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元素硒与人体健康

孙艳

关键词:微量元素硒, 生命过程, 科学家, 化学家, 瑞典
摘要:自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发现了元素硒(Selenium,Se)之后,科学家们对硒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微量元素硒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治疗与复发

    目的:探讨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的治疗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随访近7年已经病理确诊且行肿瘤切除手术的12例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4年.结果:12例扩大切除后局部复发4例,但无远处转移.4例术后辅以放疗,未见复发.结论: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切除范围至少需距肿瘤边缘3 cm以上,底部至深筋膜层,而且术后应辅以放疗,以降低复发率.

    作者:王岚;沈尊理;贾万新;侯明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两年来收治的116例重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转归.结果:62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53.4%,医院感染率为50.9%.感染部位以腹腔多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组出现2个及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4.5%,病死率为56.5%,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容易合并感染,并且影响预后.

    作者:谌辉;周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39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及诊断,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的GDM患者39例及健康孕妇60例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43.59%,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03%,手术产率占82.05%;对照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占6.67%,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手术产率为58.33%.GDM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随血糖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邱代玉;张建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儿童夜间磨牙原因探讨

    1995年1月~2002年12月门诊查治儿童夜间磨牙82例,其中资料较完整68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毛伟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盐酸丁卡因在腰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丁卡因冻干粉剂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丁卡因粉剂组)和对照组(布吡卡因组).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波动,阻滞效果确切,副反应无差异.结论:盐酸丁卡因冻干粉剂作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早期修复足部电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对21例足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21例中19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2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经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部电烧伤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礼廷;徐立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IL-13等因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的影响

    目的:探讨IL-13、ET-1、甲基强的松龙及肝素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周期负控蛋白p27的变化.方法:不同浓度IL-13(10 ng/mL、100ng/mL)、ET-1(10-7mol/L)、甲基强的松龙0.5μg/mL、肝素钠200mg/L和100μg/L,作用于培养的系膜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p27表达水平.结果:IL-13 10 ng/mL浓度组和100ng/mL浓度组p27表达为46.74±3.25和23.8±2.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P<0.05),两不同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ET-1刺激14 h和18 h后p27的表达分别为14.76±1.49和12.18±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5).甲基强的松龙48 h及72 h后p27表达为9.9±1.01和9.12±0.9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肝素钠100mg/L浓度组和200mg/L浓度组p27的表达分别为26.94±1.23和28.04±0.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小球系膜细胞受不同因素作用后细胞周期调节负控蛋白p27表达水平不同.p27在调节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齐晖;李富荣;王新根;黄瑞芳;戴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超声刀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脾切除、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甲状腺、乳腺以及肾囊肿等手术79例.结果:72例用超声刀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40~310min,手术出血平均小于80mL,无术后继发出血.结论:超声刀安全,无烟,凝血功能强,术中出血减少,使手术变得更安全,是腹腔镜手术一种理想的切割、止血工具.

    作者:王东亚;付晓;刘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腮腺B超检查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B超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腮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SS患者23例进行双侧腮腺B超检查和腮腺X线造影检查.B超的阳性病变表现为腮腺导管管径≥3 mm,或回声不均匀,或点状、片状强回声团,或多个、片状低回声区、无回声区,或颌下腺肿大;腮腺X线造影的阳性病变表现为主导管增粗,分支导管减少伴球状或管状扩张.结果:双侧腮腺超声图像显示阳性病变17例(73.9%),X线造影显示阳性病变18例(78.3%),两者诊断吻合率为94.4%.结论:超声探查作为一种方便、价廉且无创伤性的影像技术,对SS患者腮腺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除腮腺X线造影外另一种可供选择的诊断手段,两者互补,临床意义更大.

    作者:王泓;刘淑丽;罗国新;王莎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右室心肌梗死12例诊治体会

    本文总结近2年本院治疗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吴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外阴尖锐湿疣53例观察

    尖锐湿疣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点涂足叶草脂或冷冻、激光、电灼等.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我院门诊用氟尿嘧啶(5-FU)注射液治疗外阴尖锐湿疣,并与复方足叶草脂治疗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羊水胎粪污染的产科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胎粪污染的产科处理时机与方法.方法:对2001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科中羊水为Ⅱ~Ⅲ度污染的440例初产妇的母婴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破膜时羊水粪染(Ⅰ组)有240例,产程中羊水由清亮变为污染(Ⅱ组)有200例,另随机同期产程中羊水清亮的420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2 641例产妇中,羊水胎粪污染的发生率16.6%;粪染组在母体合并症、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在胎心监护异常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上高于羊水粪污Ⅰ组(P<0.01).结论:重视羊水粪染的临床处理.在伴发母体合并症、胎心监护异常及产程中羊水由清亮变为粪染时须积极对症处理,以尽早剖宫产及缩短第二产程.如无上进情况,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

    作者:杨嫦玉;刘俐;陈映婷;孙晓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肝包虫囊肿外囊敞开术的体会

    肝包虫囊肿摘除术后,在肝内遗留的外囊残腔的处理是较棘手的问题,术后因常出现残腔积液、残腔感染甚至形成脓肿而长久不愈.我科自1980~2002年对97例肝包虫囊肿患者行内囊摘除外囊敞开术,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力夏提;丁木拉提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氯化锶在消化道来源转移性骨肿瘤中的治疗和预防价值

    目的:探讨89SrCl2在消化道肿瘤来源的转移性骨肿瘤疼痛中的治疗和预防价值.方法:29例重度以上疼痛消化道肿瘤来源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和2例无疼痛的食管癌骨转移患者,接受89SrCl2静脉注射,剂量均为4uci/kg,治疗后随诊2个月至1年.观察89SrCl2对疼痛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并观察89SrCl2的副反应及对原发瘤和转移病灶的影响.结果:(1)疼痛总疗效:25/29(86%)有止痛效果(SPP+OPPG+CPL),其中17/29(58%)有明显止痛效果(OPPG+CPL),4/29(14%)无效(NE).显效以上(OPPG+CPL)疗效胃癌(100%)>食管癌(64%)>大肠癌(60%)>肝癌(50%)>胰腺癌(33%).(2)疼痛缓解(SPP+OPPG+CPL)起效时间:平均18.5 d;(3)疼痛加剧反应:显效以上(OPPG+CPL)患者10/17(59%)在注射后有疼痛加剧表现,好转疗效患者中(SPP)注射后无疼痛加剧表现.(4)疼痛缓解疗效持续时间:显效以上(OPPG+CPL)平均(48.64±17.03)d,短于好转组(SPP)(70.87±22.37)d(P<0.05);(5)疼痛复发率:好转患者(SPP)复发率1/8(12.5%),显效以上(OPPG+CPL)复发率5/17(29%),高于好转组(SPP)(P<0.05).(6)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和转移灶无明显变化;(7)2例无疼痛食管癌骨转移患注射后保持82 d和105 d无疼痛;(8)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和血液学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89SrCl2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来源的转移性骨肿瘤疼痛有良好治疗和预防作用,且不同的消化道肿瘤间疗效可能有差异,但89SrCl2对原发瘤的肿瘤分泌特性和转移灶大小无明显影响.氯化锶临床应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陆伟;邓登豪;左红梅;朱海杭;张旭东;朱瑞锦;周海中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置管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腘静脉置管局部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5月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分别采用腘静脉置管溶栓术治疗27例、常规药物治疗21例,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的差别.结果:本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显效率92.6%,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2.6 d.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显效率81.0%,总有效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8.7 d.结论:置管溶栓术与常规的药物治疗相比,治愈率、显效率高,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精勇;金星;吴学君;张十一;种振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34例疗效探讨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目前治疗带状疱疹只是按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较少使用干扰素治疗.笔者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采用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碧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Ⅲ度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其中肩锁关节Ⅲ度脱位,为肩锁关节全脱位,因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均断裂,锁骨外侧端翘起,使肩锁关节失去维持稳定的能力,闭合复位极少能保持复位.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共收治肩锁关节Ⅲ度脱位10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席武;周业松;甘克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糖尿病并肺结核督导化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肺结核督导化疗(DOTS)疗效.方法:设立糖尿病并肺结核组54例,并在同期的单纯肺结核患者中选取82例为对照组,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病例均为初治涂阳,执行世行督导化疗方案,观察疗效并随访.结果:糖尿病并肺结核组治疗第2、3、5、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51.9%、64.8%、79.6%、87.0%;对照组第2、3、5、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是65.9%、80.2%、82.9%、92.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分别是46.7%和47.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是13.3%和5.4%.结论:方案适合于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但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邝浩斌;李力刚;李佩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肠肿瘤44例临床总结

    目的:总结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发现临床问题,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我院自1992年至今经手术证实为小肠肿瘤的患者,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的病理类型与以往有关报道基本相似.须注意的是:(1)腹部包块相对少见;(2)十二指肠肿瘤所占比率相对高;(3)恶性肿瘤占绝对优势.结论:(1)腹部包块并不是小肠肿瘤很常见的临床表现;(2)小肠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出现临床表现的小肠肿瘤患者多数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不能依靠症状;(3)需要提高并推广小肠双重对比造影技术来提高诊断水平;(4)十二指肠肿瘤在小肠肿瘤中的发病比率很高,建议怀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降部;(5)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证实小肠肿瘤患者家族史的意义,系统总结小肠恶性肿瘤的预后,科学评估辅助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晶桐;杜红艳;周明;刘玉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气管导管移位致张力性气胸1例

    患者,男,65岁,因胃癌大出血急诊手术.

    作者:官正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