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
目的:为临床应用γ干扰素(IFN-γ)防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兔髂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体内给予重组γ干扰素(rIFN-γ)对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vSMCs)增生和内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rIFN-γ可显著抑制1周和2周时内膜面积,抑制率分别为60.00%和66.67%;抑制1周和1个月时内膜vSMCs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抑制率分别为88.50%和58.89%.结论:IFN-γ通过抑制vSMCs的增生减少内膜的形成并可能用于临床防治再狭窄.
作者:季军;方卫华;司履生;令文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急性肾功能损害是大面积烧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烧伤后由于创面体液丢失,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减少;或者因为毒性物质吸收,或者因为溶血而致血红蛋白升高,合并挤压和电击伤引起肌肉坏死,肌红蛋白升高,这些都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的重要原因[1],烧伤并发急性肾衰的病死率极高[2].近几年来我们收治3例严重烧伤合并急性肾衰患者,从中获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报道如下.
作者:荣新洲;黄苏宁;陈惠英;吴永桓;杨磊;任加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2岁,右眼红肿、突出20d,CT示右眼占位病变;B超示右眼实性占位性病变(肿物有内部小块状血流分布).手术切除送病检:眼眶肿物1.5cm×1cm×0.7cm,结节状,无包膜,质软,切面灰白,可见出血.光镜下肿瘤细胞由纤维组织间隔排列成小叶状或片块状,瘤细胞集聚成堆,可见菊花形团结构;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呈卵圆形,胞浆透亮,核深染,染色质粗浓,病理核分裂相易见.免疫组化:Vim(+),NSE(+),CK(-),S-100(-),HHF35(-).病理诊断:右眼眶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作者:江南;梁建中;吴秋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1].本文就如何及早发现吻合口瘘,落实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总结如下.
作者:庄婵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农民,因腹胀、黑便、腰骶部酸痛3个月于1996年4月15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腹胀,间歇解柏油样黑便伴持续腰骶部酸痛,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外院B超示右上腹22cm×6.6cm包裹性积液,经治疗无效转来本院.
作者:邵剑峰;冯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所自1992~1998年,共完成输卵管结扎术4237例,均为20~41岁经产妇.术中并发输卵管撕断(裂)伤21例,现将其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苏雄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下供心冷保存期间ATP的下降程度,以确定不同热缺血时间下供心冷保存的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1,2,3组(n=6),开胸后,取左室前壁心肌测ATP,按常规取心方法分别在阻断主动脉后(热缺血)0min(1组),5min(2组),10min(3组)取下心脏,保存于4℃的Ringer's液中,30min,1h,2h,3h,4h取左室心肌测ATP(其中1组加测5h).结果:热缺血0min,心脏保存于4℃Ringer's液中,ATP下降至缺血前50%约为4~5h,热缺血5min,约为3h,热缺血10min,约为1h.结论:用4℃的Ringer's液保存供心,热缺血0min,冷存时限为3~4h;热缺血5min,冷存时限为2h;热缺血应小于10min.
作者:钟佛添;刘初生;巫国勇;程超;王治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科1988~1998年间,共以微粒皮肤移植猪皮覆盖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59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林邦长;孙菊妹;叶礼岳;泮君太;林雪松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婴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目前认为以锝标记氮亚胺乙酸衍生物,借助γ照像机观察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是诊断胆道闭锁敏感的方法.现将我科1994年1月~1999年3月收治的18例行99mTc-EHIDA(99mTc-2,6-二乙基二酰替苯胺亚胺二醋酸)肝胆显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华;吴本清;朱松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卵巢良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尤其对尚无生育的妇女,剜除肿瘤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功能是理想的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肿瘤剜出术有着较高的难度,尤其对较大的卵巢肿瘤,如仍沿用目前开腹术时同样的术式在镜下操作[1,2],可由于剥离面大,所需手术时间长及出血多,限制手术的适应证.术者用双极电凝钳双穿刺切口进路操作,从卵巢近蒂部侧入推凝剜出肿瘤,方法简单,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脑室出血病死率较高,以往多选用手术治疗.我院1995年3月~1999年4月共收治脑室出血74例,40例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鲁开(钅监);马运祥;李诗海;郝清华;李德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34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d,于1996年3月28日入院,伴恶心呕吐.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病史.体检:T38.2℃,BP16/11kPa,心肺听诊无特殊.腹软,全腹未触及包块,右下腹局限性压痛及反跳痛.
作者:吕昕亮;朱景德;方基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脑卒中后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本文通过对169例急性脑卒中者进行调查,发现68例并有抑郁症,其发生率为41.5%,现对抑郁症发生与卒中性别、性质及部位的关系及其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玲莉;施琪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菌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变化.本文报道1996年8月~1999年4月从本院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86株不动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作者:邓赞章;李冬梅;陶柏华;林祥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评价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有效对照、平行分组试验,与进口的同类药物疗霉舒霜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观察了可供疗效评价的70例体股癣和花斑癣患者,其中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结果:总治愈率97.14%(对照组97.14%),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97.14%),总真菌清除率100.0%(对照组97.14%).不良反应发生率0(对照组2.78%).两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黄怀球;赖维;张玉清;万苗坚;陆春;朱国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了解血管性头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了解其血管状态,我们利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CD)对165例临床诊断为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贞;陈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全喉切除术是治疗喉癌的常用手术之一,其手术步骤数十年来几无改进.从1994~1998年我们对全喉切除术的气管造口操作技术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景华;梁赐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我院1990年10月~1999年3月住院并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304例,其中脑出血继发癫痫发作3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卢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