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辉;周汝霞
目的:观察丁卡因冻干粉剂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丁卡因粉剂组)和对照组(布吡卡因组).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波动,阻滞效果确切,副反应无差异.结论:盐酸丁卡因冻干粉剂作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幽门前瓣膜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993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幽门管及幽门窦有孔瓣膜狭窄8例.年龄3个月~6岁,起病时间生后1 d~1年,呕吐无胆汁的胃内容物,未触及上腹肿块,瓣膜(GI)检查提示有幽门梗阻和不同程度的胃扩张.7例行瓣膜切除加幽门成形术,1例行单纯膜切除.结果:8例均得到随访(6个月~10年),无呕吐,生长发育良好.结论:本病极为少见,容易延误诊治.GI检查为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根据瓣膜位置和狭窄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梁健升;李桂生;谢家伦;刘钧澄;佘锦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羊水胎粪污染的产科处理时机与方法.方法:对2001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科中羊水为Ⅱ~Ⅲ度污染的440例初产妇的母婴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破膜时羊水粪染(Ⅰ组)有240例,产程中羊水由清亮变为污染(Ⅱ组)有200例,另随机同期产程中羊水清亮的420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2 641例产妇中,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率16.6%;粪染组在母体合并症、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在胎心监护异常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上高于羊水粪污Ⅰ组(P<0.01).结论:重视羊水粪染的临床处理.在伴发母体合并症、胎心监护异常及产程中羊水由清亮变为粪染时须积极对症处理,以尽早剖宫产及缩短第二产程.如无上进情况,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
作者:杨嫦玉;刘俐;陈映婷;孙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本文总结近2年本院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吴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两年来收治的116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转归.结果:62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53.4%,医院感染率为50.9%.感染部位以腹腔多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组出现2个及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病死率为56.5%,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合并感染,并且影响预后.
作者:谌辉;周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罕见.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 788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例患者术后并发股动脉穿刺点巨大假性动脉瘤,经积极处理和护理后愈合,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易敏;王美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对21例足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21例中19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2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经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部电烧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礼廷;徐立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中国沈阳地区农村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流行病情况.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1 965人,根据病史、体征、肺功能检查确诊哮喘患者.单因素分析用于评价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人群总累积患病率为1.933%(618/31 965),其中男性:女性为1:1.58;普查时的患者年龄分布高峰在40~60岁,但出现咳嗽或喘息的年龄高峰则在14~40岁,对劳动轻、中、重度的影响分别为31.1%(192/618)、33%(204/618)和35.9%(222/618),但既往明确诊断的仅占43.7%(270/618),仅约20%的患者有误工误学;民族、受教育程度、喂养方式、血型、家庭收入、与家人感情等个人因素及居住条件包括在居住地、住所、人均居住面积、家居装修材料、家居的食物和物品在雨季和冬季是否经常发霉等环境因素对哮喘的发生无明显影响作用.结论:本次调查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北方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的流行情况,有关资料为今后哮喘的群防群治和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谢华;何韶衡;陈萍;迟秀丽;孙丽;黄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后5min、20 min、放气后5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结果:C组患者气腹后血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升高(P<0.05),且比G组同一时间点的相应数值为高(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较腰硬联合麻醉更为安全可行.
作者:梁根强;王昊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用介入放射学的方法治疗肝癌,已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并逐渐成为非手术治疗中有效且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1].但在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技术、栓塞剂的应用、以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作者:林含舜;曹美萍;李军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5年1月~2002年12月门诊查治儿童夜间磨牙82例,其中资料较完整68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毛伟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对38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韩培立;崔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脾切除、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甲状腺、乳腺以及肾囊肿等手术79例.结果:72例用超声刀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40~310min,手术出血平均小于80mL,无术后继发出血.结论:超声刀安全,无烟,凝血功能强,术中出血减少,使手术变得更安全,是腹腔镜手术一种理想的切割、止血工具.
作者:王东亚;付晓;刘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新型国产环孢素A(CSA)新赛斯平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方法:43例确诊的再障患者接受治疗,试验组应用新赛斯平胶囊3~5 mg·kg-1·d-1,对照组应用赛斯平4~8mg·kg-1·d-1,两组均加用雄激素,治疗时间超过3个月.结果:43例再障病人经CSA联合雄激素治疗后基本治愈9例,缓解9例,进步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2.1%.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6.2%,对照组为68.2%,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伴有CD3+/CD4+与CD3+/CD8+比值<0.6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2%,显著高于CD3+/CD4+与CD3+/CD8+比值>0 6患者(45.5%),P<0.025.未发现明确由于CSA所致肝肾毒性及高血压等严重毒副作用.结论:小剂量新赛斯平联合雄激素治疗再障是一种有效、安全、实用和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兵;孟凡义;刘启发;刘晓力;郑维杨;张钰;黄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脑钠肽(BNP)是一种由心脏分泌的利钠激素,因其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而得名.BNP与心房钠肽(ANP),C型利钠肽(CNP)同属于利钠肽家族,都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的作用,在心衰中可拮抗交感神经、抗利尿激素(ADH)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神经内分泌因素的过度激活从而起到维护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雪青;曾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α-2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1例,随机分成苦参碱+α-2b干扰素组122例,给予苦参碱150 mg+10%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3个月.同时给予α-2b干扰素50 μg肌注,每天1次共10 d,以后50μg肌注,隔日1次,疗程3个月.干扰素组109例,单用α-2b干扰素治疗,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在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ALT及AST基本相同(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65%及45%(P<0.05);抗HBe阳转率分别为60%及37%(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0%及47%(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α-2b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许诚;何清;王松;段钢;林东红;叶涛生;李慧娟;周伯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治疗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随访近7年已经病理确诊且行肿瘤切除手术的12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4年.结果:12例扩大切除后局部复发4例,但无远处转移.4例术后辅以放疗,未见复发.结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切除范围至少需距肿瘤边缘3 cm以上,底部至深筋膜层,而且术后应辅以放疗,以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岚;沈尊理;贾万新;侯明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猪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方法:猪12头,体重11~12 kg,随机分为胰腺炎组(n=6)和对照组(n=6).在麻醉状态下,进腹向胰总管内注入1 mL/kg 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每毫升内含8000~10000 BAEE单位胰蛋白酶,pH 7.6)诱导ASP.以0.9%NaCl磷酸盐缓冲液取代5%牛磺胆酸钠混合液即为对照组.72 h后推注10%KCl 20 mL,处死后立即进胸腹取胰肺组织(多点取材且位置相对固定),用10%福尔马林磷酸缓冲液(pH 7.4)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ASP组胰腺表现为广泛出血、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伴有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生化异常及其他器官功能损害,符合ASP.肺组织水肿明显,部分发生实性变(色泽似肝)、部分呈代偿性肺气肿,偶见灶性或片状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微脓栓形成,炎性区肺泡结构破坏,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呈肿胀、变性、坏死,纤毛粘连、脱落.结论:ASP后肺损伤呈早期弥漫性肺泡损伤,是探讨和研究ASP后急性肺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和防治对策的、更接近于人生理的大动物模型.
作者:屠伟峰;朱维铭;何静;黎介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39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开放伤12例(30.8%),闭合伤27例(69.2%);损伤部位以降部和水平部多见,有33例(84.6%).结果:行十二指肠血肿清除4例,单纯修补术15例,端端吻合术1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漏诊3例(7.7%),误诊6例(15.4%).术后治愈31例(79.4%),死亡8例(20.6%),出现并发症10例(25.6%).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漏诊;早期手术探查,选择合理术式,避免漏诊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郑通标;彭海峰;彭俊生;段君英;阎玉矿;李德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尖锐湿疣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点涂足叶草脂或冷冻、激光、电灼等.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门诊用氟尿嘧啶(5-FU)注射液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并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