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腹腔冲洗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文献早有报道. 我院自1996年1月~2001年10月对124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采用过氧化氢液(H2O2)、生理盐水、聚维酮碘液(PVP-Ⅰ)冲洗,与同期单纯用生理盐水腹腔冲洗作比较,临床观察结果表明,H2O2、生理盐水、PVP-Ⅰ液冲洗组患者(治疗组)手术后康复过程明显优于单纯生理盐水腹腔冲洗组(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金荣;吴国贤;吴栋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患者表现为腰腹部疼痛难忍,急需尽快镇痛以减轻痛苦.笔者在2000年1月~2001年12月应用双氯灭痛、654-2联合治疗42例肾绞痛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35年Pincus和Enzmann在家兔的实验中发现,若将不成熟卵母细胞从卵泡中释放出来,它在体外适当培养基中可发育成熟.这一现象使人们开始联想到从体内抽取的不成熟卵母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成熟,并可用来挽救发育中即将退化的卵母细胞,同时可能应用于临床提供卵子用于体外受精.人不成熟卵细胞的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由Cha[1]首先报道成功从手术穿刺卵巢获得不同成熟阶段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成熟卵母细胞而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随后Trounson等[2]报道在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2~10 mm直径的卵泡,未接受促激素刺激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获得不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并获得成功妊娠.
作者:梁晓燕;周灿权;舒益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诊治鼻出血的应用价值. 方法:在表麻下,对131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检查,寻找出血点,并引导射频治疗仪的 发射头点射出血点,对出血点不明确者,行鼻腔填塞.结果:出血部位为鼻中隔中后部32例 ,鼻腔前部16例,鼻腔中后部25例,中鼻道8例,鼻咽部12例,多部位10例,部位不明28例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90例,鼻腔填塞41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鼻内窥镜检查鼻出血,诊断明确、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提 高了鼻出血常规治疗的效果和质量.
作者:马永忠;傅敏仪;陈美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20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以及数个前瞻性随机多中心试验(MADIT, AVID, CASH,CIDS)结果证实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病死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ICD已作为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恶性心律失常.我国目前有条件安装ICD者不多.绝大多数病人仍然要靠药物治疗.我们应用静脉并口服胺碘酮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大勇;赵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34年Mixter和Barr报告椎间盘突出症以来,人们对腰腿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随之而来的是其治疗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后路椎板切除或开窗髓核摘除术,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部分病例遗留了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而导致腰腿疼不能缓解,至少有5%~7%[1]的手术的失败率.
作者:张志;高梁斌;李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主动脉夹层(AD)是内科急症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内临床病例数明显增加.本文总结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31例主动脉夹层的诊治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平;谢志泉;黄翠瑶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室颤患者先给予电除颤),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 mg后以0.5~1.0 mg/min静脉维持注射,同时口服600 mg/d,并逐渐减至200 mg/d维持.结果:第一个24 h 22例心律失常获控制,静脉用胺碘酮920~2 140(1 124±213) mg,72 h心律失常全部被控制.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VT和(或)VF对控制心律失常是快速、有效、安全的.
作者:伍广伟;林英忠;徐广马;刘伶;袁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腺瘤性胃息肉的疗效.方法:对90例腺瘤性胃息肉 患者,分别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微波或活检钳直接钳除等方法治疗.结果:所有息肉 均成功摘除,无发生出血及穿孔,随访1~5年,发现11例(12.2%)复发,1例(1.1%)癌 变.结论: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积极内镜复查, 可了解息肉复发及癌变发生情况.
作者:钟旭辉;许岸高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评分的方法及其对预测产后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1例阴道分娩病人进行高危因素评分,分析不同分值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评分≥5分者产后2 h以内、2~24 h,24 h总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4分以下病人(P<0.01);评分3~4分者,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大于评分≤2分者(P<0.05).结论:高危因素评分法可预测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此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胡冰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合理使用呼吸机与有效地抢救危重病例密切相关.笔者应用呼吸动态顺应性监测,对指导呼吸机应用中的模式选择,某些参数的调节,掌握撤机时机以及方式,观察某些并发症的发生,较为实用、方便.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甬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SUI)又称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enuine stress incontinence, GSI),指平时无尿失禁,腹压增加(如咳嗽 、大笑、喷嚏)及无膀胱逼尿肌收缩时,尿液不随意地自尿道溢出.FSUI是多发于中老年妇 女的疾病,虽不致命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估计,我国FSUI的发病率约为25%,求 医者不到10%,到泌尿外科就诊者不到1%.FSUI的发生机制,通常认为系盆底及尿道周围肌 肉松弛,阴道前壁脱垂,尿道长度缩短,尿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膀胱颈及尿道位置降低,使 尿道倾斜角增大,膀胱尿道后角消失,当膀胱内压突然增高时,膀胱压超过尿道关闭压力, 尿道阻力不足以控制尿液外流而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因此,病人多是经产妇、多产妇或有分 娩损伤史、阴道及阴道手术史、会阴部或骨盆损伤史.绝经期女性常由于女性激素分泌减退 、盆部血供减少和黏膜上皮退化,导致尿道周围组织和盆底肌肉萎缩而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
作者:郭彬;卢小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多年来,人们期望着不用传统手术大切口,而是通过一个小口将肾内结石取 出.经腰背部皮肤穿刺到达肾内,经此通道放入特制器械,将肾和部份上段输尿管结石粉碎 并取出,是很有价值的治疗措施之一,而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此类手术中应用较广泛和效果好的一种.
作者:单炽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较好方法,但对于一些肥胖病人,X光显影差 的负性结石病人,经两次以上ESWL治疗无效,或结石被击碎但4周以上尚未能排出结石的病人 ,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病人,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有着其它治疗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现将输尿管弹道碎石介绍如下.
作者:杨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输卵管妊娠伴部分葡萄胎较为少见.我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强力稀化粘素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单纯肺结核36例,肺结核合并肺部其他细菌感染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或联合抗生素控制感染,部分病人并用了气管扩张剂,治疗组口服强力稀化粘素胶囊300 mg,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达先片10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分别记录病人咳嗽、痰量、罗音及副反应,观察期内停用其他止咳化痰剂.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在症状、体征方面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强力稀化粘素胶囊服用方便,口感清凉舒适,病人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急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一种高效安全的粘液溶解祛痰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爱华;关玉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内镜检出率及特点.方法:对1990年6月~2000年6月经内镜 诊断的结肠黑变病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肠黑变病的内镜检出率为0.16%,可发生在 结肠的任何部位,以老年人居多.多数患者有便秘史及服大量苏打片、牛黄解毒片、番泻叶 、麻仁润肠丸、通便灵及果导片等泻药史.结论:应鼓励中老年人多吃疏菜及含纤维素食物 ,避免便秘发生,少用及不用泻药,一旦发现结肠黑变病应进行结肠镜追踪检查.
作者:周祖文;王云;罗凤才;王少君;陈波;覃诗幼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接第5期第556页)中晚期肿瘤治疗的近况1 手术疗法(surgical treatments, ST)仍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首选疗法,也是后获得根治的主要方法.获得5年生存率的主要途径依次是小肿瘤切除、大肿瘤切除、二期切除、复发癌/转移癌再切除和切除以外的外科治疗.这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应倡导早切、局切、再切、大切、缩切、栓切、破切、联切等积极的外科治疗.
作者:徐忠立;周慕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用二步牵引复位法进行快牵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837例,经一次牵引治疗后1周观察疗效.结果:一次牵引治疗总有效率达83.72%,其中对L4/5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 明显高于L5S1椎间盘突出者(P<0.05);未破裂型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破裂型椎间盘突出者(P< 0.05);中央偏一侧型突出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央型和极外侧型突出(P<0.05) ;而中央型突 出有效率又明显高于极外侧型突出(P<0.05),极外侧型突出疗效差;椎间盘突出<6 mm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椎间盘突出≥6 mm者(P<0.05).结论: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但疗效与突出部位、突出性质、突出方向、突出大小有关.
作者:刘明淮;龙翔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9年2月~1999年10月,我院收治因误种卡介苗(BCG)致接种部位结核感染54例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郑军;邵彬;郑颖洁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