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法洛四联症一期根治术初步体会

夏园生;李维光;刘威;杨盛春;梁建华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婴儿, 根治术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法洛四联症在婴儿期行一期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总结3年所行一期根治术的婴儿期法洛四联症9例,全部患儿均在中度低温下正中切口入胸行一期根治术.结果:本组9例术后4例低心排,全部存活,紫绀消失,随访6个月至2年,停用洋地黄后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婴儿期法洛四联症可以采用一期根治术,且手术治疗远远低于非手术治疗的自然死亡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在胸腺瘤术后肌无力危象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胸腺瘤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情况及预后,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在肌无力危象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38例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12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治疗过程中查血气分析,出院后随访.结果:发生肌无力危象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明显改善,提高了治愈率,大大降低了病死率,仅有1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出院后随访表明,大部分患者不再需要药物治疗.结论:胸腺瘤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高,及早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适时脱机,同时行血浆置换、化疗、胸腺放疗、吡啶新斯的明、强的松等综合治疗措施,防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秦成名;刘伯毅;刘安永;郑翔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不阻断血流移植肾动静脉搭桥术2例

    2001年4月至6月本科2例尿毒症患者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时因分别出现动静脉吻合口狭窄,在不阻断血流的情况下行搭桥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邓志雄;何恢绪;聂海波;曾伟生;王元利;朱云松;黄孝庭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盐酸美他环素治疗恙虫病17例疗效观察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感染人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有疫区不断扩大,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对其防治已日益重视[1,2].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颇多,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美他环素治疗恙虫病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隆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虹膜后粘连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

    虹膜睫状体炎、穿孔性眼外伤以及抗青光眼术后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虹膜后粘连,并且出现伴小瞳孔的并发性白内障,给白内障手术带来困难.术中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手术失败.为讨论此类手术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现将本人2002年随广东省复明2号白内障手术车实施的22例(22眼)虹膜后粘连的白内障手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洪华;常大川;郑鲜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22例外科治疗

    我院自1993年6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2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现将有关问题进行浅析.

    作者:杨哲;张广福;姜冠华;郑晓舟;张鲁英;张维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广州市儿童医院2003年国家级继教项目举办时间变更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患者的疗效.方法:在内分泌门诊选择40例确诊PC0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共3个月,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LH、FSH、T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结果:服二甲双胍3个月后,PCOS患者的LH、T水平均显著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1),有5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受孕,25例患者月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及好转.结论: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明显降低PCOS患者的LH、T水平,纠正胰岛素代谢异常,使部分PCOS患者的月经规则,使之排卵及受孕.而且口服二甲双胍时副反应轻,价格不贵,可以作为PCOS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顾正田;黄燕冰;林乔儿;廖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外科性糖代谢障碍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手术创伤后的高代谢应激反应的重要特征就是高血糖反应(hyperglycemia),有人称之应激性或外科性糖尿病(stress diabetes或surgical diabetes).其实,高血糖反应也是机体受伤害刺激后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通过增加可利用的糖以保证糖原依赖性组织如脑的足够的能量供应,抑制炎性反应、促进伤口愈合[1].

    作者:屠伟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稳定转染融合基因TFL舌癌细胞系的建立及辐射敏感性实验

    目的:构建含FADD及TNFR1基因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稳定转染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中,检测建系细胞T-TFL的生物学性状,并初步观察T-TFL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方法:反转录PCR获得人FADD及TNFR1基因cDNA,重组PCR法构建含二者功能结构域的融合基因TFL;阳离子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FL基因入Tca-8113细胞中,Westem blot检测融合蛋白TNFR1/DED表达,通过生长曲线检测T-TFL细胞的生物学性状;MTT法检测γ射线对T-TFL细胞的作用效应.结果:获得了人FADD及TNFR1基因并构建成功融合基因TFL,转染入Tca-8113细胞后,能表达融合蛋白TNFR1/DED活性,且T-TFL细胞与亲本Tca-8113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无明显差异,T-TFL细胞明显增强了对辐射的敏感性.结论:T-TFL细胞能增强对辐射的敏感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刘大庆;司徒镇强;周树夏;王成济;杨安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实用肝脏病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123例分析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常见的致病原,虽然大多症状较轻,但其较易发生肠道外感染或损害.每年发展中国家约有87万人死于本病[1],心肌损害是其中死亡原因之一,我院2002年1月至12月共收治轮状病毒肠炎123例,发生心肌损害87例,占70.73%,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日勉;包忠宪;田青;冼雄辉;丘小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人体必需脂肪酸摄入平衡的临床研究进展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来讲,是一种必需脂肪酸,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长键脂肪酸,根据其结构中甲基端起第一个不饱和双键所联结的碳原子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将此分为n-3、n-6、n-9等系列.人们认识它已有70多年的历史,早期工作的重点在n-6系列中,它包括亚油酸(LA)和花生四烯酸(AA),它是生长、生殖和维护正常皮肤所必需的.近,通过研究可知n-3系列中α-亚油酸(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体更为重要.

    作者:严文波;施诚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小儿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结合切割吸引器技术行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麻醉方法及管理对手术及小儿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患儿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实施血液稀释,先用乳酸钠林格氏液10 mL·kg-1·h-1,继之输注贺斯10 mL·kg-1·h-1,速度均为5 mL/min,然后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维持.手术开始时实行控制性降压,用尼卡地平及艾司洛尔,先分别给予负荷量,前者为10ug/kg,后者为0.5 mg/kg,继之分别用微量泵输注维持量.尼卡地平以1~2μg·kg-1·min-1速度调整MAP60~70 mmHg之间,艾司洛尔50~100μg·kg-1·min-1速度使HR在70~80次/min.术中麻醉维持用安氟醚或异氟醚,静脉点滴阿曲库胺.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吸入麻醉药,加用异丙酚分次静注1~2 mg·kg-1·次-1.结果:全组53例患儿术中麻醉及血流动力学均保持平稳.术中出血量少,无需输血.术后均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无误吸及肺不张,无心衰及肺水肿.结论:通过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出血,加强术中监测、强调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彻底清醒是手术麻醉的关键.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83例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2月9日至5月26日收治的83例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83例患者男37例、女46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0.0±14.5)岁.42例(50.6%)有密切接触史,100%有发热症状,20例(24.1%)38.0~39.0℃,59例(71.1%)39.0℃以上,平均热程(11.7±7.6)d,同时伴有咳嗽、畏寒等;78例(94.0%)血WBC正常或降低,46例(55.4%)淋巴细胞低于正常范围以下;胸片多数表现絮状、磨砂玻璃样渗出性阴影,病灶多在下肺野,55例(66.3%)呈多叶病灶,62例(74.7%)重症患者,平均(16.6±6.1)d病灶吸收好转,3例死亡,病死率3.6%,结论:SARS具有传染性,发热为主要症状,血WBC正常或降低,胸片多数表现渗出性阴影,多侵犯下肺野以及多叶病变,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邝浩斌;谭守勇;李德宪;王维勇;陈志宏;何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蒙洛英注射液的退热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新药蒙洛英注射液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体温超过38.5℃的发热病人70例,使用蒙洛英2 mL深部肌肉注射.结果:蒙洛英退热效果显著,其显效率为88.6%,总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蒙洛英注射液临床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嘉民;王彤;施旖旎;钟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及CT对肠道淋巴瘤分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肠道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肠道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的主要特点如下,(1)肿块型,肠壁局限性增厚凸向肠腔形成大于3 em肿块;(2)结节型,肠壁不均匀增厚,形成多个结节;(3)浸润型,肠壁广泛增厚,肠腔变窄;(4)所有病例除肠道病灶外,同时伴有腹腔或腹膜后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或散在分布,或融合成块,增强扫描肿块和肿大淋巴结为轻度强化.结论:CT可较好地显示肠道淋巴瘤以及肠外淋巴结受累情况,对肠道淋巴瘤的分型和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正兵;曹惠霞;于凤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听神经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目的:评价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对听神经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LekseⅡγ-刀治疗听神经瘤119例,并随访1~5年.扫描定位用1.5 Tesla磁共振仪,剂量规划系统为γ-plan4.0版.肿瘤体积0.02~20.8 cm3,周边剂量9~17Gy,平均13.1 Gy;中心剂量18~45 Gy,平均32.3 Gy;靶点数2~10个,平均4.2个.结果:肿瘤体积缩小95例(79.8%),其中显效16例(13.4%),无变化14例(11.8%),增大10例(8.4%).61例(51.3%)听力有保存,11例(9.2%)听力有改善;5例半年后出现面瘫,1例持续5周后消失,2例经再次手术后好转,另外2例有永久面瘫;3例病人出现三叉神经痛,2例为一过性,1例服药好转.结论:伽玛刀治疗对听神经瘤具有良好的控制生长作用,尤其适合体积<6.5 cm3及不宜开颅手术的病人,对颅神经的损伤风险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军潮;王伟民;吴鸿勋;蒋晓星;李天栋;张聿浩;贺道华;覃子衡;周丽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胰腺横断伤的处理及并发症防治

    目的:探讨胰腺横断伤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腺横断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8例,死亡1例.并发症:胰瘘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腹腔脓肿2例,应激性溃疡1例,ARDS 1例.结论:手术探查为诊断胰腺横断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有无合并伤;术式的正确选择,术中严密止血、合理切除、疏通胰管、充分引流,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胜华;胡志前;陈芝翠;黄家财;郭启智;邓益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混合痔术后肠腔内大出血1例

    患者男,44岁,混合痔,1%利多卡因注射液骶管阻滞麻醉后,混合痔外修内扎术,麻醉手术顺利,计45 min.术毕血压17/11 kPa,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送回病房.

    作者:任国仓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肥胖症脂肪组织表达蛋白差异筛选初步研究

    目的:比较肥胖症患者和非肥胖对照者脂肪组织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脂肪组织总蛋白,PD-Quest软件分析电泳结果,选择有显著差异的蛋白点做介质辅助的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结果:两种脂肪组织标本大部分蛋白点匹配,经MALDI-TOF-MS分析和数据库搜索有一个未知蛋白和两个已知序列蛋白在两种脂肪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MALDI-TOF-MS是进行脂肪组织蛋白质组研究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这些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可以进一步明确肥胖症的病因,为药物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尹晓;刘志芬;王璇;骆天红;李果;罗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