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庆;司徒镇强;周树夏;王成济;杨安钢
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常见,易累及肾脏,并且过敏性紫癜肾炎治疗中无特殊药物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我院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治疗紫癜肾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舒远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实验性颅脑损伤大鼠血浆内啡肽(β-EP)、内皮素(ET)及脑水肿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Wistar大鼠6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伤后半小时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纳洛酮(苏诺)10 mg/k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伤后1、3、8、24 d处死,以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的变化,放免法监测血浆β-EP、ET改变.结果:实验组脑水肿程度较对照组轻,血浆β-EP、ET轻度升高,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纳洛酮可以降低实验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浆β-EP、ET的浓度,减轻脑水肿.
作者:巴特尔;李兴勇;王维平;张建生;丁永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国产新药蒙洛英注射液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体温超过38.5℃的发热病人70例,使用蒙洛英2 mL深部肌肉注射.结果:蒙洛英退热效果显著,其显效率为88.6%,总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蒙洛英注射液临床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嘉民;王彤;施旖旎;钟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提高法洛四联症在婴儿期行一期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总结3年所行一期根治术的婴儿期法洛四联症9例,全部患儿均在中度低温下正中切口入胸行一期根治术.结果:本组9例术后4例低心排,全部存活,紫绀消失,随访6个月至2年,停用洋地黄后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婴儿期法洛四联症可以采用一期根治术,且手术治疗远远低于非手术治疗的自然死亡率.
作者:夏园生;李维光;刘威;杨盛春;梁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化的必要途径.人们在交往中传递各种信息,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情感的培养,意志的激励和人格的健全.护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也是交往愿望为迫切的时期,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不仅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职业素养的提高.
作者:尉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杓型与非杓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杓型组52例,非杓型组60例,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组.对3组的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的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n-DBP差异均高于对照组,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24 h-SBP、24 h-DBP、d-SBP、d-DBP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明显.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24h-SSD、24 h-DSD、d-DSD差异有显著意义,非杓型组低于杓型组.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均值水平应同时评价.
作者:陈效畅;邝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细胞粘附分子概述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泛指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间相互结合,起粘附作用的膜表面或膜外糖蛋白.CAMs的种类很多,目前根据CAMs的化学结构和功能特点将其分类为:(1)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2)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3)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ffamily,IGSF);(4)钙粘附素家族(cadhedn family);(5)尚未被归类的细胞粘附分子,如CD44、CD36等.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各种白细胞表面.
作者:潘景业;金可可;陈雷;傅国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鼻中隔偏曲的类型、部位以及程度的多样化,使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在处理一些深在的偏曲时有一定的难度.我院1996~2001年开展了内窥镜鼻中隔成形术,共治疗患者29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慧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5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安装AAI或DDD型起搏器后,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治疗:负荷量0.2g,每天3次,7 d;继以0.2 g,每天2次,7 d;维持量为0.1~0.2 g,每天1次,长期维持.结果:1例囊袋积血,钝性分离伤口1.0 cm清除积血后痊愈,其余病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6~102个月,均获显效,随访期间未发现起搏器的并发症和胺碘酮的副作用;电极导管植入即时、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起搏阈值(固定脉宽0.5 ms)心房电极分别为(0.55±0.04)V,(0.62±0.04)V,(0.56±0.04)V;心室电极分别为(0.49±0.09)V,(0.61±0.06)V,(0.69±0.07)V.结论:AAI及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动过缓并阵发心房纤颤疗效好、安全.
作者:靳晨亭;周万兴;陆蕙;刘群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ARⅥ组26例,其中心电图25例STV3R~V6R↑≥1mm,24例STⅢ↑/STⅡ↑≥1,对照组38例,其中心电图1例STV3R~V6R↑≥1mm,2例STⅢ↑/STⅡ↑≥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TV3R~V6R↑≥1 mm是诊断ARⅥ的主要依据,而STⅢ↑/STⅡ↑≥1可作为诊断ARVI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梁勇;孙芸芸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手术创伤后的高代谢应激反应的重要特征就是高血糖反应(hyperglycemia),有人称之应激性或外科性糖尿病(stress diabetes或surgical diabetes).其实,高血糖反应也是机体受伤害刺激后所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通过增加可利用的糖以保证糖原依赖性组织如脑的足够的能量供应,抑制炎性反应、促进伤口愈合[1].
作者:屠伟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自1995年开始,我院采用经尿道电气化加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45例,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作者:简百录;邓小枫;张康泰;王亚晖;宦启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胰腺横断伤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腺横断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8例,死亡1例.并发症:胰瘘2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腹腔脓肿2例,应激性溃疡1例,ARDS 1例.结论:手术探查为诊断胰腺横断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有无合并伤;术式的正确选择,术中严密止血、合理切除、疏通胰管、充分引流,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胜华;胡志前;陈芝翠;黄家财;郭启智;邓益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患者的疗效.方法:在内分泌门诊选择40例确诊PC0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共3个月,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LH、FSH、T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结果:服二甲双胍3个月后,PCOS患者的LH、T水平均显著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1),有5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受孕,25例患者月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及好转.结论: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明显降低PCOS患者的LH、T水平,纠正胰岛素代谢异常,使部分PCOS患者的月经规则,使之排卵及受孕.而且口服二甲双胍时副反应轻,价格不贵,可以作为PCOS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顾正田;黄燕冰;林乔儿;廖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感染人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有疫区不断扩大,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对其防治已日益重视[1,2].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颇多,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美他环素治疗恙虫病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隆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单侧迷走神经支配下的胃动力.方法:选用12只健康成年家兔,全麻下将测压导管置于胃窦内,分别以电刺激兴奋双侧迷走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右迷走神经,测量三种不同状态下胃蠕动频率及蠕动波压力,并进行相互间比较.结果:单独刺激左迷走神经、右迷走神经兴奋时胃动力指数分别占双侧迷走神经兴奋时胃动力指数的69%(0.69±0.22)和22%(0.22±0.20),左迷走神经兴奋时的胃动力优于右迷走神经兴奋时的胃动力,并高于基本胃动力标准.结论:左迷走神经是影响胃动力的优势神经,食管癌切除术中只要保留左迷走神经,仍可望获得满意的胃动力.
作者:吴发福;周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与疾病的相关机制.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多肽抗体谱(ENA谱),以散射免疫比法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以20例慢性乙型肝炎为病人对照,2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伴ANA、ENA谱、RF(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也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其中RF的检出阳性率高(26/54),ENA谱中以抗SS-B或抗SS-A阳性为主要反应(15/17).结论:慢性HCV感染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现象,应引起临床在对疾病监测及治疗和对相关机制探讨时的重视.
作者:张悦;朱玉琨;王惠萱;李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椎间植骨一期内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方法:总结14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内固定、病灶清除、椎间植骨的治疗效果.结果:14例结核患者都治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脊柱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结论:一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效果良好、安全.
作者:熊国忠;陶丽;雷明全;黄永红;宋俊;叶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SIMV+PEEP),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动脉血气中pH、PaO2、SaO2、PaO2/FiO2的变化以及患者HR、PR、MBP的临床变化.结果:19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经呼吸机辅助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PaO2、PaCO2、SaO2、PaO2/FiO2及HR、PR、M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0.05<P<0.01);15例抢救成功,顺利脱机,4例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发作的有效措施,疗效肯定,适应证应放宽,急诊应及早使用.
作者:孙师元;杜立峰;梁春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自1993年6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2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现将有关问题进行浅析.
作者:杨哲;张广福;姜冠华;郑晓舟;张鲁英;张维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