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供皮区创面愈合中的疗效观察

吴继炎;傅智慧;陈武荣;谷松坡;杨建秋

关键词:烧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皮肤移植, 伤口愈合
摘要: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供皮区创面的影响.方法:104例烧伤患者供皮区外用bFGF,作自身随机对照,对创面愈合进程、全身及局部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应用bFGF治疗创面愈合时间为(11.20±2.41)d,愈合后上皮不易撕脱,表皮内张力性水疱少;对照创面愈合时间为(13.22±2.95)d,两者愈合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未见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结论:局部外用bFGF可加速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愈合质量佳,应用安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瘫痪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初发的急性脑卒中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脑梗死发病后3 d、脑出血病后7 d神志恢复清楚(GSC≥8分),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锻炼、理疗、针灸),疗程1个月;对照组不进行正规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MA和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康复组FMA和BI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肢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荣椿;李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39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及诊断,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的GDM患者39例及健康孕妇60例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43.59%,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03%,手术产率占82.0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6.67%,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手术产率为58.33%.GDM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随血糖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邱代玉;张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口腔治疗引起咳嗽性晕厥3例

    咳嗽性晕厥,亦称咳嗽性晕厥综合征,是指发生于咳嗽之后暂时的意识丧失,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不留后遗症,它属于单纯性晕厥,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神经系统时发生的一组症状.

    作者:薛爱英;汤瑞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无肢体瘫痪型脑出血30例

    笔者1995~2000年收治经CT确诊无肢体瘫痪的脑出血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大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盐酸丁卡因在腰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丁卡因冻干粉剂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丁卡因粉剂组)和对照组(布吡卡因组).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波动,阻滞效果确切,副反应无差异.结论:盐酸丁卡因冻干粉剂作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消化道表现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LN)累及消化系统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近15年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89例第一次初诊住院LN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其中有消化系临床表现或实验异常者有29例,占32.6%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有关,消化系表现以食欲下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为主,严重者有麻痹性肠梗阻、狼疮性肠炎伴腹泻、肝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SLE是一多系统疾病可同时累及泌尿及消化系统,其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黄文硕;容海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

    目的:报告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应用加压钢板治疗18例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并于术后行系统的功能训练.结果: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前臂旋转功能较好.结论:恰当的内固定器材的选用、骨折固定基本原则的掌握及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是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的关键.

    作者:欧景才;黄东;毛莉颖;吴伟炽;江奕恒;张惠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双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原理及其应用

    传统的通气模式有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 mode ventilation,A/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CPAP),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等,其强调维持血气正常而采用大潮气量和高通气压,这样会改变部分肺泡的大小和切应力,持续一定时间后易于造成肺泡上皮、肺泡毛细血管内皮及基底膜的损伤,使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破坏,会加重继发的炎症反应,延缓组织的修复.

    作者:孟小明;陈志勇;孙汉军;王惠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早期修复足部电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对21例足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21例中19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2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经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部电烧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礼廷;徐立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min、20 min、放气后5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结果:C组患者气腹后血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升高(P<0.05),且比G组同一时间点的相应数值为高(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较腰硬联合麻醉更为安全可行.

    作者:梁根强;王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右室心肌梗死12例诊治体会

    本文总结近2年本院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吴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侵犯双侧上颌窦及鼻腔的腭部鳞癌1例

    患者男,67岁,因左侧鼻腔渐进性阻塞5个月及发现腭部肿物2个月入院.

    作者:王石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38例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对38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韩培立;崔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腮腺B超检查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B超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腮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SS患者23例进行双侧腮腺B超检查和腮腺X线造影检查.B超的阳性病变表现为腮腺导管管径≥3 mm,或回声不均匀,或点状、片状强回声团,或多个、片状低回声区、无回声区,或颌下腺肿大;腮腺X线造影的阳性病变表现为主导管增粗,分支导管减少伴球状或管状扩张.结果:双侧腮腺超声图像显示阳性病变17例(73.9%),X线造影显示阳性病变18例(78.3%),两者诊断吻合率为94.4%.结论:超声探查作为一种方便、价廉且无创伤性的影像技术,对SS患者腮腺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除腮腺X线造影外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诊断手段,两者互补,临床意义更大.

    作者:王泓;刘淑丽;罗国新;王莎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以脑炎为表现的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例

    患者女,10岁,因头痛、呕吐、发热3d,抽搐、昏迷1 h于2001年10月6日就诊,患孩10月3日出现鼻塞、咽喉肿痛伴咳嗽、少痰,轻微头痛,呕吐、高热(体温达39℃以上),在当地医务室给予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有时体温达41℃.

    作者:陈荣;谢忠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肠肿瘤44例临床总结

    目的:总结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发现临床问题,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我院自1992年至今经手术证实为小肠肿瘤的患者,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的病理类型与以往有关报道基本相似.须注意的是:(1)腹部包块相对少见;(2)十二指肠肿瘤所占比率相对高;(3)恶性肿瘤占绝对优势.结论:(1)腹部包块并不是小肠肿瘤很常见的临床表现;(2)小肠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出现临床表现的小肠肿瘤患者多数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不能依靠症状;(3)需要提高并推广小肠双重对比造影技术来提高诊断水平;(4)十二指肠肿瘤在小肠肿瘤中的发病比率很高,建议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降部;(5)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证实小肠肿瘤患者家族史的意义,系统总结小肠恶性肿瘤的预后,科学评估辅助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晶桐;杜红艳;周明;刘玉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探讨MCP-1和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每组20只,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TZ两组大鼠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同时检测肾功能.结果:8周时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NC组(P<0.01),而且与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正相关(r=0.7482,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CP-1的表达明显增强,而且其表达与肾脏病变呈正相关.

    作者:叶迎春;李竞;甘佩珍;包艳;李芳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

    目的:探讨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肿瘤并发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诊治的恶性胸、腹水病人50例,按1/1.5比例随机配对分为A、B组,分别予高聚金葡素、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作腔内注射.结果:A、B组各失访3例、2例;A、B有效率分别为47.06%(8/17)、82.14%(23/28),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优于单独应用高聚金葡素.

    作者:杨佐南;张勇;金澄雁;沈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KTP激光联合易贝眼液灌注治疗泪道阻塞

    目的:观察KTP激光联合易贝眼液灌注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KTP激光疏通泪道,术后易贝眼液灌注治疗多种类型泪道阻塞,随访78例113只眼,随访2~12个月.结果:采用此方法治疗多种类型泪道阻塞,通过随访观察,疏通治愈107眼(94.69%),未愈6只眼(5.31%).结论:KTP激光联合易贝眼液灌注治疗泪道阻塞简单、有效.

    作者:吕全;于健;唐海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局部微波热凝和下鼻甲切除术的局部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术后4周,全部病例显效.1年后有105例获随访,其中显效77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疗效满意,安全简便.

    作者:周剑勇;陈雅平;张蔚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