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烽;王伟明;赵保
目的: 探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闭合复位23例,切开复位9例.结果:随访半年以上2 3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李贤让;陈鸿辉;陈瑞光;刘向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乳是婴儿佳食物,按一个正常乳母每日分泌80 0 ml乳汁计算,其提供的热能,各种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质量优于任何代乳食品,并能完全满足4~6个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有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儿的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均明显优于人工喂养儿.产后缺乳严重影响母乳喂养,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我院营养室于1999年8~12月起对30例产后缺乳的乳母采用催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赖艳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治疗复发性肝癌中的价值 .方法:应用超液化碘油及常规化疗药物,经股动脉穿刺插管(23例)及经皮下带囊导管(17 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40例复发性肝癌.平均治疗2.3次.结果:1,2,3年生存率(直接法)分别为78.4%,45.7%,24.2%.与同期行肿瘤切除及其它治疗病例相比,生存率低于肿瘤切除病例,高于其它治疗病例(经Gehan比分检验,u=3.77及4.19,P<0.01).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是不能切除的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作者:詹世林;陈建雄;霍枫;裴世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1998年7月~2001年8月收治酷似脑梗塞的多发性硬化(MS)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57岁.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靶向给药是指药物选择地到达特定的生理部位、器官、组织或细胞,并在该靶部位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选择性给药可以增强药物在靶部位的活性并减少其在非靶部位的毒副作用, 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靶向治疗研究的焦点是载体,寻找一种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带到肿瘤部位,达到选择性杀灭的目的.本文就靶向治疗的载体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胡喜钢;汪森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9例糖尿病合并AM 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AMI无痛性心梗占49%,多部位梗死占50%,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占47%,严重心率失常占38%,心源性休克占22%,肺炎占55%,同时有多种并发症占39%,病死率40%.结论:糖尿病合并AMI与心肌细胞病变、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有关, 临床症状不典型,多部位梗塞常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
作者:杜映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们于1999年11月~2002年2月对78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爱维治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培毅;黄翠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优化采用PCR技术从PBR322-bFGF质粒扩增bFGF 基因片段的条件并构bFGF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在不同的模板量、Mg2+浓度、退火温度下经PCR扩增bFGF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载体和PCR产物经EcoRI和HindⅢ酶切、纯化,T4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抗生素筛选重组质粒.结果:(1)得到三个佳参数为:模板量为2 μl(50.4 μg/ml);Mg2+浓度为2.0 mmol/L;退火温度为55℃.(2)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经PCR反应得到了特异、高效和忠实的bFGF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bFGF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丁焕文;张丽君;张宏斌;郭勇;王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是心肌复极障碍所致的疾病,临床以QT间期延长,U波异常, 反复发作晕厥,多形性室速和心源性猝死为主要特点.QT间期延长综合征可以分为先天性长 QT间期综合征和继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两种类型.
作者:钱卫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及防治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小儿肺炎1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固本清热化瘀方剂--金宁益康口服液10 ml,每日3次,<5岁10 ml,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甘草合剂,1 ml/岁,每日 3 次.用药后分别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并于用药前和服药后3 d抽查血清白介素-2 (IL-2),12 d抽查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C 3、C4.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天数、异常胸片阴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0.001),IL-2、C3、C4、T淋巴细胞亚群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0.001).而TNF-α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无发生并发症病例,而对照组3例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 例中毒性脑病.未见本方药有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及防治并发症是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宋筱华;王明月;郭春艳;葛明;沈德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25 例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术后病人的自动能力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日期、复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病例术后6 h下床活动,恢复快,伤口疼痛1~2 d,小切口血肿1例,无1例伤口感染,术后 1~3 d出院,平均住院 2 d,随访观察 22 例,长时间 5 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行儿童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宋越;彭广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骨肿瘤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1%~2%,包括30余种性质不同的病种及一些瘤样病变.良恶性骨肿瘤比例各家悬殊较大,国外报道 1∶3.2 , 国内有报道 1∶2.1[1].在恶性骨肿瘤中,男女发病率约为1.5~2∶ 1.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骨髓瘤等发病频数高,骨转移瘤虽非骨原发肿瘤,也占着相当比重.各种恶性骨肿瘤均有各自的好发部位,但以股骨、胫骨为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热疗.
作者:司海鹏;向理科;王智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EB病毒IgA抗体ELISA检测的质量控制和半定量测定.方法:对实验方法进行灵敏度检测;制备和应用高值、低值质控血浆进行日常工作的质控;阳性标本倍比稀释后测定,报告高稀释度.结果:质控工作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阳性标本稀释后报滴度使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病情的进展.结论:在无统一的质控物的情况下,可用自制质控物进行EBV-IgA ELISA室内质控和EBV-I gA半定量测定.
作者:张静然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当出现血糖测定值低于正常,而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无低血糖相应的临床表现时,应注意有无假性低血糖的可能.现将1998年1月~2002年4月本院收治的4例伴有低血糖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报道如下.
作者:虞容豪;刘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颏颈胸瘢痕挛缩应用邻位长轴皮瓣进行修复创面,使颈颏部的外观和功能更符合生理要求,为临床提供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方法:以颈阔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或颈横动静脉等为血供的超比例皮瓣,修复由于颏颈胸瘢痕粘连松解切除后遗留的大面积创面.结果:12例完全成活,功能和外形理想.结论:由于颈肩部血供的交叉性及丰富吻合侧支血管存在,尤以颈部浅层肌肉的血供特别丰富,且颈部血管近心位置较近,压力较大,血供可靠.采用带知名血管的轴形皮瓣延长或带浅层肌的皮瓣,甚至带深筋膜或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超过正常皮瓣比例2.3倍均能有效成活,修复颏颈部的缺损十分可靠.
作者:邓永高;周强;陈伟明;莫劲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患者男,39岁,胸部闷胀不适几十年,现感冒咳嗽、咳痰,胸片检查后入院.查体:右肺中上野无呼吸音,叩诊呈鼓音,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罗音,气管左偏,X线胸片:右肺中上野透过度强,其内无肺纹理,周围见间断弧形的头发丝样亮线.考虑右肺大疱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旭东;朱文玉;孔庆宇;李婧;张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婴幼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亦是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对于典型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由于相当部份病例在小儿内科门诊首诊,因此误诊误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现将我院在1994年1月~2001年8月诊治婴幼儿肠套叠67例中误诊1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刘再谦;黎洁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使用安全性.方法:观察组口服维胺酯胶囊50 mg,2次/d,共6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安体舒通及四环素,共6周.两组同时外搽复方硫磺洗剂.结果:观察组对粉刺及脂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丘疹和脓疱无显著差异;综合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13.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10.8%)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胶囊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建琴;叶聪;曾仁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旋转针蒂法进行硬膜外阻滞,为探索旋转针蒂法对硬膜外阻滞效果及置入硬膜外导管难易程度的影响,我们选择了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国强;张知园;王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脑灵对颈椎病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将本院住院病人72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活脑灵组),用活脑灵200 mg加入10 %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维脑络通注射液0.4 g及胞二磷胆碱钠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疗效与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4%,对照组有效率72.2%,经统计学χ (2)/()检验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活脑灵治疗颈椎病性眩晕疗效满意,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思孝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