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清;项桂菊;李玉芝;宋辉;胡孝彬;曲学玲;薛爱玲;钱於枋
肝性脑病是一复杂的综合征.1970年Zeegen等人[1]发现临床上某些按常规神经和精神检查正常、认为无肝性脑病表现的肝硬化患者,在进行Reitan Trail making Test时表现脑功能异常.这一发现为其后各国学者的研究所证实.Schomerus[2]和Rikkers 等人[3]把这种临床上缺乏症状,常规精神和神经功能检查正常,但智力或神经心理测验异常的慢性肝病患者,称为潜隐性或亚临床型肝性脑病(latent or subclinical hep atic encepalopathy).这一术语及其概念为世界各国所沿用.
作者:朱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肺心病患者常合并有心律失常.我们对132例肺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心律失常与年龄、病程,右心房、心室肥大,心功能等因素的关系.
作者:薛越;靳朝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及血透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59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 分别对其尿素氮(BUN)和肌酐(Cr)作分析.结果:BUN及Cr的变化和患者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中毒程度越深,BUN及Cr升高越多,反之越少.结论:急救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对肾功能的变化作出及时监测,尽可能早期行血液透析治疗,避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心、肺及肝功能的保护有重要作用,对病理的转归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洁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儿女,4个月.8 h前无诱因突然出现面色苍白, 呼吸困难,半小时前出现昏迷、四肢发紫、无发热及咳嗽.体检:T36.1℃,深昏迷、全身皮肤湿冷、有大理石纹、口唇发绀、呼吸78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46次/min、律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低,双膝反射消失.
作者:杨怀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方法:对75例新生儿肺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5例新生儿肺出血中,早产儿56例, 足月儿19例,极低出生体重儿32例,低出生体重儿27例,正常体重儿16例.原发病以颅内出血、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缺氧性疾病为主,其次为肺炎、败血症等感染性疾病.本组死亡45例,治愈21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新生儿肺出血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极高.降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早期预防原发病的发生和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防止肺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佘文;宋燕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难治性心绞痛患者静脉滴注东菱克栓酶,首剂10 BU,以后5 BU/d,静滴,连续3 d,治疗前后分别做常规心电图并测量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总有效率87%, 治疗后心电图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血浆t-PA明显升高(P<0.01) ,PAI-1活性下降(P<0.01),Fig明显下降(P<0.01),PT轻度延长,P值均<0 .01.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难治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李伟杰;贾国良;郭文怡;王海昌;王昌育;辛谓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 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ARVD)、右室发育不良性室速、孤立性右室心肌病、右室扩张型心肌病、右室室壁瘤等,是一种主要累及右心室心肌组织的疾病.过去国内报道较少,与对该病认识不足有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该病的研究,特别在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上有很大进展.
作者:黄晓波;吴平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当出现血糖测定值低于正常,而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无低血糖相应的临床表现时,应注意有无假性低血糖的可能.现将1998年1月~2002年4月本院收治的4例伴有低血糖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报道如下.
作者:虞容豪;刘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自1967年Postmann等[1]首次应用海绵塞经导管堵闭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获得了成功,此后Rashkind双面伞、sideris补片、弹簧圈(coil)及蘑菇伞(Amplatzer)相继成功应用于临床[2~5].20世纪80年代国内亦相继开展引进上述进口装置成功地治疗了小儿PDA.我们于2001年5月后始应用国产镍钛记忆金属堵闭器经导管堵闭PDA,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兴;蔡定邦;崔泽敏;文忠;梁星群;苏建平;丁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再灌注并发症之一,其中部分RA严重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甚至引起心脏性猝死,因此加强对RA的护理及急诊处理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初步探讨RA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靶向给药是指药物选择地到达特定的生理部位、器官、组织或细胞,并在该靶部位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选择性给药可以增强药物在靶部位的活性并减少其在非靶部位的毒副作用, 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靶向治疗研究的焦点是载体,寻找一种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带到肿瘤部位,达到选择性杀灭的目的.本文就靶向治疗的载体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胡喜钢;汪森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颏颈胸瘢痕挛缩应用邻位长轴皮瓣进行修复创面,使颈颏部的外观和功能更符合生理要求,为临床提供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方法:以颈阔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或颈横动静脉等为血供的超比例皮瓣,修复由于颏颈胸瘢痕粘连松解切除后遗留的大面积创面.结果:12例完全成活,功能和外形理想.结论:由于颈肩部血供的交叉性及丰富吻合侧支血管存在,尤以颈部浅层肌肉的血供特别丰富,且颈部血管近心位置较近,压力较大,血供可靠.采用带知名血管的轴形皮瓣延长或带浅层肌的皮瓣,甚至带深筋膜或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超过正常皮瓣比例2.3倍均能有效成活,修复颏颈部的缺损十分可靠.
作者:邓永高;周强;陈伟明;莫劲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短时间必须的颌间牵引、固定是下颌骨骨折的正确复位、固定的佳方法,采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方法,能较好地恢复到受伤前的正常咬颌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池宇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羊水栓塞是产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虽低,而死亡率极高,母体死亡率高达85%,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1997~2001年因羊水栓塞死亡的56例孕产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雪芳;田丰莲;王颀;穆荔;何少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是由于颅底骨折同时撕裂硬脑膜及蛛网膜,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流至鼻腔,在外伤性脑脊液漏中为常见.我科1994年5月~2000年5月共收治84例,其中手术5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烽;王伟明;赵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优化采用PCR技术从PBR322-bFGF质粒扩增bFGF 基因片段的条件并构bFGF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在不同的模板量、Mg2+浓度、退火温度下经PCR扩增bFGF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载体和PCR产物经EcoRI和HindⅢ酶切、纯化,T4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抗生素筛选重组质粒.结果:(1)得到三个佳参数为:模板量为2 μl(50.4 μg/ml);Mg2+浓度为2.0 mmol/L;退火温度为55℃.(2)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经PCR反应得到了特异、高效和忠实的bFGF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bFGF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丁焕文;张丽君;张宏斌;郭勇;王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门诊使用肠复康、硝苯吡啶治疗65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日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右心房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19例右心房粘液瘤病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5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结果: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随访15例,时间1 个月~6年,心功能: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1例,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6.67%.结论:右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作用,应注意术后随访.
作者:章斌;张宝仁;郝家骅;梅举;徐志云;邹良建;孙道华;于伟勇;王志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使用安全性.方法:观察组口服维胺酯胶囊50 mg,2次/d,共6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安体舒通及四环素,共6周.两组同时外搽复方硫磺洗剂.结果:观察组对粉刺及脂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丘疹和脓疱无显著差异;综合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13.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10.8%)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胶囊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建琴;叶聪;曾仁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1998年7月~2001年8月收治酷似脑梗塞的多发性硬化(MS)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57岁.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