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翔;孟翔凌;彭程;朱化刚;杨文奇;徐阿曼
合理使用呼吸机与有效地抢救危重病例密切相关.笔者应用呼吸动态顺应性监测,对指导呼吸机应用中的模式选择,某些参数的调节,掌握撤机时机以及方式,观察某些并发症的发生,较为实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甬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度窒息新生儿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将68例重度窒息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部分静脉营养(PPN)进行 营养支持,对照组单靠胃肠供给营养.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后热卡供给总量、血浆总蛋白量及 白蛋白量变化、体重变化、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天数.结果:PPN组各项指 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度窒息儿应用PPN能使存活儿维持并增加体重,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及死亡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吴焕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胰腺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检查手段并针对胰腺损伤的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法:对13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表现、胰腺 损伤程度、治疗方法以及手术后近期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10例,1例再手术,2例 死亡.结论:对有手术探查指征并怀疑胰腺损伤者应及时手术,根据胰腺损伤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原则,严重的胰腺损伤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司徒升;余健雄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对耐药质粒进行检测.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标准方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碱裂解法提取检测耐药质粒.结果:绿脓杆菌对阿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较为敏感,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率.对其中8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质粒提取,发现有两株携带有一大小约为21 Kb的质粒DNA,一株显示有2条质粒带(24 Kb,11 Kb).质粒消除实验表明,上述质粒与绿脓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结论:绿脓杆菌耐药谱较广,耐药质粒在绿脓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地位.耐药谱分析及耐药质粒的检测既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也对深入研究绿脓杆菌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玉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和对策.方法:对本990~2001年结核病人栽在抗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45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以肝脏 损害、胃肠道反应、关节痛、皮疹为多见,大多数病人经调整方案能完成疗程,可导致疗程 延长.结论: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有个体差异,以肝脏损害为常见,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反应分别处理.
作者:黄小萍;姚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早产是指妊娠在28~36+6周之间分娩者.其发生率在5%~15%之间,75%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虽然临床产科学对早产的防治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发生率却未见明显降低甚至有所增加.20%~40%的早产与感染有关,超过20%的早产是由宫内感染所致.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有关孕期各种感染的诊断技术、感染是否引起早产的预测、及相应治疗方案将不断完善.
作者:王英兰;张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较好方法,但对于一些肥胖病人,X光显影差 的负性结石病人,经两次以上ESWL治疗无效,或结石被击碎但4周以上尚未能排出结石的病人 ,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病人,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有着其它治疗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现将输尿管弹道碎石介绍如下.
作者:杨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等.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对其治疗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综合治疗ICVD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易治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34年Mixter和Barr报告椎间盘突出症以来,人们对腰腿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随之而来的是其治疗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后路椎板切除或开窗髓核摘除术,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部分病例遗留了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而导致腰腿疼不能缓解,至少有5%~7%[1]的手术的失败率.
作者:张志;高梁斌;李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东川门诊为大型综合性门诊,开设有内、外、妇、产、儿、中医、正骨、五官、眼科、皮肤性病、口腔等各个专科门诊,各科还设有分诊台挂号和收费.东川门诊从2000年6月开始全面使用门诊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发卡、刷卡挂号(包括预约挂号)、电脑处方、收费记账、发药配药、标本采集、验单发放及查询,可谓一卡通服务.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对于门诊护士特别是分诊护士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总结,笔者认为:开诊前工作人员电脑技术的培训、服务流程的建立、新技术的宣传、护士服务意识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对门诊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有效地运作,提高门诊现代化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分诊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护士在门诊信息管理中的作用及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浅析如下,愿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作者:符春菊;许妙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9年2月~1999年10月,我院收治因误种卡介苗(BCG)致接种部位结核感染54例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郑军;邵彬;郑颖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多年来,人们期望着不用传统手术大切口,而是通过一个小口将肾内结石取 出.经腰背部皮肤穿刺到达肾内,经此通道放入特制器械,将肾和部份上段输尿管结石粉碎 并取出,是很有价值的治疗措施之一,而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此类手术中应用较广泛和效果好的一种.
作者:单炽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佛山地区小儿G6PD基因突变G1376T的检测方法,观察该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症状.方法:使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ARMS)检测40例G6PD缺乏症患儿静脉血.结果:40例G6PD缺乏症患儿标本中测出G1376T突变10例,占25%;10例基因突变患儿均存在黄疸等临床症状.结论:ARMS方式简单,快速,准确;G1376T是佛山地区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的常见类型之一.
作者:范联;丁艳;付涌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方法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对11例非胆源性胰腺炎及无梗阻性黄疸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置管 引流及灌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结果: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10例均在10 d内好转出院,出院时血象,血、尿淀粉酶均恢复正常.结论:腹腔置管引流有助于减少胰腺炎腹腔内毒素及炎性介质的吸收,对保持患者内环境的 稳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在急性胰腺炎早期置管引流灌洗.
作者:孙凯;窦科峰;李海民;岳树强;王德盛;戴辉;杨雁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矫形外科自1990年1月以来,对108例脑瘫后遗症患者,通过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离加肢体矫形,收到良好效果,术前脑血流平均波幅为0.06 Ω,术后脑血流平均波幅为0.20 Ω,有效率达95%,显效率达90%,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兰高;陈永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9~2000年收治了3例宫颈妊娠,并施以保守治疗的方法,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卢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抽吸,生化酶液化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即CT定位,经皮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射流冲碎血肿,血肿腔内注放生化酶(液化剂)技术清除血肿.结果:治疗34例,存活出院26例,恶化5例,死亡3例.结论:该技术操作简便,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莫泉;莫卓;李宝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199 0年1月~2000年5月间收治的36例LDVT的病人资料.结果:36例LDVT中8例有手术史,8例近期 有患肢静脉注射史,2例因肿物压迫所致,18例无明显临床原因.有原因的大多数为中青年 组(13/18例),无原因者大多数为老年组(14/18例),全部经彩色多普勒确诊.4例手术 治疗,其他经保守治疗得以痊愈出院.结论:LDVT的原因很多,提高对LDVT的认识,采取有 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LDVT的发生.早期开始治疗不管手术或保守治疗效果都明显.
作者:袁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套管针既可以用于动脉留置多次采血 [1],也可在静脉留置反复留取血标本[2].我们将留置套管针用于糖耐量试验采静脉血,观察了套管针封管与不封管采血时,套管堵塞率、愿意再用率(是否愿意再用套管针)方面的差异,以及套管针不封管时套管内残留血液对血糖的影响,以探讨套管针在糖耐量试验多次留取血标本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封管的可行性.
作者:刘晓光;李芳芳;方昳;王芳;李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并发症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挝结果:103例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有34例,共43例次,其中胰瘘6例次,胆瘘5例次,上消化道 出血11例次,住院期间死亡6例次(5.83%);半捆绑式胰肠吻合20例,1例并发胰瘘及上消化 出血并死亡.结论:半捆绑式胰肠吻合是降低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较好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降低PD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李永翔;孟翔凌;彭程;朱化刚;杨文奇;徐阿曼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