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努力提高对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水平

吴书林

关键词:严重心律失常, 恶性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 休克, 心衰, 死亡, 患者
摘要:严重心律失常的定义为持续性的潜在恶性或恶性心律失常,常可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后果(如休克、心衰)或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配合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按区间随机交叉对照法将51例IBS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予中医辨证治疗配合吴茱萸和粗盐炒热外敷脐周腹部,对照组25例予口服得舒特治疗,以6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60.0%.两组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的各种伴随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本法能很好地调节肠道功能,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蔡茜虹;陈培琼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olles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的治疗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采取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Colles骨折10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按Dienst的标准评估,优87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于Colles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方法是可行的,具有实用和简单的优点.

    作者:张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TC方案动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评价泰素(TAX)及卡铂(CBP)支气管动脉灌注与全身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并与单纯静脉化疗进行了比较.方法:61例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静脉化疗(A组)28例,动静脉联合治疗(B组)33例,A组:TAX 130~150 mg/m2、CBP 200~300 mg/m2静脉点滴,第1天;B组:TAX 130~150 mg/m2的3/7药量、CBP 200~300 mg/m2行支气管动脉灌注(BAI),TAX 130~150 mg/m2的4/7药量经静脉点滴,第1天.均28~30 d为一周期,连用两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一例达到完全缓解(CR);达到部分缓解(PR)者分别为:A组8例(28.6%),B组14例(42.4%).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共有39例(63.9%)患者出现Ⅰ~Ⅲ度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结论:动静脉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独静脉化疗为好,两种治疗方法可能具有一定的相互补充和协同作用,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尝试.

    作者:高伟生;罗鹏飞;陈晓明;邵培坚;郑伟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影响肝硬化腹水消退的医源性因素

    目的:探讨医源性因素对肝硬化腹水消退的影响.方法:通过复习病历对我院1985~2000年间收治的387例肝硬化腹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治疗期间曾出现腹水持续不退或增多,其中46例与医源性因素有关,占35.9%.医源性因素主要分类为限钠不严、未限制水、利尿剂使用不当及卧床休息不够等.结论:医源性因素是影响肝硬化腹水消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作者:张延峰;张艳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CO2激光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尖锐湿疣129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CO2激光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9例,采用CO2激光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肌注聚肌胞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6.74%(99/129),对照组为50.0%(44/88).χ(2)/()=16.42,P<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CO2激光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尖锐湿疣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优于肌注聚肌胞注射剂.

    作者:肖文;雷玉昆;陈增发;熊元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广东江门市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

    目的:了解广东省江门市8所综合医院目前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并对其现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对广东省江门地区8所综合医院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结果:江门卫生技术人员的医院总编制、医技护人员职称构成以及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比例失调.结论:做好全市卫生人员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医技护人员,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教育培训体制,调整职称结构,引进培养高级人才是当务之急.

    作者:罗小燕;廖勇彬;谭炳球;梁万硕;夏风;申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指侧方岛状皮瓣转移治疗再造手指萎缩畸形

    拇、手指外伤性缺如,临床常规应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缺如的拇手指,但因足趾的生理特点(末端粗大,中间较细)、神经恢复、血运供应和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的影响,常有再造手指不如人意的情况,如再造手指外形欠佳、手指萎缩、功能障碍、感觉过敏等.我们自1998年来,采用环指侧方皮瓣转移治疗再造手指萎缩畸形9例,取得满意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薛丁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产科子宫切除术8例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2002年3月发生的8例产科子宫切除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同期分娩总数 5 384 例.产科子宫切除率0.15%,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率0.08%,剖宫产后子宫切除率0.24%. 8例产妇中宫缩乏力在子宫切除指征中居首位,共有5例,其次为前置胎盘,重度妊高征、DIC,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各有1例.结论: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关键在于加强围产期保健,纠正产前病理情况,严密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术,产前及产时的正确处理是减少及避免产妇子宫切除的关键.

    作者:郑迅风;张林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80例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病,主要由于缺氧及产伤引起,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为主要特征.早产儿和过期产儿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科10年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80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2例,现将此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牛芬;王珂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凝血三项检测在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为了解各类型肾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情况与肾脏损害严重性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进一步对预防和治疗出血以及预后估计提供合理检验依据,笔者对421例各类型肾病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

    作者:梁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持续性输卵管妊娠17例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分析近年我院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治疗后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局部注药64例,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8例,占12.5%.6例B超下包块>2 cm,行局部穿刺注射MTX 20 mg+生理盐水 5 ml,2例包块<2 cm,口服米非司酮 200 mg 治愈.(2)胚胎清除术122例,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9例,占7.4%.3例B超下包块>2 cm,行局部穿刺注射MTX 20 mg+生理盐水 5 ml,6例包块<2 cm,口服米非司酮 200 mg 治愈.(3)胚胎清除术加局部注药21例,无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有可能发生持续性输卵管妊娠.局部注药的发生率高于胚胎清除术,胚胎清除术加局部注药的发生率低.B超下局部注射MTX或口服米非司酮可治疗持续性输卵管妊娠.

    作者:罗怀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异位妊娠非典型声像图18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超声诊断误诊原因,提高超声诊断的临床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3月~2001年3月收治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8例异位妊娠超声误诊(假阴性或假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非典型声像图表现.结果:18例中,假阴性8例,占44.4%;假阳性10例,占55.6%.结论:典型声像图的异位妊娠不难诊断,但某些非典型的声像图表现,易引起诊断误差(假阴性或假阳性),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色多谱勒仔细鉴别.

    作者:戴常平;葛群;李秋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SGC7901细胞株染色体标本制备条件的探索和比较

    目的:探索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适宜条件,提高细胞株染色体标本制备的质量.方法:对细胞株使用不同终浓度的秋水仙碱,不同时间的低渗作用以及不同时间的胰酶消化.结果:秋水仙碱的浓度对染色体的形态长度有明显的影响,低渗时间对染色体的分散程度和胞浆去除有一定影响,胰酶消化时间对染色体G显带结果有直接影响.结论:提高染色体标本质量,必须摸索、选择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条件.

    作者:胡晓霞;吴建波;俞康;蒋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t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淋巴细胞钙[Ca2+]i的影响.方法:SHR共28只,分成3组,分别为3月龄对照组(SHR1),6月龄对照组(SHR2)和losartan治疗组(SHR3).治疗组从3月龄开始予losartan 20 mg*kg-1*d-1治疗至6月龄.治疗前后检测鼠尾收缩压、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ET-1、NO,并观察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losartan对SHR有显著降压作用.治疗前SHR的淋巴细胞钙[Ca2+]i、ET-1水平均显著性增加,NO水平显著下降,随鼠龄增大而加大.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明显肿胀、变形,比表面均显著减少.经losartan治疗后,在降压的同时,淋巴细胞[Ca2+]i、ET-1显著下降,NO显著上升,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得到明显逆转.结论:细胞内钙在losartan改善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作用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信使作用.

    作者:苏楠;苏诚坚;何兆初;潘洁贞;曾昭华;易家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发生在正常结构心脏,更恰当的提法是目前的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临床统称为特发性室速.发生率约占全部室速的10%左右.根据起源部位不同,分为右室特发性室速和左室特发性室速.绝大多数右室特发性室速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RVOT),也称为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虽然这些病人的预后多数良好,但频繁发作可使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心室率较快的室速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产生黑朦及晕厥发作,治疗应取积极态度.与器质性心脏病不同,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速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并可获根治,目前已成为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奎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植入2例

    我院利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胎盘植入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金花;赵瑞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210例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作用.方法:对210例支气管镜检查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结果:镜下见:炎性浸润型84例,溃疡或干酪坏死型75例,肉芽增殖型32例,瘢痕狭窄型18例,1例表现正常.117例做病理活体检查,确诊支气管内膜结核55例,阳性率47.0%,支气管刷检找抗酸杆菌106例,阳性33例,阳性率31.1%,210例患者单纯查痰抗酸杆菌阳性158例,阳性率75.2%.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侵犯病变广泛,变形性,常常是肉芽增殖、炎性浸润或狭窄同时存在.确诊主要依靠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吕江清;刘伟光;彭秀英;谢艺开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双道微量注射泵在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病灶位于盆腔.由于其对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常导致手术困难或无法手术及术后复发.常规的静脉化疗因癌组织局部抗癌药物的浓度低,无法有效地杀灭癌细胞.由于妇科恶性肿瘤血供大部分来自髂内动脉,所以,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后,局部药物浓度为外周血的89倍[1],大大提高了局部癌组织的药物浓度,可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使部分病例临床分期得到逆转,同时可减轻全身不良反应.故介入治疗成为我院近年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作者:翟桂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诊断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的改进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成为组织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在细胞学诊断中,却因涂片标本脱片、细胞面积大、耗费试剂多、标本制作重复性差等原因,不能象病理组织学作免疫组织化学那样常规开展.我们在诊断细胞学检验中,对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尿及乳腺包块穿刺标本,在作免疫细胞学(ICC)过程中进行处理,克服以上影响因素,使之能象病理常规作免疫化学一样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并获得较好成果.

    作者:苏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由于胃肠道的解剖特征及生物学特性,使得肝转移成为大肠癌远处转移的主要器官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其中位生存期只有5~10个月,而可以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癌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可达24~34个月,即使采用非手术切除的肝动脉栓塞化疗等综合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亦可达24个月,说明经过积极的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延长,极大地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斌;周学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