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杰;刘洁;李俊山;陆维艾;魏荣
现今对直肠癌的治疗不仅旨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而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临床研究的终点之一[1].社会心理作用与直肠癌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作者近2年对20例直肠癌病人由于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心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黄小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黏膜活组织检查在内镜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熟练而准确地进行黏膜活检,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早期癌的诊断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作者:贾欣永;郭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反复急性发作频繁者,目前只有手术摘除这一根治手段.而扁桃体术后创面渗血或出血比较常见.据我们了解,大多数扁桃体摘除患者对术后渗血心存疑惧,而且大量吞咽血液后可引起腹部不适甚至呕吐,而误吸血液进入气管有窒息的危险.现代手术越来越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在手术中应大限度减少创伤本身带来的附加痛苦和危险.我们试用了多种不同的防治扁桃体术后出血的措施,取得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宗禧;李晓林;卢鹭;陈昌玖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降纤酶是近年来治疗脑梗塞的一种常用药物,而且也经常作为短暂性脑缺血(TIA)病例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拟通过一组TIA病例的回顾,来探讨降纤酶能否有效阻止短暂性脑缺血发展成脑梗塞,以及卒中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该药物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问题.?#
作者:熊美华;黄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基因芯片实验平台,并应用本技术检测G-6-PD基因突变. 方法:对我院用酶学方法筛查出的G-6-PD缺乏患者45例,抽血提取DNA,用五对荧光引物进行PCR扩增后与芯片进行杂交,用ScanArray芯片扫描仪读片. 结果:检测出G1388A,G1376T,C1024,A95G和G392T,C592T等类型的G-6-PD基因突变;图像清晰稳定. 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检测G-6-PD基因突变方法稳定、快速,在临床上应用可行.
作者:黎青;肖国宏;孙筱放;麦卫阳;王晓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对1986年10月~2001年3月收治、资料比较完整的6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51例,误诊9例;手术切除56例,单纯探查4例,手术死亡2例.结论:(1)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要X线检查、CT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特别要注意胸部大血管的超声检查,以减少误诊.(2)切口选择以能充分暴露肿瘤和保障安全为宜,对巨大肿瘤(特别是对良性实体肿瘤)可以分块切除,巨大囊性肿瘤可以先行囊内切除减压,然后争取完全切除肿瘤.
作者:杨小平;杨伯尧;俞子东;杨新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生殖器疱疹(GH)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HSV-Ⅱ)感染引起.为了解该病在孕妇中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00年9月~2001年8月对广州市流花地区138例孕妇进行HSV-Ⅱ IgM检测,并与98例临床初诊为GH患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挺;文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患者常常因阴道异常流血及压迫症状就诊.传统的方法包括全宫切除、肌瘤剔除及激素治疗等.全宫切除术后有一定并发症,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患者对手术难以接受;肌瘤剔除术后大约20%~30%病例出现复发,需再次手术.激素治疗仅有短期控制作用,且副作用多,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方法.现将近年来我们对这种治疗措施的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肖洁泓;陈楚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采用左腋下小切口行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分析94例因PDA而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左后外侧切口(55例)和左腋下小切口(39例).结果:与左后外侧切口相比,左腋下小切口住院时间和费用分别比同期降低25%和 20%.两组病人均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结论:左腋下小切口行PDA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美观及住院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刘岩;曾伟生;蒋仁超;曹振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消化道异物在儿科比较常见,确切的发病率未明,各年龄期儿童均有发生,以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多见,多为上消化道异物,大多因误吞所致.通常,吞入的异物只要能通过食管进入胃,通过幽门则可经过全消化道2~3 d内排出体外,若停滞于消化道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经消化内镜取异物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避免外科手术.
作者:陈洁;吴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4年来,我院急诊共收治5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致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病人,采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功能和静脉补钾等综合抢救措施,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伟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腰椎Chance骨折临床上较少见,脊柱稳定性完全被破坏,常导致严重脊髓损伤,致死致残率高.现报告2例,探讨早期即时重建稳定性的意义.1 病例介绍
作者:陈祖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简便、临床易于推广应用的重叠综合征治疗手段.方法:对5例重叠综合征患者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吸气压力(IPAP)为12~14 cm H2O,呼气压力(EPAP)4~5 cm H2O,每日治疗6~8 h,持续1周,观察症状的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5例重叠综合征病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全部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呼吸衰竭得到了改善.结论:BiPAP呼吸机使用简便,治疗重叠综合征疗效满意,并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病员开支,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作者:凌敏;艾尼瓦尔;杨晓红;郭爱华;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静脉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由于抗癌药可能损害正常细胞或肿瘤细胞后崩解产物的作用,可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1].为此必须加强护理工作,才能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本文复习我科1999年1月~2001年12月342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静脉化疗的有关资料,将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玲一;张文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连续腋路臂丛阻滞术后自控镇痛(PCA)用于上肢断臂、腕、掌、指再植术后的优点和实用性.方法:选择ASA为E Ⅰ~Ⅱ级的上肢断臂、腕、掌、指再植术17例,连续臂丛采用腋路置管法,术毕连接电子镇痛泵作连续臂丛PCA.镇痛药配方为曲马多500 mg+利多卡因400 mg+生理盐水至150 ml.术后第3天拔除硬膜外导管.采用NRS口述描绘评分法判断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0±0.65)h;镇痛时间平均(68.75±0.65)h;所有病人镇痛效果为Ⅰ~Ⅱ级,手术成功率及再植存活率均为100%;镇痛期间和导管拔除后无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腋路置管法连续臂丛阻滞用于断指(肢)再植术后PCA,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可连续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提高再植存活率等优点,不失为断指(肢)再植术很好的术后自控镇痛新方法.
作者:孔宪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球后肿瘤手术入路进行选择,改良额眶入路.方法:对8例经额颞眶顶外侧入路治疗球后肿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8例球后肿瘤均经该入路直视下肿瘤全切,视力:3例恢复正常,3例好转,2例未恢复.结论:颅眶区解剖复杂,手术宜在显微直视下进行;球后大多数肿瘤可首选额颞眶外侧入路.
作者:张宗平;陈美兰;吴斌斌;陈硕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与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妊娠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顺产4例,剖宫产6例,早产2例,合并IUGR 2例.治疗上仍以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输注血小板为主,9例孕妇均预后良好,其中1例产后1个月余因继发性脑中动脉出血,脑疝形成而死亡.结论:药物治疗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但仍要注意其并发症的发生,以减少母婴病死率.
作者:黄雪坤;李光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几年我国呼吸衰竭研究进展很快,各种呼吸支持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于呼吸衰竭病因、发病机制的认识,使呼吸支持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何权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细小病毒(HPV B19)在男性精液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HPV B19-PCR法对46例健康已婚男性和15例健康未婚男性精液进行检测.结果:46例健康已婚男性精液HPV B19阳性率为19.5%(9/46),而未婚男性对照组阳性率仅为6.6%(1/1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378,P>0.05).结论:精液中HPV B19感染是否可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引起孕妇胎儿宫内感染,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应引起男性学专家的足够重视.
作者:吴学诗;廖宝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们采用猪脾转移因子口服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显杰;刘洁;李俊山;陆维艾;魏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