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难治性癫痫临床研究进展

翟琼香;郭予雄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 治疗进展, 叙述, 病因
摘要:小儿难治性癫痫一直是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而有效的治疗一直是要攻克的难题.本文叙述了小儿难治性癫痫的定义、病因、类型及治疗进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败血症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关系,探讨DIC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将1998年5月至2002年5月足月新生儿败血症56例分为DIC组与非DIC组,比较2组原发病起病时间、血pH值、肺泡动脉氧分压(A-aDO2)、血小板(Plt)数、硬肿程度、器官功能损害情况等与DIC的关系.并比较D-二聚体、Plt计数在DIC不同病程中的情况.结果:生后5 d内发生败血症的新生儿其DIC的发生率(60%,27/43)显著高于出生5 d后发生败血症者(23%,3/13)(X 2=6.33,P<0.05).两组患儿血pH值、A-aDO2、Plt数及硬肿程度等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DIC不同病程中D-二聚体、Plt计数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败血症起病越早,病情越重,DIC发生率越高.D-二聚体检测、Plt计数等有助于早期诊断DIC.

    作者:张喆;赖剑蒲;陆玲;周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以医、教、研三者结合的医疗机构的特点分析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是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全面发展的一所省属医学研究机构,具有学科专业较专、学术水平较高的优势.

    作者:吴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风心病患者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目的:观察风心病患者术前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健康正常人、风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1、4、8 d的细胞免疫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风心病患者与健康正常人相比,仅淋巴细胞差异有显著性.患者术后第1天CD3+、CD4+、CD8+、CD4+/CD8+值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8 d除CD8+细胞外,其余基本恢复正常,但NK细胞术后第1天无明显变化,第4天显著降低,第8天仍未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能明显抑制风心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周茂华;张建军;李珩;舒峻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良性巨大卵巢泡膜细胞肿瘤并子宫肌瘤和大量腹水1例

    患者,37岁,因发现下腹肿块3年,逐渐增大伴腹胀,而于1997年6月19日入院.患者无腹痛、发热史,饮食、大小便均正常,平时尚能从事体力劳动.

    作者:王健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利培酮合并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利培酮合并地西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患者分成两组,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以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的激越因子分及是否能自理生活作为衡量激越状态的标准,每日评定1次,记录缓解所需时间,将两组激越状态缓解所需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状态安全有效.

    作者:徐洋;黄雄;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静脉滴注阿托品抢救2例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体会

    在抢救有机磷中毒的过程中,阿托品应用有很多报道,但静脉滴注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报道很少,这是因为大剂量静脉滴注阿托品副作用太大,现将本院2例静脉滴注阿托品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资料报告如下,以提高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咸聂;周振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肝肿瘤组织内激光凝固疗法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肝癌介入治疗技术的报道日益增多,诸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冷冻消融、酒精消融及化学栓塞等[1].其中,组织内激光凝固技术(ILP)近十年来发展较快,日臻成熟.

    作者:陆骊工;罗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胃底畸胎瘤1例

    患者男性,41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物1周而住院.自觉无何不适,饮食及大小便等均正常.体检除上腹部剑突下轻度压痛外,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各项生化参数均未见异常.

    作者:王小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与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与妊娠结局的关系,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对101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3.96%)于孕17~23周检出,13例(12.87%)于孕24~28周检出,52例(51.49%)于孕29~34周检出,32例(31.68%)于孕35~40周检出.≤34周与≥35周检出者比较,两组终止妊娠前糖化血红蛋白、母儿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饮食控制组与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组比较,两组孕妇年龄、终止妊娠孕周、糖化血红蛋白、早产率、新生儿畸形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出现于妊娠各个时期,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应及早行50 g糖筛查试验.积极控制血糖可减少GDM对孕产妇围产儿的影响.

    作者:刘穗玲;侯红瑛;陶欣;李小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肠梗阻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肠梗阻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0月至2002年10月12年间共发生的10例妊娠合并肠梗阻病例.结果:我院妊娠合并肠梗阻发生率为0.042%.机械性肠梗阻3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剖宫产后假性肠梗阻5例.产前4例中,1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母婴预后均良好.6例发生在产后者,剖宫产后假性肠梗阻5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妊娠合并阑尾炎误诊引起肠梗阻及时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妊娠合并肠梗阻少见,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

    作者:李映桃;陈敦金;李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外伤性、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多巴胺含量监测的临床分析

    植物状态是指由多种原因造成脑损害而形成的一种意识活动丧失但醒觉存在的状态,其持续达1个月以上即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VS)[1].

    作者:李茂林;王祝峰;刘鑫;胡炜;王东杰;焦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医院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实践与思考

    2002年11月下旬以来,广东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作为早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单位之一,我院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周密组织,精心防治,先后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37名,除3人因转来医院太晚抢救无效死亡外,全部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而康复出院,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经验.医院工作人员和来院就诊的其他病人无一例感染.

    作者:胡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7 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 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大于5.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

    作者:刘大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胎脐带密螺旋极度扭转致羊水过多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

    患者女,27岁,孕2产0,因孕32+3周腹胀1周,于2002年12月26日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5月10日,预产期:2003年2月17日.

    作者:朱剑文;吴超英;陈莉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治疗组36例,西医对照组25例,两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88.0%(P>0.05);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其疗效及对症状的缓解优于西药组.

    作者:谢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Cx43的意义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细胞间的通讯是心脏信号传导的基础,已证明此行为由间隙连接(gap junc-tion GJ)通道所介导.间隙连接通道由连接蛋白(connexin Cx)构成[1].

    作者:夏晓英;陈慎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异丙酚配伍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0例.A组在术前1 min静注异丙酚2.5~3.0 mg/kg;B组先静注芬太尼1.0μg/kg,再静注异丙酚2.5~3.0 mg/kg,术中视病人反应及手术时间可追加异丙酚0.6~1.0mg/kg.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患者麻醉前后的BP、HR、SpO2及RR.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异丙酚的用量A组明显高于B组(P<0.01);肢动情况A组明显多于B组(P<0.01).结论: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配方,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适合于临床人工流产使用.

    作者:冯卫彤;古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及其扩增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联合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继而诱导其向内皮细胞方向分化并传代培养.用TRAPezeELISA法和TRAP银染法分别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前后端粒酶活性.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时具有快速增殖能力,在特定环境中诱导分化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特征;增殖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端粒酶活性低水平表达,一旦经过诱导分化其端粒酶活性表达上调,在5代内其端粒酶活性不因细胞传代而下降或消失.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有限扩增和诱导分化时保持端粒酶活性,维持组织干细胞特性,为内皮祖细胞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何朝荣;刘先军;严世荣;张群林;刘雪琴;王晓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胰岛素瘤19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胰岛素瘤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9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胰岛素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结合血糖、胰岛素、C肽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手术治疗有效.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及时治疗并改善预后.

    作者:霍阳;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我院于2001年6月~2002年4月共收治103例106眼白内障患者,其中高度近视白内障22例22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凌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