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刘南植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及诊断,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的GDM患者39例及健康孕妇60例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43.59%,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03%,手术产率占82.0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6.67%,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手术产率为58.33%.GDM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随血糖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邱代玉;张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LN)累及消化系统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我院近15年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89例第一次初诊住院LN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其中有消化系临床表现或实验异常者有29例,占32.6%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有关,消化系表现以食欲下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为主,严重者有麻痹性肠梗阻、狼疮性肠炎伴腹泻、肝功能损害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SLE是一多系统疾病可同时累及泌尿及消化系统,其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黄文硕;容海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早产极低体重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通过加强对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及早地发现护理问题,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监护措施,从而降低极低体重儿死亡率.本文就47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护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师菊;邹小兵;陈华丽;罗冰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采血、保存与运送对凝血实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196例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采血后进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1 196份标本中151份有误差,误差率为12.6%,在151例误差中,采血量与抗凝剂比例有误者144例,占95.37%;血液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者3例,占1.99%;从留置针处采血,标本混有肝素者4例,占2.64%.结论:不适当的标本采集和送检时间是导致凝血测定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长华;王玲;谭友平;潘东泉;文卫锋;陈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在诊断胆囊癌中的作用.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原发性胆囊癌与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总结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超声图像分为四型:壁增厚型、隆起型、混合型、实块型.B超术前确诊率为68%.结论:超声可较早发现胆囊癌,是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陈越峰;李谊;丛淑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肿瘤并发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诊治的恶性胸、腹水病人50例,按1/1.5比例随机配对分为A、B组,分别予高聚金葡素、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作腔内注射.结果:A、B组各失访3例、2例;A、B有效率分别为47.06%(8/17)、82.14%(23/28),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优于单独应用高聚金葡素.
作者:杨佐南;张勇;金澄雁;沈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对38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韩培立;崔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以参芪降糖颗粒为主配合美吡达、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为8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时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以参芪降糖颗粒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丹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供皮区创面的影响.方法:104例烧伤患者供皮区外用bFGF,作自身随机对照,对创面愈合进程、全身及局部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应用bFGF治疗创面愈合时间为(11.20±2.41)d,愈合后上皮不易撕脱,表皮内张力性水疱少;对照创面愈合时间为(13.22±2.95)d,两者愈合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未见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结论:局部外用bFGF可加速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愈合质量佳,应用安全.
作者:吴继炎;傅智慧;陈武荣;谷松坡;杨建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HPF方案(羟基喜树碱:10~12 mg,第1~5天静脉注射;DDP:20 mg/m2,第1~5天静脉点滴;5-Fu:500mg/m2,第1~5天静脉点滴)和PF方案(DDP 20 mg/m2,第1~5天静脉点滴;5-Fu 500mg/m2,第1~5天静脉点滴)治疗初治局部晚期(T4N2-3M0)的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45例初治鼻咽癌(T4N2~3M0)随机分成PF方案组和PFH方案组,完成2周期诱导化疗后进行常规外照射放疗,其中PFH方案组23例,PF方案组22例.结果:HPF方案组颈部转移淋巴结和鼻咽肿瘤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8.3%和69.6%,PF方案组分别为63.6%和63.6%,统计学无差异.在急性的毒副反应方面,两组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和口腔炎无明显差异,但是HPF组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Ⅰ+Ⅱ+Ⅲ+Ⅳ)60.9%,明显高于PF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诱导化疗中,HPF方案并未比PF方案优越,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黎静;李志强;石卫明;徐艳红;林佩丽;张莉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58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3年,间断发热10余天,于2000年8月12日入院.
作者:党学珍;靳光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30岁,因乏力水肿4年,心慌1 d于2002年4月2日收入院.
作者:吴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8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中隔矫正、局部微波热凝和下鼻甲切除术的局部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评价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术后4周,全部病例显效.1年后有105例获随访,其中显效77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52%.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综合治疗的疗效满意,安全简便.
作者:周剑勇;陈雅平;张蔚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罕见.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 788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例患者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经积极处理和护理后愈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易敏;王美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猪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方法:猪12头,体重11~12 kg,随机分为胰腺炎组(n=6)和对照组(n=6).在麻醉状态下,进腹向胰总管内注入1 mL/kg 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每毫升内含8000~10000 BAEE单位胰蛋白酶,pH 7.6)诱导ASP.以0.9%NaCl磷酸盐缓冲液取代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即为对照组.72 h后推注10%KCl 20 mL,处死后立即进胸腹取胰肺组织(多点取材且位置相对固定),用10%福尔马林磷酸缓冲液(pH 7.4)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ASP组胰腺表现为广泛出血、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生化异常及其他器官功能损害,符合ASP.肺组织水肿明显,部分发生实性变(色泽似肝)、部分呈代偿性肺气肿,偶见灶性或片状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微脓栓形成,炎性区肺泡结构破坏,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呈肿胀、变性、坏死,纤毛粘连、脱落.结论:ASP后肺损伤呈早期弥漫性肺泡损伤,是探讨和研究ASP后急性肺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对策的、更接近于人生理的大动物模型.
作者:屠伟峰;朱维铭;何静;黎介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两年来收治的116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转归.结果:62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53.4%,医院感染率为50.9%.感染部位以腹腔多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组出现2个及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病死率为56.5%,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合并感染,并且影响预后.
作者:谌辉;周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L-13、ET-1、甲基强的松龙及肝素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负控蛋白p27的变化.方法:不同浓度IL-13(10 ng/mL、100ng/mL)、ET-1(10-7mol/L)、甲基强的松龙0.5μg/mL、肝素钠200mg/L和100μg/L,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27表达水平.结果:IL-13 10 ng/mL浓度组和100ng/mL浓度组p27表达为46.74±3.25和23.8±2.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P<0.05),两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ET-1刺激14 h和18 h后p27的表达分别为14.76±1.49和12.18±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5).甲基强的松龙48 h及72 h后p27表达为9.9±1.01和9.12±0.9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肝素钠100mg/L浓度组和200mg/L浓度组p27的表达分别为26.94±1.23和28.04±0.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受不同因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表达水平不同.p27在调节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齐晖;李富荣;王新根;黄瑞芳;戴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窒息新生儿的临床与头颅CT对照分析,了解其CT表现、分级并评估头颅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有围产期窒息史病例210例并进行新生儿HIE临床诊断和分度,每例均作头颅CT扫描检查.结果:头颅CT诊断HIE灵敏度98.96%,特异度44.44%,阳性预测价值95.00%,阴性预测价值80.00%,正确率94.29%;CT分级与HIE临床分度并不完全一致,完全符合率为80.95%.结论:头颅CT可作为诊断HIE的一个重要方法,而不适合作为筛查HIE的手段.并且,CT分级不能完全表明HIE的病变程度,早产儿与足月儿的CT诊断标准亦应有不同,且不论HIE分度如何,均有合并颅内出血的可能.
作者:肖力;蔡定邦;温乃祥;温月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40岁.因下腹部包块2月余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发现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包块,渐增大,无症状.
作者:简百录;邓小枫;张康泰;王亚晖;宦启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5年1月~2002年12月门诊查治儿童夜间磨牙82例,其中资料较完整68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毛伟长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