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温胆汤治疗眩晕36例临床观察

田健

关键词:加味温胆汤, 眩晕症,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眩晕36例临床疗效.方法:将眩晕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以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眩晕停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对眩晕症有较好的疗效.
中国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脑新区治疗脑干、小脑病变10例

    目的:研究小脑新区治疗急性脑卒中脑干、小脑病变的临床观察.方法:针刺小脑新区配合头针、体针.结果:10例患者在2~3个疗程后,4例痊愈,3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例无效.结论:针刺小脑新区对急性脑卒中小脑和脑干病变的康复有很大作用.

    作者:王宝钧;王燕妮;王哲;王俊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为化学名为3-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的一类降脂药物的总称,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是心血管病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试验中发现,他汀类药物尚有其他的非降脂作用.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药效比较进行了综述.

    作者:尹浣妹;张丽娟;宋新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萝藦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Ⅰ)、羽扇豆醇正已酸酯(Ⅱ)、β-谷甾醇(Ⅲ)、山奈酚-3-O-α-L-鼠李糖苷(Ⅴ)、山奈酚-3,4'-O-α-L-二鼠李糖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赵丽迎;邓雁如;李金楠;于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俞穴拔罐治疗慢性胃炎138例疗效观察

    笔者从1998年起,采用背俞穴单用拔罐治疗慢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3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00例,女38例,年龄小者17岁,大者52岁,病程短者半年,长者23年.类浅表性104例,浅表性萎缩性胃炎34例,全部病例依据临床症状及纤维胃镜检查,均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接受治疗期间均停用各种药物及其它疗法.

    作者:杨春远;王伟龙;刘强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373例出租车驾驶员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对2373例出租车驾驶员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过度疲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风寒湿热侵袭以及环境污染5种因素,是导致此类人群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朱长刚;项平;尹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临床输液反应的分析及预防

    为了系统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积极的预防措施,现对我科近年来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介绍如下.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98例慢性乙型肝炙患者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慢性乙型肝炙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偏执、恐怖、焦虑、押郁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0.05),男性在强迫、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女性(p<0.01).女性在躯体化和焦虑方面评分明显高于男性(p<0.01-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此的认识,并根据临床特点,有的放矢地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

    作者:丰兵兵;秦爱玲;司桂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肾宁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38例

    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因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现代医学除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治疗外,尚无特效的方法能防止DN的发生发展和恶化,故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早期防治、延缓DN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中药肾宁汤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望;李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干扰素儿科临床应用进展

    干扰素是采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一种无菌、稳定、高纯度的冻干制剂,具有广谱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活性.近年来在儿科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笔者对干扰素在儿科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血压相关调节因子

    高血压病是全世界流行广的心血管疾病,其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更主要的是伴随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受损,与高血压发病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外,近年来多项实验研究表明肾素、醛固酮、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内皮细胞标志物等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作者:王雪梅;李应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素帽临床新用途

    肝素帽是临床广泛运用于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一种用物,另外因其橡胶帽可反复接头皮针输液不会渗漏,为此,我们把肝素帽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方法如下.

    作者:梁爱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汤剂内服并配合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2.1%、91.7%;对照组分别为31.9%、7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微疏肝健胃汤治疗肝郁脾虚、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102例临床观察

    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物(快胃片)平行对照、双盲观察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观察受试病例137例,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35例.基线分析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例分布均衡,可比性良好.临床观察结果的统计学分析表明,超微疏肝健胃汤对肝郁脾虚证疗效、相关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及幽门螺杆菌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血、尿、大便常规和心电图、ALT、BUN、Cr没有发现与用药有关的异常变化.提示疏肝健脾汤是治疗肝郁脾虚、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开发价值,也从一定角度证实了中药超微制剂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苏健;谷晓昱;尹天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加味温胆汤治疗眩晕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眩晕36例临床疗效.方法:将眩晕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予以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眩晕停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对眩晕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田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骨折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骨折属于比较严重的创伤,治疗过程也较复杂,而治疗时的护理工作,同样也很重要.护理做的好,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相反如果没有正确的护理,不仅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甚至引发新疾病.那么,怎样护理才是正确的呢?

    作者:朱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方防治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30例小结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方防治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常规服用希罗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希罗达化疗加用中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方治疗,对照组30例希罗迭化疗加用雏生素B6治疗,两组均21天为1周期,3周期后评价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分级情况.结果:治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手足综合征分级比较,治疗组0、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0、4、2、4、0例,对照组分别为8、8、8、6、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方防治希罗达所致手足综合征有较好疗效,优于临床常规采用的维生素B6.

    作者:蒋益兰;王其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柴胡汤方药分析

    大柴胡汤是仲景治少阳阳明合病证方.此为少阳兼阳明里实证.邪在少阳法当和解,阳明府实,应当攻下.今二经共病,故仲景立大柴胡方以解两经之邪.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作者:高翔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三九免煎鳖甲腰痛安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鳖甲腰痛安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0例门诊病例均采用鳖甲腰痛安颗粒治疗,疗程40天.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鳖甲腰痛安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简便、有效.

    作者:覃薛文;向孝松;雷春湘;廉世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配合与护理

    对67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应用关节镜技术镜下成形术,通过术前准备,术中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及时、准确、顺利地完成手术,从而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峰;林雪梅;程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改良牵引角度配合手法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牵引角度配合手法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临床的疗效.方法:将120例LID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63例,采用改良牵引架角度20~25℃骨盆牵引,正清风痛宁针、片联用、手法、针灸.B组(对照组)57例采用平卧骨盆牵引、药物及手法、针灸同A组.两组均为持续牵引,时间为每日6~8h,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4,3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显效率为82.54%,有效率为93.65%;B组显效率为64.91%,有效率为89.47%,比较两组显效率X2=4.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牵引角度配合手法等综合治疗与平卧持续牵引治疗LIDP总有效率相近,但前者疗效更理想.

    作者:甘文;刘华文;袁艳辉;李芳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