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毅;曲利娟;郑智勇;余英豪;谢福安
(接第7期第788页)4.3 肿瘤的基因治疗(tumor gene therapy, TGT,又称转移基因导向治疗)所有癌症的发生均是基因改变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3 000多种疾病都具有遗传性,只有从基因修复入手才能根治许多疾病,这种通过基因修复治病的方法即基因疗法(GT).
作者:徐忠立;周慕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发生在正常结构心脏,更恰当的提法是目前的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临床统称为特发性室速.发生率约占全部室速的10%左右.根据起源部位不同,分为右室特发性室速和左室特发性室速.绝大多数右室特发性室速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RVOT),也称为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虽然这些病人的预后多数良好,但频繁发作可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室率较快的室速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产生黑朦及晕厥发作,治疗应取积极态度.与器质性心脏病不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并可获根治,目前已成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奎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医治疗阳痿方面的疾病多从肾论治,以治其本.笔者在临床中分两步治疗法,先祛肝经、下焦湿邪,疏通肝脉,以荣其筋为第一步,补肾壮阳为第二步.简介如下.
作者:陈伯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舜;张金山;林炎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病,主要由于缺氧及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早产儿和过期产儿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科10年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80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2例,现将此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牛芬;王珂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近3年期间共282例重型肝炎,其中并发感染性休克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6例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慢性重症肝炎占75.0%(12/16);在10例细菌培养为阳性病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0%(7/10);感染病灶多见原发性腹膜炎(5例)、肺部感染(6例)和胆道感染(4例);积极护肝和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单用或联用抗生素的总有效率为37.5%(6/16),但病死率仍高达81.2%(13/16).结论:重型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是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雷春亮;连粤湘;贾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新生儿巨结肠Ⅰ期根治术与旧术式(开腹Soave)的比较,以及有关经肛门术式的方法和经验.方法:2000年6月~2002年1月15例常见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行经肛门直肠肌鞘内结肠拖出术式,用于Ⅰ期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结果:15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均成功完成经肛门直肠肌鞘内结肠拖出术式.手术时间(43.6±0.6) min,术中出血(5.5±2.3) ml,全部病例无死亡.术后无粘连性肠梗阻,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污粪仅一例.结论:经肛门新生儿巨结肠Ⅰ期根治术,比较开腹Soave术式,具有更安全、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等优点.
作者:邓志坚;余家康;夏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有报道认为病毒感染是影响IT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与疱疹病毒科的病毒如HHV-6有密切的关系[1,2].
作者:陈焕辉;何翠娟;朱冰;万根平;谢健屏;赖桂香;常汝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具有明显的促表皮细胞生长,促进溃疡面愈合及修复创面的特性.我们将其与临床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TN)及醋酸氯已定(chlorhexidine acetate, CA)共同制成复方EGF漱口剂,用于治疗口腔黏膜溃疡、溃烂,牙龈炎,口腔炎等口腔疾病,并与不含EGF的替硝唑嗽口液[1]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李惠民;史永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利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胎盘植入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金花;赵瑞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因素对肝硬化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通过复习病历对我院1985~2000年间收治的387例肝硬化腹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治疗期间曾出现腹水持续不退或增多,其中46例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占35.9%.医源性因素主要分类为限钠不严、未限制水、利尿剂使用不当及卧床休息不够等.结论:医源性因素是影响肝硬化腹水消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作者:张延峰;张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由于胃肠道的解剖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使得肝转移成为大肠癌远处转移的主要器官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其中位生存期只有5~10个月,而可以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可达24~34个月,即使采用非手术切除的肝动脉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亦可达24个月,说明经过积极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延长,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斌;周学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市8所综合医院目前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对其现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对广东省江门地区8所综合医院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江门卫生技术人员的医院总编制、医技护人员职称构成以及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比例失调.结论:做好全市卫生人员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医技护人员,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教育培训体制,调整职称结构,引进培养高级人才是当务之急.
作者:罗小燕;廖勇彬;谭炳球;梁万硕;夏风;申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 70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 74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整个围手术期手术指征的掌握,术前合并症的治疗、麻醉及手术方式选择,术中使用抗生素,术后行支纤镜吸痰,术后个体化地提早拔除胃管等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发生肺部感染16例(21.6%)中治愈15例,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亡1例.行气管切开1例.无术中死亡.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均应有特殊了解及处理个体化,且应以防治肺部感染为整个围手术期之重点工作,需于围手术早期开始着手,综合多手段,加之个体化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业;陈树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喘乐宁加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喘乐宁和肝素钙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缓解气促、缩短喘鸣持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血氧恢复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喘乐宁加肝素钙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且安全、方便,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行推广.
作者:黄跃文;劳建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小儿发热惊厥的发病率为3%~5%,约1/3患儿复发.我院于1996年8月至2000年5月用口服鲁米那预防小儿复发性热厥,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贾玲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46岁,农民,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入院.无其他重大疾病及手术外伤史.术前胃镜提示:食管距门齿33 cm占位性病变.
作者:戚维波;胡奕;王明堂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泰索帝(taxotere)合用卡铂(carboplatin)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32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泰索帝和卡铂治疗.Taxotere使用剂量为 7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carboplatin使用剂量为AUC= 5 mg*ml-1*min-1、或350 mg/m2, 第1天静脉推注;carboplatin使用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 7.5 mg/次,每天2次,连服 5 d.21 d 为一疗程,且于每两个疗程后作评价,如初步评价为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则于4周后再次评价确认.结果:可评价疗效的31例患者中,1例获CR,获PR 的有12例,稳定13例,疾病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42%,95%可信区间为25%~61%,临床获益率为84%.毒性反应主要有血液学毒性--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腹痛、腹泻、发热、脱发、皮疹等,重度毒性反应达26%,除恶心呕吐外未见其它3度、4度的非血液学毒性反应.结论:泰索帝合用卡铂治疗中晚期NSCLC具有近期疗效好,毒性反应轻,耐受好的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翁毅敏;吴一龙;谷力加;冯卫能;程超;钟文昭;黄邵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2002年3月发生的8例产科子宫切除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同期分娩总数 5 384 例.产科子宫切除率0.15%,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率0.08%,剖宫产后子宫切除率0.24%. 8例产妇中宫缩乏力在子宫切除指征中居首位,共有5例,其次为前置胎盘,重度妊高征、DIC,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各有1例.结论: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关键在于加强围产期保健,纠正产前病理情况,严密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术,产前及产时的正确处理是减少及避免产妇子宫切除的关键.
作者:郑迅风;张林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性,54岁.于2002年3月1日19:05晚饭后突然晕厥,当即倒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立即在家行短暂胸外心脏按压送本院急诊.
作者:梁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