采用额肌肌瓣直接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14例20只眼,疗效确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龙发;许钟毓;方晓源;陈宋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VX2骨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VX2细胞块植入到20只兔的胫骨髓腔内建立骨肿瘤模型,不同时期处死,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2只用于观察模型自然生存期.结果: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为100%;1~2周在髓内生长,2~3周向髓外软组织侵犯,3~4周出现肺转移,5~6周有肾、盆腔淋巴结转移;荷瘤兔的自然生存时间7~8周,终因全身广泛转移而死.结论:此模型移植成功率较高,生物学特性稳定,转移模式与人骨肿瘤转移方式类似,不失为今后研究骨肿瘤的较理想的大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
作者:司海鹏;向理科;孙保勇;杜永洪;王智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自1990~2000年间发现腹股沟疝患者合并发生大网膜粘连综合征7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马志才;宋明学;赵荣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双氟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对局麻下剖宫产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分别于术后10min、12 h、24 h各1次100mg双氯芬酸钠栓置入直肠内.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结果:治疗组6、12、24、36 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24 h内睡眠状况比较,治疗组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汗反应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直肠治药可作为局麻下剖宫产术后一种简单、有效、行之方便的镇痛方法.
作者:朱剑文;邹丽;陈莉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碘伏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85例阑尾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甲组97例,应用0.2%碘伏溶液处理切口、腹膜腔;乙组88例,应用生理盐水处理切口、腹膜腔.观察两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情况,并应用统计学比较两者术后感染的差异.结果:甲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无腹腔脓肿病人,术后感染率2.1%;乙组出现切口感染8例,腹腔脓肿2例,术后感染率11.4%,经统计学处理χ2=5.1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碘伏是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的理想、安全药物.
作者:张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