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远琴
目的:评价国产新药蒙洛英注射液的退热疗效.方法:选择体温超过38.5℃的发热病人70例,使用蒙洛英2 mL深部肌肉注射.结果:蒙洛英退热效果显著,其显效率为88.6%,总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蒙洛英注射液临床退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嘉民;王彤;施旖旎;钟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Ⅰ型胶原的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不同程度抑制Ⅰ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分泌.结论:丹参酮ⅡA可显著抑制HSC的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
作者:杨伟峰;陈厚昌;夏笔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黄疸的临床特点、分析黄疸的病因、探讨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出现黄疸的VLB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VLBWI血清胆红素浓度>255μmol/L(15 mg/dL),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9例,占44.62%(29/65),患儿胎龄平均为31周,出生体重平均为1 362G;黄疸出现时间平均为55.46h,黄疸达高峰时间平均为6.8 d,血清胆红素浓度高平均为327.5μmol/L(19.15 mg/dL),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22 d.血清胆红素浓度<255μmol/L(15 mg/dL)者36例,占55.38%(36/65),患儿胎龄平均为30周,出生体重平均为1 198 g;黄疸出现时间平均为36.7 h,黄疸达高峰时间平均为4 d,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10 d.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易出现黄疸与红细胞寿命较短、肝功能发育不成熟、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根据患儿日龄、出生体重、疾病情况行蓝光治疗,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换血和核黄疸发生率.
作者:佘文;宋燕燕;吴育群;李坚;黄翠玲;高伟玲;叶青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男,44岁,混合痔,1%利多卡因注射液骶管阻滞麻醉后,混合痔外修内扎术,麻醉手术顺利,计45 min.术毕血压17/11 kPa,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送回病房.
作者:任国仓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2月9日至5月26日收治的83例SARS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83例患者男37例、女46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0.0±14.5)岁.42例(50.6%)有密切接触史,100%有发热症状,20例(24.1%)38.0~39.0℃,59例(71.1%)39.0℃以上,平均热程(11.7±7.6)d,同时伴有咳嗽、畏寒等;78例(94.0%)血WBC正常或降低,46例(55.4%)淋巴细胞低于正常范围以下;胸片多数表现絮状、磨砂玻璃样渗出性阴影,病灶多在下肺野,55例(66.3%)呈多叶病灶,62例(74.7%)重症患者,平均(16.6±6.1)d病灶吸收好转,3例死亡,病死率3.6%,结论:SARS具有传染性,发热为主要症状,血WBC正常或降低,胸片多数表现渗出性阴影,多侵犯下肺野以及多叶病变,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
作者:邝浩斌;谭守勇;李德宪;王维勇;陈志宏;何刚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杓型与非杓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异性及临床意义.方法: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杓型组52例,非杓型组60例,42例正常人作对照组.对3组的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的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n-DBP差异均高于对照组,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24 h-SBP、24 h-DBP、d-SBP、d-DBP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明显.杓型组与非杓型组的24h-SSD、24 h-DSD、d-DSD差异有显著意义,非杓型组低于杓型组.结论: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均值水平应同时评价.
作者:陈效畅;邝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腹部外科疾病并巨大腹股沟斜疝的老年男性临床较常见.因年龄大、合并症多及疾病本身因素,剖腹手术有极大的风险.而当腹部疾病又合并腹股沟疝时,尤其是巨大疝时,若不处理,术后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杜明国;王建国;王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来讲,是一种必需脂肪酸,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长键脂肪酸,根据其结构中甲基端起第一个不饱和双键所联结的碳原子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将此分为n-3、n-6、n-9等系列.人们认识它已有70多年的历史,早期工作的重点在n-6系列中,它包括亚油酸(LA)和花生四烯酸(AA),它是生长、生殖和维护正常皮肤所必需的.近,通过研究可知n-3系列中α-亚油酸(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人体更为重要.
作者:严文波;施诚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提高法洛四联症在婴儿期行一期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总结3年所行一期根治术的婴儿期法洛四联症9例,全部患儿均在中度低温下正中切口入胸行一期根治术.结果:本组9例术后4例低心排,全部存活,紫绀消失,随访6个月至2年,停用洋地黄后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婴儿期法洛四联症可以采用一期根治术,且手术治疗远远低于非手术治疗的自然死亡率.
作者:夏园生;李维光;刘威;杨盛春;梁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心电图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ARⅥ组26例,其中心电图25例STV3R~V6R↑≥1mm,24例STⅢ↑/STⅡ↑≥1,对照组38例,其中心电图1例STV3R~V6R↑≥1mm,2例STⅢ↑/STⅡ↑≥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在STV3R~V6R↑≥1 mm及STⅢ↑/STⅡ↑≥1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STV3R~V6R↑≥1 mm是诊断ARⅥ的主要依据,而STⅢ↑/STⅡ↑≥1可作为诊断ARVI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梁勇;孙芸芸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急性喉炎患儿9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绮平;陈崇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吸末正压(SIMV+PEEP),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动脉血气中pH、PaO2、SaO2、PaO2/FiO2的变化以及患者HR、PR、MBP的临床变化.结果:19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经呼吸机辅助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H、PaO2、PaCO2、SaO2、PaO2/FiO2及HR、PR、M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0.05<P<0.01);15例抢救成功,顺利脱机,4例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发作的有效措施,疗效肯定,适应证应放宽,急诊应及早使用.
作者:孙师元;杜立峰;梁春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窥镜结合切割吸引器技术行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麻醉方法及管理对手术及小儿循环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患儿均采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即开始实施血液稀释,先用乳酸钠林格氏液10 mL·kg-1·h-1,继之输注贺斯10 mL·kg-1·h-1,速度均为5 mL/min,然后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维持.手术开始时实行控制性降压,用尼卡地平及艾司洛尔,先分别给予负荷量,前者为10ug/kg,后者为0.5 mg/kg,继之分别用微量泵输注维持量.尼卡地平以1~2μg·kg-1·min-1速度调整MAP60~70 mmHg之间,艾司洛尔50~100μg·kg-1·min-1速度使HR在70~80次/min.术中麻醉维持用安氟醚或异氟醚,静脉点滴阿曲库胺.手术结束前30min停用吸入麻醉药,加用异丙酚分次静注1~2 mg·kg-1·次-1.结果:全组53例患儿术中麻醉及血流动力学均保持平稳.术中出血量少,无需输血.术后均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无误吸及肺不张,无心衰及肺水肿.结论:通过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以减少出血,加强术中监测、强调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彻底清醒是手术麻醉的关键.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与疾病的相关机制.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5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多肽抗体谱(ENA谱),以散射免疫比法检测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以20例慢性乙型肝炎为病人对照,20例体检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伴ANA、ENA谱、RF(IgM)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也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其中RF的检出阳性率高(26/54),ENA谱中以抗SS-B或抗SS-A阳性为主要反应(15/17).结论:慢性HCV感染者普遍存在自身免疫现象,应引起临床在对疾病监测及治疗和对相关机制探讨时的重视.
作者:张悦;朱玉琨;王惠萱;李雪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0S)患者的疗效.方法:在内分泌门诊选择40例确诊PC0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1 500mg/d,共3个月,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LH、FSH、T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结果:服二甲双胍3个月后,PCOS患者的LH、T水平均显著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及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1),有5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受孕,25例患者月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及好转.结论: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明显降低PCOS患者的LH、T水平,纠正胰岛素代谢异常,使部分PCOS患者的月经规则,使之排卵及受孕.而且口服二甲双胍时副反应轻,价格不贵,可以作为PCOS患者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顾正田;黄燕冰;林乔儿;廖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并发糖尿病.轻者治疗中断,延误原发病治疗,重则引起代谢紊乱,糖尿病性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在恶性血液病治疗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是保证完成治疗的基础,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稳静;陈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恙虫病是由立克次体感染人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有疫区不断扩大,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对其防治已日益重视[1,2].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颇多,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美他环素治疗恙虫病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隆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患者男,67岁,因言语欠流利5个月,双下肢麻木2个月,无力1个月,伴饮水呛咳,大小便障碍20 d于2001年6月16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出现头晕、颈痛,以后渐消瘦.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根发硬、言语欠流利,即来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额叶小片状低密度灶,给予治疗不见好转,并进行性加重.
作者:徐淑云;刘志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自1993年6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2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现将有关问题进行浅析.
作者:杨哲;张广福;姜冠华;郑晓舟;张鲁英;张维青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