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焕银;吴晓钟;邹敏贞
目的:总结分析156例创伤性死亡的基本情况,探讨创伤性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156例创伤性死亡病例,利用ASCOT法计算生存概率Ps,将其分成3组:Ps<25%为不可防止的死亡(NP);25%≤Ps<75%为有可能防止的死亡(PP);Ps≥75%为可防止的死亡(DP).并比较3组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修正创伤记分(RT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SBP、RR,损伤部位,院前时间和伤后至接受手术的时间.结果:Ps值在1.1%~98.4%之间,其中NP86例,PP 32例,DP 38例.3组间的ISS、RTS、GCS、RR,损伤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院前时间和伤后至接受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类伤员救治仍然困难;缩短院前时间,重视创伤后生理指标变化,准确的伤情评估,快速有效的确定性治疗有可能防范PP、DP类患者创伤性死亡的发生.
作者:陈锡林;王维平;汪维生;王东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0例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20例对照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前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TNF-α),24h蛋白尿定量,尿白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蛋白尿的排泄与血、尿肿瘤坏死因子呈正相关,血、尿TNF-α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己酮可可碱能降低血、尿TNF-α,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排泄,且短期内对肾功能无影响.结论:己酮可可碱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排泄,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
作者:甘宁;孔耀中;刘少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静脉受侵犯,术中腋静脉切除及血管重建的方法、以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方法:总结8例累及腋静脉的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及合并腋静脉切除及重建术的经验,其中腋静脉切除、端端吻合术3例,人工血管移植术5例.结果:随访4个月~1年,除5例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轻度水肿外,未出现血管内血栓,腋下肿瘤未复发.结论:对累及腋静脉血管壁的乳腺癌行合并腋静脉段切除及重建,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有利于术后综合性治疗.
作者:邱铝;穆向明;宋立军;范晓敏;时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服龙血竭胶囊在治疗各种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方面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至2003年间54例各种不同程度痔患者应用龙血竭胶囊治疗的效果,并将其与51例使用常用痔疮栓剂或/和膏剂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龙血竭胶囊能明显缓解不同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患者的出血、脱垂和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率达88.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长,并可明显减少痔患者不得已接受激光或手术治疗的必要.结论:龙血竭胶囊在治疗不同程度内、外痔和混合痔方面有疗效,值得推荐用于痔的治疗.
作者:关志斌;欧羡虹;肖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硬膜外曲马多术后自控镇痛对血清皮质醇、血糖和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中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15例.镇痛组术后硬膜外曲马多采用持续和PCA混合模式给药,对照组术后间断肌注哌替啶50~100mg镇痛.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循环系统的变化,检测围术期及术后病人血糖及皮质醇水平.结果:VAS评分镇痛组比对照组低,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镇痛组术后血清皮质醇升高的持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术后第1天、第2天的结果相比,两组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意义(P<0.05,P<0.01);血糖的变化,镇痛组术后即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第1天仍较术前为高,两组相比,P<0.05.结论:硬膜外曲马多术后自控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地防止机体应激性反应.
作者:李圣平;邹时宏;王年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对抢救患儿生命,促进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如操作不当,技术不熟练等均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并可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小儿皮肤娇嫩,静脉细小,加上患病时皮肤弹性不良,表浅静脉凹陷,给穿刺增加了一定难度.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对小儿浅表静脉穿刺作一粗浅探讨.
作者:乔玉秀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基因的生物学定义是编码一条多肽链或一个RNA分子所必需的所有DNA顺序.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基本结构是DNA双螺旋结构,是涉及某种蛋白质或造血干细胞移植酶的遗传上的基本功能单位.尽管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多种资料表明白血病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各种基因异常在不同类型白血病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Helena SPIFE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方法:用HelenaSPIFE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确立了该法的参考值范围,分析了该法的精密度和干扰因素,同时将该法与传统的醋酸薄膜电泳方法(CAE)进行了比较.结果:AGE测定了72例正常人血清中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的浓度,确立其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3.2~49.8 g/L,1.8~3.8 g/L,4.6~9.3g/L,7.3~12.3 g/L,9.5~19.4 g/L.批内、批间精密度在1.21%~2.77%和3.70%~5.57%之间.基本不受黄疸、血脂和溶血的干扰.与CAE比较,5个蛋白区带中,除肾病综合征的β球蛋白、急性时相反应的α2球蛋白外(相关系数r分别为0.788和0.769),其他区带的相关性好,r值在0.823和0.975之间.结论:电泳法(AGE)测定值与传统法基本一致,AGE且自动化,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适合临床常规使用.
作者:李先平;王敏;杨江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低血糖是小儿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代谢紊乱,我院近有2例小儿在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严重低血糖,现报告如下.
作者:屠伟峰;戴建强;刘岩;张军龙;郄文斌;魏涧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为28.8%,比既往文献报道明显下降,而无基础心脏病比例23.1%,比既往文献报道明显升高.发热仍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症状及首发症状,其次为贫血(50%)及脏器栓塞(19.2%),血培养阳性率为30.8%,其中主要是草绿色链球菌(31.3%)和表皮萄葡球菌(18.8%).51.9%经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1.5%,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及脑栓塞.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和致病菌发生了变化,心功能状态及有无脏器栓塞是决定其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华发;朱可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基本药物之一,它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缓解率及长期存活率.随着L-ASPP的广泛应用,其毒副作用亦逐渐显现,且为人们重视.1997年7月至2003年5月我院有51例患儿应用L-ASP治疗,现对其毒副作用情况作回顾总结分析.
作者:陈华丽;李燕;叶小英;秦秀群;彭碧秀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原则首先是中止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使急性腹膜炎好转以抢救病人生命,其次考虑溃疡的根治问题[1].自引进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以来,多数胃十二指肠溃疡可经药物治疗而获痊愈[2].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单纯缝合术加药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并对52例患者进行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怀;石学林;黄广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马王堆社区糖代谢异常(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AGM),包括糖尿病(DM)、糖耐量异常(IGT)及空腹血糖异常(IFG)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其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该社区831人进行AGM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AGM、DM、IGT、IFG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此次调查新发现的DM占全部DM 78.5%,其中无症状者占54.9%.IGT和IFG患病率女>男.(2)DM、IGT组平均年龄大于糖代谢正常组.70岁以前,DM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IGT患病率在40岁以后逐步上升.(3)肥胖组AGM、DM和IGT患病率高于正常体重组,其AGM、DM患病率高于超重组;超重组IGT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组.DM、IGT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高于正常体重组,IFG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低于DM组.(4)DM、IGT组高血压患病率较IFG及糖代谢正常组高.DM、IGT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IFG及糖代谢正常组.(5)有DM家族史者AGM的发生率与无家族史者无差异.(6)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与腰臀比、年龄呈正相关,女性高于男性;餐后2 h血糖与年龄、腰臀比、体重指数呈正相关,数值女性高于男性,与家族史有关.结论:长沙市马王堆社区AGM、DM、IGT、IFG的患病率分别为36.7%、9.5%、14.8%、12.4%,年龄、性别、腰臀比、体重指数、DM家族史是AGM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平芳;何凌;廖二元;唐炜立;颜湘;杨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胸大肌肌皮瓣是近代头颈外科发展应用较广的肌皮瓣,大多认为该皮瓣能给予患者、特别是体弱及进展期肿瘤患者一种较为满意的外观及功能的修复手段[1].可以修复口底、舌根、颈侧及颈前、颌面部的组织缺损,并且修复的范围充分,所含的组织丰富.缺点是破坏了术侧胸部的外观,对胸大肌所涉及的肌力有较大的损伤,而且对呼吸功能亦有轻度的影响,特别可能对FVC(用力肺活量)有影响,因而,对术前已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考虑应用其他的肌皮瓣修复[2].
作者:罗欣荣;贺湘波;喻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在心包积液中放置心包引流管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18例住院的心包积液患者,采用改良的心包穿刺方法,并在心包中放置心包引流管,根据病情的需要抽放心包积液,或者进行药物治疗,直至心包积液消失,拔出引流管.结果:18例患者全部在B超指引下一次穿刺成功,顺利放置心包引流管,没有出现心肌、血管损伤或者感染等并发症,避免二次以上的心包穿刺.心包引流管放置的平均时间为(3.4±0.8)d.结论:在心包积液中放置心包引流管的方法安全、实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国鸿;罗发强;陈启华;卢燕红;岑仲然;程木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Coleman和Rubens对587例乳腺癌致死的病例研究发现骨转移发生率为83%;仅27%的病例出现肺或肝转移,表明骨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1].乳腺癌骨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一般为20~30个月,而乳腺癌软组织转移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5个月;现有研究显示姑息性放疗和手术对骨转移的治疗并不理想;骨转移癌一般对激素治疗和化疗均不敏感.
作者:杨静;王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以上消化道为主的症候群,发病率甚高.我们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采用红霉素治疗FD 7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东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胫骨交锁髓内钉+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在治疗浮膝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51例浮膝损伤患者,其中16例行交锁髓内钉治疗,35例使用钢板/DCS作对照,均随访至取内固定术后6个月.结果:肢体功能恢复髓内钉组优于钢板组,P<0.05;并发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交锁髓内钉在部分浮膝损伤的治疗有优良效果,通过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扩大交锁钉的手术适应证.
作者:包洪卫;瞿南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生殖器疱疹病例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痊愈率为90%,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痊愈率85.7%及总有效率94.3%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万乃洛韦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7 d,阿昔洛韦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6 d,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t=2.01,P<0.05).结论: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起效快,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谢龙元;黄电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剖宫产采用吸刮残留蜕膜、胎膜或胎盘组织,术毕纠正子宫位置,按压宫底的方法,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按吸刮方案执行的100例(吸刮组)列为研究组,未执行者(按习惯采用干纱布擦宫腔、宫颈扩张术、掏阴道)100例(擦宫腔组)列为对照组,两组共200例.观察术后体温、产后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产褥病率、腹部切口感染、产后42 d复查、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配合程度,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高体温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退热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量、研究组较对照组短(少),有统计学意义;子宫复旧不良、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愿意遵从医嘱,认为手术做得好.结论:剖宫产术中采用吸刮术、术毕纠正子宫位置、按压宫底的方法比干纱布擦宫腔、宫颈扩张术、掏阴道的方法更有利于产妇康复.
作者:李晓玲;马丽红;陈晋;李新毅;刘玉川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