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王健;祝春梅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理念,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4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选取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前收治的88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后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差异.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调查显示,观察组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组,<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降低护理差错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16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6排螺旋CT诊断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并进行检出率的比较.结果:16排螺旋CT检出率为95.0%(57/60),静脉肾盂造影检出率为83.3%(50/60),16排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静脉肾盂造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实施16排螺旋CT诊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姚俐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分析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采取术前胃镜活检和外科术后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外科病理检查、胃镜活检确诊胃癌分别有105例、90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22%、83.33%,差异显著(P<0.05),外科病理检查分化型占63.89%,分化不良型占36.11%,胃镜活检分化型占63.19%,分化不良型占64.81%,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镜活检诊断早期胃癌在准确率上与外科病理检查存在一定差距,但对于术前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促进胃癌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眼科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探讨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眼科手术器械的有效措施及效果.方法:在眼科手术器械被纳入消毒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之前,首先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其对精密器械的保护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并对相关的清洗用具进行采购,对操作指导图进行规范化的制作;集中处理手术器械时,要重点观察器械的损坏情况,做好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工作.结果:在持续改进前的9个月内,眼科手术器械的损耗率为0.49%,当中,显微器械的损耗率为0.72%;同持续改进后11个月的0.13%以及0.11%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对于眼科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理,不仅要重视器械的保护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器械进行运送以及清洗等环节细节管理的力度,如此,方可有效减少器械的损耗,建议采纳.

    作者:王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数字化X线摄影(DR)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DR)双能量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20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拍片质量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甲级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经过病理检查和诊断发现,观察组实际患病96例,对照组实际患病93例.经过两组X线拍片检查后,观察组患病91例,诊断准确率为94.79%;对照组患病69例,诊断准确率为74.19%.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准确率、分辨率高,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詹立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待产初产妇,系统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均予以腰硬联合阻滞.A、B、C三组分别依次予以鞘内注射舒芬太尼3μg、5μg、7μg,同时均予以2 mg罗哌卡因,记录各组镇痛效果.结果:B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快于A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A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均可发挥良好作用,但5μg舒芬太尼复合2mg罗哌卡因的整体效果更好,对新生儿影响较小.

    作者:赵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围术期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和多发的微血管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将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自体动静脉内瘘术(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即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而血管通路则是体外循环血液引出和回流的通路,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完成的前提.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人造血管移植内瘘等.本文将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优势、护理及未来趋势进行阐述.

    作者:冯洋;李秋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初发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给予初发脑梗塞病患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8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但研究组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初发脑梗塞病患,在疾病治疗期间强化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梁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手术的1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膝关节功能非常满意.结论:术前正确选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手术期间严格操作手术,术后合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秀莲;杨倩;苏兴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53例)与观察组(n=53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32%,满意率为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显著.

    作者:陈玲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以及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患者抽取72例,为比对组(n=36)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为探析组(n=36)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比对组相比,探析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比对组患者的19.44%,2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有利于减轻术中损伤并缩短手术时间,操作更加简单.

    作者:杜延平;梁建广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Zung抑郁自评量表在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Zung抑郁自评量表在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50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依据评估情况,稳定好患者情绪,然后为其对症治疗,分析50例癌症患者评估前后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结果:评估后,患者所得抑郁情绪评分数值低于评估前所得数值,所得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评估前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Zung抑郁自评量表在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师干预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240张抗菌药物处方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开据时间进行分组,其中120张未实施药师干预的处方作为对照组,剩余的120张实施药师干预的处方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费用情况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住院费用及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药师干预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抗菌药及治疗费用,对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守军;胡艳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的观察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85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标本(研究组)和15例非正常死亡3h内获取的脑组织标本(参照组)进行研究,行相关检测分析周围神经元凋亡情况及调控基因.结果:在细胞凋亡率、Bcl-2、Bax、P53、Caspase-3等水平的比较中,研究组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凋亡机制参与了脑出血继发性损伤,部分基因参与了神经元凋亡的调控,因而可以实施必要的药物干预,以减少基因表达及降低神经凋亡率.

    作者:张玉杰;贾云飞;丹蕾;陈立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系统回顾分析了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在中西医结合的情况下,该组42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没有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治疗期间的疼痛,缩短恢复时间,显着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耿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配合路径实施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护理配合路径,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行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患者,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器械管理、护理措施等方面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和研究.结果:所有4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合理护理配合路径,患者在手术期间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效果和恢复情况良好.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精细的采取护理配合路径,熟练掌握各种手术器械是手术成功和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曾德兰;包艳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对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对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分时段预约挂号实施前后在我院就诊的患者300人进行调查问卷,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前接受调查问卷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后接受调查问卷的患者为研究组;同时访谈10名导诊分诊护士30名坐诊医生,评价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前后的效果.结果:门诊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不仅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候的时间(P<0.05),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了医院门诊服务质量(P<0.05),还提高了医院的门诊量;同时改善了患者就诊配合的程度(P<0.05)及门诊医务人员接诊的压力(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后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与满意度评分(P<0.05)明显比实施前好,门诊量明显提高,差异明显(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可以方便者就诊,解决医院的门诊挂号难问题,能够提升医院门诊服务质量,同时提高医院的门诊量.

    作者:陆丽霞;李佳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面流程护理管理对急诊科医护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讨论在医院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急诊科随机选取急诊科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全面流程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医护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急诊医护效率:观察组接诊登记时间(13.18±2.35)s、留观登记时间(37.23±8.06)s、离观登记时间(42.06±9.12)s,都比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取全面流程管理明显要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并且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能够让患者更加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也能够让患者更加认可医院的护理模式,增强医患之间的和谐.

    作者:孙妍;李青霞;肖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测糖仪日监测联合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测糖仪日监测联合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测糖仪进行日监测,观察组采取测糖仪日监测联合延续护理.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12 %(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 %(4/32)(P<0.05).结论:测糖仪日监测联合延续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贺咏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4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选取实施人性化管理理念前收治的88例行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后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差异.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调查显示,观察组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常规组,<0.05,说明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降低护理差错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健;祝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对牙周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对于牙周炎病人开展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牙周炎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牙周炎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两组牙周炎病人全部接受超声龈下刮治方法加以治疗,给予对照组牙周炎病人无菌蒸馏水进行冲洗,给予研究组牙周炎病人替硝唑进行冲洗,对比两组牙周炎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牙周炎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临床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牙周炎病人,为其提供超声龈下刮治同步药物冲洗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蒋志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