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斌;谢贤生;杨建雄;刘胜初;肖新才;叶志其;廖驭国
目的:研究CO2激光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9例,采用CO2激光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对照组88例,采用肌注聚肌胞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6.74%(99/129),对照组为50.0%(44/88).χ(2)/()=16.42,P<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CO2激光联合万乃洛韦治疗尖锐湿疣能明显提高治愈率,疗效显著优于肌注聚肌胞注射剂.
作者:肖文;雷玉昆;陈增发;熊元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的病例比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
作者:谢其冰;杨南萍;罗泽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致密物沉积病(DD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3年来近3 000例肾活检中病理确诊的3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3例DDD年龄分别为15、38、62岁,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2例呈持续低补体血症.病理光镜均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组化显示C3和IgM沿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和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和包曼氏囊的沉积.2例呈肾病综合征者对皮质激素不敏感;1例病理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中度小管间质病变,尽管血补体正常,2年后进入肾功能不全.结论:DDD的确诊依赖电镜超微结构的检查,其临床表现可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伴血尿、重度高血压及病理示新月体形成和中至重度小管间质病变者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余毅;曲利娟;郑智勇;余英豪;谢福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具有明显的促表皮细胞生长,促进溃疡面愈合及修复创面的特性.我们将其与临床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TN)及醋酸氯已定(chlorhexidine acetate, CA)共同制成复方EGF漱口剂,用于治疗口腔黏膜溃疡、溃烂,牙龈炎,口腔炎等口腔疾病,并与不含EGF的替硝唑嗽口液[1]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李惠民;史永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2002年3月发生的8例产科子宫切除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同期分娩总数 5 384 例.产科子宫切除率0.15%,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率0.08%,剖宫产后子宫切除率0.24%. 8例产妇中宫缩乏力在子宫切除指征中居首位,共有5例,其次为前置胎盘,重度妊高征、DIC,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各有1例.结论: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关键在于加强围产期保健,纠正产前病理情况,严密观察产程,提高手术技术,产前及产时的正确处理是减少及避免产妇子宫切除的关键.
作者:郑迅风;张林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59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好,优良率达96.0%;早期大张中厚皮片和移植晚期皮瓣修复稍差,优良率分别为81.2%和80.0%;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差,优良率仅为57.0%.结论: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早期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彭文要;陈早庆;余继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27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0年入院.查体:无口唇紫绀,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作者:王文林;曾伟生;蒋仁超;曹振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律失常中心室率不快的一组临床类型.它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逸搏或逸搏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等种类.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逸搏或逸搏心律包括:房室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而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传导阻滞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其中房室传导阻滞有一度、二度(Ⅰ型、Ⅱ型)、三度等;室内传导阻滞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双侧束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分支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等.
作者:王礼春;董吁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我院1987年5月~1997年5月4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占55.8%).术前确诊率胃十二指肠镜为86.8%,上消化道钡餐为79.5%,CT为46.7%,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为41.5%,B超为29.0%.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第二段占44.2%.28例行根治性手术,10例行姑息性手术,5例仅行剖腹探查活检术.所有病例5年生存率为27%,平均存活18个月.手术切除组和非切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和0,平均存活62个月和7个月(P<0.05).结论: 胃十二指肠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主要检查方法.提高生存率的唯一办法是尽可能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作者:肖洪波;曹杰;梁柳森;朱光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拇、手指外伤性缺如,临床常规应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缺如的拇手指,但因足趾的生理特点(末端粗大,中间较细)、神经恢复、血运供应和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的影响,常有再造手指不如人意的情况,如再造手指外形欠佳、手指萎缩、功能障碍、感觉过敏等.我们自1998年来,采用环指侧方皮瓣转移治疗再造手指萎缩畸形9例,取得满意效果,特报道如下.
作者:薛丁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舌癌的发生率在口腔癌中居首位,多数为鳞状细胞癌,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常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晚期舌癌可累及口底和下颌骨[1].为提高疗效,经典方法多采用不保留下颌骨的舌癌联合根治术,但术后常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咀嚼功能明显下降.临床研究证实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留下颌骨的术式可克服这些缺点.我科自1994~2001年共收治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的舌癌患者67例,分析和总结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特点,以供参考.
作者:赵丽;田英;羊玉荣;杨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科自1990~2001年应用红绸布早期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29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桂训海;宋美荣;徐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将食管气管联合导管(下称ETC)行技术改进并试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病人的效果.方法:将ETC用于34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插管困难的原因分别为高喉头及(或)小下颌19例,颈椎病或强直性脊柱炎致颈部活动困难11例,下颌关节活动受限4例.结果:34例病人中改插ETC一次成功者25例,有7例改以中间进路或右侧进路后成功,仅2例因盲探置入困难在喉镜辅助下置入,置入ETC所用时间(22.6±7.3) s.所有病人麻醉手术中的SpO2、PETCO2、及气道压均无明显变化,SpO2均≥98%,PETCO2均≤40 mmHg.通过对ETC所作的技术改进,使特殊吸痰管经ETC进入气道吸痰成为可能.插管后采用简单的抽气试验能立即断明ETC的位置.结论:ETC能方便地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病人.
作者:胡毅平;刘林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为了解决在传统输液过程中不断有大量外界空气污染液体的问题,我们改进了输液的方法,使外界空气对液体的污染大大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业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用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重度内痔用吻合器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33 mm吻合器切除重度内痔24例,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18例当天无肛门疼痛,4例术后2~5 d少许便血,随访1~5个月,无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发生.结论:用吻合器痔切除术,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疗效好,恢复快,无并发症等优点,是肛肠外科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罗东林;刘宝华;魏鸿;张连阳;文亚渊;沈康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上经常静滴红霉素抗感染,因有胃肠道反应,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院自1998年8月~2002年4月,在静滴红霉素时,给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以缓解其胃肠道反应,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允芝;张东晟;孙霞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近三年来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除常规的洗胃、阿托品静脉注射、复能剂应用外,提出以预防为主,加强护理,并预见性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润钿;李旷怡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洛伐他丁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1例口服洛伐他丁10~20 mg/d,对照组18例口服复合维生素B1片/d.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测定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及肝、肾功能指标,并记录用药后24个月内的心脏终末事件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脂6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心脏终末事件总发生率降低35.48%(P<0.01).结论:洛伐他丁具有降低TC、TG和LDL、apoB作用及升高HDL、apoA1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中远期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冠心病病死率、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的需求率.
作者:刘泽;戴波;王鲁妮;黄纪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46岁,农民,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入院.无其他重大疾病及手术外伤史.术前胃镜提示:食管距门齿33 cm占位性病变.
作者:戚维波;胡奕;王明堂 刊期: 2002年第08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预防碘缺乏疾病,全世界普遍实施食盐碘化(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USI)政策,以及1985年美国FDA批准已胺碘呋酮(amiodarone,AMD)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以来,随着对此药的深入研究,发现其有降低心梗后复杂心室异位节律及心源性病死率等优点,已广泛在心血管科使用.至此,因碘摄入增加而引发的甲状腺疾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成涛;杨华章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