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F内固定结合术中椎管造影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

杨日新;廖平;蔡昀

关键词: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脊髓造影术, 骨折固定术, 内
摘要:目的:探讨AF内固定与脊髓造影相结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组1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均行开放复位AF内固定 ,手术时先行AF内固定复位,然后经切口行椎管造影,了解骨折复位椎管通畅情况.如果骨折脱位不能完全复位,椎管不通畅则行椎管探查,整复骨折脱位,解除压迫.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1例椎管通畅,骨折脱位得以整复,生理弯曲恢复而未行椎管直接减压;2例显示不通畅而行椎管探查减压.所有病例均有6个月以上的随访,全部解剖复位,神经功能均有所恢复.结论:AF内固定具有复位功能,因而有一定的减压作用,术中造影容易实施,简单、直观、经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肾脏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肾脏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变化情况及血透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59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 分别对其尿素氮(BUN)和肌酐(Cr)作分析.结果:BUN及Cr的变化和患者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中毒程度越深,BUN及Cr升高越多,反之越少.结论:急救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对肾功能的变化作出及时监测,尽可能早期行血液透析治疗,避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心、肺及肝功能的保护有重要作用,对病理的转归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洁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9例糖尿病合并AM 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AMI无痛性心梗占49%,多部位梗死占50%,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占47%,严重心率失常占38%,心源性休克占22%,肺炎占55%,同时有多种并发症占39%,病死率40%.结论:糖尿病合并AMI与心肌细胞病变、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有关, 临床症状不典型,多部位梗塞常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

    作者:杜映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太宁栓治疗痔疮术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太宁栓对痔疮术后病人止痛、止血、消肿、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研究太宁栓治疗痔疮术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0例痔疮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其中40例使用太宁栓,30例使用常规的高锰酸钾坐浴治疗 .结果:治疗后太宁栓组出血、疼痛、瘙痒、水肿糜烂的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2组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太宁栓治疗痔疮术后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徐波;朱光辉;庄思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维胺酯胶囊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使用安全性.方法:观察组口服维胺酯胶囊50 mg,2次/d,共6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安体舒通及四环素,共6周.两组同时外搽复方硫磺洗剂.结果:观察组对粉刺及脂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丘疹和脓疱无显著差异;综合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13.5%)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10.8%)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胺酯胶囊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王建琴;叶聪;曾仁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

    目的: 探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闭合复位23例,切开复位9例.结果:随访半年以上2 3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李贤让;陈鸿辉;陈瑞光;刘向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扩增bFGF的条件优化及其真核载体构建

    目的:优化采用PCR技术从PBR322-bFGF质粒扩增bFGF 基因片段的条件并构bFGF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在不同的模板量、Mg2+浓度、退火温度下经PCR扩增bFGF基因,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载体和PCR产物经EcoRI和HindⅢ酶切、纯化,T4连接酶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抗生素筛选重组质粒.结果:(1)得到三个佳参数为:模板量为2 μl(50.4 μg/ml);Mg2+浓度为2.0 mmol/L;退火温度为55℃.(2)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经PCR反应得到了特异、高效和忠实的bFGF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bFGF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丁焕文;张丽君;张宏斌;郭勇;王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右肺空气性囊肿1例

    患者男,39岁,胸部闷胀不适几十年,现感冒咳嗽、咳痰,胸片检查后入院.查体:右肺中上野无呼吸音,叩诊呈鼓音,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罗音,气管左偏,X线胸片:右肺中上野透过度强,其内无肺纹理,周围见间断弧形的头发丝样亮线.考虑右肺大疱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旭东;朱文玉;孔庆宇;李婧;张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下颌骨骨折51例临床分析

    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术后短时间必须的颌间牵引、固定是下颌骨骨折的正确复位、固定的佳方法,采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方法,能较好地恢复到受伤前的正常咬颌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池宇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液稀释加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为减少手术切口出血和避免输异体血所致的传染病等问题,我科自1999年9月开始对骨科部分手术病人施行血液稀释加控制性低血压措施,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惠平;刘明;李瑞芬;何定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骨肿瘤的近况

    骨肿瘤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1%~2%,包括30余种性质不同的病种及一些瘤样病变.良恶性骨肿瘤比例各家悬殊较大,国外报道 1∶3.2 , 国内有报道 1∶2.1[1].在恶性骨肿瘤中,男女发病率约为1.5~2∶ 1.软骨肉瘤、纤维肉瘤、恶性骨巨细胞瘤、骨髓瘤等发病频数高,骨转移瘤虽非骨原发肿瘤,也占着相当比重.各种恶性骨肿瘤均有各自的好发部位,但以股骨、胫骨为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热疗.

    作者:司海鹏;向理科;王智彪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催乳汤治疗产后乳母缺乳的疗效观察

    乳是婴儿佳食物,按一个正常乳母每日分泌80 0 ml乳汁计算,其提供的热能,各种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质量优于任何代乳食品,并能完全满足4~6个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有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儿的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均明显优于人工喂养儿.产后缺乳严重影响母乳喂养,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我院营养室于1999年8~12月起对30例产后缺乳的乳母采用催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赖艳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前臂缺血坏死的运动疗法

    前臂缺血性坏死患者,由于肌肉纤维化及收缩,腕和手呈屈曲畸形,影响手功能,治疗困难.本组5例采用运动疗法并合理应用支具,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淑芳;王凤英;谢薇;吴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酷似脑梗塞表现的多发性硬化11例

    我院1998年7月~2001年8月收治酷似脑梗塞的多发性硬化(MS)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7~57岁.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的载体

    靶向给药是指药物选择地到达特定的生理部位、器官、组织或细胞,并在该靶部位发挥药物治疗作用.选择性给药可以增强药物在靶部位的活性并减少其在非靶部位的毒副作用, 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靶向治疗研究的焦点是载体,寻找一种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载体,将药物带到肿瘤部位,达到选择性杀灭的目的.本文就靶向治疗的载体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胡喜钢;汪森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手段及评价

    肝性脑病是一复杂的综合征.1970年Zeegen等人[1]发现临床上某些按常规神经和精神检查正常、认为无肝性脑病表现的肝硬化患者,在进行Reitan Trail making Test时表现脑功能异常.这一发现为其后各国学者的研究所证实.Schomerus[2]和Rikkers 等人[3]把这种临床上缺乏症状,常规精神和神经功能检查正常,但智力或神经心理测验异常的慢性肝病患者,称为潜隐性或亚临床型肝性脑病(latent or subclinical hep atic encepalopathy).这一术语及其概念为世界各国所沿用.

    作者:朱权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巯甲丙脯酸在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疗效评价

    本文观察巯甲丙脯酸(capt)在3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银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肠复康、硝苯吡啶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65例临床观察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门诊使用肠复康、硝苯吡啶治疗65例,效果满意.

    作者:陈日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鼻咽癌与鼻咽结核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鼻咽结核及两病合并存在的鉴别. 方法:1990年8月~2002年5月共有385例行鼻咽活检,经病理证实鼻咽癌137例、鼻咽结核9 例、鼻咽癌合并结核5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并行EB病毒I gA/VCA抗体测定.结果:三者之间临床资料及颈淋巴结情况有一定差异.137例鼻咽癌中IgA /VCA阳性122例(以≥1∶20为阳性),占89.1%;鼻咽结核者均为阴性,鼻咽癌合并结核者均为阳性.结论:三者之间症状体征难以相区别时,IgA/VCA对鉴别鼻咽癌与鼻咽结核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勇;袁先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念珠菌分型及药敏实验

    目的: 检测STD病人念珠菌细菌型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K-B纸片扩散法进行念珠菌分型及药敏实验.结果:948份标本经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定出念珠菌4 80例(50.6%),其中,白色念珠菌365例(38.5%),热带念珠菌47例(5.0%),克柔氏念珠菌30例(3.2%),光滑念珠菌14例(1.5%),混合感染念珠菌24例(2.5%).不同型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氟康唑、制霉菌素、酮康唑的敏感性依次为:(1)白色念珠菌:9 5.6%、92.6%、93.4%.(2)热带念珠菌:53.2%、93.6%、42.6%.(3)克柔氏念珠菌:2 1.0%、93.3%、83.3%.(4)光滑念珠菌:50.0%、92.9%、57.1%.(5)混合感染念珠菌 :45.8%、91.7%、62.5%.结论: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可用于快速鉴定念珠菌的细菌型;不同型念珠菌的药敏谱存在差异.

    作者:温炬;张智;张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手术与放射治疗联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 方法:对60例手术中无法切除的恶性肿瘤或考虑术床有残留的病人,将治疗管先埋置在术床或直接插入瘤体内,术后48 h进行铱192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未能切除的肿瘤照射总剂量 DT 36~48 Gy/6次,共3 d,外照射DT 30~36 Gy/15~18次;对于肿瘤已切除但怀疑有残留的病人照射总剂量DT 36 Gy/6次,共3 d.结果:60例病人全部进行了随访,5年生存率(41 /60)68.3%,局部复发率5%,无严重放疗副反应.结论:手术与放射治疗联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确定,无严重放疗副反应,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友贤;戴辉;李志强;李工;王者非;陈海;卫小芬;徐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